电影神弃之地影评,电影深度解读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74更新:2023-02-05 03:34:08

电影《神弃之地》上线,便迅速成为网络热门影片。

主演名单中,除了“蜘蛛侠”汤姆·赫兰德(荷兰弟)外,还集结了“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新晋“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小丑回魂》的比尔·斯卡斯加德和《终结者:创世纪》的杰森·克拉克,可谓阵容强大。

虽然主演皆为商业大片演员,但影片讲的却是个严肃且沉重的故事。

不过影片传入内地后,却引起了观众的巨大争议,评分一路走低,目前豆瓣分数已跌至6.9分,从评价来,口碑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那么电影的质量到底如何,皮哥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揭晓。

01、

电影的英文片名《The Devil All the Time》直译过来就是《恶魔每时每刻》,而同名小说在去年1月引进内地时,就已经用了《神弃之地》。简单明了,讲的就是发生于一块“被神抛弃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这块“神弃之地”指的是从美国俄亥俄州的诺肯史提镇到西弗吉尼亚州的煤溪镇之间的那一大片土地。

1957年,诺肯史提镇居住着大约400人,这里落后而闭塞,镇上的人都有着血缘关系。

罗素一家就住在俄亥俄州南部米德镇米切尔平地的山顶上,他们在此地已经租住了9年之久,但大多数邻居都依然将他们当作外人。

二战退伍军人威拉德·罗素是个简单粗暴的男人,他教育儿子亚文以暴制暴的方式:“你只是需要挑个合适的时机,外头狗娘养的混账东西可多了。”

后来威拉德的妻子夏洛特不幸得了癌症,威拉德把亚文心爱的大狗杰克杀了当做祭品献给上帝,试图以一命换一命,但最终夏洛特还是去世了。

悲痛欲绝的威拉德选择了自杀,幼小的亚文从此不再相信上帝,但他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诲。

政府官员把亚文送到西弗吉尼亚州的煤溪镇他的奶奶艾玛·罗素的家里。从此亚文就和奶奶艾玛、叔公尔斯克、邻居女孩莱诺拉·拉费蒂生活在一起。

莱诺拉的父亲罗伊·拉费蒂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有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把妻子海伦·哈顿带到野外一刀杀了,就为了祈求上帝显现神迹让妻子复活,结果失败了。

罗伊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不得不远走他乡,路上却撞上了连环杀手卡尔·亨德森和桑迪夫妇,被卡尔杀死。

海伦在出门之前把女儿莱诺拉交托给艾玛照顾,莱诺拉就这样成了罗素家的一份子。

02、

时间来到1965年,亚文和莱诺拉都已长大。

亚文一直把莱诺拉当作亲妹妹看待,每当莱诺拉在学校受到欺负时,亚文总是以父亲教他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挺身而出为她出头。

但性格内向的莱诺拉却爱上了新来的年轻牧师普雷斯顿·蒂加丁,还怀了他的儿子。普雷斯顿牧师得知莱诺拉怀孕的事后,却不愿承担责任,痛苦的莱诺拉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亚文很快得知了莱诺拉自杀的内情,他决定为莱诺拉报复,于是拿出父亲留下的德国制造鲁格手枪,跑到教堂去把普雷斯顿牧师杀了。之后亚文开着他的雪佛兰3100汽车离开煤溪镇,想要回米德镇去看看他的老宅。

结果在路上因为汽车抛锚,亚文阴差阳错下坐上了卡尔和桑迪夫妇的车子。卡尔试图在路上杀死亚文,但亚文却早已经看出端倪,暗中将鲁格手枪上膛,一轮枪战之后,卡尔和桑迪夫妇都领了便当。

亚文终于回到了米德镇,去埋藏当年被父亲枪杀的爱犬杰克的尸骨。被枪杀的桑迪的哥哥李·博德克警长却追踪而至,亚文不得不与他交火,结果又把这个贪婪的腐败警长杀死了。

最终亚文离开了米德镇,坐上一名嬉皮士的汽车,和嬉皮士一起去辛辛那提谋生。而此时车上的收音机传来越战打响的消息,电影由二战而始,以越战结局,似乎暗示着命运的轮回。

03、

小说家唐纳德·雷·波洛克的《神弃之地》是一部半自传小说,其中部分故事都是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唐纳德从小就在诺肯史提镇长大,他17岁时高中辍学之后,就到了奇利科西,找到一份肉品包装工人和造纸工人的工作,直到45岁时才开始小说创作。

电影中威拉德教育儿子当受到欺负时就要以暴制暴,这种教育方式都来源于唐纳德从小受到的教育。而威拉德这个粗暴的父亲形象其实是唐纳德童年所遇到的那些粗糙男人形象的结合体。

在电影的开头威拉德回到家中时,他抬头便看到墙壁上挂着古斯塔夫·多雷创作的圣经画,其典故来源于《新约·马太福音》的第27章,讲的是西门为耶稣背负十字架的故事。

这张画也预示了亚文·罗素的命运,他的成长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人性的丑恶,最后他决定代替上帝来惩罚那些冷血、凶残和贪婪的人。机缘巧合之下,亚文杀死了淫乱不堪的牧师、冷血的连环杀手夫妇和腐败的警长。

片中那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威拉德·罗素、罗伊·拉费蒂、海伦·哈顿和莱诺拉·拉费蒂,无一不是因为信仰而做了傻事,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信仰的力量到底在哪里,也不禁令人怀疑,人性的丑陋却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04、

《神弃之地》全片没有一个好人,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反映出了浓浓的人性之恶。

这也难免造成观众在观影时的“不良反应”,除此以外造成《神弃之地》的评价两极分化的另一大原因,是电影节奏的缓慢和过多的旁白。

安东尼奥·坎波斯导演似乎对执导这样一部庞大的文艺片缺乏自信,为了便于观众的理解,才会在电影中加入大量的旁白。

但这样一来那些轻易便看懂电影的观众,特别是已经看过小说的原著党们势必会对导演的“画蛇添足”十分反感。毕竟作为一部略带惊悚元素的文艺片来说,普通观众对浅显的故事并不难理解。

电影故事虽然是围绕着亚文·罗素这个中心人物来展开,但饰演成年亚文的荷兰弟却是在1965年部分,也就是电影接近中段的时候才出现。不过摒弃了话唠属性,变得内向又沉默寡言的荷兰弟却能轻松将角色塑造得很好,显而易见他的演技已经非常成熟。

塞巴斯蒂安·斯坦为了演好李·博德克警长这个角色,硬是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这也是塞巴斯蒂安首次为了电影做出自我牺牲,在片中他大腹便便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皮哥直到这个角色出现很久之后才认出他来。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普雷斯顿牧师是电影中最为出彩的人物,虽然身材和颜值都很高,却由内到外都透着渣男属性。罗伯特用复杂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认真诠释了这个人物,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虽然缓慢的叙事节奏拖累了电影的总体气质,但片中的枪战和暴力镜头仍然具备一流的拍摄水准。这其中能看出导演对动作设计把握的独到之处,比如亚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教训了学校三个问题学生。

而卡尔和桑迪这对杀手夫妇的死也透出一种令人捧腹的黑色幽默。由于桑迪对丈夫心生不满,卡尔在出门前为了以防万一,给桑迪的枪装上空包弹。结果当桑迪和亚文拿手枪对射时,先开枪的桑迪没能射杀亚文,反而死于亚文的枪下。

一些影评人说本片模仿了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但皮哥却分明看出了一些昆汀电影的味道。因此不管外界评价如何,皮哥对《神弃之地》的质量还是很满意的。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电影神弃之地影评,电影深度解读

有哪些展现人性丑陋的电影?推荐一下?

人性丑陋,有一部电影把这四个字拍到了极致,而且让人很压抑,也细思极恐,这部电影就是丹麦天才导演拉斯·冯·提尔导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6届欧洲电影奖等等,拿奖拿到手软的《狗镇》,在这部电影里除了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主外,每一个人都展现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在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缺失法律监管下的人性究竟有多真实,多自私,多贪婪。
当所有的人发现一个陌生且美丽的女子是一个盗窃的通缉犯时,收留她便成了侮辱她的理由,从那时候开始,镇上所有的人都不再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女主,而女主的软弱也给了镇民们变本加厉的催化剂。

所有人都想玩儿了命的压榨她,占有她,发泄自己,认为这是女主欠他们的,即使他们什么也没有失去过。
如果不是最后剧情有反转,我估计我会把电脑砸掉。

2017年,李钟硕出演了一部电影叫《V.I.P.》,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人性真的很丑陋。

该片主要讲述了朝鲜高官的儿子是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但因为受到上层的保护,让抓捕他的过程变得非常困难。

其中两次已经抓捕成功,却由于政治原因,又被韩国国情院的特工成功带走。

最后,这名特工也无法忍受这位官二代的恶行,终于出手,伸张了正义。
李钟硕在片中出演这位朝鲜高官的儿子。

这个角色与他从前在电视剧里所扮演的角色有着天壤之别:极其暴力、凶残、甚至变态。

据说,这个角色是李钟硕努力争取来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在表演上有所突破。
张东健在片中出演了那位国情院的特工。

这位特工在片中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心路历程,人物个性也比较复杂。

不过,张东健的演技还是很过硬的,表现相当到位。
坦白说,这部影片看完以后,会让人不太舒服。

因为有许多镜头太过暴力、血腥,而且会让人感慨:为什么人性会丑陋、恶毒到如此程度!
所以,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以找来看一看,不过,我是不会再看第二遍了。

推荐看一部《包法利夫人》,联想到冯小刚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外文名是《I Am Not Madame Bovary》,直译成中文就是《我不是包法利夫人》,因为国外不知道潘金莲是谁,所以可见在外国包法利夫人和潘金莲是同样的货色。

包法利夫人出生在城市里的小资家庭,这会儿嫁给了农村里的一位医生,村里就他老公一个医生所以每天都很忙。她老公老实本份,家境富裕,特别是祖上给他留下了一栋大宅子,在村里,包法利夫人一家算是上层人物。每天无所事事的包法利夫人经常光顾村里的奢侈品商人那里,商人看出了她的贪婪,于是赊钱把奢侈品卖给包法利夫人;因为每次都不付钱,包法利夫人渐渐地遗忘了到底欠了商人多少钱,但每次穿珠戴银都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于是越欠越多;在社交场合,她认识了村里帅气的地主少爷,觉着生活无聊的她也和他上了床;一天,商人找包法利夫人要钱,她问是多少?商人说你们肯定付不起,不过他算过了,这幢大宅子正好可以抵账,如果不尽快付钱,他过几天就把她做的丑事告诉他老公;包法利夫人找到他的情人地主少爷,求他借些钱给她缓一缓,地主少爷很轻蔑地拒绝了她,把她象一件衣服脱了扔在那里;走投无路的包法利夫人最后在一条偏僻的乡间小道上自杀了,留给他无辜的老公的是巨大的债务和耻辱。

<驴得水> 喜剧变到悲剧的一部电影 值得一看
<天注定> 王宝强
<迷雾> 美国电影 有点恐怖 人性在里面揭露的淋漓尽致
超脱又名人间师格
时长:97分钟

导演: 托尼·凯耶

演员:艾德里安·布洛迪

马西娅·盖伊·哈登

詹姆斯·肯恩

刘玉玲(我很喜欢的演员之一)

影片剧本以亨利教师为主线,分别交代了他与三位女性的 情感 交集,每一段交集所展现出的 情感 困境和自我怀疑都呈递进式推进,气氛压抑,无法宣泄的 情感 ,各自的痛苦,痛到癫狂乃至麻木。托尼·凯耶的镜头充满了纪实与虚构影像交融的奇妙感,整部影片的叙述都在一种亦真亦幻,真实却又颓丧的氛围中展开。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比较适合一个人静静的去体会。体会电影中每一个人物以及角色的痛苦,同时也把他们给别人带来的痛苦。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人不是孤独的、痛苦的、压抑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易,活易,生活部容易。让我们像电影中的男主一样,虽然那么难,但还是要努力坚持。

《hello,树先生》

王宝强主演,讲述了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在环境面前的无力和憋屈。
《狗十三》

张雪迎主演,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个这样的童年,都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一个女孩,从天真自我,渐渐变得盲目圆滑。

《悲伤逆流成河》

一部讲述校园暴力的片子,可能一些人看到,会勾起以前不想回忆的回忆。

《熔炉》

电影《熔炉》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以真实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事件为蓝本,描写了自2000年起于校内性暴力事件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中教师与人权运动者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电影上映第37天 ,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通过压倒性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要点:性侵女身障者、不满13岁幼童,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废除公诉期。加害者如任职于 社会 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可加重处罚,新法于2012年7月实施。 同时催生“熔炉防治法”——《 社会 福祉事业法》修正案,确保社福机构经营公开透明并纳入外部监督力量。

这就是一部电影推翻一起错判,催生一部法律,改变一个国家的故事。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的我们。

《素媛》

《素媛》是以韩国2008年发生的冲击性的儿童性侵暴力事件——赵斗淳事件为素材。2008年12月,韩国强奸犯赵斗淳对8岁女童实施残忍性暴力,致使其终身残疾。只因为他犯罪时处于醉酒状态,而他声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当时的行为因为神智不清,法院判处赵斗淳12年有期徒刑,舆论指责刑罚过于仁慈,不足以震慑犯罪分子。

这部电影让韩国成了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

——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

《狩猎》

人之初性本恶,萝莉的一句谎言毁了一个男人一生,当谎言在众口铄金下变成“事实”,你我除了悲叹不公又能做什么。拔叔在本片中就是圣人一样的存在,随着影片的推进,你一定会想让拔叔恢复汉尼拔的本色,来一场说干就干的复仇。

——萝莉只存在于二次元。

《狗镇》

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在揭露人性方面毫不留情,《狗镇》是一部奇特的电影,它的布景甚至比大多数话剧都来的简单,小孩过家家式的场景中,各色人物不遗余力地表现自身的恶。而影片的高潮,绝对是最让人拍手称快的地方。

——人性的贪婪、控制欲和道德的伪善。

《梦之安魂曲》

影片讲述了四个人的边缘生活:中年丧夫的莎拉整天以电视为伴,一天她接到电话,得知她成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幸运观众,可以上电视成为明星,于是她为了穿上那件她年轻时穿的那条红裙子而开始了疯狂的减肥计划。而她的儿子哈里则和朋友泰伦在街上贩毒,以此赚取金钱希望能和女朋友玛莉安过上幸福生活。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在不知不觉中,所有的东西都失控了,这四个人都被自己的向往所牵引,渐渐走向黑暗的深渊……

——毒、瘾、欲

《换子疑云》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又一部精品,《换子疑云》全片让人压抑、揪心、愤恨,跌宕起伏的故事让作为观众的你我进入朱莉所处的情境,为她的不公愤懑不已,为警察系统的腐败捶胸顿足。一个女人对抗一个腐败无能的组织,任凭多么险恶的境地只为讨回一个说法。

——爱子心切对抗腐败无能。

《圣殇》

《圣殇》在金基德的电影中算是比较平和的了,这部影片获得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 。这是一部关于复仇与母爱的电影,复仇的方式极端,对母爱的表达更极端。

——异化的母爱,残酷的现实,复仇与救赎。

《告白》

看的日本电影多了,出现青春活力的校园场景和西装短裙校服时,就会下意识的想象后面可能出现的血腥场面。这是一部罪与罚的故事,也是一部以恶制恶的故事,伦理与正义,伤害与复仇,说不清谁对谁错,只有彻骨的寒意。

——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你只是个孩子。

《回家的路》

在这部韩国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 社会 的影子,政府官员的懒政对一个家庭造成了惨痛的伤害,结尾的电话更是讽刺。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全度妍朴实自然而又极富张力的表演,全度妍对日常生活里那些平凡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极强。

—— 一个人对抗一个国家。

《母亲》

奉俊昊导演的《母亲》将异化的母爱放大到了极致。惠子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自己痴呆的儿子,在儿子卷入一起凶杀案后,她一直坚信儿子是无辜的。为了帮儿子洗脱罪名,惠子开始调查,但随着调查深入,事情的真相却让她无比震惊。为了毁掉儿子作案的证据,惠子痛下杀手,一把火毁掉了一切。

—— 母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任何事情。

《共同警备区》

《共同警备区》是一部充满人情味的电影,是讲述南北关系的影片中的佼佼者。地理上的隔离也隔不断人性的牵连,肃穆的边境线也因这人性的温暖散发着一抹亮色。我时常在想,如果国内能将两岸题材放开的话,会涌现出多少直击人心的作品。

—— 分裂的国家与纯正的友谊。

《实尾岛》

同样着眼南北关系,《实尾岛》更沉重,以国家的意志强加于个人,人性的丑与恶造就了岛上发生的一切,也注定了悲惨的结局。

—— 特殊时期的牺牲品。

《欢迎来到东莫村》

与《共同警备区》相同主题,表达战争对立状态下的人性关怀。

—— 战争也无法磨灭人性。

《电锯惊魂》系列

《电锯惊魂》系列出了7部,每一部都是高分,广受欢迎。这系列不是无脑的血浆片,影片中每一个 游戏 的设定都关乎道德与人性,make your choose贯穿始终,而心灵鸡汤式的金句也层出不穷。

你能遵守规则,将生命作为礼物赠予某人吗?

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

社会 上称你为告密者、小人和小贼。现在让我们看看,你是否注重内心。

死亡是个令人惊喜的聚会,除非,你内心已死。

但是每次考验,你都会有一次机会,一次去原谅的机会。

—— 我们现在就好像形同陌路,最后一次见他时,我们都那么冷漠,但现在,我愿意献出世上任何东西 去见我丈夫。

《飞跃疯人院》

—— 人类 社会 制度、公理、法规的缺陷。

《伊甸湖》

2009年《帝国》杂志奖最佳恐怖片奖、2009年葡萄牙奇幻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部影片得到了广泛认可,观影过程绝对让人绝望窒息。

—— 人性与暴力。

《七宗罪》

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温妮丝·帕特洛、凯文·史派西,这一连串的名字再加上烧脑的剧情,让我太爱这部电影。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人性七宗罪,一切看似结束却远未结束。

—— 人性与 社会 的黑暗之处。

《雨人》

两大影帝同台彪戏,霍夫曼饰演一名自闭症患者,但他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对数字有着特殊的敏感,他也凭着这个角色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雨人”的来历,是主人公雷曼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叫成“瑞曼”,在英文里就写成“ RAIN MAN”,从字面上硬译,就成了“雨人”。应该说,这是个不成功的、很别扭的译法,但是,出奇制胜,“雨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专有名词———指那种具有某种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最后说一句,自闭症中的天才是极少数极少数,千万不要将自闭症等同于天才。中国现在自闭症人数已达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数量,这些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去关爱。

—— 兄弟情,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朗读者》

一段忘年恋,一段尘封的 历史 。控诉二战的电影多如牛毛,而唯独这部视角独特,引发的思考也不同其他。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

——刽子手或者受害者?

《恶魔》

《恶魔》是我看过最好的悬疑片,超越希区柯克的所有。克鲁佐也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悬疑大师,超越希区柯克。《恶魔》讲的是一个谋杀的故事,开头平铺直叙,因为是克鲁佐的电影,所以下意识里一直为剧中人担心,但你会发现,前面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除了谋杀什么也没发生。从女主回到学校开始,一切开始变得失控,甚至有那么几秒感觉这是一部恐怖片。结尾惊为天人最配得上这部电影,放在那个时代来看更是神级作品。

影片的压制者不知是恶搞还是什么原因,在最紧张的时刻跳帧,跳出了两个彩色画面,着实被吓了一跳。

——这恶魔大概就是人心叵测。

《恐惧的代价》

1953年,克鲁佐推出了《恐惧的代价》,这部电影和两年之后的《恶魔》让克鲁佐蜚声海外,影片获得了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和柏林影展的“金熊奖”,并且成为了英国院线作为正片发行的第一部外语长片。恐惧可以使人胆怯后退,也能使人疯狂。

电影的悬疑张力并不是来自神秘的事物,而是随时可能坠落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放牛班的春天》

人性不止有恶的一面,也有真善美。《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

—— 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美国丽人》

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深入肌体的种种病症,随风飘飞的塑料袋诉说着人生的无奈。

—— 美丽,自以为是的假象。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 生而为人,对不起。

《黑暗中的舞者》

拉斯·冯·提尔“金心三部曲”最后一部,依然让人绝望,慨叹人世的不公,憎恨人性之恶。

为了治愈儿子家族遗传的眼疾,莎玛日夜不停的劳作,音乐让她在清贫艰苦的生活中学会了乐观,学会了微笑。视力愈来愈差的莎玛不断增加着自己的劳动时间,想趁着自己失明之前攒够儿子的治疗费用,而此时,伪善的邻居偷走了她所有的积蓄。事情不断走向失控,为了保住儿子的治疗费,她在法庭上拒绝说出真相。在走向死亡的路途中,我们看到莎玛也是个普通人,她也会怕,会痛苦,会恐惧死亡的到来。但治愈儿子的信念最终让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坦然赴死。

—— 人性之恶与母性光辉。

《诸神的欲望》

—— 今村昌平善于将镜头对准最丑恶的人性,封闭的海岛,新与旧的冲突,人的神性与动物性,乱伦与无处不在的性暗示,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电影,怪诞而真实。

《黑天鹅》

—— 为艺术而生的心魔,不顾一切探寻自身的黑暗面,优雅与暴力共存。

韩国电影《釜山行》

一出好戏、肖生克的救赎……

盲井,盲山,驴得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电影神弃之地影评,电影深度解读

全片没有一个好人!这部电影《狗镇》,揭开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 “献祭处女” 的故事: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条恶龙盘踞其中,要求村庄 每年献祭一个处女 ,这样他才不会摧毁村庄。

村庄也每年会派一名勇敢的少年前去和恶龙搏斗,但是从来没有少年回来过。

直到一年恶龙又让村子给它献祭处女,一个少年带着宝剑出发了。这时,村子里有人偷偷地跟在他的后面,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少年来到恶龙的巢穴,找到恶龙,并用宝剑杀死了恶龙。之后少年坐在恶龙的尸体上,看着龙穴里一地的金银财宝,最终他的头上长出了犄角,背后长出了翅膀,少年变成了恶龙。

这也是网上流行的 “屠龙少年变成恶龙” 的故事原版。

当皮哥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不禁想到——

究竟少年是被欲望侵蚀变成恶龙,还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盘踞着一条恶龙,只是缺少了一个契机爆发?而那些勇敢的少年遇到了这个契机。

直到看到了这部电影,我似乎想通了一些。

《狗镇》

这部电影不仅剧情“冗长”,而且布景简陋。

甚至有人调侃道,与其说《狗镇》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舞台话剧。

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发生在一个个格子铺中。

没有建筑,没有华丽的布景,有的仅仅是一个不断述说背景的旁白。

但,就是这么简陋的背景,寒酸的镜头,却得到了豆瓣8.4的评价。

有人说,这是一部真正的恐怖片。

他不需要音效画面来让你颤抖,他只需要在你面前剥开人性的一角,压抑绝望就会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导演(Lans Von Trier)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上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致快感。

人,原来是这么丑陋的吗?

01、令人发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偏僻的乡村小镇道格维尔镇。

一个美丽少女的闯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少女格蕾丝为了躲避歹徒的追杀逃到了道格维尔镇。

格蕾丝的美丽让小镇作家汤姆一见倾心,他极力请求村民保护格蕾丝,村民却一致反对。

他们无法相信这名外来的女子,他们甚至不清楚这个格蕾丝为什么会被人追杀。

最后,汤姆提了一个建议:

通过两周的时间观察格蕾丝是否值得保护,最后在村民会议上集体投票决定是否留下她。

为了让格蕾丝获得村民的认可,汤姆建议她尽量去帮助每一个村民,不过村民渐渐懂得“怜香惜玉”,不忍让她太过劳累。

两周后,会议上全票通过格蕾丝留在村庄。

年轻、美丽、善良的格蕾丝以为,她终于脱离了曾经的地狱,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打破宁静的,是一张通缉令。

当村民们看到告示栏张贴的格蕾丝通缉令后,他们开始害怕格蕾丝,他们认为格蕾丝应该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把风险持平。

这一次,没有人再假惺惺地客套。

他们把所有的脏活、累活扔给了格蕾丝,他们认为这是格蕾丝应该付出的。

格蕾丝妥协了,善良天真的格蕾丝即使认为这些工作自己无法接受,但她还是没有反抗。

在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得寸进尺。

人性的贪婪,从来不会被满足。

格蕾丝的善良,也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以及悲剧的导火索。

果然,当警察再次来临盘查的时候,她被村民查克威胁要么别出声,要么他出声。

格蕾丝沉默了,然后被强暴了。

穷乡僻壤的村民,他们的罪恶从来都不是忽然到来的。

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在一点一点地试探格蕾丝的底线。

先是餐桌下偷偷摸腿的猥亵,若是没有反抗,那么接下来便是强暴。

格蕾丝悲剧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她成为了勾引有妇之夫的荡妇,成了人人唾骂的婊子。

她被查克老婆带着人痛殴,当着她的面摔碎那七个至爱的陶瓷娃娃,并说道:

“如果你能够忍住你的眼泪的话,那我就给你留下几个。”

瓷娃娃破碎的瞬间,格蕾丝对这个村庄,对这些村民,也随之四分五裂,荡然无存。

她迫不得已求助汤姆,准备搭乘邻居本的火车逃离道格维尔。

但是车行驶到半路,本阻拦在她的前方,要么给钱,要么付出身体。

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肮脏的肉体再无遮掩,格蕾丝一脸木然,无悲无喜。

第一次被威胁强暴,她是为了留在道格维尔。

第二次被被威胁强暴,则是为了离开道格维尔。

绝望,像涟漪一般荡开。

当少女终于以为自己逃离了地狱时,帷幕揭开。

她还是身处道格维尔,原来她逃跑的一切都早已被村民知悉,本欺骗了她。

村民为了防止格蕾丝逃跑,打造了一个沉重的铸铁车轮,像一个狗链一般,栓在了她的脖子上。

那一刻,在村民的眼里,也许格蕾丝不再是人,而是一条任人摆布、不会反抗的狗罢了。

到了夜晚,格蕾丝的床成为了每个男人的必经之处。

他们发泄兽欲,提裤走人。

在他们的眼里,格蕾丝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美丽的发泄工具。

作家汤姆是村子里唯一一个没有和格蕾丝发生关系的男人。

阻止汤姆的是他的道德准则吗?

显然不是。

是他在格蕾丝眼中的人设。

村子里的每个人都不理解、甚至看不起汤姆,只有格蕾丝把汤姆当成了一个好人,一个英雄,只有格蕾丝会依靠他,这满足了汤姆的虚荣心与成就感。

但是,汤姆最终还是忍不住了。

他来到格蕾丝的床上,而格蕾丝却拒绝了他。

少女戳破了作家的假面——

你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威胁我,强迫我和我发生关系,但是你没有。

阻止你的是你的人道主义精神吗?

不是, 你只是想与其他人不一样 。

汤姆举报了格蕾丝。

他的成就感、虚荣心被格蕾丝狠狠地撕碎,无地自容。

而让所有村民意想不到的是,黑色轿车传奇式的汽笛声,是村子毁灭的声音。

原来,追捕格蕾丝的人,是她的父亲,一个黑手党老大。

格蕾丝无法忍受黑帮的残酷与邪恶,离家出走。

父女二人久别重逢,这一次格蕾丝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村子的人,和黑帮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枪声响起,焰火冲天,这个世界再没有道格维尔。

02、谁才是真正傲慢的那个人?

三个小时的铺陈叙述,在我看来,是为了最后十分钟父女之间的对话。

那一刻,我才知道导演想要述说的是什么。

格蕾丝最后命令手下杀光了村子里的所有人,她还是曾经那个善良的少女吗?

皮哥认为, 她不曾变过 。

曾经的格蕾丝,鄙视她的父亲,认为黑帮老大是一个傲慢的人。

因为他可以定夺他人的生死,这是上帝才能行使的权力。

但老父亲却说道:

“你才是真正傲慢的人。”

格蕾丝被性侵,被侮辱,被背叛,却仍为这些村民开脱辩解,认为他们有着不可言说的苦衷。

她认为宽恕别人的罪恶才是真正的善良。

老父亲说道:

你甚至认为强奸犯和杀人犯也会是受害者。

那是上帝才该做的事,你才是真正傲慢的那个人。

格蕾丝对于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接近于一个圣人,对于其他人的道德标准则是几乎没有底线。

因为她心底里傲慢地认为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傲慢。

罪人犯了错,就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受到宽恕和谅解。

最后,格蕾丝做出了改变——

她让手下先杀了妇人的孩子,让妇人看着。

若是妇人能忍住流泪的话,就停手。

“这是我欠她的。”

这一刻,格蕾丝才真正的从一个圣人,变成了人。

没有人可以为他人开脱,就像没有人可以替他人承担犯罪的后果。

开篇时,皮哥曾说过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

现在,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就像道格维尔小镇一样,若是没有格蕾丝的闯入,也许,没有人会成为一个罪人。

但格蕾丝无底线的忍让,妥协,铸成了一切。

少女可怜,却不值得同情。

导演所要表达的,除了通过格蕾丝可悲的经历,讲述人性的险恶,还有告诉人们:犯错,就要承担结果。

村民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

格蕾丝屠杀村民,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改过。

看完电影,我们也不免会问《狗镇》里有一个好人吗?我想答案是悲观的……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Cc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