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旅人看三个精神病少年在围墙上找寻世界尽头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02更新:2023-02-08 00:15:00

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岩井俊二的作品被许多人所熟知。他善于用细腻唯美的拍摄手法描述青春,用抑制的情绪向观众讲述现实的残酷与疼痛。

而《梦旅人》就是这样一部关于青春和现实的影片。这部电影讲述三个精神病患者踏上一段追梦之旅的故事,他们结伴逃离开阴森恐怖的精神病院,远离面目狰狞的医护人员,他们像突降人间的“天使”,又像挣脱牢笼的小动物,迈着轻快的步伐迎着风和日丽寻找“世界末日”。

可可、卷毛和阿悟,他们并非十恶不赦、精神失常,他们就像一个个缺少爱和关怀的孩子,努力地和世界做斗争,和自己作斗争,在围墙上找寻世界尽头。当他们被现实打败,只能在死亡中得到救赎。

01 他们是暴虐的精神病人,却也是充满童真的孩子

不愿做冒牌货的可可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孪生妹妹。被父母送往精神病院后,迎接她的是一群如怪兽般的工作人员。来不及与爸爸妈妈道别,就被关进了冰冷潮湿的病房。态度恶劣的护士将她的随身物品统统扔掉,唯独那件满是黑色羽毛的小披肩被可可极力地留下。

可可将精神病服染成了黑色,黑色的小皮靴、黑色的小裙子再搭配那件黑色的羽毛披肩,这样她显得格格不入。可她并不以为然,因为她要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她始终坚信父母是神,父母创造了自己,也正因为有了自己,才有了这个世界,所以她不能与妹妹分享这份“神圣”的爱。她想要做个永远被独宠的孩子。

同样活在童年的还有卷毛,只是他的童年是被时千屋老师毁了,是不幸的。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被时千屋骚扰的卷毛,手无缚鸡之力,除了哭鼻子就是向神祷告希望能换个老师。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直到高中他都一直生活在时千屋的折磨下。

终于在忍无可忍的那个雨天,他冲了上去用刀刺向时千屋。饱受多年身心折磨得卷毛本想要多刺几刀以满足自己的报复心理,谁知时千屋的命太脆弱,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死掉了。自此他的童年阴影在时千屋死后被无限延长了下来。

唯独阿悟在他们之间显得尤其“正常”。虽然没有过多的勾勒这个人物的背景,但从他的举手投足间感受得到,他是个听话的孩子。他活泼可爱却胆小怕事,他怕犯错被关禁闭,他时刻谨记精神病院的规定:不许跳下围墙。

这像极了孩童时期的我们,世界再大也不及我的梦想伟大,我就是要不知天高地厚的做这世界上的唯一。但同时童年的我们也是脆弱的,本是不可被侵犯的小天使,却也最容易受到伤害与威胁,于是就会成为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不堪回忆。

岩井俊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喜欢用未成年的视角来讲故事,似乎在他看来只有这些单纯地、可爱的孩子们才能拥有最纯真的灵魂,从他们身上才能找到我们所丢失的东西。

02他们努力和现实做斗争,却敌不过成长和现实的残忍

本以为杀死妹妹就可以独享父母的爱的可可却被冷漠的父母“丢”进了精神病院,因为他们吓坏了,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女儿的所作所为,他们更加不能够理解可可心中这份对爱的渴望。因为他们是成年人,理智和成熟告诉他们,可可疯了。

卷毛因为杀死时千屋总产生幻觉被送进精神病院,在这里的他以为自己是安全的,所以每日每日的看书,让自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或者说是重新找回读书时的自己。可现实却是,逃离了时千屋的侵犯,卷毛却走入了另一个深渊。精神病院的女医师长期对他实施性侵,饱受折磨的卷毛每次崩溃都会出现下雨的幻觉。

小心翼翼的阿悟没有那么多烦恼,但是他一心只想讨好他人,希望成为一个不被抛弃并且人人都喜欢的老好人。于是在卷毛送给可可芭比娃娃之后,他也不甘示弱,一路都在寻找可以送给可可的“小礼物”。他在草丛中翻到一个黑色塑料袋,脸上是兴奋地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可当一层一层的包装被剥开露出一个断手后,阿悟的世界崩溃了。

现实往往与我们的理想乌托邦背道而驰。有些人会在一次次跌倒中迅速成长,摆脱掉稚嫩忘掉纯真,有些人则会在破茧成蝶的瞬间一次次碰壁,无法接受其所带来的伤痛。

这是岩井俊二的特有风格,在他的镜头下,关于成长和青春的疼痛是压抑的,也是隐晦的。它不同于大多数青春片,没有直白的台词和跌宕的剧情,用最谨慎隐晦的方式来表现成长的刻骨铭心。

03他们是追逐梦想的天使,却只能在死亡中得到救赎

我始终要死,我不得不死,那就让我来替你赎罪吧——《梦旅人》

可可、卷毛和阿悟三人的这场追梦之旅奇妙之处在于“不许跳下围墙”。所以一路上即便他们路过了教堂、听过唱诗班的歌声、走过人群密集的广场、穿过楼宇之间的林荫小道,都从未跳下围墙。他们的脚下是一条无路可走的路,一条处在理想与现实边缘的禁锢。

每次路过教堂时,可可都会停下脚步跟着一起哼唱圣歌,因为“不许跳下围墙”而拒绝了牧师的邀请后,这位可爱的牧师便自带梯子,爬上围墙与他们并肩同坐。“为什么你们不可以下围墙?”“难道你们是天使吗?”一连几问让牧师看起来更像是应该被关起来的病人。可可离开后,他捡到了一片黑色羽毛,那句自问“难道世上还有黑色的天使?”令人反思。

阿悟四处为可可寻找礼物,却不小心掉了队,从围墙上跌落了下来,重重着地的那一刻他摔得头破血流。每次挣扎地爬起来时,他都想要扶正自己的脑袋,却无济于事,脖子发出“咔嚓”、“咔嚓”的断裂声,像极了梦想被摔碎的刹那。无论怎么挣扎,阿悟最终还是死在了围墙下面。

另一边卷毛用抢来的手枪对着远方曾开数枪,扣动扳机的时候不假思索,因为一心想要寻找世界末日得到救赎的他,心早如死灰一般,肉体的活着毫无意义。

而当可可意识到杀害妹妹是个错误,被自己视为创造了世界如同神一般存在的父母已经放弃她时,原本向往自由的她逐渐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可可夺过卷毛手中的枪,说:“我始终要死,我不得不死,那就让我来替你赎罪吧”

可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帮助卷毛实现世界末日的救赎,她倒下的那一刻,漫天的黑色羽毛在夕阳下随风舞蹈,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卷毛获得重生。原来死亡也可以是一种新的开始。

村上春树曾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所以,与死亡和解,对于生者来说尤其重要。

对岩井俊二来说,重要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怎样。三个别人眼里丧心病狂的精神病人,他们充满憧憬和希望,坚信终点是世界末日。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一切美好都不属于他们,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末日是最好的归宿。

我是@花花是1只猫:90后小姐姐,自律摩羯座,关注我一起茶余饭后聊佳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从梦旅人看三个精神病少年在围墙上找寻世界尽头

末日之旅  ——《梦旅人》

《梦旅人》是由岩井俊二执导,卓娜、浅野忠信、桥爪浩一等领衔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的主线之前就有过了解,延续岩井一贯的唯美风格,却从另一个视角出发,通过对三个精神病患者的刻画,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梦旅人》的主角是三个精神失常的孩子,包括为了证明自己是父母的唯一而杀掉孪生妹妹的可可、备受老师欺侮终于反抗并杀掉老师的卷毛、害怕孤独的小悟;故事发生的场景则是冰冷恐怖的精神病院,以及冷漠的辽远蓝天下,孤独的、没有人烟的城市边缘。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美恐的一个系列,电影里的场景让我想起了那个同样怪异荒诞的精神病院。

电影不长,90分钟左右,人物关系也很简单,可可因为杀害孪生妹妹被父母送入精神病院,在那里遇见了卷毛和小悟。一日,卷毛与小悟爬上围墙看“世界”的时候被可可撞见,于是三人一同开始围墙上的旅程。

很多博主说,这不是治愈系电影,而是致郁,看过让人喘不过气,这部立足于精神病患者的变异视角的电影,为我们展示的是另一个群体眼里的世界,一个追求自由和安宁的仙境,却也是一个最冷酷的真实:远离人群的孤独、罪恶感的折磨,以及救赎的无望。

对于以上的情感,说着感同身受往往是假的,没有经历过,有的大多是如坐针毡的同情和压抑罢了,这不是我喜欢的情感走向,但有我喜欢的颓废感和绝望美,白雪里开出一朵黑色妖冶的花,从胸腔里长出枯萎的树,一如可可带着血滴的黑色羽毛衣,都是我爱的。

回到影片本身,岩井的电影场景总是经得起推敲的,影片的序幕一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截图了。

一条清冷的街道向远处延伸,两旁黑压压的建筑物呈“A”字形,在头顶留出一道逼仄而灰暗的天空,一个穿白裙子的女孩打破了对称构图的沉寂,她沿路摆放的玫瑰延伸至眼前,有一种我打开了法国影片的错觉。

整个画面的色调像一种相机滤镜,经典Lomo,泛着幽幽的蓝光,场景切换伴有清浅空灵的女声,音乐是岩井电影的一大特点,流动的艺术,从一开始就赋予影片怪异梦幻的气氛。

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大量岩井风格的场景,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麦田少年,像《花与爱丽丝》里海边飞舞的卡片,日式唯美的配色和恰到好处的人景构图组合,同样,这部电影中的大桥下墨绿色的水域,青绿色的草地上黄色的阳光,深蓝的天空和大海,还有血红色的夕阳晚霞,我最爱的纷飞漫天的黑色羽毛……

每一种色调都在一组镜头里充当主色,在三个人寻找世界末日的旅途中,“冷酷仙境”展现出无比的美,不知道是否是岩井想要赋予这部影片一些温暖的色彩,或者来自于对末世的最后一眼的宽容,画面的美景容易让人忘掉了这是三个精神病患者的末日之旅。

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个场景,

一、卷毛内心的罪恶感幻想出的那个有着巨大肚子肢体怪异脸部扭曲的老师,真的,很恶心,好吗

二、小悟不慎摔下墙,不断奔跑,不断尝试爬上墙的努力,与他念念有声的“上墙去”、“上墙去”,表现出一种令人心碎的逃避孤单,寻找安全的努力,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开始怪卷毛为什么不愿意多等等他,也许就不是这样的惨烈,同时岩井在乐曲中插入的骨头错位与碎裂的声音,真实地让人心痛,他每一次尝试把头搬回原位,布满血丝的脸,眦裂的眼睛,都让人感到无助和可悲。
三、可可往自己的头部开枪,黑色羽毛洒满了整个画面

我没有接触过太多有关精神病患者的影片或者书籍,看过一本理查德的《怪诞心理学》,高铭《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讲的都是一群可爱的“疯子”,他们的视角与我们不同,一些关于这个世界新奇的观点,关于该如何界定疯子和天才,怎么又知道他们不是行走得更快的旅徒,也许只是我们慢了呢,细想的话,一切都无从下手。

人啊,本就是复杂的生物。

《梦旅人》中其实并没有像传统影片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灿烂的阳光下,可可他们愉快地在高高的围墙上行走,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观众已忘记了他们的特殊身份。

与病人们恰恰相反,那些所谓正常的医生、护士在变形的镜头下却显得格外的阴森可怖,一种病变的思想却套着人形的皮囊大行其道,这才是所谓“正常”的可怕之处。
岩井给这部电影配上动人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丝毫没有减轻电影主题的沉重,影片结尾处,可可坚持只有自己死亡才能带来末日的救赎,悲痛的卷毛在一片夕阳中拥抱着已经死去的可可,黑色的羽毛在空中飞舞......这是我最爱的场景,冷酷的童话总比幸福结局来得更有诱惑力

看了岩井的一些作品,想谈谈关于演员,不管是《梦旅人》中的可可还是《燕尾蝶》中的固力果,Chara都演绎得很出色,怪异又自我的女孩,小小的身体里蕴藏巨大的能量,眼神里总带着随性和颓废的气息,幼嫩的嗓音,性感慵懒的声线在《燕尾蝶》里就有感受,有些人就是那样,哪怕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一个眼神,一个语句,就足以让你沉迷。

End。

从梦旅人看三个精神病少年在围墙上找寻世界尽头

求一部电影名称,内容是一群精神病少年在精神病院的围墙上走,走到尽头就认为是世界末日,开枪自杀。

岩井俊二的 梦旅人
在《情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岩井俊二在1996年推出了《梦旅人》这部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作品。影片通过对三个精神病患者的刻画,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梦旅人》中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灿烂的阳光下,可可他们愉快地在高高的围墙上行走,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观众已忘记了他们的特殊身份。与病人们恰恰相反,那些所谓正常的医生、护士在变形的镜头下却显得格外的阴森可怖。动人的配乐和唯美的画面丝毫没有减轻电影主题的沉重,影片结尾处,悲痛的卷毛在一片夕阳中拥抱着已经死去的可可,黑色的羽毛在空中飞舞,不知他们的灵魂能否得到解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