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电影的兴起与繁荣时期,反映民国时期的电影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94更新:2023-02-08 01:14:19

民国建立后,电影业的崛起,成为民国文化的新生事物

19世纪末期电影在欧洲发明并迅速普及之后,也很快传入中国。在晚清,已有洋人在华放映和摄制影片。其中,美国电影商杰门·布拉斯基成立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民初时仍有影响。但中国人独立地拍摄影片并建立自己的影片公司,却是在民国建立后。电影业的崛起,成为民国文化的新生事物。与此同时,戏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代话剧真正发展成为中国戏曲新生的独立剧种,古装新戏和时装新戏应运而生,京剧在创新中再度繁荣,一些地方小剧种也推陈出新。中国戏曲还走出了国界,在世界戏剧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郑正秋(18881935),广东潮阳人。编写了《难夫难妻》,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这部影片。这部影片是我国拍摄故事片的开端,郑正秋也成为我国早期电影的拓荒者之一。从19世纪末到1921年,中国电影业一直处于萌芽阶段,张石川继续拍摄了《活无常》、《五福临门》、《一夜不安》、《老少易妻》等十余部短片,内容大都低级无聊。但它们和文明戏密切相关,其演员也全是当时演文明戏的演员。1917年秋,闻名于世的商务印书馆在一次偶然机会的促使下开始摄制影片。

1918年,商务印书馆正式成立活动影戏部,比较广泛地开展了摄制影片的活动。当时所摄影片号称分为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古剧五大类,其风景片内容广泛地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时事片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教育片则主要传播文化。1920年,活动影戏部拍摄了两部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主演的“古剧片”(戏曲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这两部影片的导演工作都由梅兰芳自已担任。而活动影戏部所拍摄的“新剧”片内容多低级无聊,粗制滥造,因而逐渐失去观众。

1927年以后,活动影戏部无声无息地停止了活动。1920年至1921年间,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在上海拍摄。《阎瑞生》拍摄得极为恶劣,格调低下,但骗得不少观众。《海誓》也拍得不伦不类,《红粉骷髅》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十里洋场文化的产物。从1921年到1931年这10年中,中国的电影业是在混乱之中发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资本卷土重来,许多中国民族资本家不得不另寻出路,电影业被当成了有利可图的事业。1923年末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孤儿救祖记》在营业上大获成功,大大地刺激了投机家们,于是电影公司纷纷设立。

据1927年初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全国共开设了175家电影公司,仅上海地就有141家,电影公司成了变相的交易所。在这种畸形繁荣的情况下,鸳鸯蝴蝶派大批地渗入到了电影创作部门中来。1921年到1931年,这一时期在影业上最有成就的是郑正秋。1922年3月,张石川在上海成立明星影片公司,为投机牟利,“处处唯兴趣是尚”,先后拍摄了《滑稽大王游华记》、《掷果缘》、《大闹怪剧场》、《张欣生》等影片,却四处碰壁,不受欢迎,经济基础岌岌可危,不得不考虑郑正秋拍正剧长片的主张。

因此,1923年底,明星公司拍摄完成了郑正秋的“社会片”《孤儿救祖记》,放映之后大受欢迎。1924年,郑正秋又编写了《苦儿弱女》与《好哥哥》,同时还创作了许多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将其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婚姻制度、蓄婢制度等,描述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是《玉梨魂》、《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二八佳人》等。郑正秋善于结构故事,烘托情节,因此他的作品特别受到市民的欢迎。1925年5月,明星公司正式组成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聘请戏剧家洪深为编导。

洪深在1930年以前,先后在明星公司编导了《冯大少爷》、《早生贵子》、《爱情与黄金》、《少奶奶的扇子》等影片,但都还缺乏深度和力度。1930年后,洪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影片风格也发生了变化。《透明的上海》表现了上海半殖民地生活方式,《马方甫》、《呆中福等充满了小市民意识和小市民的庸俗趣味。《风雨之夜》、《连环债》等则是典型的黑幕影片。1925年,史东山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并拍摄了《同居之爱》、《儿孙福》等影片,表现出一定的唯美倾向,但影片内容大都格调不高。

1926年后,天一公司开始大量改窜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掀起一股拍摄不伦不类的所谓“古装片”的浪潮,大都粗制滥造,恶俗不堪1924年,由几位旅美爱国华侨青年梅雪俦和刘兆明等创办的长城画片公司迁于上海,并拍摄了《弃妇》、《摘星之女》、《一串珍珠》、《春闺梦里人》、《伪君子》等,1927年后,也堕入了神怪、武侠片的泥坑,1930年破产。1924年,归国留法学生汪煦昌在上海创办神州影片公司,并拍摄了《不堪回首》、《难为了妹妹》等影片,1927年宣告破产。

1926年2月,由黎民伟创办的民新影片公司迁到上海,聘请欧阳予倩参加编导工作,欧阳予倩为民新公司先后编导了《玉洁冰清》、《三年以后》和《天涯歌女》等影片。1927年以后,民新公司也走入拍摄不伦不类的古装片和武侠片的歧途。

民国电影的兴起与繁荣时期,反映民国时期的电影

民国时代,中国电影受到了好莱坞怎样的影响?

中国电影商业类型建设受到了好莱坞的直接影响。

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制片产业的兴起,逐渐完成了短故事片向长故事片,这为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形成了转化的基础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只能在市场经济下才能发展的类型电影在中国特殊的时代中,容易造成强大阻力。因为中国社会存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类型电影市场化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类型电影发展要符合本国国情。好莱坞西部片、科幻片在中国都无法在中国立足。

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李小龙等人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早期的类型电武打片,周星驰开创的“无厘头”喜剧电影等影片曾一度风靡全球,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形成类型电影,青春片、武侠片、战争片等等,包括近期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科幻片的崛起。


中国逐渐在走出原有的创作模式,在学习借鉴西方对市场的强大适应力之外,试图去寻找一些非传统的方式去改造旧有模式,以适应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需要。

中国电影的发展近年来不断突破。尤其在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增长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尤其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以《致青春》为代表的青春题材、以《盗墓笔记》为代表盗墓题材、以《捉妖记》为代表的古装神话题材等等都蜂拥而至,一下子涌入中国电影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变革,中国电影受众的思想进步,使中国电影本身变化呈现出必然的趋势,就近期新出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一出好戏》和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开始获得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这些影片早在西方出现发展并趋于成熟,对于中国本土电影市场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改变。

民国电影的兴起与繁荣时期,反映民国时期的电影

民国人为何热衷于看电影?当时的追星族是什么样的?

电影是一种通过视觉跟听觉将艺术传播到人群当中的物质,经过漫长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电影已经逐渐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而民国时期的人们热衷去看电影,也是因为当时的处于我国的特殊阶段,受中西方结合的思想,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比较具有鲜明的特色,电影在当时比较受人们追捧。

一、电影在中国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诞生在法国,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流传到中国。一开始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于是中国把这种电影叫做西洋电影。而这部由法国人带入中国的电影,也被载入中国的电影历史。在这10年后,中国诞生了第一部特殊意义的电影。就是由京剧演员拍摄的定军山。虽然定军山的拍摄并没有达到行业所规定的电影标准,但是它标志着我国的电影正式诞生。

二、电影在中国的发展

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个思想潮流叫做中西结合,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诞生导致了戏曲歌曲和戏剧,成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主要娱乐方式。人们茶余饭后,闲暇无事的时候便会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去看电影,听相声,或者听戏曲。到了19世纪的时候,电影就变成了恋人们之间的一种娱乐方式,相爱的人会约着一起去看电影。直到现代社会电影也在恋人们心中有不可估量的地位。

三、民国时期的追星族

民国时期的追星族不像我们现在社会那么疯狂。在民国时期,如果有比较喜欢的明星,最多会去看他所演的电影,有经济能力的会通过朋友联系到明星,邀请他一起吃饭,或者给她送花等。而且那个时候的普通人们比较在意的还是衣食住行问题,不会有太大的精力去追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