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食者视角到晃动的的手持摄影深度解读电影鲨滩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24更新:2023-02-09 06:43:06

对于一部电影来説,镜头、剪辑、配乐、表演都是影片这一有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恐怖电影也是如此。因为恐怖电影一般都是小成本拍摄,所以如今形成了两种流派,一种是用惊悚的音效和特效化妆来达到吓人的目的,日本的恐怖电影在这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另一种则是通过高超的运镜和剪辑,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恐怖氛围,这是好莱坞导演的专长。两种流派互有所长,只不过后者更倾向于把恐怖电影艺术化,证明了小成本影片也可以很高级。

2016年上映的《鲨滩》正是小成本惊悚片的典范,以17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获得了高达1.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这一傲人的成绩也宣告了鲨鱼题材的复兴。更难得的是影片中极少有一惊一乍的低级恐怖手段,却凭借高超的运镜和剧情的层层递进,达到了营造恐怖氛围的目的。本文将对电影中的运镜方式进行深入解读,揭开《鲨滩》的光影之谜。

电影主线故事十分简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偏僻海域享受冲浪的女主角南希遭遇了鲨鱼的袭击,通过机智勇敢的自救终于逃离鲨口的故事。南希不愿意在人声鼎沸的人群中冲浪,所以找了个安静偏僻风光旖旎的鲨滩享受独处的时光,但是却被一头鲨鱼盯上。从开始时的试探,到突然地袭击,鲨鱼对即将到口的食物决不放弃。而南希则从慌乱和恐惧中及时找回了理智,用一次次搏命似的自我救援把鲨鱼甩在身后。

捕食者主观镜头

镜头对于电影来说不仅是讲故事的工具,如果仔细观察镜头的运用细节,我们可以分析出导演的真实意图。比如仰拍镜头一般都用来表现弱者对强者的仰视,通过仰拍可以更直观地让观众意识到角色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影片《金刚·骷髅岛》中,仰拍镜头很完整地展现出蜘蛛怪兽遮天蔽日般的庞大身躯,给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压迫感,出色地营造出紧张惊悚的氛围。

对于电影《鲨滩》来说,由于恐惧来源于海水中的鲨鱼,所以水下的仰拍镜头并不是为了表达弱者对强者的臣服,而变成强者对弱者的猎食。此时的仰拍镜头主观视角便是来自于鲨鱼,正是我们熟悉的“捕食者视角”。我们在观影时可能不会特意注意运镜方式和镜头方向,但是无形中已经进入导演和摄影师编织的光影之梦中。通过分析这些镜头,便可以解释我们观影时的恐惧来源于何处。

场景1:女主角第一次被鲨鱼袭击后拼命逃跑,此时便切换了“捕食者视角”,镜头化为鲨鱼的眼睛来展现出主角逃跑时的惊慌失措。镜头移动速度的不断加快,镜头和主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代表着鲨鱼正在快速迫近,直到主角在即将被镜头追到时爬上了鲸鱼背,观众一直悬着的心才得以放松。

场景二:除了在追逐戏中的优秀表现,《鲨滩》中还有一处成功的仰拍镜头:主角逃到礁石上之后,鲨鱼再一次无功而返,此时出现的一组仰拍镜头围绕着礁石移动,形成了环绕仰拍镜头。不仅能展示出主角孤立无援的绝境,同时这种窥视视角也营造极为不安的氛围。还有一处需要注意的地方,水下的仰拍镜头十分平稳,和水上主角的晃动镜头形成强烈对比,也表现出鲨鱼对捕食猎物的胸有成竹。

在最新上映的电影《隐形人》中,“捕食者视角”的应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施暴者穿上了可以隐形的衣服,肆无忌惮地游走在女友身边,近距离窥视带来的压迫感成倍增加。此时的镜头便是“捕食者视角”,即强者的视角/暗处的视角,因为施暴者是隐形的,观众也不知道他究竟身处何处,镜头却可以给我们答案。

举例场景:除在镜头中央的女友在房中收拾东西,此时切换中景镜头,接着缓缓向右摇摄,最后定格在了房间空荡荡的另一边。这个镜头虽然很短,却非常高级,仅仅用一个镜头便隐晦地告诉了观众隐形人的存在。本片中大量运用“捕食者视角”镜头,给观众提供了另一种体验影片的方式:把自己想象成隐形人,会有别样的观影体验。

运用类型:类似的“捕食者视角”镜头在很多类型的影片中都能得到有效运用,比如强弱明显的怪兽电影,通过这种镜头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接受到强弱差距,而陆地上的捕食者视角镜头则变成了俯视镜头,更能体现出人类的渺小,营造出逃无可逃的压迫感。另一种则是程式化运用,就像经典惊悚片《林中小屋》和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饥饿游戏》系列,此时的镜头并非“捕食者视角”,而属于“上帝视角”。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后窗》类似,都是用全知的“上帝视角”来塑造惊悚悬疑氛围。

对于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想要拍出类似的镜头,需要注意两点:可以在视角的切换的同时改变镜头的稳定性;镜头高度选择。就像前面《鲨滩》中我们提到的那样,“捕食者视角”下的镜头偏稳定、迅速,代表了捕食者的强大和冷静。而被捕食者的主观镜头中,则掺杂了抖动和慌乱,表现出被捕食者的恐惧和无助。不同的镜头高度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俯视镜头可以用来形容“窥视者”的强大,而平视或稍仰视镜头则可以表现出“窥视者”的卑微地位和自卑心境。

手持摄影

《鲨滩》中还有一种出色的运镜方式——手持摄影,在主角遭遇鲨鱼袭击之前,摄影师更多地使用了固定镜头和稳定器摄影,画面整体平滑、动感、稳定。但是在主角第二次下水,两位新朋友离开之后,镜头移动忽然变得慢了下来,并且很明显可以看出水下镜头增多,运镜方式也变成了手持摄影。

摄影机的摇晃频率和海水的波动相契合,表示大海中暗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鲨鱼第一次袭击主角的时候,手持摄影创造出的不安氛围达到顶峰,此时几乎三分之二的镜头都被海水侵占,浮动的镜头似乎要把主角吞没,不仅意味着危险的即将到来,而且从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压迫式冲击。随着摄影机的不断浮动,我们似乎也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让观众迅速代入主角的感受,带来非凡的沉浸体验。

手持摄影一直是恐怖电影营造氛围的撒手锏,著名科幻惊悚电影《科洛弗档案》便是使用的“伪DV风格”摄影,采用手持摄影创造出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整部电影都没有展示出怪物的全貌,却能够让观众拥有出色的惊悚体验,便是得益于手持摄影产生的代入感,好像是观众自己在操控着摄像机。诸如此类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韩国电影《昆池岩》和好莱坞科幻的经典《第九区》,都是大量使用手持摄影,用不稳定的镜头带来真实感,用主观镜头创造代入感。

谈到手持摄影在恐怖片中的应用,就不得不提恐怖片《鬼影实录》,这部小成本电影全片采用DV拍摄,对DV的画质也不加以美化,让观众完整地参与进来。从前期的超长铺垫,到不安氛围的初步显现,再到“鬼影实录”,这部电影正是用这种噱头式的运镜方式成为了以小博大的经典。

手持摄影在如今的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手机的便携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优秀摄影师的可能。而手持摄影和手机拥有与生俱来的契合性,这种运镜方式带来的真实感是稳定器无法企及的,手持摄影让影片更贴近生活和观众,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参与其中的错觉。除了普通人用来记录生活,手持摄影的另一个重要用途便是制作“伪纪录片”式的电影,国产电影《冥王星时刻》通过手持摄影让观众体验到了一次新奇的探索之旅,沉浸式的体验给这部剧情平平的电影带来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不过虽然手持摄影运用广泛,但是自身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这种运镜方式不适合用于远景、超远景的拍摄,而仅仅适用于近景和特写,只有减少镜头和观众的距离感,才能把这种运镜方式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对于大特写镜头同样不太适合,因为稍微的晃动都会对镜头造成毁灭性影响。普通人在使用手持摄影时,一定要注意晃动镜头中的有序性,只有合理、节制地晃动才能营造沉浸感,一旦超出某个度,镜头晃动会给观众带来强烈不适感,往往会适得其反。

恐怖片的出路

如今的恐怖片市场逐渐往更细分的领域发展和深耕,怪兽电影类型自从上世纪以来逐渐壮大,传奇影业已经以《金刚:骷髅岛》和《哥斯拉》搭建起了怪兽电影宇宙的雏形。《死神来了》系列和《电锯惊魂》系列的长青表现出恐怖片的强大生命力,《侏罗纪世界》系列的重启证明了经典IP的吸金能力,而近年来以《逃出绝命镇》、《小丑回魂》和《鲨滩》为代表的小清新恐怖片则引发了一次次文化热潮,成为年轻观众的心头好。

随着电影制作流程的愈加成熟,电影市场的愈加完善,恐怖片市场也经历了多次洗牌。以往那些品质低劣,仅靠噱头来圈钱的作品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设计更精巧、品质更精良恐怖片的涌现。《鲨滩》无疑为恐怖片主创指出一条正确之道:恐怖片不再是只会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而是可以用更高级的技巧来完成艺术化的创作。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