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是打开电影学堂的圣经也是小白到专业晋升的必经通道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148更新:2023-02-11 00:51:42

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升级,日常的人们观看影片的机会也不断增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些人也很想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想从业余变为专业。

有些人选择了深造,去一些电影类高等学府学习,但这类人毕竟属于少数,对于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并不适用。而如果要想在电影这方面知识变得资深,自学也成了一条最为适宜的道路。

相比较网络知识的碎片化,书籍仍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途径。而在大量的电影书籍中,电影史则是打开电影的基本通道,它是打开电影知识海洋的必备,不仅适用普通电影爱好者,即便对于北京电影学院以及中央戏剧学院等各个电影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必不可少。

电影史是入门课,是打下电影扎实知识的基础

电影史是电影的入门课,通过它可以了解电影诞生以下在全世界各国的脉络发展,其中书中对于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派别以及相关的电影运动的介绍发展,对于了解电影知识,尤其重要。

首先,通过电影史可以了解电影的大致发展历程。电影从早期卢米埃尔的记录现实的功能,到梅里爱梦幻的延伸,电影从苏联蒙太奇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发展,再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早期好莱坞的黄金时代,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德国新电影运动、新好莱坞时期,以及20世纪最后的Dogma95运动,通过电影史也能电影在这个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次的兴衰。

其次,电影史上涉及的相关电影代表人物,以及电影的主张与观点,他们在电影上的革新与推动,这个也只有通过电影史系统的学习才能了解和彻底明白。

最后是各自的联系,电影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不是各自断裂的。通过电影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诸如世界电影人张艺谋、贾樟柯以及诺兰这样电影大师的作品,才能找到他们的电影师承的来源,进而更能读懂他们的影片。比如贾樟柯,其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最为深刻,早期的长镜头以及对于小人物的关注,非职业演员均来源于此。

版本繁多,具体选择因人而异

电影史是了解电影知识的关键,也是通向专业的必备。也正是这个原因,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每个时期都会有人进行归纳总结,这也带来了电影史版本的繁多。以名字举例,就有《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外电影史》《世界电影史》,以及单独列出来的《香港电影史》《日本电影史》《好莱坞电影》等等。

由于电影史的版本众多,每个国家都有人写作,每个时期也都有相关学者进行总结分析,再加上对于同一个书名也有各个出版社的相继出版,每个学校的教材也不同。在书籍海洋中,个人选择上不免会陷入困惑。

实际上,对于大众而言,如果不是为了做学术,不是专业研究电影史,选择一个相对专业的电影高校的老师,基本上能够满足电影的需求。当然,为了避免一些外行的误导,在书籍上可以选择在电影史论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有名望的老师,他们在专业性上的把关与负责任也能让更多接触书籍的人在学习中避免更多的错误。

同时在出版社上,国内比较专业的有中国电影出版社,以及各大高校。我个人优先推荐中国电影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相对而言因为都是针对电影类的书,著作者多是研究电影的资深学者,相对更为可靠。

在书的厚度上也要有个分寸。电影史在一百多年间的发展经历了太多可以书写的内容,如果仅以外国电影史来专门进行梳理,也得需要三四百页的内容才能大致讲完。因此,在选择电影史上,不要抱着读通俗小说的态度,不妨选择厚一些的书静下心慢慢看。如果拿一本一两百页的世界电影史书,基本上也看不出电影发展的全貌,对电影的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

需要提醒的是,在具体学习中,由于电影早期的历史越往前越对现在的人陌生,不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为此,不妨先通读两遍,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欲速则不达,在相对陌生知识,一些专业术语相对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可以搜索一下相关的知识,做个背景了解。

比如景别、场面调度、剪辑,电影声音,转场、蒙太奇的功能等,电影在历史革新上也都在这些方面有所体现,而也只有对这些知识有最起码的了解,才能看懂书的内容,才能看懂电影。

当然,更为有效的方式是结合影片去看书,比如书中提到那一时期的代表影片,在具体观摩影片中也能帮助理解作者所写的具体含义。

其实看电影史是一个很好地和电影对话的一个过程,这个对话会很长,但是很有意思,通过观看电影史书籍除了学到电影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有针对性地观看以往经典电影,其中的价值也比平时在网络上漫无目的看片更有收获。像《摩登时代》《公民凯恩》《偷自行车的人》,时至如今,这些电影依旧未被后人超越,而也只有翻看电影史,才能真正去了解这些影片所具有的意义。

因此在具体阅读中,不要急躁,慢慢地看,在日积月累中,也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变得扎实。实际上,有了电影史这个入门课的学习,如果再去深入地阅读电影理论,电影评论以及其它更为专业的电影书,也会少了很多的障碍。

否则,如果没有经历电影史的学习,直接翻看电影理论的书,就会非常吃力,乏味难懂。在这方面,电影史确实是一个和电影其它知识对话的一个桥梁。它给入门者带来的收获绝对大于先前的付出。

最后分享一下我个人阅读电影史的过程,我最早接触的一个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周星、王宜文著作的《影视艺术史》,当时图书馆的电影史论书籍非常有限,就只能先看这个了,为此仔细看了两遍,也作了大量笔记,并结合影片来梳理电影史。我对于电影史的初步了解这本书功不可没,通过它,我对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已比较清楚。

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接触其它版本的电影史,以及电影理论的书,进而对于电影的知识也更为系统和客观。

电影史是打开电影学堂的圣经也是小白到专业晋升的必经通道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接下来我搜集了电影《孔子》的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1

  近日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对孔夫子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而我却认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当孔子看到当权者只懂得用酷刑来统治人民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危险依然提出了废除活人殉葬制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这不能不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心。而当子路将漆思弓救到他的家里时,他表现的是那么镇定,没有一丝畏惧,这又是他大义的体现。当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他第一站来到了卫国。卫国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

  这时孔子无语,但是从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当中,我解读出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君子尊贤而容众”,南子又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么解释?”孔子答曰:“诗经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面对孔子的圣德,最终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这样的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之礼是博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在夹谷会盟上,孔子以不战而驱齐国数万之众,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当季氏将亡之时,他终于明白了孔子的真确,他决定将孔子请回鲁国,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2

  今天,抢先在首影前观看了《孔子》,不能说闷,也没有十分激动,总体上还有点失望,所以要写观后感,真的让我久久不能下笔。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电影《孔子》选择了最为严肃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像一般的电影那样,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剧,它几乎没有娱乐片的特质,可以称得上是“严肃的商业片”,大段的半文对白,繁琐礼法的悉数呈现,春秋五霸的权势关系,都需要观众做好“备课”的准备。我虽然在此前已恶补了一下,但还是有不少话语听不明白;而且很多剧情很快地一下带过,对历史没有相当了解的人,是会完全看慒的。感觉导演在这方面的处理,是比较文艺化了,考验观众的智慧啊!

  故事从孔夫子五十多岁,得以实现梦想,踏上仕途开始,感觉开场有点突然,接下来就是孔子运用计谋,抗衡齐国、三桓,然后平步清云,连升几级,做到代相国之职,剧情很紧凑。精彩的辩论,让人精神一振,不过不失的特效,这也带来了一点视觉刺激。不过,总觉得有那么点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头上冒出的问号越来越多:作为三桓之首的季孙氏,为何让孔丘当代相国?孔丘推行堕三都的时候,季孙氏又让旁边的人推动此举,任由孔丘拆他的城墙?而这此似乎都是他的计谋,但看不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了对他有什么好处,电影对此没有交待清楚。接下来与公山狃一战,这也挺振奋人心的,不过其中的万剪齐发,而孔子“无懈可击”,然后又出现“诸葛连弩”,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中段的“子见南子”也让人印象深刻,美色与权势摆于前,孔夫子还是选择了仁义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圣人也!而不过那一幕想要表现南子的美艳,我却感觉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画皮里的小唯真是差远了。

  再到后面,让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颜回落水,来回多次在冰水里抢救竹简一幕,虽然他的行为很伟大,我也有那么一点感动,但转念再一想,这样是不是有点迂腐呢?不管怎样,他是为这些孔子最爱的书简献身了,导演让他死得很唯美。

  最后,孔子与弟子们得以回鲁国,一众人喜极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门前跪拜,老泪纵横,那时候我也哭了,不过不是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员的入戏所带动。

  总的来说,“就这样吧”!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3

  昨天下午,在教育局号召、学校带领下,我们观看了《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孔子》这部电影,介绍了孔子一生的经历,从年少时胸怀大志渴望强盛国家,中年终获赏识身居要职却在胜利前被迫止步,到后来辞官周游列国,故事里包括了孔子对弟子的教育、自己的思想以及学习方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位被后世传颂也确实值得被尊重的伟人。

  孔子青年当官时,在深山从虎口中救下一位老妇人,震惊于“苛政猛于虎”的他,从此决定尊礼乐、行仁政、铸杏坛传道授业。在讲学过程中,接纳了一位贫穷却好学的奴隶,主张“有教无类”,凡好学者不分贵贱。话剧中还演了“两小儿辩日”、“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等蕴含了很多道理的故事,映射孔子的思想。

  后来不得志的孔子终于被委以重任,被派去与齐国开战。而后方,昏庸的君王却在宫中日日享乐,甚至叫停了即将到来的胜利。失望痛心的孔子辞官了。但是没有放弃他的理想,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整整十四年,开展讲学,推行仁政思想,渡济苍生。

  故事接近尾声,孔子回到故土,他已经老了。

  回顾孔子的一生若是用一句话概括,那便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为社会的混乱情形忧心忡忡,为国君的昏庸无度失望痛心,所幸他怀有大爱、怀有志向,一生都在推行礼乐仁政,努力担负着济世的责任。他深深地记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想,我们也一样担负着责任。即使如今是一片太平盛世,没有那许多济世救人的需求,但我们同样需要时刻警醒自己,居安思危,以学习为途径、报国为目标,勇往直前,定能迸发出千军万马之力。

  或许这便是教育局与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孔子》目的和用意吧,我们确是该好好了解孔子,传承并发扬孔子的精神,让中华文化真正地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用我们的能力,为历史的长河也添上如孔子这般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4

  《孔子》这部电影是由周润发等大陆一线影星出演的,并且表演的都比较到位。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圣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任泉饰演的颜回,镜头不多,但是把颜回的那种谦卑、礼让的样子表演的也还算到位,当孔子在卫国要见南子的时候,子路的一句“那个女人,您一定不能见!”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现出来。

  电影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权倾朝野,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其后,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

  从此,孔子率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结尾孔子死后鲍德熹的镜头探到窗外,一片淡定从容的画卷,电影就在优美而有意境的画卷中结束。

  电影中的孔子虽然一直寻觅“知音”,但结局却知音寥寥。在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圣人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在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音”。

  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所以本片着重于讲述“孔子见南子”与“颜回救书简”,孔子明知南子赏识他,亦无法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性命堪舆,亦无法营救——通篇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关于人物的“无力感”: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5

  时光流转,两千年只是弹指一挥。论语,让我的心穿过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过《孔子》这部电影,我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爱默生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司马迁也有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叹。虽不能至,却十分向往。我们从影片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言行举止间透漏着智慧。在救漆思弓时,他凭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驳的公山大人无话可说。在于齐国会盟之日,又凭借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齐国的阴谋。可见他过人的本领,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谋远略。

  孔子的一生简单而复杂。简单,是因为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他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不贪图能够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淡泊明志。复杂,虽志向宏大却因鲁公的胆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开,像我一样装疯卖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击。玉珏送到他手中后,他明白诀别之际的到来。他不得不抛弃妻儿,独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游列国数十载,过程颠沛流离,丧失爱徒,可见其艰辛。

  离别后,下起的倾盆大雨似乎也在为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马车陷到了一个泥坑里,但他用尽力气想把马拉出来的时候,自己却不小心摔倒了,但这并没有是他崩溃,反而他大笑了起来,也许,在这时,他已经释然了。他的笑,是那么爽朗,震撼了我的内心。孔子是幸运的,他有一群愿随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后一碗的马肉汤,他没有独自一人喝掉,而是与周围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后,自己倒在地上。这么样一位老师,又怎会不受学生爱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卫国的战场上离开,颜回的溺水身亡都给孔子带来沉重的打击。我想,这比不受鲁国重用更为难过吧。

  玉环到来之际,意味着孔子即将返还鲁国。但他早已对战乱的时代绝望,他不在热衷于政务,只想投身于教育,教授更多的学子,让教育发扬光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终其一生,孔子虽没实现他的政治诉求,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财富。他注重的礼,穿越千年,穿到了我们的眼中,穿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6

  之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论语》,了解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这本书是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纂而成。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最近我们看来《孔子》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从公元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够用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来实践。但在他人的嫉妒下被罢黜,于是开始了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历经磨难之后,孔子最终归鲁,专心致志,开设学堂讲学。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了深远的影响,被举世公认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典范。

  再谈一下孔子的扮演者周润发,他的表演十分出色,把老年的孔子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表演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回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光,回到了东周时期那段战乱频繁之时,他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不妨从《孔子》中去细细品味周润发的表演,去了解他表演的分寸得体、真诚朴实,从而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时的一种真诚朴实,踏踏实实的态度。

  在游行中,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儒家“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这也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知识,崇尚文化。

  在最后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因此在之后看待事物时要从多方面去观察、了解事物,切忌从一方面片面的了解,否则得到的结果总是以偏概全,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7

  《孔子》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几天,今天才抽出时间去看,在去看这电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关于《孔子》的历史。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样,体会着各种苦痛,充满悲情。让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经对孔子的一些事迹没有很大印象了。看完这部电影后,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导演胡玫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在军事上亦有建树,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内圣”,孟子是“外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颜回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顾自己的安危坠入冰湖,最后离开人世。当孔子抱着颜回冰冷的身体,想用所有的办法想救颜回时,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点哭了。里面颜回说的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

  是的,有些世间的事物,环境的导致,都是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剧情里面有好多台词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想去学习研究历史的想法。觉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了,却很失误怎么会对这些历史都不够了解呢。要好好的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考,还是不能明白究竟,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变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8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正式上映。

  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此时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潜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

  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盼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此时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

  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资料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此时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透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

  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9

  周六下午去观看了电影《孔子》,故事情节基本符合史实且连贯流畅,画面富有美感,拖沓镜头和废话颇少,无论从史学美学角度还是教育意义来说,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将点滴感想记述如下。

  之一,体会并非领悟之境界。当孔子主张隳三都失败遭鲁国君臣冷落而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与弟子们的艰难处境,但要领悟孔子渴望实现理想、传授仁义道法之境界就难了。人与人之间难的就是领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张正义、扶弱济贫、维护国威乃至痛失弟子时,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稳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无遗。无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绝非好德之人。当孔子受到卫国王后美色引诱时,可以看出其介于痛苦与逃避之间的表情,而且他预感到卫国将天下大乱。这是莫大的考验。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动脚了,眼睛发绿,更有甚者动手动脚或口出秽言占小便宜,却满嘴仁义道德而不脸红,好色者怎会好德呢?实乃道貌岸然,恶俗之极。

  之四,真爱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处表白。当孔子被驱逐出鲁国时,与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爱的子女离别时的内心挣扎,当他失去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时的痛苦怜惜,当他与相依为命的弟子们分享一碗羊肉汤时的愧疚……孔子的言语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矫揉。

  之五,坚持为善者必识大体。孔子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仅提出不要以政扰他,他只想教书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识大体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是由他坚持为善的积淀造就的。现在有些人受点小委屈、吃点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恶言相向,更有“扔纱帽”的荒唐之举。实乃狭隘。

  之六,乐观可以战胜暂时的困难。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国,生活堪为艰辛。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弟子饥饿难忍,孔子抚琴鼓气,展现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孔子,渴望用内心战胜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没有一处交待孔子有什么不足,此与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颇为相似。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10

  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

  这部电影将孔子先生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先生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先生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先生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先生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先生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先生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先生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先生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先生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先生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先生。

电影史是打开电影学堂的圣经也是小白到专业晋升的必经通道

怎么评价电影《无问西东》?

电影《无问西东》不仅作为清华大学的宣传片存在,更是对当下每个迷惘不知所措青年的教育片,作为一部剧情片显然导演野心很大,并不甘于剧情的单薄浅意。四个不同时代出自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导演执笔下,却被巧妙串联在一起,人生在世,只有八九不如意,尽可能做到不在乎外界种种刺激,“只问深情,不问东西”主题贯穿全片,不忘初心,坚持本心方是实现自我人生意义价值的精神情怀。

许多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人生提出各种质疑,甚至会在自己始终坚持的梦想边缘徘徊,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选择题的难度自然会上升,《无问西东》中的四位主人公,在提前了解到自己所面对人生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听从内心最真切心声,也只有这样的选择才不会令人深感遗憾。然而试想一番将主人公所遭遇问题,置于我们每一个平凡之人身上,我们在提前了解到自己人生时,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影《无问西东》虽然为名校百年宣传片,但却也堪称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商业片,只是商业痕迹气息稍显微弱而已,拥有着高规格制作团队,邀请曾16岁就已经略有名气,编写出《十七岁不哭》的高材生李芳芳,王菲、毛不易献唱主题曲,就连幕后制作团队都是一大批精英。

外加强大演员阵容加持,张震、章子怡、陈楚生、黄晓明、王力宏齐聚一堂,共同演绎属于不同时代的青春芳华。本片囊括潸然泪下的感人剧情,令人沉思的人生哲理,还有具有流量热度影响力的当红明星,种种元素相搭糅合在一起,一部十足的商业片便诞生了,只是此商业片也并非一般电影可以比拟的,无论是出品出发点,还是影片深意都已经达到了一部大片的标准。

故事围绕四条独立却又有所关联的主线而展开,将战争、爱情、历史、职业多种元素掺杂在一起,时代跨度较大,从现代到抗战时期,多次利用倒插、闪回等手法进行叙事,初次观赏时总有云里雾里之感,多处深感慌乱错杂,但最后能够将所有故事完美融合收尾,就不得不称赞导演的厉害之处了。每一段故事的主角都为清华文学才子,清华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院校内,不知孕育了多少能人异士,在影片中导演也只能呈现几个事件,个别人物光辉,用以彰显清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的传承校训。

无论时代变迁,社会风貌如何,四条主线中的主人们都会在人生历程中经历多样性挑战,包括在现代清华校园内亦有这样一帮人,在大好岁月中对青春充满着希望热情,同样不屈服于各种阻碍。人生就是如此,在该闯荡的年纪任性一些,即使前方矛盾荆棘不断,依旧要用于挣扎,方可破茧而出。

最感受颇深也是最喜欢的片段就是雨天课堂内的“静坐听雨”了,雨水顺着房屋流淌而下,课堂内破旧不堪,雨水淅淅沥沥滴进来,就连老师的衣着都被打湿,世界很安静,屏住呼吸听那欢快敲打在物的雨声,内心无疑是一种享受。沈光耀打开窗户那一刻像是打开了他的心门一般,在望见窗外淋雨训练的人儿时,他的眼睛里散发出一道光,这一刻定然是美好而坚定的一刻,也一定程度上铺垫了他的命运。

电影《无问西东》是一部你甘愿去好几刷的影视佳作,观影过后心里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一般,很难表达出自己最全面的感情,而这也恰好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生而为人,命运虽由上天注定,但在更多时候要掌控自我人生,要把握住每一次成就自我理想信念的机会,尤其是在前进道路中,做到坚持本心,不问西东,人生不留遗憾的走过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