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影院最近演出,归路什么时候开机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03更新:2023-02-13 04:22:00

拟在滨州取景拍摄的院线电影《归路》将于6月中旬举行开机仪式并正式开拍,该片以滨州民政救助工作的经历改编而成,日前,主创团队来到滨州,重走“滨州救助之路”,完成了对市民政局救助站、六街市场、渤海国际、黄河等重要场景的勘景工作。《归路》由北京梦客智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起、日照梦客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北京梦客视界影业有限公司承制。该片由张馨执导,董文迪担纲总制片人。电影计划6月开机拍摄,2021年上映。

近日,电影主演之一正式公布, 2003年一部年代大剧《大染坊》火爆荧幕,剧中饰演的卢家长子卢家驹,让大家记住了演员罗刚。去年在《我的莫格利男孩》中,罗刚出演剧中女主杨紫的爸爸,并被观众冠以“金主爸爸”的称号,可谓是实力圈粉。

这次罗刚将走进滨州,在电影《归路》中将再次饰演父亲的角色,诠释了一段平淡却现实的父子情,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张馨导演现场堪景

滨州影院最近演出,归路什么时候开机

从大银幕走向小荧屏,电影大咖回流电视剧,是为名还是利?

事件

按照通常的思维,作为"雕刻时光的艺术"的电影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位都高于电视行业。而一批长期拍摄电影作品或者获得了重要电影奖项的演员,也始终坚持活跃在大银幕上。而如今,这些跻身电影圈、甚至在电影行业获得重要奖项的演员却频频回归电视剧行业。

我们尝试对电影演员回归电视剧现象进行梳理,探究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比美国影视剧行业,分析未来电视剧行业发展趋势。

电视剧:“名利双收”,确定性高

1、计费模式: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收入可观

与电影的计费模式不同,电视剧按单集付片酬。虽然大牌的演员在电影上也可以获得行业内顶尖的片酬,但电视剧按集计算酬劳则更具“性价比”。这与国内电视剧行业的定价与播出模式也密切相关。国内电视剧按集向电视台或视频网站进行销售,因此制片方更倾向于把电视剧拍得更长。通常而言,国内电视剧的集数在30-50集之间,而一些邀请大演员的IP剧,长度则更长,例如鹿晗主演的《择天记》有55集,而几部大女主角的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如懿传》的片长则达到70-90集。

以周迅为例,电影的片酬为700万,按照其电视剧片酬,一部电影的片酬仅仅只够拍摄10集电视剧。而周迅拍摄的电视剧《如懿传》总长度90集,总片酬9000万。是其拍摄一部电影片酬的10倍以上。

2、短制作周期与长播出周期

电视剧拍摄“性价比”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一般难情况下,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不会比电影长,即使是超长篇电视剧,其制作周期仍然可控。大多数电视剧拍摄周期不到一年,于采用边拍摄边剪辑的制作方式,杀青后的后期制作时间较短,顺利通过审查后很快就能播出。而电影的拍摄制作不可控因素则更多,尤其是导演的个人工作风格,一些大导演通常制作周期较长,王家卫的一部电影通常制作周期约2-3年。

在播出周期上,一部优秀的电影,其上映档期通常不超过1个月,下映后观众则主要在视频网站上进行点播。而电视剧目前的播出模式更加多样化,电视剧在同一时间内既可以上星播出,也能在网络上点播。受众范围大,常常会引发话题成为热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播出期间网络累计播放量达到361亿。同期,微博数据显示微博主话题阅读量103亿、短视频播放量58亿、电视剧热词提及量220万次,在6项数据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刷新了微博国产剧数据之最。除主话题#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外,还产生了25个剧情类子话题,吸引了127万人参与讨论、讨论量达到610.3万次,阅读量达到53亿。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正剧《人民的名义》也同样引起了全民的热议。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观众对剧集的讨论达到高潮。一部电视剧可以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形成关注和讨论,头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3、电视剧市场爆发,电影增速放缓

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尤其是国产电影在2015年的大步迈进之后,正在进入转型期。

2017年第一季度,国产电影总票房为66亿占整体票房的46%,尚能与进口电影平分秋色。而到了4月的前20天,随着《速度与激情8》等一批进口大片的逐渐上映,国产电影与进口片的实力悬殊逐渐显现。

而随着2017年中美进口分账片谈判的重启,国产电影则需要面临更多强大的对手。

反观电视剧市场,产值增速突飞猛进,根据艺恩数据显示,仅监测的47家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电视剧交易额营收就超过了60亿元,同比增幅24%,毛利率40%,均高于同期电影市场。从电视剧制作机构看,2016年共10232家公司获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其中132家获得电视剧甲种证),相较2010年机构数量增长152%。根据第三方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为882亿元,其中电视广告429亿元,版权收益222亿元,海外销售5亿元,网络电视剧广告收入200亿元,用户付费收入25.6亿元。

国产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一线电影演员在选片上更加谨慎,比起拍一些不温不火的电影,超级IP电视剧更有吸引力。

4、大制作带来影响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顶级的电影导演合作,是许多演员身价与知名度上升的重要通道。而随着一批国产“良心剧”的出现,一批电视导演也逐渐成为收视率的保证获得了如大电影导演一样的声誉。如《琅琊榜》导演孔笙、《走向共和》导演张黎、《甄嬛传》导演郑晓龙等。他们通过一批高质量的电视剧,建立起自己在电视剧行业的声誉,让很多电影演员可以在保证制作水准的前提下回归电视荧幕。

纵然,有声望的导演数量较少,其每年的产量也是有限。但随着2015年影视剧领域的IP热,由热门大IP改编的电视剧,不仅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以高片酬吸引电影演员的加入,其开播后对观众基础也更加可观,这不仅为演员带来了高额酬劳,也更能帮助电影演员获得很高的人气。吸引了众多电影演员参与的电视剧作品,如《凰权弈天下》《帝王业》《择天记》《如懿传》《春风十里不如你》《斗破苍穹》《海上牧云记》《特工皇妃楚乔传》《时间都知道》《佳期如梦之海上繁花》等都是根据热门IP改编。

出演热门电视IP之后,主演往往会进入新的事业上升周期。以赵又廷为例,其虽然在台湾地区成名较早,但是在内地的知名度始终有限。而借助IP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赵又廷增长粉丝384.8万,成为“新晋国民老公”。其电视剧片酬从小几千万迅速上涨。同时又有多部新戏找到赵又廷希望其担当男主角,并成为包括阿迪达斯在内的多个品牌的最新代言人。电视剧中其他的演员也纷纷“涨粉”:杨幂粉丝增长312.1万;迪丽热巴粉丝增长263.8万;即便是剧中的配角张彬彬和于朦胧的粉丝量也分别增长了187.1万和118.6万。

另一个案例是景甜。虽然景甜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大片,但却一直没有热度。在出演《大唐荣耀》后,景甜却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其前不久确定加盟北京电视台新型真人秀节目《我想见到你》。

由此可以看到,对大牌演员而言,电视剧为他们带来的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不仅是高片酬,而是增加人气和观众好感度,从而为后续的影视作品接拍,商业价值提升都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5、国内电视剧制作费用持续提升

近年来,电视剧制作成本持续走高。过去,一部电视剧制作成本过亿就会被大肆宣扬报道,而现在称得上大制作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均超过亿元。尤其是近几年来,热播电视剧多为古装玄幻剧,由于服装道具特效等需要加之人力费用,古装剧制作成本过亿较为普遍。今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制作费用高达3亿;未播先火的《如懿传》、《赢天下》和《武动乾坤》都是斥巨资拍摄,制作成本分别是3亿、5亿和6亿。

6、电视剧版权价格上涨

电视剧制作成本提高的同时,也带来高额的版权收入。与电影需要先在影院上映,再由视频网站播出不同,电视剧可以在电视台与网络同步播出。《赢天下》采取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网络版权收入5.6亿,电视台版权收入3亿。周迅主演的《如懿传》制作成本3亿,在网络和电视端共获得13亿的版权收入,高成本与明星投入,最后也为这些电视剧带来高收益。

2010年,热播剧《宫》的网络版权价格仅35万元/集,到如今,《如懿传》网络版权价格已达到900万元/集,短短7年时间,网络版权价格上涨25倍。再加上电视台购买支付的版权价格,一部电视剧的收入可观。而这种增长趋势会吸引电影大咖回流到电视圈。

过去几年,电视剧版权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网络版权费用上,而电视台的版权采购价格仅为小幅度上涨。

相比于视频网站,电视台在内容变现模式上受到了更多限制,主要表现在既无法“开源”也难以“节流”。电视台购剧费用的天花板被视频网站不断打破。

首先,一剧两星使得单家电视台对头部内容需要付出的成本上升:从2015年1月1日起,广电总局开始执行一剧两星政策——每一部电视剧每晚在黄金时段联播的上星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且每晚不能超过2集。这一政策从政策原意上是希望上星频道的电视剧内容内容百花齐放,同一时段有更多的电视剧可以登陆卫视频道进行播出。但对电视台而言,两家电视台需要承担起过去4家电视台支付的版权费用,采购成本增加。尤其是非顶级的一线卫视,难以通过联合其他三家共同采购头部剧的模式,来获得头部内容资源。

在购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电视台仍要严格执行电视剧不能中插广告的规定:早在2011年广电总局就发文规定,要求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因此,目前电视台在电视剧上的广告收入主要表现在前后贴片广告、硬广以及栏目冠名权。

相比于电视台,视频网站的变现模式则更加多样。除电视台完全不具备的付费会员收入外,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有创新空间。

付费会员收入:正在成为视频网站的重要收入来源。从用户来看,2015年到2016年,中国视频付费用户规模上升了109.7%,目前付费用户达到6130万。预计到2019年,国内视频付费用户将达到1亿人。从收入来看,从2015年到2016年,互联网视频行业付费市场的收入增长124.9%,整体市场规模超过100亿。

多样化的广告变现:随着技术发展,视频网站在广告变现上也更加丰富。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用户群进行地域、性别、喜好、年龄等各种定义,广告主可以进行分人群投放。其次,视频网站广告投放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只停留在传统贴片、暂停广告的模式,还出现了多种新型广告模式。例如,互动贴片广告(在普通视频广告基础上添加动画、交互按钮、表单等元素,可通过互动操作提升用户的参与感)、视频情景互动、移动多屏互动(二维码或摇一摇进入品牌互动页面,通过抢红包、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性)等多种创新广告模式。而随着网络剧与视频网站自制剧的数量增加,过去在播出阶段投放的广告,可以向上延伸,成为植入广告。虽然在一些非现代题材的剧集中,并不适合植入现代的产品,但视频网站推出的“创意中插”,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老九门》、《暗黑者》以及《鬼吹灯·精绝古城》这些网络剧,均启用了创意中插的广告模式——在剧情中插入一个约1分钟的有完整故事的小剧场,邀请剧中演员出演。小剧场故事可能与剧情有关,也可能是一个创意的故事。根据媒体报道,现在创意中插的价格从最初的50万/条逐渐上涨,甚至达到100-150万的单价。

国内头部电视剧的国际化步伐展开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的快速传播,一批优质的国产电视剧影响力已不再局限于内地。《甄嬛传》《琅琊榜》《微微一笑很倾城》《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优质国产剧同样受到海外观众的追捧,主演孙俪、胡歌、刘诗诗、林依晨、陈柏霖等聚集了众多外国粉丝。

《甄嬛传》配英语并重新剪切后在美国播出,登陆Netflix,播出过程中曾有13620人在Netflix网站上为《甄嬛传》评分,得到3.8分的较高分,同时,美版《甄嬛传》在Netflix上的评价超过4星,导演郑晓龙对此很满意,称“在美国3星就是‘我喜欢’,4星就是‘我非常喜欢’。我们现在已到了‘非常喜欢’的程度。

《琅琊榜》不仅在中国引起网络极大的关注度,也出口海外,并且在韩国日本播出,韩国的中央日报还曾发布一则长文评价《琅琊榜》。韩国甚至推出了琅琊榜取景地的旅游项目,吸引韩国粉丝前往。

2017年国内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再次掀起海外热潮。

除了向海外输出成片,近几年国产的电视剧开始了IP的“反向输出”。竞争激烈的韩国电视剧市场,开始引进中国电视剧版权,翻拍成韩剧。《五星大饭店》《中国式离婚》《何以笙箫默》等都在翻拍计划中,有报道称韩国版《何以笙箫默》的男女主分别是李钟硕和朴信惠。《步步惊心》《我可能不会爱你》等热播电视剧已经被韩国翻拍,《步步惊心丽》于2016年中韩同步上映,一改中国单方面翻拍韩剧的现象。

流媒体快速发展支撑好莱坞电影演员回归电视荧幕

1、好莱坞电影演员进军美剧

电影演员回流电视剧并非只出现在国内,近年来好莱坞演员同样“扎堆”美剧。相较于国内,美国的影视娱乐行业中,电影演员地位高于电视剧明星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2013年,《纸牌屋》成为当年风靡全球的美剧,其主演曾两度获得奥斯卡。他出演电视剧,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明星向电视屏幕回流的一个开端。

2017年2月首播的电视剧《大小谎言》由HBO出品,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2017年3月在福克斯电视台播出的《宿敌:贝蒂和琼》、4月在AMC电视台开播的新剧《德州长子》都邀请了老牌好莱坞电影演员出演。

2、高额片酬与特效增强成为美剧吸引力,流媒体异军突起成美剧新载体

(1)片酬提高吸引大批明星回流美剧

与国内的情况类似,电视剧能吸引到更多资本,成本回收渠道更多,演员明星片酬也陆续上涨。《大小谎言》的主演单集达到35万美元的片酬,虽然该剧第一季只有7集,但整部剧的片酬就达到1500万人民币以上;Netflix出品的喜剧《疯子》将于8月开拍,给女主角开出的片酬也达到35万美元/集。

(2)特效加强,美剧拥有电影质感

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的增加,以前只能用在电影中的技术,已经开始可以越来越广泛地用在电视剧中了。《权力的游戏》中惟妙惟肖的特效,增强了视觉体验,将电影品质带入电视剧。对于好莱坞大牌电影演员来说,特效加强后的电视剧行业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作品表现并更加吸引观众。

(3)美剧为电影演员事业转型提供平台

有国外电影人认为电视正在经历最好的时代。近几年,美剧精品频出,短小精悍的剧集越来越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一些演员在拍摄了一些续集电影,或者到达职业顶峰后,也会选择参演电视剧,为自己事业的转型取得突破。

(4)电视网不断丰富内容,流媒体异军突起

美国共有5家商业性质的公共电视网,分别为CBS、ABC、NBC、FOX、CW,依靠广告收入及DVD销售生存。五大电视网为观众呈现许多经典美剧。

此外,美国还有有线电视网络,分为基本有线电视网和付费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剧集内容相对公共电视网来说,尺度更大,投资更大,精彩程度也有所提升。美国基本有线电视网包括USA、TNT、AMC、FX、A&E等较为知名的电视网/频道,也包括SyFy、MTV、History等专门频道;HBO、Showtime、Starz是三大付费电视网,其中,HBO及其旗下的Cinemax占据了美国付费电视频道市场份额的90%。作为电视网络的HBO以大投资拍摄了众多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美剧。早在,2001年,HBO投资1.25亿美元,制作了10集电视剧《兄弟连》,单集的单集制作成本高达1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750万元)。通过高额的投资,HBO让电影中的大片视觉效果在电视荧屏上得到呈现。2011年HBO推出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平均单集制作成本达到600万美金,后期甚至达到单集100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

除了追求收视率的有线电视网以外,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流媒体网站也成为了电视剧重要的生产者。包括Netflix、Hulu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自制剧。尤其是行业领先者的Netflix制作了一大批经典剧集,包括《纸牌屋》《女子监狱》《毒枭》《超感猎杀》《超胆侠》等。

美国的电视网与流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发展,让更多观众开始从大银幕回到小荧屏前,再加上正在不断完善的电视剧制作体系,这也是吸引好莱坞一线大咖纷纷回归电视剧的原因之一。

电视剧质量有望提升,吸引力或超电影

1、电视剧整体质量上升

(1)电影演员颜值演技在线

目前,电视剧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存在剧情烂俗、演员演技尴尬等问题。而电影比电视剧更加考验演员的演技,能够活跃于大荧幕的电影明星通常演技不俗,因此,电影演员出演电视剧本身也是一种对电视剧表演质量的保证。

(2)电影人投身电视剧幕后,资源整合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电影演员看中了电视剧行业的机会,开始在电视剧中任投资人、制片人等角色。根据报道,《帝王业》将吸引到知名演员作为投资方,虽然其目前还未确认出演女主角,但将以投资人的身份正式跨足电视剧行业。电影演员个人的此种转型,在电影市场上相对较难实现。电影作品投资风险大,即使是大牌演员参与了前期制作和演出,在资本回收和利润获取上也仍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不少电影界的老牌幕后加入到电视剧制作中,多位在电影领域知名的武术指导、美术指导、服装造型等专业技术人才都开始活跃在电视剧制作团队。如今年播出的玄幻大剧《择天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

2、制作费用尚未触及天花板,期待质量影响力俱佳国产电视大剧

虽然国产剧制作成本近5年大幅度提升,但是与美剧1000万美金/集的制作成本相比,国产电视剧制作费用仍未达到天花板。

2012年,76集的《甄嬛传》,制作成本只有7000万,平均一集成本不足100万。2015年,电视剧市场才真正迈入“亿”元时代。《花千骨》、《琅琊榜》的热播背后1亿左右的制作成本分别支撑着两部剧的服饰道具和造景搭棚。随后,古装玄幻剧的制作成本上涨至500万-600万/集,相比2014年直接提升2.5-3倍。从2016年开始,古装电视剧制作节节攀升。《择天记》、《那时花开月正圆》、《军事联盟》成本4亿;新剧《赢天下》成本5亿。

虽然国产剧投资成本增长快速,但远低于美剧制作成本,尚未达到天花板。国产剧目前的制作成本不到1000万元/集,而美剧制作成本最高的是《王冠》,1300万美元/集,相比而言,国产剧制作成本仍然有提升空间。增长的成本,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大牌的电影演员向电视剧领域回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更优质的特效从电影大银幕带入电视小屏幕,过去电视剧中出现的“五毛特效”或将逐渐消失。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国产大电视剧时代已经开始来临,后续随着制作成本持续推高,特效制作、服装、武打、配乐等环节更加专业化,国产电视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将进一步提升。推荐关注有头部精品剧制作能力的公司。

1、慈文传媒

根据公司2016年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11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47.06,%,实现每股收益0.93元,同比增长22.37%。公司曾经投资拍摄了《花千骨》、《老九门》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网络剧作品,形成了在电视剧领域良好的慈文品牌。根据湖南卫视公布的编播计划,2017年慈文传媒的三部作品《特工皇妃》、《凉生,可不可以不忧伤》《特勤精英》都将在湖南卫视播出。除此之外,公司还储备了《致青春》《左耳》《三体》等知名IP,为公司后续电视剧作品的开发提供动力。

2、欢瑞世纪

公司已发布2016年年报。201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 55.69%;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 2.65亿元,同比增长54.74%;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61.71%,超过公司业绩承诺的2.2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62元,同比增加40.91%。2016年,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及其衍生品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91.51%,主要由三部精品电视剧贡献,包括《麻雀》、《青云志》、《大唐荣耀》。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17年公司已有《天乩之白蛇传说》和《天下长安》进入了拍摄,《封神之天启》、《秋蝉》进入拍摄筹备阶段。除此之外,公司在2016年还增加了《霹雳布袋戏》《长恨宫》等多个IP的储备。这与公司之前已有的《昆仑》等超级IP一起,构成了公司丰富的IP储备,为公司后续的影视剧拍摄制作打下了基础,保证了公司每年300集以上的精品电视剧生产能力。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25、0.30元,对应PE为42.8x、35x。

风险提示

电视剧作品质量低于预期;演员成本高企。(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供受众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任何参考本文所作的投资决策皆为受众自行独立作出,造成的经济、财务或其他风险均由受众自担。

滨州影院最近演出,归路什么时候开机

有龙标的电影一定会在院线上映么?

电影要在内地上映,拿到国家电影局颁发的“龙标”(也就是电影公映许可证)是前提,没有拿到“龙标”的电影要在内地院线上映那就是非法行为。

国家电影局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对影片进行审核,最后才会颁发给“龙标”。

第一是电影立项,也就是电影叫什么,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等内容提交材料到国家电影局报备。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会把项目放到官网上去公示。

之后,就会进入剧本审查阶段,这是拿到龙标的关键一环,就是看电影剧本的思想有没有偏离主流价值观之类的。但是现在爱情喜剧之类的一般题材的影片已经取消了剧本审查。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技术审查,这也是电影拿到龙标的阶段,一般会组织不低于10个人的审片小组对送审的片子进行观影审核,只要三分之二的人通过,这部片子就能拿到龙标。如果分歧太大,还需要组织二次审片进行决定。

当然,有时候电业局给了龙标也会出现禁止放映的情况,比如昆汀的《被解决的姜戈》,审查已经通过,都已经全国开始放映了,但因为影片总有一个裸露生殖器的镜头而使得影片在上映首日便遭到全面停映。

当然有些影片即便拿到了龙标,也会因为自身原因而无法上映。

比如吴秀波、白百何主演的《情圣2》,本来是计划在2月5日春节上映的,因为吴秀波丑闻的影响而提前上映,最后片方担心票房问题最终选择了撤档,什么时候上映还未确定。

明星的丑闻被爆出,往往会牵连他出演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即便拿到龙标,制片方出于票房收入的考虑也是选择暂时上映的。

总之,电影要在国内上映,拿到“龙标”是前提,上映与否及档期的确定还要跟市场热度、明星人气、竞片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龙标是什么。我们平常说的龙标其实是电影公映许可证。所以一部电影拥有了龙标其实只是有一个在院线上映的资格,而究竟最终能不能上映,还得看具体情况。

因为,拍一部电影,最终目的还是要赚钱。但是有些电影的体量,去到院线里根本就不够打,说不好就遭遇“院线一日游”的窘境。这样一辆,有很多小片子的发行就不会选择院线,即使这部电影有了龙标,要是发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要上院线,那当然也是可以的。


而且在中国,能不能上院线那都是审核部门说了算,就算有些电影发了龙标,可是临到上映甚至刚上映一两天,他们发现了问题,完全可以撤下,而且是能够做到马上撤下。所以你有龙标又能怎样呢?该不给上的还是不能上。

龙标,是电影的“准生证”,就是大家看电影时,出现在片头的绿底龙头标志,上面写有“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当然,拿下龙标只是电影上映的一个步骤,并不能说就完全可以上映了。

在我国,拍摄制作电影,实行的是许可证制度。手里有《摄制电影许可证》的影视公司,才有资格拍摄制作电影,这是和很多行业类似的前置许可条件。

根据国家《电影管理条例》规定:电影制片单位应当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报请电影审查机构审查;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在办理电影片临时进口手续后,报请电影审查机构审查。这个电影审查机构就是广电总局,也就是现在的国家电影局。

在30天内,国家电影局的工作人员们须审核完,通过的话,就会发给送审方一份《影片审查决定书》和《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也就是说拿到那个霸气外露的龙标了。

技审就是审查电影的最后版本,没有威亚、没有绿幕,跟观众看到的片子一模一样。只有等技审通过之后,影片才能最终上映。技审的结果直接影响影片的档期,如果技审不能通过,会给电影制片方带来巨大损失。

之前的《一步之遥》和《我不是潘金莲》都是在技审遭遇滑铁卢。所以,龙标是中国境内电影上映的通行证,但龙标审查只是确认电影在内容上没原则性的问题,等技审通过后才能说可以上映呢!

未必。在中国内地,有龙标是一部电影登陆大银幕的前提,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能登上大银幕,这其中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当然,在取得龙标之后,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在大银幕上映的重要因素还是“钱”。

龙标,正式的称呼叫做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也有人开玩笑将其称作一部电影的准生证。根据我国《电影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一部影片如果想要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必须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就是广电总局的审查,只有审查通过才能获得上映资格,而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就是通过审查的证明。说白了,就是拿到了龙标,这部电影就具备了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的资格。

但为什么有些拿到龙标的影片观众却并没有在院线看到呢?这其中,主要还是钱作怪。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投资方收回投资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发行,发行有很多种方式,在院线上映是最主要的,其它方面还包括发行影音制品、网络发行、电视发行,以及通过航空、酒店等其它方式发行。看上去,院线上映最挣钱,可问题是,想要挣这份钱还需要不小的投入。通常情况下,在电影发行阶段,发行方会向制片方收取一定的发行代理费,这其中包括了拷贝、广告、差旅、公关等等一系列费用。这笔钱,对于投资几千万以上的电影来说,或许是收回成本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如果是一部本身投资就不高,只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影片来说,就是一笔不菲的投资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成本影片会选择放弃院线发行,这样观众自然就没办法在大银幕上看到了。

首先,跟大家解释一下龙标的真正含义:龙标。电影的“准生证”。影片从最初的立项到上映,在审查的环节上一般要经历3个关卡,拿“龙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知道了什么叫龙标,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首先,中国内地的电影想要上映,前提就是获得龙标,但是有了龙标可不代表它就可以登上银幕,其中有很多因素,最最重要的就是钱。有了龙标其实只是刚刚跨过上映的门槛而已,有很多部电影都取得了龙标,但最后都没有成功上映,追究其理由就是钱!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投资方收回投资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发行,发行有很多种方式,在院线上映是最主要的,其它方面还包括发行影音制品、网络发行、电视发行,以及通过航空、酒店通常情况下,在电影发行阶段,发行方会向制片方收取一定的发行代理费,这其中包括了拷贝、广告、差旅、公关等等一系列费用。这笔钱,对于投资几千万以上的电影来说,或许是收回成本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可如果是一部本身投资就不高,只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影片来说,就是一笔不菲的投资了。等其它方式发行。看上去,院线上映最挣钱,可问题是,想要挣这份钱还需要不小的投入。

一些小投资 小资本的小电影就会放弃上映 最终走向网络市场 在影视APP或其他网站上进行播放!

不一定。

有龙标没有及时上映的,比如《芳华》:

2017年9月24日,冯小刚电影官微发文称:“ 经与电影局及有关各方协商,《芳华》拟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档期的建议,具体新的上映档期择日发布! ”此前,《芳华》已经过审并且拿到了龙标,已经在国内开展了小规模的点映。

最终这部电影错过了国庆档,选择在了12月圣诞档上映,成为最大的黑马。据传是因为部分内容过于敏感,被要强求重新剪辑。


有龙标但是临时撤档的,比如《中邪》:


还有拿到龙标,主办方因为各方面原因选择档期无法上映的,比如《无问西东》:

2012年4月16日,《无问西东》清华大学大礼堂首次举行发布会。

此后就拿到龙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能上映。最后这部电影也成了爆款。


总之,龙标非常重要,但并不是一部电影能否上映的最终标准。最终标准是什么?


不知道。

大家好,我是小柒!

龙标可不是龙门镖局的那个“龙标”,这是所谓的龙标指的是: 大家在电影开头所看到的的绿底龙头的标志 ,上面有 公映许可证和电审字 ,也就是所谓的 电影“准生证” 。

龙标 就相当于生娃准生证,有了准生证代表允许你生娃了,最后是在家里生还是医院生,这要看个人的意愿了。 所以,有了龙标是否会在影院上映,这 不是一定的 。

正如 《我不是潘金莲》从国庆延期到十一月 上映,这其中还是因为虽然取得了龙标,但是在更为严格的 技术审查卡壳了 。

如果你喜欢,记得转发并评论哦!

小时候咱们学数学时怎么说的,拿到龙标是电影上映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拿到龙标的意思就是过审了,广电总局看过你这部电影觉得好了,没有问题了,你就拿着我看过的这个版本,可以直接去电影院放映了,前面加上我给你的许可证,也就是龙标,就可以了。但是广电总局一年发下的龙标数量远远超过进入主流商业院线放映的电影数量。因为你有可能搞定了广电总局,却搞不定发行啊,搞不定影院啊,最终导致公映不了啊。现在我们的商业院线发行放映体系正在逐渐完善,几大院线和发行放映机构其实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不过现在摄制机构很多,影片立项,审查等等其实都不需要跟宣发部门有沟通的,很多中小成本影片都是直到龙标拿下来也不知道谁给他们做发行的。所以拿了龙标也进不了院线的电影并不在少数。(D0619)

龙标,我们在院线看电影时出来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这个标志(当然前面的广告除外),它的出现标志着这部影片是经过广电总局的电影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可以在院线上映的,但这仅仅是您的这部电影获得了公映许可证,至于能不能上映还要看各大院线的安排。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上映前各大院线要评估或预估您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的,但如果您这部电影是一部获得广电总局认可的主旋律影片,并且要大力推广的,总局会以行政手通知各大院线必须排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那么什么样的影片才能让各大院线排片呢?

1、明星大咖云集,在这个一切以经济效益的时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明星效应给票房带来了一定的保障,各大院线自然也愿意排片。

2、前期宣发到位,已经在 社会 和观众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就使得这部电影的有一定的票房基础,当然院线会评估影响力大小来决定排片的多少。

3、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这里面虽然有一部分小众电影,但院线为了名声还是会有一定量的排片的。但不会太多,必定还是收益为上。

4、知名导演拍摄的电影,这类电影也不一定会有名星大咖,但院线的排片量也不会少,张艺谋导演的前期作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票房也不俗。

有龙标的电影是代表通过了广电总局的审核,法律政策上可以上映的,但电影上映还要看发行公司及院线的安排,比如如果同时有好多部电影在同一档期,那么电影院就会挑出其中几部作为重点,进行排版。所以也不是有龙标就一定上映,只是有龙标等于有了上映许可证,上不上又是发行公司与院线的事了。但是,还是有许多电影,网上可以找到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