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隐入尘烟看意大利新现实电影艺术特色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88更新:2023-02-13 14:53:48

《隐入尘烟》在疫情的影院“冰河季”里取得不凡票房,让众人议论纷纷。按照过往影院案例的规律是:全国市场文艺片受众约在三百万上下,且多在一线城市,电影登陆流媒体后,院线之旅就基本结束。但这次完成不同,现此片上映已近两月,《隐入尘烟》票房已近九千万,且后来的票房还多来自三四线城市。冲着如此口碑,俺也不蹭线上免费资源,自己买票进影院观赏此片。

要说该片的故事其实简单:低入尘埃的马老四和曹贵花同病相怜互相珍视,互相救赎彼此成全,并肩携手点亮了他俩的世界。在观影过程时,片中的那抹温情暖色始终在温暖我心。在观影过程中还特别关注到:此部影片中大量运用纪实手法,几乎全是在自然光条件下的实景拍摄、人物方言特色、非职业演员(除海清一人)、人道精神和朴素的叙事结构等等,这些无不让人联想到昔日意大利新现实电影在艺术创作中的特色主张。

要说国内受意大利新现实电影艺术思想影响的电影创作早前就有诸多实践者,如同样小众文艺调的贾樟柯系列电影,但《隐入尘烟》则又不完全与贾樟柯,虽两者都在聚焦在弱势群体或社会边缘人,但贾樟柯电影表现出的理性与切入肌骨是冷色是两者间最大的不同。这里特别提一句,在贾樟柯早期电影中,上海人林旭东曾是多部电影的后期剪辑。林1970-80年代曾是著名连环画家和油画家,当年曾在他长方花园的家里细看过其细腻的油画习作···

下面再具体说说诞生于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电影主要的美学特征:1·用纪录片拍摄方法赋予电影记录性 2·实景拍摄、即兴创作 3·运用长镜头,强调现场自然光,拒绝摄影棚、化妆、服装设计 4·非职业演员参与 5·松散朴素的结构形式 6·应用方言,避免人物的文学性对白。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创作认知观念上强调:表现平凡劳动者的价值,体现民主精神;拒绝道德批判,善用同情视角;关注被战争和社会伤害的人,突出人道精神;强调情感而非抽象意念。

需要说明的是,当年的意大利新现实电影是社会文化左翼人士拍摄制作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其代表作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德意志零年》《警察与小偷》等。而《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左翼倾向十分鲜明的电影还在1947年获得美国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这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绝对是超乎想象的。想当年,意大利和西欧南欧左翼思潮的社会影响力巨大,不单单意大利新现实电影能够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法国著名左翼作家萨特(曾参加过法共)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注:萨特是为数极少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也就是在当年,意大利共产党曾几乎就要赢得大选取得执政地位!

当年意大利新现实电影的艺术实践也是当时社会经济环境使然,战后的意大利和德国等诸国四业凋敝,已没有了先前拍摄商业电影的物资条件,就此意大利左翼电影工作者提出“把摄影机扛到街上去创作”,他们离开摄影棚、省略灯光照明、启用非职业演员····· 也由此催生出了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特色。但这里的省略并非是降低水准,如我们细究仍能发现在意大利新现实电影里,许多拍摄场景和灯光应用上还是有很多精心设计的。这里具体事例因本文篇幅原因就不一一枚举了。

上图为意大利新现实电影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剧照,这是个极具感染力的悲情故事,影片揭示了战后意大利残酷的社会现实。当年意大利新现实电影导演酷爱使用非职业演员,饰演男主角就是个失业已久的普通人,正因此,他在影片中的悲情和热泪深深打动每位电影观众。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品·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剧照,故事讲述了罗马这座城市的居民在法西斯德国占领时期,为保卫国家及坚持自己的信仰,与纳粹德国盖世太保进行了英勇斗争。1945年9月在意大利上映。我国在1960年代译制后公映。

当年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都在我国上映过,1970年代后期这些优秀意大利影片和萨特的电影《被欺辱和被污辱的人》与戏剧作品《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注:电影《被欺辱和被污辱的人》是一美国种族歧视下的社会悲剧;两部戏剧作品则是表现二战中的法共地下组织在与法西斯斗争中故事),还都曾重新上映或被搬上话剧舞台,受到当时许多文青的热情欢迎。(注:当年的萨特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1955年他曾到访我国并应邀参加了在天安门的国庆观礼 见图)。由此可见,可见当年欧洲社会左翼力量曾是如此强大。

今天距当年意大利新现实电影兴起已过去了70年,在艺术史研究的学者认为,意大利新现实电影持续不过6年时间,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后影响更深远的萨特·存在主义现也已渐渐淡出大众视界。或许生活就是这样:曾获巨奖的大师也罢,擅小制作的“文青”也罢,最后都与马有铁等默默小民一般, 殊途而同归隐入漫漫的“尘烟”····

由隐入尘烟看意大利新现实电影艺术特色

世界电影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有哪些特点

特点:

1、满怀激情地揭露法西斯主义;

2、鞭挞社会的不公正现象;

3、同情普通的平凡人、小人物;

4、主张劳动群众的社会团结。

产生背景: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

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由隐入尘烟看意大利新现实电影艺术特色

隐入尘烟电影解析

隐入尘烟电影解析如下:

《隐入尘烟》延续了李睿珺导演一直以来深刻的人文关怀,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出发,以真实农村现状为背景,开启重拾土地之趣的新潮流。影片视角独特、细节丰富,在对西北农村生活图景的全面描摹之中,呼唤着来自底层人物的,扎实而坚定的力量。

李睿珺的故事,往往选取一个极小的切入点,用固定镜头静静注视着主人公,加入一些微小的变量,静待命运如何发生。

影片中大量展示曹贵英和马有铁夫妇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暖色的光线下,精心的构图中,自然捕捉的声轨上,农忙场景被消磨了汗水和苦难的意味,反而变成一帧帧充满浪漫美感的摄影画面。《隐入尘烟》从标题到美学,都有一种熨平妥帖着某种电影学院教条的影院美学。

剧情简介:

曹贵英(海清饰)常年在哥哥嫂子家过着被人嫌弃的生活,住在风吹雨淋的木棚,气虚体寒,一条腿还瘸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她患有尿路疾病,不分时间场合都会小便失禁。由于没有生育能力,她在农村的婚恋市场处于食物链底层。贵英经哥哥嫂子的“安排”被介绍给邻村的大龄单身汉马有铁(武仁林饰)。

马有铁排行老四,哥哥马有金、马有银都已经去世,尽管三哥马有铜日子过得不错,但他只能寄居在村里被弃置的空屋中,守着一头驴子过日子,被村里人笑称为“没有比你更穷的”。和贵英结婚之后,马有铁的日子一下子充满了盼头。

他并不嫌弃贵英身体的疾病和残疾,勤奋种地,甚至还养了一窝鸡,想攒钱给贵英治病。村里收粮的老板得了怪病,需要大量输血。但是全村是“熊猫血型”的偏偏只有马有铁。为了让老板病好起来,还上拖欠全村人的粮钱,善良的马有铁开始给老板无偿献血。又要献血又要种地,马有铁的日子十分辛苦。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