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一个出轨的女人追逐欲望而活终将走向毁灭」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87更新:2023-02-16 15:05:42

追逐欲望而活,终将走向毁灭。

看完根据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所改编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并不觉得安娜的死令人心痛惋惜,甚至认为她这是咎由自取。为了爱情,为了欲望,不顾家庭,婚内出轨,跟情人公开在自己家里调情,这种事情无论是放在古今还是中外,都让人无法忍受和认同。

当所有的矛盾累积到无可调停的时候,自身充满矛盾、分裂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也许只有这样,她才能获得终极自由,但这也是彻底的自我毁灭,那一刻不知道安娜脑子里想的是她的挚爱情人渥伦斯基,还是她的儿子谢廖沙。

换做是你,你会同情安娜吗?

列夫·托尔斯泰写下这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费尽笔墨难道只是要给我们讲一个有妇之夫,婚内出轨的事情?能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自然有其道理,能不能看得出来,愿不愿意进一步探索小说背后的深意,就要看读者自己了。

要解开这个疑惑,光看电影是不够,而且只看某一个版本的电影也是行不通的,不同的导演对故事内容展示的多少、角度、节奏以及意义的把握都不尽相同。

1、于1997年上映的《安娜·卡列尼娜》/美国

这一部电影中安娜由苏菲玛索饰演,扮相上自然是明艳动人。但这一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香艳的贵族妇女出轨的故事,与痴男怨女的爱情纠缠一般无二,并没有体现出整部小说对社会、对人物心理细致的解构,也没有表达出当时的社会变革给沙皇俄国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惑与改变。

相比原著小说,电影里少了很多对广阔的沙俄生活图景的描绘, 少了很多庞杂社会与个人的细节展示,从而整个电影的显得表面化,故事单薄,看过就是看过了,犹水过无痕。

影片中另外一对人物列文-基蒂之间的爱情则与安娜-渥伦斯基,有着很大的不同。列文-基蒂之间的爱情虽经历波折,但也历经弥新,有相互爱慕,有责任心,也有忠贞。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有圣洁的成分,而不是纯粹的欲望,他们结合在一起,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也注定他们会走上不同的道路。

2、于2013年上映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国

这部电影由拍出了经典爱情影片《傲慢与偏见》的乔·怀特导演,安娜则由在《傲慢与偏见》中饰演伊丽莎白的凯拉·奈特莉出演,但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这部电影也并没有把《安娜·卡列尼娜》这篇长篇小说中深刻与经典之处表现出来。

这部电影采用了舞台化、喜剧式剧幕结构,虽大胆给了人不同的既视感,但故事性和连贯性被消弱,更没有了那种关于当时沙俄时代宏大的社会表达。台词精炼、人物各自代表性突出,甚至有点自说自话,但少了很多那种内在的联系与矛盾,看下来就是一对不知廉耻的男女安娜-偷情的故事,安娜简直一个十足的荡妇。

反而是安娜的丈夫卡列宁给了人不少温存,为了家庭和孩子,一再宽恕、忍受出轨的妻子。有人说卡列宁其实虚伪又冷酷,对安娜没有感情。其实从影片中能够看得出来,并非如此。卡列宁爱安娜,只是作为一个从事于政治多年的官僚之人,他理性克制,看重名誉,其实也珍爱自己的妻子,不善于表达感情,给不了安娜如渥伦斯基般激情彻底的爱情。即便如此,难道安娜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抛家弃子,不顾对他人的伤害,肆意妄为,去尽情追逐内心的肉欲之爱。

在影片的末尾,安娜在卧轨自杀,彻底走向毁灭之后,他的两个孩子都留在了丈夫卡列宁身边,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兄妹俩开心的玩耍。这温暖的一幕提升了悲剧的格局,却也极具讽刺意味,让人觉得安娜的所作所为不值得同情。

3、于2013上映的《安娜·卡列尼娜》/意大利

这部影片份上下两部,加起来有三个多小时,也正是因为时间比较多,拍出了这部小说里的很多重要细节,对于人物形象和内心的刻画也更加丰富出彩。

将安娜刚开始的动心到克制自己的情感,再到实在无法抑制的情感、欲望的过程,层次鲜明地变现了出来,直到生孩子之后私奔的快乐、猜忌的痛苦、见不到儿子的绝望,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丈夫卡列宁对安娜态度的变化,愤怒、宽恕、原谅、忍受异样的眼光,最后他照顾着自己跟安娜的儿子谢廖沙、安娜跟渥伦斯基的女儿安娜;

渥伦斯基对安娜的一见钟情,都为她舍弃一切,甚至自杀都加深了二人当时情感的笃定,爱得深刻,即便世人无法接受,他们俩为了自己的幸福,也是一意孤行的彻底,但后来发现爱情不可能是一个男人的全部,他在现世中还需要很多其他的东西,他对安娜的爱没有变,只是在极尽欢愉之后,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炽热与激烈,稍有冷淡,便会受到安娜的责问,让他也心力交瘁,不知道该到底该怎么办好;

这部电影中也给了列文和基蒂很多镜头,他们各自的情感历程、个人思考以及身上的发光点与矛盾点。他们这一条的感情路线与安娜-渥伦斯基截然不同,虽然他们自身也都有所困惑与迷茫,但他们都自救成功了,在乡村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其中对于宗教信仰、上帝还有社会变革都有提及,展示了那样一个时代小地主阶级、贵族阶级、从农奴变为农民阶级的各阶级不同的生活状态。

这部影片很注重细节,也给了安娜的贴身仆人,还有她的儿子、哥哥很多镜头的展现。在影片的后面,那时的安娜已经卧轨死去,她的儿子谢廖沙依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伫立在窗前,盼着妈妈回来看他,给他讲故事。

安娜作为一个有妇之夫,当爱情再次降临之时,她内心的蓬勃欲望呼之欲出,她不顾一切,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奔向所谓的幸福。在我看来这种幸福也就是一时肉欲的放纵,丝毫不计后果。当欲望得到极致的满足之后,就会面临极大的空虚,陷落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猜忌之中,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电影受限于时间和展现手法,不可能极尽原著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仅仅展现出一个婚外情出轨的故事,那也是没有什么价值可探讨的。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影,我们都希望能看到更多角度、更丰富的表现,以此来了解那一段已消逝的时空,借剧中人,省视自己。

关于自由:“自由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而是一种理性意义上的积极的生命舒展。”肆意追逐、释放欲望,往往被美化为追求自由,如果说这是一种自由的话,那么这种自由是可怕的,终将使人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可救药,比如原著以及影片中的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一个出轨的女人追逐欲望而活终将走向毁灭」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也是其代表作品。那么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浅谈《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爱情悲剧吧,仅供参考,希望喜欢。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追求自由,渴望爱情,为争取真正纯洁的爱情毅然走上反叛之路。然其大胆之举违背了上流社会的社会准则,所以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但追求爱情并没有让安娜获得真正的幸福,她最终走向了毁灭的悲剧道路。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首先和她生活在一个不能容忍爱的上流社会的时代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有关,其次,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有关,最后和她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有关。通过分析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来进一步地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现实,并对安娜的爱情悲剧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安娜 ;社会 ;婚姻 ;爱情悲剧

  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托尔斯泰的母亲通晓四种外语,重视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品性。后由姑母照顾,她性格温柔,心肠极好,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3—1877),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准则。但是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出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

  二 安娜悲剧分析

  第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

  安娜是十九世纪在传统思想影响下的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女性代表。七十年代末,沙皇统治的俄国社会局势动荡内忧外患,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濒临瓦解,上层社会道德的沦丧,女主人公安娜是彼得堡皇室的后裔,她心地善良、纯洁而美丽。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沙皇贵族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糜烂不堪,加上外来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得沙皇的统治更为艰难,人民生活混乱不堪。卡列宁作为上层社会权势的代表,对安娜早已垂涎三尺,不折手段威逼利诱其姑妈,让安娜嫁给了他。可以想象在当时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伦理的影响下,女性的权利地位是虚无的,即使是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贵族,对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说不,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是卡列宁所追求向往的,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以至于除了投机钻营而对安娜不屑一顾,更使得安娜结婚十余年来从未感受过爱情的滋味。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而卡列宁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由于二人性格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安娜作为十九世纪想挣脱传统感情观束缚的贵妇人,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她受够了没有爱情滋润的婚姻,她叛逆的性格使她不安于接受安逸但又空洞的生活,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纯洁而善良的安娜虽然极力的追求情感自由和个性解放,但是传统观念仍在束缚她的思想。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个人幸福和遵守贵族道德准则之间的突出矛盾。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这造成了安娜大胆的反抗行为,另一方面她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在她的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安娜生活在虚伪的贵族社会里,极力的想摆脱束缚,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和有尊严的独立个体。

  第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

  自从在一次旅行中安娜与英俊青年渥伦斯基邂逅后,渥伦斯基一见倾心狂热的爱上了安娜,双双堕入情网。但安娜的背叛终逃不过丈夫卡列宁的眼睛,安娜决定离开卡列宁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与理想往往相差太多,当然不会那么顺利的得到想要的结果,然而毫无感情的卡列宁根本不会答应安娜提出的离婚要求,他不能接受一个女人对他赤裸裸的背叛,更不能接受拥有如此崇高社会地位的他被其他男人抢夺妻子之痛,因为社会舆论让他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他要惩罚她,让她一辈子都活在他的影子里。

  其实,安娜与卡列宁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由于自身追求的生活不同,早已出现了情感裂痕,只是开始没有后来那么明显,撕裂得那么痛彻心扉。卡列宁只是一架官僚机器,是属于彼得堡残酷无情官僚集团的制度的化生,在生活中欲求的只有权力和地位。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每天都在自己从小向往的勾心斗角的官场里“快乐地”生活着,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像鱼在水里游泳一样”。他每天应付官场上尔虞我诈的官场伎俩,的确他对工作是热心的、积极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工作狂,这使得他在婚后对安娜无暇顾及,感情变得越来越淡,对于安娜卡列尼娜来说,卡列宁的感情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婚后的八年里,安娜把所有的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全身心都爱着儿子,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对于安娜来说,自己已经是当时其他妇人少女梦寐以求的高官的阔太,同时也接受了命运对她和卡列宁相差二十多岁的婚姻安排,但她是一个天性浪漫,拥有诗人般气质的、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的女性,她无法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境地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让她决心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卡列宁并不关心这些,甚至知道自己妻子出轨的事情后表现的很淡然,因为封建礼教,因为自身的社会地位,他不想因为自己家里的丑事干预到自己的仕途,索性让出轨后的安娜保持低调,只要不在自己的庄园里接待渥伦斯基。卡列宁一直觉得用保持婚姻来耗着安娜是最解恨的`办法,同时也能保持名誉和体面。可实际上,他根本不能无视安娜与渥伦斯基频频约会,根本摆脱不了羞辱、愤怒和痛苦。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热烈追求包裹着,不由自主毫无抵抗的做了他感情的俘虏。她的本性和她的教养使得她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她不敢去想将来该怎么办,今后要怎么办,以后会怎么样。其实,她也别无选择,她的命运全部都掌握在丈夫和情人这两个人的手中。无奈与愤怒之下的卡列宁最后还是向婚姻妥协了,但他手中却握着折磨安娜的另一张王牌——儿子谢辽沙。卡列宁的冷酷无情让安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面是儿子谢辽沙,一面是情人渥伦斯基,母爱和爱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生活权力,卡列宁把安娜的亲情和爱情分开对立起来,作为危险安娜的工具,让她尝尽无尽的痛苦。

  第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

  渥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渥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族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而对爱情有着强烈渴望的安娜在车站遇到“彼得堡上流社会花花公子渥伦斯基”后,爱情之火终于爆发了,面对传统腐朽不堪的上层社会舆论的压力,安娜历经艰难的思想斗争、冲破了重重阻碍勇敢地投入渥伦斯基的怀抱。这是安娜勇敢、对旧社会反抗的表现,她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感到虚伪、可耻,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所以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继而投奔了她的情人渥伦斯基,双双堕入爱河。 但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渥伦斯基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 渥伦斯基追求已婚妇女在当时非但不会受到谴责,而且还是上流社会认可的时尚行为。相反,安娜就没有这样幸运,她背着“”的骂名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他母亲一开始是非常赞赏渥伦斯基与安娜的私情的。因为这种风流韵事能为她的儿子增色,能提高她儿子在上流社会的地位。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对此当了真,而这会断送他的大好前程。她真正赞赏的实在是逢场作戏而已。她的这种观念,其实是上流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所以,渥伦斯基与安娜,实际上是陷入了与整个上流社会相对抗的境地。但激情过后的渥伦斯基在母亲和哥哥的干涉下认识到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天性浪漫惟爱情至上的爱娜却不能自拔。渥伦斯基逐渐对安娜冷落失去以往的激情,因为他看不到未来,这使他对安娜的爱成了无源之水,欢娱得以满足,激情也随之消退。于是渥伦斯基决定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安娜生活中的唯一依靠也随之化为了泡影。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把安娜逼上了死亡的绝境。

  三 结论

  总之,社会、卡列宁和伏伦斯基是造成安娜爱情悲剧的三个主要原因。安娜的悲剧源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而这却与上流社会虚伪腐朽的道德观念相违背:女人只是男人生活中的点缀品,她们只是男人消遣时的玩物。男人可以追求女人来提高身价和威望,而女性却被看成“”,被上流社会所不耻。这是虚伪、道德沦落的封建礼教,而卡列宁却恰是身居要职的封建礼教的代表,他冷漠虚伪的性格与安娜格格不入,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一个悲剧。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安娜违反社会伦理道德,追求爱情自由的性格却成为了另类,这就让出生于贵族的安娜形象彻底毁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社会压力,但坚强的她挺住了,忘记一切的伤痛,痛舍自己的儿子投向了渥伦斯基的怀抱。可渥伦斯基只是新兴资本主义思想的代表者之一,他新鲜的思潮也正式安娜狂热迷恋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注定不会长久,渥伦斯基追求的是一时的浪漫和激情,但激情过后的他下意识到这是没有结果的爱情,在他现在的生活中他看不到未来,看到不前途。所以安娜又一次被抛弃了。

  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错了,他带给她的是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这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创作特点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著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本的教义体系产生怀疑,他不会像一般教徒一样思考信仰问题。但是,托尔斯泰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欧洲的个人主义的启蒙立场,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回返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的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智量译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

  [3]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4]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M]。杨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载《外国文学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一个出轨的女人追逐欲望而活终将走向毁灭」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深度思考

安娜原本拥有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高贵显赫的出身、妩媚动人的容貌、高雅自信的气质、真诚坦率的性格、优裕富贵的家庭等等。可是她却因为和渥伦斯基的婚外情而走向了自我毁灭。那么,她的悲剧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首先,安娜的悲剧有她自身的原因。她本来有一个富贵而完整的家庭,可是她却因难以忍受丈夫的刻板和冷漠,在遇到混迹于上流社会各种交际场合的风流公子渥伦斯基后,陷入情网,不可自拔,最后为了追求纯粹的爱情,抛夫弃子,和渥伦斯基一起私奔。可是,她却没有想到,她的这种不顾一切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她的丈夫和孩子,也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所以,当她和渥伦斯基从国外归来后,她遭到了整个上流社会的群体厌弃,受到了她丈夫的冷遇和报复,也失去了她深爱的儿子的信任和爱恋。这些都给她带来了难以忍受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因此她变得敏感偏执不可理喻,整天疑心重重、无理取闹。最终让渥伦斯基对她厌烦不已,日渐疏远,也让把爱情作为生命全部意义的她在绝望中走向了自我毁灭。所以,安娜这种爱情至上的观念、敏感偏执的个性是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其次,渥伦斯基是安娜悲剧的主导者。他原本是上流社会交际圈里的常客。因为在车站遇见了妩媚动人的安娜,对她一见倾心,尽管知道安娜已是有夫之妇,仍然对她展开热烈的追求。在情欲诱惑下,他不顾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母亲的阻挠,和安娜带着他们的私生女一起私奔到国外。可是国外无所事事的生活很快让他厌倦起来,于是他带着安娜和孩子回到俄国。但是,他很快发现,他们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赢得俄国上流社会的欢迎和尊重。人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最后,他们不得不离开城市,隐居到乡下。但是,枯燥乏味的乡村生活很快让他失去了兴趣。为了寻欢作乐,他总是寻找一切机会逃离乡村。而他的这种行为,让本来就敏感多疑的安娜更加怀疑他已经不再爱她,于是用尽各种方式想唤回他的爱情,甚至跟他一起离开乡村,回到莫斯科。而安娜的努力,在他看来却是对他的限制和约束甚至监视,让他厌烦不已,对她越来越冷漠。尽管察觉到安娜的异常,为了安抚精神即将崩溃的安娜,他同意跟安娜一起回到乡村过清静的生活。可是在和安娜因为回乡的时间上发生争执后,他丢下精神崩溃的安娜,去见自己的母亲,最终将安娜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虽然在安娜死后,渥伦斯基内心极其痛苦,想在塞尔维亚和土耳其战争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不可否认,安娜的毁灭跟渥伦斯基对她的日渐疏远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再次,卡列宁是安娜走向死亡的推手。他对待安娜的态度使安娜一步步滑向死亡。安娜嫁给他后,他整天忙于官场的各种应酬,对于妻子毫不关心,甚至在所有的人都知道安娜和渥伦斯基的不正常关系时,他还一无所知,直到安娜亲口告诉他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而是渥伦斯基的,他才大吃一惊。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他不让妻子声张,表示愿意原谅妻子的背叛,只要她不再和渥伦斯基见面。他的这种冷漠虚伪的态度,让安娜极端厌恶。安娜在生产时,因为产褥热,眼看就要死去时,卡列宁装出一副宽容大度的样子,允许渥伦斯基来见安娜,其实,他内心暗暗期盼着安娜能死去。安娜终于挺过了死神的召唤,卡列宁又装出对安娜的怜悯和同情,并且对安娜和渥伦斯基的女儿极为宠爱。安娜在得知渥伦斯基差点为她而自戕,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和渥伦斯基私奔。这时,卡列宁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在安娜和渥伦斯基回国后,他不让安娜和她日思夜想的儿子见面,这让安娜万分痛苦;他又利用别人对他的同情,让安娜在交际圈无法立足,给安娜施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安娜不得不选择离开彼得堡,和渥伦斯基隐居乡下。后来,为了唤回渥伦斯基的爱情,稳定渥伦斯基的心,安娜打算和卡列宁离婚,但是卡列宁以教会不允许教徒离婚为借口,拒绝了安娜的请求。这让安娜彻底绝望,最终不得不选择用卧轨自杀的方式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可以说卡列宁的冷漠和伪善是安娜走上绝路的推手。

当然,当时俄国的整个上流社会也是安娜悲剧的帮凶。对于这个群体来说,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可以毫不掩饰地打情骂俏,可以心照不宣地逢场作戏。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圈里,随处可见的是貌合神离的夫妻,甚至是暗地偷情的男女。可是,像安娜这样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维持没有爱情的婚姻,而大胆真诚地追求爱情的行为却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所以,当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绯闻在上流社会人尽皆知时,人们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有趣谈资,甚至主动为他们制造机会;可是,当安娜和渥伦斯基私奔后,他们却又指责他们违背道德,不顾廉耻;当安娜和渥伦斯基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人们一致表现出对他们的排挤和厌恶。这种虚伪的道德观念和恶浊社会风气紧紧地挤压着安娜的生存空间,最终将安娜逼向了死亡。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时俄国整个的上流社会就是安娜悲剧的幕后导演者。

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形象和悲剧命运,让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自私、虚伪和冷漠;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追求自由和纯粹爱情的艰难和不易,甚至会像安娜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然,作为现代的读者和女性,我从安娜的不幸命运中得到了以下启示:

第一,追求真正的爱情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将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人生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比如事业的成功、自我的提升等等。况且再热烈的爱情终有熄灭的一天。当爱情不再之时,难道人生就毫无意义吗?

第二,作为女性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包括父母、爱人、子女,朋友等等,否则,一旦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再兼顾你时,你只能死路一条。

第三,永远不要傻到用毁灭自己来惩罚和报复别人。如果别人不爱你,你的毁灭对别人毫无伤害,只能徒增笑料;如果别人爱你,你的毁灭只能让爱你的人永远活在痛苦中。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爱惜自己,珍重生命。因为,只有一次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即使山穷水尽,即使悲痛欲绝,也不要自我毁灭、自我放弃。走过了今天的黑暗,必然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明天总有无限的可能性,而一旦你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那所有的可能性都将变成不可能。

第四,人不要轻易丧失自我,而要坚持自我。否则,一旦丧失自我,你就不再是你,你就会变成另一个连你自己也不会喜欢的人。就像安娜,原本是一个妩媚动人、高雅自信的女性,所有见到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喜欢她,为她着迷;但是后来,因为怕失去爱情,她性情大变,整天患得患失、无端猜忌,完全丧失了以前光彩照人的形象,让人避之犹恐不及。这都是因为她在长期患得患失的生活中丧失了自我的个性,泯灭了自我的人格。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安娜的悲剧永远不要在我们这些现代女性身上重演。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