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的教育方式毁孩子未来,孩子歇斯底里的吼叫父母该怎么办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991更新:2023-02-19 05:58:28

分享一篇文章。

寒假进入倒计时,娃的寒假作业写完了吗?在家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先吃一盘水果或者点心,然后慢吞吞地走到书桌前打开书包找笔找尺找橡皮、找课本找练习簿,中间还会因为喝水、上厕所等各种原因离开书桌,然后继续找他们刚刚随手丢在一旁的铅笔橡皮,直到孩子终于找齐所有东西坐了下来,他们可能又会发现自己的铅笔该削了、橡皮该换了。等到孩子把文具盒里每一根铅笔都削出完美的尖度,挑选出颜色、大小都令自己满意的橡皮,他们终于开始动笔写字了。写了没多少时间,孩子开始抓耳挠腮,一会儿摸摸橡皮,一会儿玩玩卷笔刀,一会儿捣鼓台灯……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有一股怒气直冲脑门?

鲁迅曾经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想来饱受折磨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前者,于是大部分人也就无师自通地掌握了一门武林绝学——狮吼功。

其实,面对做事拖拉的孩子,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提高自制力、树立时间观念、明确任务的优先级,但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家长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一旦家长使出了“狮吼功”,场面往往会渐渐失去控制,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河东狮吼”这个原本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的成语,现在似乎成了形容家长们带娃的常用词语。

吼叫式育儿,真的好吗?

除了“作业吼”,甚至还有“吃饭吼”、“电视吼”、“睡觉吼”等等,一天吼下来家长嗓子都快要冒烟了,可这样做真的有效吗?短期看来,被吼过的孩子似乎立马就变乖了,可从长远角度而言,我们并不建议家长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1

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懦弱、自卑

如果经常对着年幼的孩子咆哮怒吼,孩子可能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惊吓中变得畏畏缩缩、缺乏自信,对任何事情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无法自己做出判断或者选择。

2

亲子关系不断恶化

如果说一开始家长用60分贝的音量就足以起到震慑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不得不逐渐提高音量到80、90分贝以达到同等的效果,甚至发展到最后,提高音量也毫无作用,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超限效应”。因为长久以来孩子在咆哮式教育中没有感受到丝毫的尊重与关爱,这种做法只会令孩子越来越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父母关闭心门。

3

孩子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被吼大的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参照父母与自己的相处模式,无法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这些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要么错误地把吼叫当成是引起他人重视的唯一方法,要么不断压抑自我去刻意讨好别人,这两种做法都很难帮助他们与身边的人建立起亲密关系、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于沟通的三点建议

1

首先,不要带着负面情绪与孩子沟通

气愤、焦虑、恐惧、烦躁……这些情绪会压制住我们的理性思考,令人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做出无法挽回的事。当你的情绪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和孩子交流你的想法或者建议,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爸爸今天情绪不太稳定,等我心情平复下来以后,我们再来好好聊一聊吧。”

2

其次,学着蹲下来和孩子沟通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扮演的是管理者或命令者的角色,很少有父母意识到应该放下自己的威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多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之前先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在给予孩子尊重、理解、信任的同时,自己也能够从孩子那里得到慰藉,彼此的距离也在一点点拉近。

3

最后,做一个好的听众

如果发现孩子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先不要急于指责孩子或者给出解决方案,请先耐心地听孩子说完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难过、生气、愤怒、伤心等情绪,不要否定或者漠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而应该帮助他们接纳并消化掉这些不好的情绪,引导孩子独立思考,锻炼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建议家长尝试以上三个解药外,疾控君还想说——沟通是一门艺术,亲子沟通更是如此,千万别用“河东狮吼”当成镇压孩子的法宝,更别用“拳脚相加”当做显示威力的神器。父母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控制情绪,用零吼叫的方法实现与孩子的非暴力沟通吧!

参考文献:

[1] 刘文献著. 幼儿园比大学更重要 陪孩子走过关键3年[M]. 朝华出版社. 2019

[2] 尚致胜著. 全人格教育 卓越孩子的八项技能[M].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9

[3] 郑东宁,王冬梅.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打造最佳亲子关系的沟通之道[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4] 樊登著. 读懂孩子的心[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供 稿:祁 月

来源: 经视健康家

吼孩子的教育方式毁孩子未来,孩子歇斯底里的吼叫父母该怎么办

丧偶式育儿,我现在既要养家,又要带娃,该怎么办?

一提到丧偶养育,总会让人想起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和一个沮丧的母亲。 大多数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孩子的父亲没有参与到养育过程中,而母亲则承担了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 当然,也会有很多无奈的实际问题,让很多人对照顾妻子儿女感到无能为力,但也有一些人完全出于个人原因不愿承担应有的义务。

1.想办法解决男人的意识形态问题。 虽然现在大男子主义的人越来越少,但人们普遍认为,家庭事务相互分担是很正常的。 但还是有一些男人认为,生孩子、带孩子完全是女人的事,大男人应该到外面去打拼事业。 思想进步,更要掌握育儿技巧。 这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 很多爸爸都不敢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不仅是因为爱自己,更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更别说母乳喂养等日常护理了。

2.当我们说育儿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母乳喂养和洗尿布。 如果父亲能适当地陪伴他,充分发挥他的玩伴角色,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相信每天15分钟的专注陪伴,不会影响我们的事业发展。 . 只要肯努力,可以跟老婆、跟老人、跟坐月子的老婆一起学习,还可以自己买书。 任何第一次不是父母的人都不会正常,不学习就是错误的。

3.家庭的情感影响非常重要。 作为妻子,你可以选择更温暖的方式来处理丈夫的不参与行为。 你可以示弱,寻求安慰,但永远不要咄咄逼人,更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怨天尤人的女人。 虽然这确实很难做到,但是如果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就必须这样做。 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是由家庭中女性的态度决定的。

许多父母认为陪伴只是留在孩子身边。 他们不在乎孩子在做什么,他们专注于玩手机和看电视。 这种与孩子的零互动根本不是一种有效的陪伴。 一起搭建的积木,一起完成的绘画,一起看的动画片,一起欢笑的场景,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吼孩子的教育方式毁孩子未来,孩子歇斯底里的吼叫父母该怎么办

丧偶式育儿危害很大,父亲不在娃身边,怎样做一个好父亲?

大家都知道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爱同等重要,任何一方都不可缺失,尤其是宝宝三岁之前。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的爱各有不同,母亲对孩子的爱大多传递的是包容、温和、善良,而父爱传递给孩子的则是威严、勇敢、坚强。特别是男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爱,会表现出胆小、内向和自信心不足,性格缺乏刚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左顾右盼、优柔寡断。


虽然父爱对孩子如此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亲总会以工作忙、与孩子异地生活等各种理由,开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不足。窃以为上述这些统统不是理由,因为教育孩子并不是非要有大把的时间,教育孩子也不一定要守候在孩子身边,即使父亲不在孩子身边,只要把教育孩子放在心上,并用心去爱孩子,依然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智慧奶奶在此特介绍方法如下:

一、见缝插针式教育

这种方法适应于父亲在孩子身边,但是工作很忙。

有相当一分部父亲总是以自己工作很忙为借口,从而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教育孩子也不一定非要拿出大把大把整块的时间,作为父亲只要能意识对教育孩子的责任、只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能坚持经常对孩子进行教育,一样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好父亲。

如果平时工作比较忙,可以合理利用在家的边角余料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一点交流。比如:下班的时候,与孩子共同用餐的时候,或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临睡觉之前和孩子一起洗漱的时候等等,别小看这些边角余料,只要能利用好,效果会非常好。

同时提醒父亲们,尤其要充分利用好节假日。节假日有整块的时间,父亲可以多与孩子一起玩耍。比如:做做有趣的游戏。特别是家有男孩的父亲,要选择适合父与子的游戏。父亲与男孩的游戏方式大多是动态的、较激烈、富有对抗性和创造性的;父亲会鼓励男孩遇事自己动手、大胆尝试,这有利于男孩强身健体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这是母亲无法做到的。


二、远程遥控式教育

这种方法适合异地工作或出差在外的父亲。

现在的社会竞争力很大,有的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父亲不能长期跟孩子在一起,又不可能经常请假回家陪伴孩子,尽管如此也绝对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压到母亲一个人身上,对孩子撒手不管不问。父亲与孩子异地生活或经常出差在外怎么办?这就要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无距离。父亲不在孩子身边,可以利用网络通讯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如:经常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还有最佳的直接交流方式就是和孩子视频。虽然身处异地不能像在身边一样抱抱孩子、亲亲孩子,但是在视频中给孩子一个爱抚的动作或飞吻,孩子依然会开心无比。


中国有句话老叫“严父慈母”。窃以为当今时代的父亲一定要彻底摒弃“严父”的冷面孔。在中国大多数父亲总是把“严”理解为冷面和打骂,将“慈”理解为娇宠和溺爱。由于理解的偏颇,对孩子尤其是儿子,父亲总是以批评者的姿态出现,常常会板起面孔教训儿子,即便内心对儿子的爱是满满的,嘴上也羞于表达,甚至有的父亲极少有拥抱孩子的举动。据研究发现,孩子是需要肌肤接触来建立安全感、亲密感的,尤其是男孩子,因此,父亲应经常对儿子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微笑和拥抱。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