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唐版将进酒内容和课本中不同我们背了首假诗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607更新:2023-02-19 14:26:45

他是诗仙,但也是酒仙,兴起时酌酒一斗,便能吐诗百篇。他是盛唐诗坛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星星,许多人都崇拜他,诗圣杜甫也是他的头号粉丝。诗意纵横,仗剑天涯,是他。傲岸不羁,雄健洒脱,是他。他便是李白,他端着酒杯,看遍天下的风景,或者放下酒杯,看着芸芸众生。他所在的地方,叫做盛唐。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在他的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的才是大唐盛世的模样。

如果你也喜欢诗歌,就不可能不知道李白,他就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世人皆知他有着过人的才华,也有着无尽的豪情与浪漫,也知道他有着两大爱好,一是爱喝酒,二是游山玩水。然而这么有才华的人,在仕途上却并不顺利。离开官场之后的李白,似乎活得更加地肆意潇洒了,多年以后,在和朋友们的一场聚会之中,畅饮一番后,随口吟出一篇诗文来,成千古名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将进酒》原本是汉乐府旧题,说白了就是劝酒歌,内容大多都是喝酒放歌的事。而这首诗是李白与好友岑勋去另一好友元丹丘做客时所作。朋友聚会,免不了要喝酒,这一喝,李白就借着酒劲将心中的那些郁闷与不快都一一倾吐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首诗的开篇两句就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黄河之水历经多少困难,一路向东奔腾而去,具有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样波澜壮阔的景象当然不是李白现在看到的景象,而是他想象出来的。接着他又画面一转,从自然景象转到人生苦短来,早上还是一头青丝,到了傍晚就像是白雪一样。这样空间与时间的相互转换,一张一吸之间,给人极大的心理落差,更能抓住读者的心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句诗表面上是在劝人要及时行乐,不要辜负这大好的时光。然而结合诗人李白自身的经历来看,他的人生得意吗?似乎得意过吧,少年成名,奉诏进京。又似乎不那么得意,遭受排挤,赐金放还。大多数的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就是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李白也是这么多读书人中的一个,他也不例外。

但李白似乎又与他们不一样,他乐观坚强,肆意洒脱,他说,既然老天造就了我,给了我一身才华,那肯定就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仅仅就是这一句,就鼓励了多少人。哪怕经历再多的困难,只要常怀着乐观向上的心态,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呢?为了这美好的未来,哪怕现在散尽千金又有什么关系呢?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散去之后总还会有的。这又给人一种不为金钱所累的洒脱,就这一点,足以体现出李白与其他世俗之人的不同。这就是李白的豪情。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李白与朋友们的这场聚会,喝得是酣畅淋漓,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几个知己之间,难得相聚,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这是何等的豪情啊。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沉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些精美的乐器和精致的食物算不上是珍贵的,而我只希望能够沉醉在酒里不愿醒来。古代的那些圣贤们有哪一个不是寂寞的呢?只有那些喝酒的人才美名流传啊。这几句,李白的情感变化又从那种乐观向上转变为失望落寞。醉酒后的世界迷迷糊糊,不像现实世界一样这般残酷。就好像有点现代人这种借酒浇愁的感觉。李白愁什么?愁的是我本有满腹才华,却无处可发挥,这样的一种寂寞能有谁理解?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历史上那么多嗜酒的人,为何李白单单就举了陈王曹植呢,或许是因为曹植跟他有过相似的经历吧,同样是满腹才华,同样遭人排挤,这让他们虽然不生在同一时空却也有了惺惺相惜之感。一面是对陈王曹植的一种同情,另一面也是对自己怀才难遇的悲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本来刚在情绪上有所波动,李白又是话锋一转,又聊到了酒上面,比起之前,此刻的李白是更加地狂傲了,宝马,昂贵的衣物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如拿来换酒与朋友一醉方休,醉解千愁。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距离他离开长安已经有八年之久,这段时间里,他一路寻仙会友,游山玩水,与朋友放声高歌,纵情畅饮,感叹人生苦短,应当及时行乐,仿佛这世间唯有美酒与美景不可辜负,这很符合李白诗歌一贯的浪漫与豪放。

然而这只是我们在课本上所了解的《将进酒》,事实上,原版的《将进酒》可比课本上这首经过改编的要“狂”得多。190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一批古文书籍,在这里面发现了唐人誊抄的李白的《将进酒》,不过它有另一个名字叫《惜樽空》,通过与《将进酒》对比,还是有许多的不同,但是细细读来,《惜樽空》比《将进酒》更符合李白的豪迈与癫狂。

就拿这首诗的题目来说吧,经过改编之后的叫《将进酒》,是劝人喝酒的意思,而原版《惜樽控》大意是惋惜杯中的酒将要喝完,这样一比,原版的题目似乎就有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原版中“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与改变过后的有个别字的不同。在唐朝时期,镜子一般是放在床头的,对镜感叹白发初生,人生苦短。而改编版的是“高堂”,在后来的理解中,高堂是指父母或者房屋正厅,“青丝”指的是头发,“青云”是指青色的云,变化万千。在前一句已经出现了白发一词,后面再出现青丝似乎有些重复了,这里原版用青云一词更贴和一点。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天生吾徒有俊才”大多数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我们所学的都是改编版的,而原版的这一句相对来说就不那么熟悉了,改编版本的这一句读起来反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更能激励人,而原版的读起来就没有那种激励之意,反而有点消极。但是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仕途失意,被人排挤离京,此刻正是借酒浇愁,一吐为快的时候,自然是原版更符合李白当时的心情。

“将进酒,杯莫停。”这一句是改编后加上去的,原版里没有这一句,从《将进酒》题目来看,这一句是很有必要的,既能体现出劝酒的意思,也能体现出开怀畅饮的感觉,但是从《惜樽空》来看,这一句就没有必要了,既然叹息杯中酒将尽,又怎么会有杯莫停之意?

“请君为我倾耳听”与“请君为我倾”简单来翻译过来,一个是请你们仔细听,另一个是请你们给我倒满酒。这里很明显还是原版更符合李白那嗜酒的本性。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钟鼓馔玉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从“不足”到“岂足”这两个词来看,“岂足”一词在语气上更强烈一些,将那种视金钱如粪土的感觉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才是李白,是那个豪放不羁的仙人。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与“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这里差别可就大了,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李白会说古来圣贤皆死尽,但是一想到李白自身的经历,政治上屡遭打击,满腹才华却不得重用,还处处遭人排挤,这无数的苦闷郁结在一起,就成了这一句“古来圣贤皆死尽”。在从另一方面来说,喝醉之人一般来说都是语无伦次的,说话也是更加的狂放,断不会纠结文雅不文雅的,显然原版这一句更符合李白的性情。

对于李白来说,他这一生活得肆意潇洒,大约唯一的遗憾就是不曾实现他读书人的理想:做治世之能臣。但他却为此努力奋斗了一生,依旧无怨无悔。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打击,却仍旧是不屈不挠的样子,哪怕是面对失意,也不过是几壶浊酒,醒来后他依然是昂首挺胸,仗剑天涯。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敦煌出土唐版将进酒内容和课本中不同我们背了首假诗

敦煌出土《将进酒》原版,竟然与语文课本里不太一样?

李白是我国诗坛上著名的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将进酒》是李白的佳作,句句都是经典语句,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现在学术界普遍都认为敦煌出土《将进酒》是原版,原版与我们熟知的版本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所学习的课本上的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是有所修改的。

一、 原版更加狂放不羁

盛唐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昌盛。大多人都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李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李白不愿意屈服、迎合权贵,抨击社会黑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原版文章更加表现出李白不羁狂傲的性格,表现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表现对权贵的藐视。

二、 遣词造句有所不同

在一些语句上更能展现李白的情感,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改为了“天生吾徒有俊才”,更能凸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与无奈,同时却又展现出自己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一面。通过这些语句,我们不难想象和感受开元年间,唐朝政治走向衰败,李白在官场上被排挤,放还回乡的愤愤不平。

三、更加突出“酒鬼的形象”

众所周知,李白特别爱喝酒,素有“酒仙”支称。李白满身才华无法施展,寄情于酒,饮酒给了李白更多的写作灵感,对于现实的愤懑和不满那一刻都只能通过喝酒来宣泄。并且李白拥有众多好友,与好友饮酒赋诗更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李白作为豪放派诗人,一生佳作无数,《将进酒》更是蕴意深刻,流传至今。但是其中表达出来的一些观念和情感,例如:借酒消愁、过分狂傲放肆,并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反而会误导青年人才。教科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了部分改动,使得《将进酒》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敦煌出土唐版将进酒内容和课本中不同我们背了首假诗

课本中《将进酒》真是改动后的版本吗?原句是什么样的?

李白的《将进酒》不仅流芳百世,还在当今网络里被改编成许多有趣的版本。而我们在课本上的《将进酒》也被人改动过,并非李供奉的原作,据说原作的语句非常逆天,因此为了和谐社会,就不让我们背诵。

李白又叫李供奉,大唐时期天宝三年,在官场不如意的李供奉愤然辞职,唤来一匹盛装着大箱黄金的马车洒脱的离开长安。李供奉为什么那么有钱,是当官得来的吗,这些无从考证,拥有大箱黄金也是野史说的多,至今没啥证据。但有历史记载证明,李供奉当年以才华获得唐朝官职,本来想以才治理天下,造福苍生,过程还意气风发的为唐朝策划出一幅大帝国的盛世蓝图。

可惜唐朝皇上只看中李供奉的才华,特别是妃子们很喜欢李供奉的诗词,招他做官,只是想让他方便给皇族献艺而已。所以,李供奉平时经常会被招进皇宫,供唐王跟妃子们消遣,命他写诗、舞剑等,简直是呼来唤去的存在,从这可猜测,李供奉其实过得很不开心,本来把才能用在好好当官方面,可偏偏皇帝看重的只是他的诗词。

后来,李供奉感叹无奈就选了遗憾离去,正式开始浪迹天涯游览名川胜景的潇洒生活。当年,李供奉游玩至梁宋的时候,巧遇到好友岑勋、元丹丘,高兴起来跟对方一起聚众喝酒作诗,还登山看风景,还跑到山上摆宴席,然后喝多了就豪迈放歌,尽兴作诗,最终流芳百世的著名词作《将进酒》就在这过程中诞生了。

可能是李供奉在官场沉淀多年,看透了当中的黑暗与腐败,所以作诗起来,特别的豪迈跟气势宏大。开头第一句,引用黄河之水天上来,把黄河跟天际的景色拉入听者脑海,可谓是一气呵成,意境高深。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李供奉当时所作的《将进酒》并非我们课本上的《将进酒》。关于,它被改动的原因,不是历史自然因素影响而成,据说是有人故意修改掉的。

根据考古记载,最早发现李供奉《将进酒》被改动的线索在敦煌。当初,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读敦煌文化古籍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首名字叫《惜罇空》的太白诗词,经过层层分析跟鉴定后,相关学家惊讶的发觉,此诗词或许就是《将进酒》的唐朝版本。

换句话说,当年李供奉跟岑勋、元丹丘,在聚会喝酒时所作的诗有可能就是《惜罇空》。然而李供奉的这首原作词作,有这两句是这样写的: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通篇下来其实跟修改版大致相同,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这首原创诗看起来,确实很难找出跟课本的不同没区别。

但别忘了原作中有一句叫“天生吾徒有俊才”,此句诗到了课本上就变成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李供奉的吾徒有俊才,看起来则更为霸气狂妄,其出发点不同,此句多是李供奉为了表达对朝廷不满所作,颇有抱怨跟狂傲的意义。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这样不适合。而“天生我才必有”听起来很正能量很有鼓励卓越,很适合教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生来必定有自己的贡献跟作用,从而不自卑不气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栋梁,怪不得不让我们背了。

为此不适用于在课本学习,于是就被和谐修改了。最终,李白的狂气就因此句被修改后,变得收敛许多,而敦煌的发现的《惜罇空》又很好的还原了当时的版本。

对此大家怎么看的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