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里面的叶文洁,三体中的接收员对叶文洁的回复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78更新:2023-02-21 20:22:00

改编《三体》的探讨:有没有可能彻底去掉叶文洁?包括红岸部分的全部、现代的相关情节?

去掉叶文洁的关键在于:主线叛军戏份给潘寒,红岸整体缩减。这也是三体避免红岸往事喧宾夺主的关键,在整体去掉红岸往事的同时,可以将叶文洁的戏份分给杨冬之母、潘寒。

从《三体》原著的结构来说,红岸往事部分的12章是相对独立的故事,完全去掉即可、毫无压力。

红岸往事原著章节分别是:

7、8、9(沙瑞山对汪淼说);13、14、15(叶文洁对汪淼说);23、24(叶文洁对三体成员说);26、27、28、29(叶文洁对审判员说);

这种结构其实就是先有故事,然后硬插入到主线中的,去掉毫无压力。

《三体-红岸往事》部分在主线里面用一句话替代即可:外星人要来入侵了,人类中还有叛徒。因此整体去除红岸,也就去掉了叶文洁的主要戏份。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主线故事里面的叶文洁。

在《三体-主线故事》里面,叶文洁首次出现的身份是杨冬之母,这个身份可以保留,就是一位慈祥、坚强、如水一般的老知识分子。在三体主线的前半段,杨冬之母只出现了两次,而且都是在自己的家里面,这一段其实不改动也可以,只是配角的身份从叶文洁变成了杨冬之母。

在《三体-主线故事》中部,从魏成报案、申玉菲被杀到潘寒组织聚会,叶文洁都是没有出现的,这一段的剧情与叶文洁无关。

去掉叶文洁对《三体 主线故事》的中部显然也是没有影响的。(至于这一段剧情本身的问题,另行讨论)。

叶文洁的主要戏份是在三体的后期,也就是地球叛军聚会的时候,这时候的叶文洁是以地球三体组织精神领袖、统帅的身份出现。这部分的改动需要稍微大一些。

叶文洁后期的戏份可以转移到潘寒的身上,此时将潘寒、叶文洁、三体领袖的身份做一个调整即可:

叶文洁整体去掉;潘寒变为地球三体组织的中国袖;三体全球总统帅变成最后要处理的伊文斯;

经过如此的调整,地球三体组织的反叛场面,也就没有潘寒被清洗的过程,反而变成了潘寒领导地球三体组织中国区,清洗了拯救派,同时拯救派的众人,变成了与全球作战中心合作。

如此调整之后,至少《三体》主线的剧情更合理了,在申玉菲的下线之后,三体当中拯救派也彻底被清洗,潘寒的大Boss形象得以深化。最后,捣毁地球三体组织(中国区)之后,再引出三体背后的总Boss。由于红岸往事已经去掉,因此伊文斯的形象也弱化了,这个总Boss就是一个符号。

在《三体》原著中,有核弹女孩杀死潘寒的场面,这个场面可以变成潘寒清洗拯救派。

改编《三体》去掉叶文洁并不难:潘寒变成ETO中国区统帅、背后是全球统帅。有了这个改编,其实更能体现地球三体组织与人类正义力量的对抗,并且不是叶文洁那种软绵绵的束手就擒。

去掉叶文洁之后,潘寒的戏份也因此可以得到增强、作为邪恶势力的代表,成为与汪淼、申玉菲搭配的铁三角。

三体里面的叶文洁,三体中的接收员对叶文洁的回复

三体联想-叶文洁.弥补过错

叶文洁的初心是想借助于"高等文明"来改造和完善人类社会, 但她也意识到了, 她是因为个人的痛苦感受而报复全人类, 所以她将黑暗森林法则隐密告知了罗辑, 以尽到人类一员的责任, 弥补她可能带给人类社会的灭顶之灾。
在红岸遗址, 叶文洁油尽灯枯之际, 一直认为人性本恶的她却回想起温暖美好的齐家屯。
以下除了标题, 均为刘慈欣三体小说节选。
黑暗森林节选: 弥补过错
这段时间,天气很快冷了下来,开始下雪,周围的绿色渐渐消失,湖面结上了一层薄冰。大自然像一张由彩色变成黑白的照片那样褪去了亮丽的色彩。在这里,温暖的气候本来就是很短暂的,但在罗辑的感觉中,这个伊甸园仿佛是因爱人和孩子的离去而失去了灵气。

冬天是思考的季节。

当罗辑开始思考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思绪已到了中途。记得上中学时,老师曾告诉过他一个语文考试的经验:先看卷子最后的作文题,然后再按顺序答卷,这样在答卷过程中,会下意识地思考作文题,很像电脑中后台执行的程序。罗辑现在知道,其实从成为面壁者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了思考,而且从未停止过,只是整个过程是下意识的,自己没有感觉到。

罗辑很快重复了已经完成的思考的头几步。

现在可以肯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九年前与叶文洁的那次偶然会面。会面以后,罗辑从未与任何人谈起过这次会面,怕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叶文洁已不在人世,这次会面成了只有他自己和三体世界知道的秘密。那段时间,到达地球的智子只有两个,但可以肯定,在黄昏的杨冬墓前,它们就悬浮在他们身边,倾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量子阵列的波动瞬间越过四光年的空间,三体世界也在倾听。

但叶文洁说了什么?

萨伊有一点是错的,罗辑那并未开始的宇宙社会学研究很重要,很可能就是三体世界要杀他的直接原因。萨伊当然不知道,这项研究是在叶文洁的建议下进行的 ,虽然罗辑自己不过是看到了一个绝佳的学术娱乐化的机会——他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机会。三体危机浮现之前,外星文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项目,容易被媒体看上。 这项没有开始的研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叶文洁给他的提示,罗辑的思维就堵塞在这里。

他一遍遍地回忆叶文洁的话:

我倒是有个建议: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宇宙社会学呢?

我随便说的一个名词,就是假设宇宙中分布着数量巨大的文明,它们的数目与能观测到的星星是一个数量级的,很多很多,这些文明构成了一个总体的宇宙社会,宇宙社会学就是研究这个超级社会的形态。

我这么想是因为能把你的两个专业结合起来,宇宙社会学比起人类社会学来呈现出更清晰的数学结构。

你看,星星都是一个个的点,宇宙中各个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其中的混沌和随机的因素,都被这样巨大的距离滤去了,那些文明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个拥有参数的点,这在数学上就比较容易处理了。

所以你最后的成果就是纯理论的,就像欧氏几何一样,先设定几条简单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再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

我已经想了大半辈子,但确实是第一次同人谈起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谈……哦,要想从这两条公理推论出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图景,还有两个重要概念:

怕没有机会了……或者,你就当我随便说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尽了责任。
三体节选: 三体真相
审问者:你了解三体文明吗?
叶文洁:不了解,我们得到的信息很有限,事实上,三体文明真实和详细的面貌,除了伊文斯等截留三体信息的降临派核心人员,谁都不清楚。

审问者:那你为什么对其抱有那样的期望,认为它们能够改造和完善人类社会呢?

叶文治:如果他们能够跨越星际来到我们的世界,说明他们的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准。

审问者:你认为这个结论,本身科学吗?

叶文洁:……

审问者:让我冒昧推测一下:你的父亲深受你祖父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而你又深受父亲的影响。

叶文治(不为人察觉地叹息一声):我不知道。

审问者:现在告诉你,我们已经得到了被降临派截留的全部三体信息。

.....

审问者:(停顿几秒钟)那我们找一个可谈的话题吧:麦克·伊文斯欺骗了你,是吗?
叶文治:可以这么说。他从来没有向我袒露过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想法,只是表达了自己对地球其他物种的使命感。我没有想到由这种使命产生的对人类的憎恨已发展到这种极端的程度,以至于他把毁灭人类文明作为自己的最终理想。

审问者:看看地球三体组织现在的局面:降临派要借助外星力量毁灭人类,拯救派把外星文明当神来崇拜,幸存派的理想是以出卖同胞来苟且偷生,所有这些都与你借助外星文明改造人类的理想不一致。
三体节选: 你们是虫子
就在叶文洁阅读三体世界的信息时,作战中心正在召开另一次重要会议,对被夺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研究。会前,常伟思将军说:“请同志们注意,我们的会议现在可能已经在智子的监视之下了,以后,任何秘密都将不复存在。”
他说这句话时,周围还是熟悉的一切,拉下的窗帘上摇曳着夏天的树影;但在所有与会者眼中,这个世界己经不同于以往了,他们感觉到了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盯着自己,在这双眼睛下,这个世界已经无处躲藏,这感觉将缠绕他们一生,连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无法逃脱,人类要经过许多年,才能在精神上适应这种处境。

就在常伟思说完这句话的三秒钟后,三体世界与地球叛军之外的人类进行了第一次交流,这以后,他们就中断了与地球三体叛军降临派的通讯,在所有与会者的有生之年,三体世界再也没有发来任何信息 ,这时,作战中心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那个信息,就像汪淼看到倒计时一样,信息只闪现了不到两秒钟就消失了,但所有人都准确地读出了它的内容,它只有五个字——
三体节选: 红岸遗址
谁也不相信叶文洁能够凭着自己的体力再次登上雷达峰,但她最后还是做到了,一路上没有让别人搀扶,只是在山腰间已经废弃的岗亭中休息了两次。她在毫不怜惜地消耗着自己已不可再生的生命力。
得知三体文明的真相后,叶文洁沉默了,很少说话,她只提了一个要求:想回红岸基地遗址看看。

当一行人登上山时,雷达峰的峰顶刚刚探出云层,在阴霾的雾气中行走了一天,现在一下子看到了在西天灿烂照耀着的太阳和湛蓝的晴空,直像登入另一个世界。从峰顶上极目望去,云海在阳光下一片银白,那起伏的形状,仿佛是云下的大兴安岭某种形而上的抽象再现。

人们想象中的废墟并不存在,基地被拆除得十分彻底,峰顶只剩下一片荒草,地基和道路都被掩于其下,看上去只是一片荒草,红岸的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但叶文洁很快发现了一处遗迹,她走到一块高大的岩石边,拨开了上面从生的藤蔓,露出了斑驳的铁锈,其他人这才发现“岩石”原来是一个巨大的金属基座。

“这是天线的基座。”叶文洁说,“地球文明被外星世界听到的第一声呼唤,就是通过这个基座上的天线发向太阳,再由太阳放大后向整个宇宙转发的。”

人们在基座旁发现了一块小小的石碑,它几乎被野草完全埋没,上书:

红岸基地原址

(1968~1987)

中国科学院

1989.03.21

碑是那么小,与其说是为了纪念,更像是为了忘却。

叶文洁走到悬崖边,她曾在这里亲手结束了两个军人的生命。她并没有像其他同行的人那样眺望云海,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一个方向,在那一片云层下面,有一个叫齐家屯的小村庄……

叶文洁的心脏艰难地跳动着,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黑雾开始在她的眼前出现,她用尽生命的最后能量坚持着,在一切都没入永恒的黑暗之前,她想再看一次红岸基地的日落。 在西方的天际,正在云海中下沉的夕阳仿佛被触化了,太阳的血在云海和天空中弥漫开来,映现出一大片壮丽的血红。

“这是人类的落日……”叶文洁轻轻地说。
三体节选: 齐家屯
那一年,在向太阳发出信号八个月后,叶文洁临产了,由于胎位不正,她的身体又很弱,基地卫生所没有条件接生,就把她送到了最近的镇医院。
这竟是叶文洁的一个鬼门关,她遇到了难产,在剧痛和大出血后陷人昏迷,冥冥中只看到三个灼热刺眼的太阳围绕着她缓缓转动,残酷地炙烤着她。这情景持续了很长时间后,她在朦胧中想到,这可能就是她永恒的归宿了,这就是她的地狱,三个太阳构成的地狱之火将永远灼烧着她,这是她因那个超级背叛受到的惩罚。她陷入强烈的恐惧中,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孩子——孩子还在腹中吗?还是随着她来到这地狱中蒙受永恒的痛苦?不知过了多久,三个太阳渐渐后退了,退到一定距离后突然缩小,变成了晶莹的飞星,周围凉爽了,痛疼也在减轻,她终于醒了过来。

叶文洁听到耳边的一声啼哭,她吃力地转过脸,看到了婴儿粉嘟嘟、湿乎乎的小睑儿。

医生告诉叶文洁,她出血达两千多毫升,齐家屯的几十位农民来给她献血,他们中很多人的孩子她都辅导过,但更多的是素昧平生,只是听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说起过她,要不是他们的话,她死定了。

以后的日子成了问题,叶文洁产后虚弱,在基地自己带孩子是不可能的,她又无亲无故。这时,齐家屯的一对老两口来找基地领导,说他们可以把叶文洁和孩子带回家去照顾。男的原来是个猎户,也采些药材,后来周围的林子越来越少,就种地了,但人们还是叫他齐猎头儿。他们有两儿两女,女孩都嫁出去了,一个儿子在外地当兵,另一个成家后与他们一起过,儿媳妇也是刚生了娃。叶文洁这时还没有平反,基地领导很是为难,但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就让他们用雪橇把叶文洁从镇医院接回了家。

叶文洁在这个大兴安岭的农家住了半年多,她产后虚弱,没有奶水,这期间,杨冬吃着百家奶长大了。喂她最多的是齐猎头儿的儿媳妇,叫大凤,这个健壮的东北妮子,每天吃着高粱米大渣子,同时奶两个娃,奶水还是旺旺的。屯子里其他处于哺乳期的媳妇们也都来喂杨冬,她们很喜欢她,说这娃儿有她妈的灵气儿。渐渐地,齐猎头儿家成了屯里女人们的聚集地,老的少的,出嫁了的和大闺女,没事儿都爱向这儿跑,她们对叶文洁充满了羡慕和好奇,她也发现自己与她们有很多女人间的话可谈。记不清有多少个晴朗的日子,叶文洁抱着杨冬同屯子里的女人们坐在白桦树柱围成的院子里,旁边有玩耍的孩子和懒洋洋的大黑狗,温暖的阳光拥抱着这一切。她每次都特别注意看那几个举着铜烟袋锅儿的,她们嘴里悠然吐出的烟浸满了阳光,同她们那丰满肌肤上的汗毛一样,发出银亮的柔光。有一次她们中的一位将长长的白钢烟锅递给她,让她“解解乏”,她只抽了两口,就被冲得头晕脑涨,让她们笑了好几天。

同男人们叶文洁倒是没什么话说,他们每天关心的事儿她也听不太明白,大意是想趁着政策松下来种些人参,但又不太敢干。他们对叶文洁都很敬重,在她面前彬彬有礼。她最初对此没有在意,但日子长了后,当她看到那些汉子如何粗暴地打老婆,如何同屯里的寡妇打情骂俏时,说出那些让她听半句都脸红的话,才感到这种敬重的珍贵。隔三差五,他们总有人把打到的野兔山鸡什么的送到齐猎头儿家,还给杨冬带来许多自己做的奇特而古朴的玩具。

在叶文洁的记忆中,这段日子不像是属于自己的,仿佛是某片从别的人生中飘落的片断,像一片羽毛般飞入自己的生活。这段记忆被浓缩成一幅幅欧洲古典油画,很奇怪,不是中国画,就是油画,中国画上空白太多,但齐家屯的生活是没有空白的,像古典的油画那样,充满着浓郁得化不开的色彩。一切都是浓烈和温热的: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坑、铜烟锅里的关东烟和莫合烟、厚实的高粱饭、六十五度的高粱酒……但这一切,又都在宁静与平和中流逝着,像屯子边上的小溪一样。

最令叶文洁难忘的是那些夜晚。齐猎头儿的儿子到城里卖蘑菇去了,他是屯里第一个外出挣钱的人,她就和大凤住在一起。这时齐家屯还没通电,每天晚上,她们俩守在一盏油灯旁,叶文洁看书,大凤做针线活。叶文洁总是不自觉地将书和眼睛凑近油灯,常常刘海被烤得吱啦一下,这时她俩就抬头相视而笑。大凤从来没出过这事儿,她的眼神极好,借着炭火的光也能干细活儿。两个不到半周岁的孩子睡在她身边的炕上,他们的睡相令人陶醉,屋里能听到的,只有他们均匀的呼吸声。叶文洁最初睡不惯火炕,总是上火,后来习惯了,睡梦中,她常常感觉自己变成了婴儿,躺在一个人温暖的怀抱里,这感觉是那么真切,她几次醒后都泪流满面——但那个人不是父亲和母亲,也不是死去的丈夫,她不知道是谁。

有一次,她放下书,看到大凤把纳着的鞋底放到膝上,呆呆地看着灯花。发现叶文洁在看自己,大凤突然问:

“姐,你说天上的星星咋的就不会掉下来呢?”

叶文洁细看大凤,油灯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创作了这幅凝重色调中又带着明快的古典油画:大凤披着棉袄,红肚兜和一条圆润的胳膊露出来,油灯突出了她的形象,在她最美的部位涂上了最醒目的色彩,将其余部分高明地隐没于黑暗中。背景也隐去了,一切都淹没于一片柔和的黑暗中,但细看还是能看到一片暗红的光晕,这光晕不是来自油灯,而是地上的炭火照出来的,可以看到,外面的严寒已开始用屋里温暖的湿汽在窗户上雕出美丽的冰纹了。

“你害怕星星掉下来吗?”叶文洁轻轻地问。

大凤笑着摇摇头:“怕啥呢?它们那么小。”

叶文洁终于还是没有做出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的回答,她只是说:“它们都很远很远,掉不下来的。”

大凤对这回答已经很满意,又埋头做起针线活儿来。但叶文法却心绪起伏,她放下书,躺到温暖的炕面上,微闭着双眼,在想象中隐去这间小屋周围的整个字宙,就像油灯将小屋中的大部分隐没于黑暗中一样。然后,她将大凤心中的宇宙置换过来。这时,夜空是一个黑色的巨大球面,大小正好把世界扣在其中,球面上镶着无数的星星,晶莹地发着银光,每个都不比床边旧木桌上的那面圆镜子大。世界是平的,向各个方向延伸到很远很远,但总是有边的。这个大平面上布满了大兴安岭这样的山脉,也布满了森林,林间点缀着一个个像齐家屯一样的村庄……这个玩具盒般的宇宙令她感到分外舒适,渐渐地这宇宙由想象变成了梦乡。

在这个大兴安岭深处的小山村里,叶文洁心中的什么东西渐渐融化了,在她心灵的冰原上,融出了小小的一汪清澈的湖泊。

三体里面的叶文洁,三体中的接收员对叶文洁的回复

《三体》—13红岸之二

这章讲述了叶文洁在进入基地内发生的事情。比较简单,首先给她安排了比较杂和细碎的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在发射部做设备维护和检修。但很快就变成了发射部不可或缺的骨干,这让她很费解。后来她得知:基地配备的都是二炮部队最优秀的技术军官,这些卓越的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师,她再学一辈子可能也赶不上。但为什么会让她这个非工科出生的人成为了骨干。后来她才明白这些人的目的是想要调离基地。一旦进入技术核心岗位,就很难调走。

之后叶文洁在与雷政委的谈话后将她调离了发射部,安排到监听部工作。开始叶文洁以为是将她调离红岸核心部门,但到监听部后,才发现这里更像红岸的核心。

叶在与雷的谈话中说到西方资产阶级的奢侈玩意儿‘微波炉’。“红岸系统就是一台微波炉,加热的目标是敌人在太空中的航天器。只要达到0.1~1瓦/平方厘米的微波能量辐射,就可直接使卫星通信、雷达、导航等系统的微波电子设备失效或烧毁。”

叶才恍然大悟,红岸的发射功率,竟然高达二十五兆瓦!这不仅远大于所有的通讯发射功率,也大于所有的雷达发射功率。而这个计划是为了突破敌人可能进行的屏蔽防护。

‘’在未来的实战中,红岸系统可以有效打击敌人的通信和侦察卫星,像美帝目前的主力侦察卫星KH8,和即将发射的KH9,苏修那些轨道更低的侦察卫星就更不在话下了。必要的时候,还有能力摧毁苏修的礼炮号空间站和美帝计划于明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

在多次叶与雷的谈话中,杨卫宁多次站出来反对雷政委向叶透露了这么多信息。开始还遭到了叶的怀疑故意针对她,后来才知道:如果让她知道红岸工程的真实情况,这就意味着叶文洁走出雷达峰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将不复存在,红岸基地将是她一生最终的归宿。

叶文洁轻轻而又坚定的说了三个字:我同意

于是杨卫宁向叶文洁讲述了真实的红岸工程,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时代神话。

期待(˙ー˙)……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