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回应三体女权「三体这么成功大刘真的厌女吗」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84更新:2023-02-22 01:50:36

大刘能塑造出叶文洁这个敢于颠覆地球的女性,不失为一种对女性边界的拓展。

——遇言姐

各位遇亲们,大家新春在家看《三体》了么?

遇言姐可是第一时间过了瘾,谁让咱是老《三体》粉了呢。

记得第一次接触这部科幻巨著,是在14、15年的时候。

当时,《三体》刚刚获得“雨果奖”,在国内小范围火了。

那时候,互联网大佬言必谈“降维打击、黑暗森林”,“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如果不会点儿《三体》名言,在饭桌上简直张不开口。

后来,《三体》越来越火,成为一个出圈儿的文化现象,自然也少不了越来越多的非议。

其中,读者对作者刘慈欣(大刘)最大的诟病是,他笔下的人物文学性不够——尤其是女性人物,可以看出来他很“厌女”。

然而,遇言姐到现在都记得初读《三体》的震撼和幸福,感谢大刘!

作为一个反复读过《三体》的女性读者,今天我就给大家唠唠,大刘书里的女性角色到底塑造得好不好?

首先来说说庄颜。

这个人物是让女性读者觉得大刘完全不懂女人,完全在物化女性的一个经典角色。

庄颜是《三体》里地球“执剑人”罗辑的妻子,一出场,就是个妥妥的工具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的诞生,就来自罗辑的幻(yi)想(yin)。

放浪不羁的罗辑不好好谈恋爱,却凭空虚构了一个梦中情人——长发,温婉,干净,眼里透着忧伤,不食人间烟火……

所有直男大概都爱这么幻想吧?

▲最好笑的是大刘对于美女服装的搭配:红围巾、米黄色毛衣、蓝色的靴子……好吧,知道你是直男了

然后成为面壁者的罗辑,可以调用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却首先要找到这个梦中情人。

在史强的帮助下,还真找到了,就是庄颜:一个美院国画专业毕业,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长发温婉的女子。

然后俩人就找了个湖光山色的大别墅,结婚生娃了……

这个角色看起来,没有起到什么推动情节的作用,也没有什么个性,完全是为了满足男性的YY而存在。

很多女性读者看了,就觉得不舒服了,说大刘你塑造一个毫无个性、毫无思想、只有脸的大花瓶,干嘛呢?

但也是庄颜带领罗辑去卢浮宫,引导他理解了人类文明的美;也是她带着女儿出走,使罗辑体会到了责任的重要性,从而使他成为有“爱与目标”的合格执剑人。

▲庄颜给罗辑留下的话是:“亲爱的,我和孩子在世界末日等你。”

这种设定是很有文学性的——女性是引导男性的存在,这几乎是一个文学的母题(但丁的《神曲》大家都读过吧,书中引领但丁抵达一重一重新境界的就是一位以他幼时在老桥上邂逅的女子贝特丽丝为原型塑造的女神)。

最后,庄颜的出走也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而不是按照罗辑(一个男人)的意志。

平心而论,你只能说这个女性角色写得平淡,却不差。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饱受诟病的女性角色——程心。

这个角色年轻漂亮,善良单纯,看上“人畜无害”,实则被很多读者恨之入骨!

因为是她的决策错误,导致整个太阳系被毁,而她自己却全身而退,驾驶着人类唯一一艘光速飞船,奔向宇宙找情郎去了……

大刘你把这么一个“圣母biao”的角色分给女性,你不是诚心“厌女”是什么?

▲《三体》中罗辑的设定很完美,是代表人类至恶的“维德”和代表人类至善的“程心”的中和体

但大刘对于程心这个角色的解释是:

她是个在正常环境下,很完美的一个人。

她在关键时刻做下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符合我们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的。

但恰恰是这一连串符合普世价值的决定,把整个人类推向毁灭的深渊。

这就是科幻小说的一种思想实验,它表明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某些东西,换一个环境和一个世界设定,它就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我们认为很恒定的东西,会随着时间变化。

目的是说明:在和平年代中长大的人类已经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程心是人类自己选出来的,代表的是全人类的意志,不应该背锅。

并且这个角色原来的设定是男性,但编辑觉得男角色太多了,大刘才改成女性的,不能说明他厌女。

而最能证明大刘对女性角色的拓展和贡献的,当属我最爱的角色——叶文洁!

这个女性的设定,甚至高过了大部分的文学作品。

妻性、母性、人性

著名女作家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说过一个提纲挈领的观点:一个女性是人性、妻性和母性的统一。

这三性是个无法统一的三角,最多只能居其二。

一个完全符合妻性和母性的女人,就得牺牲自己的人性了——她无法再利己了。

▲这种不能共生的逻辑三角在哲学中还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那个古老的“忠诚-良心-智慧”三角,三者只能居其二

过往的男性作家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写出来的作品通常在讴歌女性的“母性和妻性”,赞扬她们的奉献精神。

偶有作家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让她顺从自己的利益,抛弃“母性和妻性”的立场,比如著名的《安娜·卡列妮娜》。

▲《安娜》就是一个女性为了自我利益,抛弃丈夫与孩子,抛弃妻性与母性……最终无法存容于世的故事

刘慈欣的《三体》更是往前迈了一大步:它完全没有考虑叶文洁的妻性和母性,仅从人性的角度,设计她的走向!

三体故事的最开始,就是因为叶文洁在特殊年代里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导致她对人性彻底失望,才去召唤三体文明的。

叶文洁的父亲是物理界的权威,性格宁折不弯,在批斗中活活在她眼前被打死。

她的妹妹死于武斗,母亲改嫁离家,自己被下放到深山老林,改造时被陷害,在狱中被恶整,进入红岸基地,一直被防着监视着……

这样一次次被推到绝望境地的人,有着完整的非人经历和心路历程,萌生对人类的绝望,一点也不稀奇。

每一位读者代入她的经历,都能深深体会到她的痛苦与绝望。

经历过人性善恶的叶文洁,不是一个单一的女人,她的身上有很多人性(包括男人和女人)的缩影。

比如,她后期的“战友”伊文思,经历的失望比她少,也做了和她同样的选择,甚至更极端。

▲伊文思认为:人类是一个邪恶的物种,人类文明已经对地球犯下了滔天罪行,必须为此受到惩罚

叶文洁是女人这一点,根本不影响她的决策。

她有丈夫——杨卫宁,还是救她出水火之人,对她也很好,但确是她亲手“杀人灭口”的。

最终,只得到了她一句“是个好人”的缅怀。

▲当年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接收到外星信号,这件事被她的领导雷志成知道了。雷志成威胁了她一番

她也有女儿——杨冬。

最后是因为得知三体文明和母亲的真相,受不了自杀的,等于是被她间接害死的。

叶文洁做决定,不是出于她妻子和母亲身份,而是出于她自己的信仰和思考。

她认为人类没希望了,三体是高级文明,就能为此牺牲一切人和事。

但当她感受到人类的温暖了,也会有动摇,最终把“黑暗森林法则”透露给了罗辑,给人类文明留下了机会。

▲叶文洁感受到人性温暖也是在特殊年代。她产后大出血,无依无靠

这样一个反复横跳的人物,在文学上是很难塑造的,因为她自相矛盾,但大刘做到了。

大刘把她的人性挖掘到了极致,让她身上的矛盾得到了统一,也让这个富有争议的女性跃然纸上。

科幻里的女性

很多女性读者不习惯叶文洁来毁灭地球,还是把女人的想象单一化了。

在以往的科幻片里,女性多是拯救地球的角色,而且出发点多是由于母性、妻性的身份。

比如,《降临》里的女主露易丝。

▲《降临》这本小说也得过“雨果奖”

她的身份是一个语言学家。

但最终读懂了外星语言,拯救了地球,是因为女儿的降生(母性的身份)。

再比如,遇言姐非常喜欢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

里面的女主是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宇航员——艾米莉亚。

她和两个男宇航员一起去寻找类地行星时,建议前往埃德蒙斯星,男主马上质疑她的选择,是因为她男朋友可能在埃星上。

这是一种对她人性和理智的蔑视,只看到了她的妻性(女朋友)。

▲这段当时遇言姐看得太有共鸣了!我想许多女性在职场上,都遇到过类似的质疑和蔑视

于是,大家按照男人的意见去了曼恩星,结果遭遇了灭顶之灾,飞船都炸没了。

诺兰这个设计真是高:人类否定女性的智慧,就得付出代价,代价还可能是全人类。

只不过,他没有把这一点给展开,只是给我们看了一道弧光。

那有没有无性别的科幻女主呢?

有,《超体》里的Lucy。

斯嘉丽·约翰逊,美则美矣,她身上没有任何的妻性和母性,连人性也不多了,几乎快变AI了。

这部片子的票房如何呢?一般般。

▲遇言姐一直觉得,《超体》这部电影被低估了。它在科幻片里的排名,随着时间会上升

反过来,科幻片、灾难片里男性毁灭者,那可太多了。

比如《蝙蝠侠》里的小丑,生活不顺、心情抑郁,就报复人类。

观众买不买账呢?

当时《小丑》在美国上映,观众共情到,警察都得上街防闹事。

再比如,灭霸觉得宇宙太拥挤了,就想打个响指,搞死一半生命。

遇言姐看接受他的观众挺多的,并没有觉得突兀。

说到底,男人没有夫性和父性的束缚,他们是拯救地球还是毁灭地球,都很合理,没人质疑。

但女性如果要恨世界,通常是因为孩子和丈夫,她不能自我、主动地恨人类,这其实是一种对女性的限制。

现实中的科学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最没有性别感的科学世界里,一样饱受妻性和母性的束缚。

比如,最著名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

她的本名有人记得么?

没有,大家只记得她是XX夫人(她的本名是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她都得了诺贝尔奖了,丈夫去世后,因为和学生谈恋爱,却被千夫所指,简直在法国待不下去了。

玛丽没办法,一战时,自己开着救护车,用自制的简易X光设备,上战场给伤兵拍片治伤。

也正因此,玛丽过度接触了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就去世了。

她的行为是极大的爱国行为,并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但在当时仍然处境艰难。

说到底,你个人的人性如何,没人在意,你做好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才是重要的。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经过大家的努力,玛丽·居里和安娜·卡列妮娜那样的女人,处境没那么难了。

但想拓展女性角色边界的刘慈欣,却犯了难。

他是不了解女人,也没有描写女人微妙细节的功力,他就把女人当人看,男人怎么思考,女人就怎么思考。

不能因为庄颜、程心写得平,就觉得大刘是“厌女”。

其实,不允许恶女的存在,才是最大的“厌女”。

女性权益指向的是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善恶,无关对错。

大刘能塑造出叶文洁这个敢于颠覆地球的女性,不失为一种对女性边界的拓展。

读者不应该挥舞“厌女”的大棒打压,那是给自己的思想上镣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END-

大刘回应三体女权「三体这么成功大刘真的厌女吗」

三体为什么把女性写的那么差

《三体》中把女性写的那么差是因为作者刘慈欣没太考虑性别,因为它只是个符号性的东西。换句话说,女性用男性代替也一般都可以成立。

并且表示,小说的创作里,压根没考虑男女的人设,只是在交稿的时候编辑告诉他:三部主角全是男性,女性太少,建议加个女性角色,于是大刘才把程心改成了大家看到的圣母。

《三体》女性简评:

《三体》中所有的女性形象,不仅仅在联合国美女秘书长或是懦弱程心,从最初的杨冬叶文洁,到庄颜萨伊,再到程心智子,无论人物立场、思想、命运有多么不同,她们的形象全都建立在一个柔软、敏感、沉默、忧郁的女性模版上。

作者一边赋予了诸多女性角色以负面的任务,一边犹犹豫豫地试图回缓,让不够果敢的程心多了“爱”,让心怀绝望的叶文洁尽了“责”。而在其对男性的刻画上,却是另一番表现,男性角色无论好坏,汪淼罗辑云天明史强伊文斯,甚至是三体人,形象都是鲜明而具体的。

大刘回应三体女权「三体这么成功大刘真的厌女吗」

为什么《三体》的读者大多讨厌程心,而不是讨厌叶文洁?

三体它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它包含的一些规则和意识形态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未来的思想体系的碰撞。至于喜欢谁讨厌谁真的太低级了,大刘的每一部小说都有很深的思想内核。他希望读者看懂的是这个而不是。

说到底现在很多作品里圣母白莲花的人就好像和智慧谦逊理智半毛钱关系没有一样,但给了他们这些却又因为太过完美而被部分人所反感,反感的原因也许是自卑也许是太不真实。谁知道呢。但一些因为惨痛经历决定无差别报复或净化所有人的角色明明也可以说除了目的和无情以外都很完美却没人觉得不真实是我没想到的。

谁告诉你君子是慈悲的,不识大体,不知轻重配不上君子这个词,只能算是修君子之道的上路人而已!那是读的书还不够,悟的东西还少!君子只是坦荡荡,为将杀 千里,为文传天下!不要侮辱君子一词,这个角色不配!我也不配,不管世人对君子一词褒贬不一,在我心里看到的最真实的本质它是对的!君子无悔,真正坚持君子之道的人,才是半个圣人!

既得同亡,决不退步!若是生命都不需要带价,谁去发动的战争,又牺牲整个族类而成全恶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多事物就是去了分辨对错的价值!不让人吃亏,他是得寸进尺的,没有持重,怎能让对方有惧!君无落命之心,不可无杀命之剑!将主动权放给无道之人,怎么保世人安和,怎么护佑正义之道!习武,知理,高于危墙,方能平安!

大家原谅叶文洁正是因为善,因为都理解她在那种环境下的想法,并对她受到的不公平感到同情。而且后来逻辑的思想也来源于叶。 而多数不满意程心并不是因为她太善,以及成不成功,而是一味的甚至是没有原则的善,其实注定了结果不会好,有点类似过于溺爱孩子而毁了孩子的情况。并且感觉她做事没有魄力,没有领导能力,只能说是个好人。

程心代表全人类做出了决定,替全人类背了锅,而且没有主观恶意。在全人类,没有比程心更有影响力的人,可以被大多数人类认同认可站出来的时候,程心替大家做了选择。面对了未知的选择。总会有人来做的,不是程心,就会是别人。这是全人类认知的局限造成的恶果。抛开地球人的身份,在优胜劣汰,黑暗森林法则的认知上,人类远不如歌者文明和三体文明。套用游戏届的说法,人类不配赢。实力达不到,就不要渴求最后的胜利。所以刘慈欣也没有写人类战胜歌者文明,如果真这样了,那和玄幻小说爽文有什么分别。

善良这个属性的根本目的是生存,因为有善良,所以互相帮助,人群才活的更好,群体生存能力更强。但任何属性都需要有发挥的场景,发挥错了地方,损害到生存的根本,它就会被生物抛弃。及时抛弃损害生存的东西,也是生物的基本能力,甚至是非常底层的生存逻辑。比如壁虎的尾巴,海参的肠子,螃蟹的钳子。以及,我们人类的善心,那不过是个功能,是个器官而已,不是什么人类的本质啊,神性等等伟大的东西。

离开水的鱼,再也不是鱼。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谁会反复咀嚼这几句话含义?程心代表的就是人性,而罗辑和韦德小心呵护的就是程心,自问一句,失去人性自己还是人么? 曾经有人假设一个问题,问包括爱因斯坦等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如果他们的成果和一个无关的人命只能二选一,他们希望人类选择成果还是一条人命,所有的回答都是选人命,成果去就去了呗。 没了人性是比死亡更大的恐惧,韦德如此坚强的人都不敢,恨死程心的你们就真敢?

人类选择了程心,决定全人类命运的事本就不该通过投票进行。 还是智者不够努力,维德努力了,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最开始就应该扼杀投票这种事。选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投个票没问题,热核武器保有量也通过投票决定本就是决策者的无能推诿,不想背锅。

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这是程心犯的两个错误。换句话说能力不够只靠爱是发不了电的。第一个错误是被人赶鸭子上架能原谅,第二个错误就是自己作的了,诺亚方舟也不是所有人都救了吧。退一步说猴子要下树成人和人要离开地球成新人类不一样的吗?(就算没有打击不还是要跨出去的吗?虽然书里描写了假预警的场面,让人类不愿只有少数人逃走,但就此停止光速飞船研究是自断其臂)再退一步说,程心和其他人一样过于傲慢了,以为在掩体中就能高枕无忧,阻碍科学研究。写到这我突然发现。

程心有点像小青年了,只会喊口号却不给解决方案(自己提出了阶梯计划倒是完成了,但转念一想难道不是自己想出的法子就不能用吗?这已经不是傲慢能形容了)。这样分析确实在上帝角度,但只对人物行为考虑程心确实是我讨厌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最后程心留了5公斤在小宇宙可能导致宇宙无法重启,也算是地球人类的报复了吧。

1,程心是全人类选出来的,恨她就是嫌弃自己? 2,程心确实做的不如罗辑和维德,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 3,如果有人能达到罗辑维德的水平,他骂程心,自然没有人说什么,如果达不到就不要在道德高点说话;如果,连程心的水平都打不到呢? 4,更何况,人家罗辑和维德都没有说程心一句,大家这么激动干啥……

无论程心、罗辑或者韦德,都无法挡住歌者的二向箔,无法改变人类失去家园的悲剧。就像是生活那么无奈。而程心就是替罪羊罢了。程心是人类集体的选择,代表着真善美,但这并不能帮助人类生存。所以大刘是告诉我们,真善美不能帮助我们生存,罗辑、章北海的勇气和智慧、云天明的放下一切随波逐流、韦德的不择手段才是我们在这个黑暗森林里活下去必须。而诚心是没有用的。大刘是批判程心的,所以读者讨厌程心丝毫不奇怪。

虽然程心不对,但我不讨厌程心,叶文杰错了,我是真心讨厌叶文杰。程心是圣母代表关键时刻毁了地球没错,但是是人类自己选择了程心做执剑人的,你非要把保家卫国的的责任交给幼儿园老师,然后老师没有打败敌人,你责怪幼儿园老师,不觉得自己很无耻吗?而相反,叶文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经历了不应该有的磨难,但是这把地球出卖掉的理由吗?你自己受到不公正,地球上数十亿人何其无辜?你们觉得自己同情叶文杰,那你们想想同样受到打击为报复社会而纵火公交车的案件,还有几个月前故意把公交车开进河里面那个人吧,你们觉得他们如何?

所以在我看来,程心是一个圣母不自量力担了一个担不起的责任,而叶文杰却因为自己内心的黑暗毁掉了地球,相比之下叶文洁可恨多了。我们人类从不是一个善良和平的种族,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血腥黑暗的战争史。同样的在生存战争中兽性才是维持人类文明存在的第一要素。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面对弱者我们可以展现我们的善良,但是面对强者展现我们的人性那么结果早已注定!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