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的经济学,三体中的经济现状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更新:2023-02-22 10:35:04

最近《三体》连续剧深受欢迎,尤其是对原著和读者的尊重,让其收获了众多的话题和好评。

随着剧情的推进,“农场主”呼之欲出。

三体人为什么要来地球?或许有读过原著的人说,是叶文洁召唤他们来的。

其实这是没仔细读书,小说中,叶文洁接受审判的时候,说:

“现在这一轮三体文明,宇宙航行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这个技术飞跃发生在几十个地球年前,这之前他们的宇航速度一直徘徊在光速的几千分之一,他们向地球发射的小型探测器,现在还没走完半人马座与太阳系之间的距离的百分之一。”

根据剧情,三体人是在1981年实现了科技突破,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按照这个时间点倒推的话,可以确定在1979年叶文洁回复信号前,很可能在叶文洁1971年第一次发送信号之前,三体人就已经发射了至今还没走完百分之一距离的那个探测器。

这意味着什么?距离地球只有4.3光年的三体文明,早就在认真研究太阳系了。无论叶文洁有没有发射信号,都不影响三体文明最终对地球的征服,无非就是时间问题。

按照《三体》设定,位于半人马座的α星是一个三星系统,既然是三星系统,就面临三体问题。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现在已知,三体问题不能精确求解,即无法预测所有三体问题的数学情景。

但是小说终归是小说,在实际情况中,三星系统也没有那么离谱。一颗恒星的寿命长达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年,相对于生命的短暂周期,理论上是可以存在稳定的足够文明发展的“恒纪元”的。比如北极星(勾陈一)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三星系统,在引力长期的作用下,会把其中一颗较小的恒星抛出去,最终形成稳定的双星系统,不过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

那么问题来了,三体文明为什么非要去征服地球呢?

星空君想了想,这居然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问题的本质,是蛋糕能做多大?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某些霸权主义国家的做法是很不齿的,与其到处去抢资源、压制技术,不如想办法把蛋糕做大。

“蛋糕经济学”并不复杂,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核心,通过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创造利润的商业方式。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企业高管,员工客户,供应商,环境,政府和社区)站到同一阵营,分配到合理的蛋糕比例。

利润很重要,但利润是结果,不是目标。企业虽然分到的蛋糕比例变小,由于蛋糕足够大。所分到的蛋糕块(利润)并没有变小,反而还会变大。

三体人告诉我,也许有一种可能,蛋糕是有上限的。

按照设定,三体人所在的环境非常恶劣,不得不进化出脱水技能来应对乱纪元。对他们来说,三体星系内不可能有足够的蛋糕,他们必须扩张,同时还要防备宇宙中更高级的文明放黑枪把自己消灭掉。

科技力量比自己更弱小但是环境稳定、资源丰富的地球,成了首选(印第安人:这剧情我熟)。

举个典型的抢蛋糕的例子:2015年,达拉匹林是一种用于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图灵制药在获得这种药物的专有权后,将其价格从每片17.50美元提高到了750美元。对冲基金出身的图灵制药老板史克雷利当时在发给一位联系人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应该是一笔非常漂亮的投资。”

后来,史克雷利因为操纵药价被起诉。

叶文洁怎么想的?虽然她特殊的经历,导致对人类绝望,但她向三体人发送信号,并不是为了让三体人来屠杀地球人,在审问她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

审问者: 那你为什么对其抱有那样的期望,认为它们能够改造和完善人类社会呢?

叶文洁: 如果他们能够跨越星际来到我们的世界,说明他们的科学已经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一个科学如此昌明的社会,必然拥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准。

审问者: 你认为这个结论,本身科学吗?

叶文洁:.....

换言之,她是期望三体人能来改造地球,一起做大蛋糕的。

这个结论科学吗?只能说统帅太天真,印第安人表示,这个剧情我又熟啊。

当然了,现实中确实有做大蛋糕的案例。

举个做大蛋糕的例子,默克医药曾经以铁定赔本的价格(700万美元)帮助中国普及乙肝疫苗,建设工厂、培训员工。

默克公司受益了吗?看起来是赔本的生意。

初期疫苗的原材料不能100%国产,需要不断的和默克公司进行科研方面的交流,引入默克公司的设备,同时由于默克公司的诚意,中方在多个领域和默克公司开展合作,默克公司的其他药物在中国市场上市。

如今,默克公司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外国医药公司之一。

默克公司通过做大蛋糕,得到了远超预期的一块。

从经济学的角度,三体文明本来有更好的选择,两大文明互补共进,最终避免更高等级文明的毁灭式打击,但在猜疑链的影响下,最终双双奔赴毁灭。

三体中的经济学,三体中的经济现状

《三体II》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三体II》中的核心思想是 “宇宙黑暗森林”理论。在我看来,这一理论其实就是“囚徒两难抉择”的放大版。

“囚徒两难抉择”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入门案例,讲的是每个理性的人在进行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最优逻辑选择时,个体的理性怎样导致集体的非理性,造成效益最劣结果的实现。“囚犯两难抉择”有两个关键前提,一是囚犯的理性逻辑思维,即囚犯将遵循基本逻辑原理进行理性选择,换句话说,在两种可能的结果面前(比如判刑轻重),每个囚犯都将选择最利于自己的结果并据此作出逻辑判断。另一个关键前提是两个理性囚犯在考虑是否招供时只能各自为营,不能沟通、无法交流,故而个人利益的实现与集体利益实现才能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个体理性才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具体到“宇宙黑暗森林”理论,两个“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公理确保了囚犯理性逻辑思维前提的实现——“生存是文明的根本需要”假设宇宙中的个体(或以这样个体为单元的集体)在进行价值判断时是理性而逻辑的,不存在信息完全条件下的非理性悖论;“宇宙中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则相当于经济学中“资源有限”的最基本原理,这确保了个体进行价值判断并作出逻辑选择的必要,否则以大小比较为基准的逻辑判断便失去了依存基础,竞争不再,也便不存在选择的必要了。

“黑暗森林”中的“猜疑链”和“技术爆炸”是为了切断沟通交流的可能——在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对方的善意/恶意以及对方对自己的善恶判断的前提下,任何暴露自己寻求交流的行为都是极度危险的。这两个公理及“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的假设为“囚犯两难抉择”的实现确立了基本条件,从而建立了“宇宙黑暗森林”理论,对著名的费米悖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三体中的经济学,三体中的经济现状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三体》以气势宏大的故事架构、瑰丽新奇的科学想象、浓郁朴素的人文反思,写成了一部带有崇高意蕴的太空史诗,征服了广大读者。

作为一个技术狂的刘慈欣,在小说中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丝希望。

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这一次他彻底沉入到末日景象之中,并从中找到了力与美,体悟到人类悲剧的深刻性。

《三体》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奇崛恢弘,对于三体星系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

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

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

《三体》所体现的,是高级别、高水平的想象力。个中关键,在于幻想的自洽。刘慈欣提供的,是一部纯粹的“硬科幻”作品,是一个与科学理论、逻辑推演都自洽的世界。

诚如他曾写道,“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为达到这种真实,自然不能免除种种束缚。

进行“自我约束”的写作,要比童话式的不羁想象难出许多;也正是这种难度,和因之而成的周密、完备、自成体系,让三体世界免于坠入虚无,最终获得成功。

Facebook创始人扎尔伯格在社交网络上称自己正在读刘慈欣的《三体》,还简单介绍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原因:“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中国科幻小说,甚至现在好莱坞都将它作为剧本来拍摄电影。我最近一直在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三体》可以让我很好地缓解阅读的疲惫,并且也不会无聊。”

有意思的是,《三体》的英译者刘宇昆在下面回复了扎尔伯格,称“我是此书的译者,愿你喜欢这本书”,并在后面用括号附称“你肯定想要读完整套小说”。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