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概括,三体第一章开头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86更新:2023-02-22 19:14:28

第二集

这个史强敢对常伟思这样级别的首长这么说话,王淼有些吃惊。而后者的反击更加的犀利,“我说大史啊,现在看来你在部队上的老毛病没有改啊,你能代表警方吗?你因为自己的恶劣行径已经被停止好几个月,马上就要被清除出公安队伍了,我叫你来是看中你在城市警务方面的工作经验,你要珍惜这个机会啊”“哎,我说啊,那我就是带罪立功了呗,你们不是说那都是一些歪门邪道的经验吗?”“但是有用,有用就行,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是战争时期,你明白吗?”旁边的一位中央情报局的官员也用标准的普通话说了一句:“是的,我们不能再用常规思维,什么都顾不了了”另外一个英俊的上校,他显然也能听懂中文,他点了点头:“to be or not to be”史强看了看汪淼,“他说什么呢?”“没什么”汪淼机械的回答。

这些人似乎都在说梦话,战争时期,什么战争?战争在哪儿啊?王淼扭头望向了大厅的落地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大院外面的城市。春天的阳光下街道上车流如织,草坪上有人在遛狗,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耍。这里边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哪一个更真实了?

常伟思将军继续说道:“最近敌人的攻击明显加强了,目标仍是科学界的高层,请你们先看文件中的名单”汪淼抽出了文件中最上面的那张纸,是用大号字体打印的,名单显然拟的很仓促,中文和英文姓名都有。常伟思看着汪淼问道:“汪教授,看到这份名单您有什么印象吗?”“嗯,我知道其中的三个人都是物理学最前沿的著名学者呀”汪淼回答着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锁定在了最后一个名字上,在他的潜意识中,那两个字的色彩与上面几行字是不同的。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她的名字呢?她怎么了?“我说认识啊”大史用一根被烟熏黄的粗手指头指着文件上这个名字问道,见王淼没有反应,他倒是迅速的做出了反应“啊,不太认识,对吧?想认识认识吗?”现在汪淼知道了,常伟思将军把大史这个他以前的战士调到这里来是有道理的,这个外表粗俗的家伙,眼睛却跟刀子一样啊,他也许不是一个好警察,但确实是一个很角色。

那是在一年前,汪淼是中华二号高能加速器项目纳米构建部分的负责人,那天下午在良乡的工地上一次短暂的休息中,他突然被眼前的一幅构图吸引了。作为一名风景摄影爱好者,现实的场景经常在他的眼中构成一幅幅的艺术的构图。构图的主体就是正在安装的超导线圈,那个线圈有三层楼那么高,安装到一半儿,看上去是一个有巨大的金属块儿和乱麻般的超低温制冷剂管道组成的怪物,仿佛一堆大工业时代的垃圾,显示出了一种非人性的技术的冷酷和钢铁的野蛮。就在这金属巨怪前面忽然出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纤细的身影。这构图的光线分布也很绝,金属巨怪淹没在临时施工顶棚的阴影里,更透出了一种冷峻粗糙的质感。而一束夕阳金色的光透过顶棚的孔洞正好投在那个身影上,柔和的暖光照着她那柔顺的头发,照着工作服领口上白皙的脖颈,看上去就像一场狂暴的雷雨之后巨大的金属废墟上开出了一朵娇柔的花。“看什么看,干活儿了啊”汪淼被吓了一大跳,然后他才发现,纳米研究中心主任说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后者也跟自己一样呆呆的望着那个身影。

汪淼从艺术中回到了现实,他发现那位女性不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因为总工陪伴着她,还在向她介绍了什么,一副很受尊敬的样子。汪淼扭头问主任:“主任她是谁啊?”“你不知道她呀”主任说着用手划了一个大圈,“这个投资200亿的加速器建成后啊,第一次运行的可能就是验证人家提出的一个超显模型,要说在论资排辈儿的这理论研究的圈子啊,本来是轮不到这个年轻女人的,可是那些老家伙不敢先来呀,怕丢人呐,你看让他捡了个便宜吧”“啊,这这个就是杨冬啊,杨冬是个女的”“是啊,我们也是在前天见到他的时候才知道的”那名年轻的工程师凑过来问:“哎,哎,哎,领导他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障碍啊?要不怎么从来不上媒体呢?别是学钱钟书老先生吧,人家到死大家也没在电视上能看上一眼”“切,钱钟书先生我们总算还是知道性别吧”“可是我觉得她童年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经历,也许得了自闭症”汪淼这么说着,心中多少有一些酸葡萄的心理。就在这个时候,杨冬和总工程师走了过来,在经过的时候,杨冬对他们微笑着点了点头,没说一句话。但是王淼却记住了他的清澈的眼睛。

当天晚上,汪淼坐在书房里欣赏着挂在墙上的自己最得意的几幅风景摄影。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幅塞外风光上,那是一个荒凉的山谷,雪山从出了一山谷的这一段半截沧桑的枯木占据了几乎1/3的画面。王淼在想象中把那个萦绕在他的脑海中的身影叠映在了这个画面上,让那个身影位于山谷的深处看上去很小很小。就在这个时候,汪淼惊奇的发现整个画面仿佛苏醒了过来,仿佛照片中的世界认出了那个身影,仿佛这一切本来就是为了她而存在的。王淼又一次在想象中将那个身影叠印到了另外几幅作品上,有时还将他那双眼睛作为照片上空旷而苍穹的背影。这些画面也都一下子苏醒了过来,眼睛作为照片上空旷而苍穹的背影,这些画面也都一下子苏醒了过来,展现出了一种汪淼从来没有想象过的美。以前汪淼总觉得自己的摄影作品缺少某种灵魂,现在王淼知道了。缺的是她。

汪淼正回忆着,忽然听到常伟思将军说道:“名单上的这些物理学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自杀”啊?这真的是一个晴天霹雳,汪淼的大脑一片空白,后来这空白中渐渐有了图像,那是他那些黑白风景的照片,照片中的大地没有了那个女人的身影,天空也抹去了他的眼睛,所以那些世界就死了。汪淼呆呆的问:“这是什么时候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常将军重复着,坐在汪淼旁边的大史得意的说道:“她是最后一位自杀的,就在前天晚上服了过量的安眠药,他死的很顺利啊,没有痛苦的”刹那间,汪淼居然对这个大史有了那么一丝感激。“为什么呀?”汪淼问道,那些照片上死去的风景画仍在他的脑海中像幻灯片一样的循环浮现着。常伟思回答到:“现在能肯定的只有一点,促使他们自杀的原因是相同的,但原因本身在这里很难说清楚,也可能是对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根本就说不清啊,文件中附加了他们遗书的部分内容,各位会后可以仔细看”。汪淼翻了翻那些遗书的复印件,都是一些长篇大论。常伟思继续说到:“丁仪博士,您能否把杨冬的遗书给汪教授看一下?杨冬的遗书最简短,也最有概括性”。那个一直低着头沉默的人,半天才有所反应。他掏出了一个白色的信封,隔着桌子递给了汪淼,大使在旁边低声说到:“他是杨冬的男朋友”汪淼这才想起自己在良乡的高能加速器工地中好像也见过丁仪,他是理论组的成员,是一名物理学家,这名物理学家在对球状闪电的研究中发现了宏原子而闻名于世。汪淼接过信封,从中抽出了一片散发着清香的东西,形状并不规则,不是纸,竟是一片白桦树皮上面写了一行隽秀的字:“一切的一切都导向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但别无选择”连签字都没有,杨冬就走了。物理学,不存在?看着杨冬的这封所谓的遗书,王淼茫然四顾。

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概括,三体第一章开头

《三体:地球往事》解读

《三体》已经非常出名啦,作者刘慈欣,也是中国科幻界毫无争议的第一人,而《三体》就是刘慈欣的代表作。2015年,《三体》第一部获得了世界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奖。这是亚洲作家,第一次获得这个奖。《三体》的主题也非常刺激,大概讲的是一种叫三体人的外星人来侵略地球,然后地球人奋起反抗的故事。
但是,《三体》最大的价值不是讲了一个跌宕起伏的好故事,让人看得欲罢不能;不是得了什么奖,给中国拔份了。它最大的亮点是,它是一部有相当思想深度的作品。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柳传志、扎克伯格、奥巴马,全都公开表示过,他们是三体的粉丝。2016年,刘慈欣在接受杂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好多名人看完《三体》之后,过来问我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科幻小说家能回答得了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在看完《三体》之后,心里萌发了一种对终极问题的渴望。一个科幻小说,怎么会有这样的功能呢?
这是因为《三体》这部小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思想实验大合集”。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是刘慈欣自己的观点。当然他的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他的原话是,“我只写可能的世界”。意思就是,刘慈欣希望在想象里设定一个极端的情况,然后沿着真实可能的逻辑推理,把可能发的故事写出来。
那我们再提炼一下这句话,其实这就是思想实验的意思。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思想实验,它的定义是,使用想象力去进行那些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实验。由于所有事都是在脑子里想象出来的,所以做思想实验,就可以设定出特别极端的情况,你不用真的面对极端情况,就能用很低的成本想明白很重要的问题。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可能就是伽利略扔铁球的实验了。这个实验,在高中物理课上我们都学过。他在比萨斜塔上扔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发现铁球是同时落地的。其实伽利略根本就没到塔上扔球,他就是在脑子里,把这个实验做了。如果这个事靠想就能明白,那就连爬到比萨斜塔上的这个成本也可以省了。
而我们的生活里,其实经常在做思想实验。很多人被迫做过那个经典的思想实验,就是:我和谁谁谁同时掉进水里了,那你先救谁呢?你看,这就是一个现实里不太会发生的极端情况,为什么人们很喜欢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希望在不承担掉水里的风险的情况下,想知道他在你心里有多重要。所以,思想实验就是设定一个情节,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你用最小的代价想明白一些事情。而《三体》的整个小说完美地做到了这点,所有的想象都是真实世界的推理,让你觉得故事里的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
我这次讲《三体》三部曲,把将近100万字的作品,切割成了15个问题,也是15个思想实验。同时,听完这15个思想实验,《三体》三部曲的全部故事情节你就全知道了。故事听完了,你的思想也会跟着作者一起回答15个问题,你也能得到15个扎扎实实的收获。过去的时代,是谁知道答案谁牛的时代。而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很多问题的答案太复杂了,几乎没有正确答案。所以,那些能提出好问题的人是最牛的,是那些能用问题,把所有人的所有知识搅动起来,然后去无限接近真相的人。
我先说第一部,《地球往事》,原书20多万字,把它概括成三个思想实验。第一个思想实验:在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坏系统?第二个思想实验:我们知道打蛇要打七寸,那,打一个文明的“七寸”,应该打什么地方?第三个思想实验:一旦发现系统出现叛徒,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第一部分
实验1:在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坏系统?
先亮一个结论吧,小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信息时代,一个小小的普通个体,是完全可以毁掉一个系统的。在第一部的故事里,人类和三体人,这两个种族,都各自能被他们阵营里的一个普通个体害死。但是人类被坑得更惨。这两个人的名字分别是叶文洁和1379号三体人。在介绍这两个人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三体人的大致情况。在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里,也就是4.3光年之外的恒星系里,有外星人住着,就是三体人。三体人的科技超级厉害,完全超过了人类,但是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的行星特别不靠谱。
在他们的恒星系,一共有三个太阳,造成的结果就是,每个太阳都对三体行星有引力作用,这个就是数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叫“三体问题”,也是小说题目的由来。“三体问题”很复杂,结论是,在三体世界,没有任何办法对未来进行精准预测。说大白话就是,没人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可能明天,呼啦一下,三体人的行星就被三个太阳里面大的那俩吸走了,那三体行星表面就热死,没准哪天,又被三个太阳里的那个小弟吸走了,那这个行星就冷死,还可能,突然一下没弄好,老是这么拉拉扯扯的,行星就掉到某一个太阳里去了,那三体人就全玩完了。
所以,三体人就疯了一样想找到靠谱的行星,比如说绕着一个恒星转的行星,然后殖民过去。三体人就在宇宙里监听信号,非常认真地寻找线索,但他们一直不知道,其实在他们旁边,就有一个太阳和地球。
这是一个大背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人类这边的这个普通个体登场了,就是她把三体人惹过来的,真是把人类给坑惨了。叶文洁,是一位女士,中国人。叶文洁的父母是科学家。本来这是一个很理性的家庭,但叶文洁的父母在“文革”里被迫害死了,所以叶文洁就对人类特别绝望,同时叶文洁又是做科学工作的,她得到了一个便利的机会,能向宇宙发射信号。她就把地球的情况都发到宇宙里去了。这个信号可是三体人做梦都在找的啊。
结果,叶文洁发的信号就被一个叫1379号的三体人收到了。这个1379号算是三体世界的一个底层公务员吧,三体世界是一个特别极权的社会,底层公务员生活特别枯燥,加上这个1379号是一条单身狗,一辈子就是负责监听宇宙信号的,到最后人老珠黄了也没对象,就产生了很强的厌世情结。他就觉得,我这一辈子活得有啥劲呢?而且我们三体人还一心想殖民到外星上去,难道把这种生活方式推广到全宇宙吗?那这么做对吗?我们看,1379号的这种哲学思考当然无对无错,那对于三体人来说,他的这个想法就是错尽错绝了。因为这会耽误整个系统的未来啊。
就在这个时候,叶文洁的信号来了,信号里还附带了地球的信息。这个1379号一看,哇,一颗美丽稳定的行星,太好了,我这辈子就在找这个啊!但是对不起,我现在厌世了,1379号就做了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事。他给叶文洁的回复,劈头就是三句话:不要回复,不要回复,不要回复。重要的事说三遍,我不管你是谁,你如果不回复,在你的这个信号来源上,是有无数颗行星的,我们还是不知道你具体在哪,就永远找不到你,永远找不到你的话,我们过的这种日子,就不会复制粘贴到你们那里去。但如果你回复了,我们是一定会侵略你的。
1379号刚写完这些,啪就发回给地球了。这个行为相当不靠谱,他把千年等一回的机会就这样放过去了,等于他代表所有三体人,做了一个不想活了的决定。结果这个信息刚发走,1379号马上就被捕了。三体人的首领就非常郁闷,以为这个线索就一定是断了,你1379号都这么说了,那傻子才回复呢。结果没想到,在这场比谁更不靠谱的比赛里,叶文洁赢了。其实,是在填补信息漏洞的制度比拼里,地球人败了。叶文洁那边一直没有被捕,所有地球人都不知道有一个叫叶文洁的人,在代表全人类,把三体人这头狼放进来了。
叶文洁收到之后也很吃惊,啊,真的有外星人,而且还是一个不靠谱的外星人,咋还让我别回复呢?这外星人挺有意思啊,还担心我们被侵略。那这不正好吗?我正好觉得人类没希望了,所以叶文洁就回复说,来吧,侵略我们吧,我来帮你们获得地球,我们的文明已经无力解决自身的矛盾了。但就在这个信息马上要发回去的时候,人类这边的信息补漏系统稍微起了点作用,一个领导发现了叶文洁在和外星人联系。叶文洁直接就杀人灭口了,而且为了保密,把自己的老公都捎带着给杀了。等于说,叶文洁是下定决心要把反人类这事进行到底了。
那4年之后,三体人那边就收到了叶文洁的回复,三体人一看都傻了,说还有这么傻白甜的生物吗?而且离得这么近,才4光年,那还说啥,用中国老百姓的话说,“不过了,马上上路吧”,把行星的所有的资源全都用在造飞船上,举三体人全部的力量,开始入侵地球。而人类这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有叶文洁一个人知道这个事。
刚才说的这段,就是《三体》在时间线索上的最开始。这匹狼就是这么被放进来的,后来虐了人类几百年,死了几十亿人,所有的所有,都是从这开始的。那我们来看这个思想实验,叶文洁和1379号,两个无名小卒,就把各自的文明的命运揉搓了两遍。 那我们看,这种事在人类以前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在人类历史里,一个个体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走向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但那些都是位高权重的关键人物,至少得是吴三桂这种人吧。你听说过,两个无名小卒,两人聊着天,就把两个文明的命运反过来调过去地改变了两次吗?这个在人类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不会发生。所以一个信息通畅的时代,是赋予了普通个体极大的破坏力的。
而且这里顺便要说一句,《三体》小说里写的这个情节是完全符合逻辑的。霍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了同样的观点啊,不要和外星人瞎联系,等于霍金在逻辑上是挺了《三体》的。
那我们再看,为什么这一轮三体人赢了。我们刚才提了一嘴,是因为三体人及时修复了1379号的这个信息漏洞,而人类叶文洁这边没有补上,所以这点人类完败,也活该被侵略。而且这些关键信息的泄露过程,可能很无厘头。可能是在一个完全不起眼的节点上,通过一个非常普通的个体,以一个几乎荒诞的理由,在一个你不知道的时候泄露出去了。所以,第一个思想实验给我们的启发就是,那些关键信息,就是有可能让你满盘皆输的信息,一定要保护好。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一个家庭,不要让你的关键信息从任何可能的小地方透露出去。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公司里有人对关键信息的安全马马虎虎,那你就给他讲讲《三体》的这段情节吧。这可是刘慈欣用人类被坑了的惨痛结果,给我们得出的结论啊。
这是第一个思想实验:在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个体是可以毁掉整个系统的。
第二部分
实验2:我们知道打蛇要打七寸,那打一个文明的“七寸”,应该打什么地方?
还是先亮观点,小说里给的答案很明确,打一个文明的七寸,就是打科技,再具体一点,就是打基础科学。下面我们看看小说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刚才我们说到,三体人全副武装来侵略地球了,但是两个行星之间毕竟有4光年的距离,三体人的飞船,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所以4光年要飞400年才能到。三体人考虑问题还是非常细致的。首先,三体人在飞船上,他们的科学进步是停滞的,因为飞船太小,资源也不够,没法一边飞一边研究,所以他们现在科学水平啥样,400年后到了地球还是啥样。
那地球人在这400年的时间里,科技会不会反超他们呢?三体人回顾了一下人类的历史,被吓坏了。答案是,不是超过的问题,而是超过多少的问题。你看,人类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用了几百万年,但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才用了几百年,然后从热兵器到核武器才几十年,那照这个加速度发展下去,400年后,那人类还不得登天啊,说不定人家冲出来,先把你给灭了。所以,三体人必须用什么东西,把地球人的科技锁住。
那怎么锁呢?三体人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打人类的基础科学。说白了,就是打那些看起来没有一点使用价值的科学。这个可能和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总觉得应该是打击我们的宇宙飞船技术,或者是激光技术、核弹技术。但三体人根本不在乎这些,它攻击的目标全是基础科学。其实这个道理说出来也很简单,打个比方你就懂了。就像我们现在要出发去侵略一群树林里的原始人,但路上要走400年,那在这400年的时间里,这个原始部落出什么事我们最害怕呢?你想,如果这帮原始人成天琢磨怎么提升弓箭的射程,或者怎么在箭头上涂抹哪种青蛙的毒药更厉害,那我们就很踏实,那随便弄,甚至还挺高兴的,因为这条路走到头也没前途。
但如果有一个原始人成天不务正业,老琢磨一些很没用的问题,比如说成天琢磨石头是什么构成的,木头是什么构成的。那我们就倾向于把这个人干掉,因为他可能是一个化学家。有了化学家,原始人就离造出枪近了一步。同时,如果这个部落里还有一个原始人,每天都研究几何和数学,那我们也倾向于把他干掉,因为他只要能计算抛物线和弹道,他就离造出炮近了一步。所以你看,我们从这个比方里,就能得出两个结论,我们不害怕对方科学的进步,我们害怕的是,敌对文明的科学站到了新的理论台阶上。而能让对方站到新台阶上的,是一开始看上去很没用的基础科学。
所以说,对于刚才提出的问题,怎么打一个文明的七寸,只要让一个文明的基础科学没有进展,就等于给这个文明封了一个天花板。只要你登不了台阶,那不管你在天花板底下怎么折腾,也不会出什么事。
那我们把角色转换一下,现在我们是原始人了,在三体人看来,人类现在是在一个什么层级呢?2017年,人类的理论物理学,是在大跨步前进的。人类的探索方向,就是极化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极大,一个是极小。极大靠望远镜,极小靠对撞机。先说望远镜,我们要感谢地球有一个晴朗的夜空,它能让我们用望远镜拼命向外看。这个看的过程,稍微说得不严谨一些,是一个看热闹的过程。看热闹的不怕事大,事情越大,我们的宏观理解就越广阔。所以我们专挑那些大事看,什么超新星爆炸,什么黑洞互撞,什么星系合并之类的,这些都是宏观上的现象。
但看完宏观的现象,我们怎么认识本质呢?答案是,回到微观世界。现在人类发现,整个宇宙有点像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你别看宇宙那么复杂,但在本质上,可能就是由17种粒子,也就是17种俄罗斯方块一样的积木块儿拼成的,这就是现在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理论认为,世界就是由17种粒子,通过一些规则相互拼接,拼出了整个宇宙。
所以,我们人类的研究过程可以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举头望宇宙,低头玩粒子”。而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把我们研究粒子的机器引出来,这就是对撞机。对撞机就是把上帝给的这些俄罗斯方块儿,加速到很快的速度,让它们互相撞,在极端的条件下研究粒子的本质。
所以,绕了这么一大圈,我们的结论得出来了,人类这个文明的未来,或者说人类的七寸,就是在对撞机这个点上。如果没有对撞机,我们就傻了。因为我们不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对撞机,你再仰望星空,那就真是看热闹了。三体人就是这么做的。下面,咱们回到小说情节里。
三体人派出了一个叫智子的东西来封住我们的科学。智子是一个多功能的超级微型机器人,它质量只有一个氢原子那么大,所以智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只要4年多的时间,就能飞到地球。智子的制造原理非常高大上,三体科学家先在9维空间里建造了一台叫智子的超级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结构很复杂,质量也很巨大,在建好之后,再把这台机器人从9维空间折叠到我们所在的3维空间里,折叠之后,就发生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这台机器人就只有一个普通的氢原子那么大了。就可以很方便被发送到地球上来。
智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干扰人类的对撞机。智子不能破坏对撞机,但是它可以捣乱,智子可以变成任何一种粒子,用光速在对撞机里穿来穿去,制造大量的假信息,那实验结果就是一团糟。对撞机一旦不好使,就给人类上了一层天花板。这是我们第二个思想实验的内容,一个文明的七寸,就是在它的基础科学上,再具体一些,就是在理论物理上。
那想明白这点对我们有什么收获呢?它能增加我们的智识,它能让我们理解人类文明进程推进的机制。如果你以后再听到有人说,花几十亿造一个什么对撞机,有啥用啊?你就告诉他,人类的福祉,子孙后代的未来,甚至有一天真的外星人来了,我们拿什么跟人家打,就是靠这些。如果你的孩子在物理方面有兴趣,那一定引导他,要告诉他物理不光是一个小球一个小车推来推去做题的,物理是人类的未来,这样他会更有兴趣。还有,我们在生活里,如果遇到物理学家,要记得请他们吃顿好点的饭,听他们聊聊他们在做的事情。好的,这是我们第二个思想实验。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
第三部分
实验3:一旦发现系统出现叛徒,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们接着回到小说的故事里,我们之前说了叶文洁。她把三体人引进来了,还在地球上组织了一个叫地球叛军的组织,召集了一帮世界观很独特的人,目标就是配合三体人入侵地球。为了不让人类发现,这帮地球叛军买了一艘大邮轮,这船就不靠岸了,只在海上办公,各种和三体人来来回回地通信,等于说有很多聊天记录吧。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经过一番复杂的斗争,最后人类把叶文洁活捉了,知道了这个邮轮的存在。
这时候问题来了,面对叛徒,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小说给的答案是,干掉他们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获得叛徒和对方的聊天记录。
两个原因,第一,一个叛徒能从前所未有的客观角度,来对你进行判断,因为这话是要说给你的对手听的,所以比说给你听的更大概率是实话,你自己到底什么方面很强,什么方面很弱,这个反馈是有很高的价值的。第二,你能知道对手的重点是什么。中国围棋里有一句话,叫对手的要点,就是你的要点。说的是,棋下到一半,如果觉得局势不明确,那你就跳到对手的角度上,如果你是他,你最希望占到哪个点,那你就落子到那,对方一定很难受。这个道理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也是通用的。从对手向叛徒询问了什么信息,你就能推算出对手的要点是什么。
所以说,发现系统里出现叛徒,第一反应千万不要是把叛徒抓出来,而是要先确保把聊天记录拿到。我们就来看看第一部最后非常精彩的一个段落,来看看人类是怎么拿到这个聊天记录的。首先,直接上船抓捕肯定是不行的,这帮地球叛军全是亡命之徒,和耗子一样警觉,一旦发现不对,马上就会删了聊天记录,然后集体自杀。最后,人类发现,找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是,这艘船会在某一天通过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河,最窄的地方只有152米,和在河里航行没啥区别。人类就想出一个方案,就是在巴拿马运河的两边,架起两根高杆子,在杆子中间拉满直径纳米级的超强韧的细线,每隔50厘米一根,这些纳米丝用肉眼看不见,但它们比刀还锋利。如果一艘船从中间开过去,那船上的所有东西,包括船员,就会像切香肠一样,被切成不超过50厘米的肉段。人被切之后就失去行动能力了,来不及删聊天记录。而万一把电脑硬盘切了,切面会很整齐,数据可以恢复。
人类的这个计划非常成功,小说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在切割现场,这艘船就像一沓被向前推开的扑克牌一样。船被切成了一沓50厘米厚的薄片儿,所有地球叛军也都全部当场死亡。在船的废墟里,人类找到了珍贵的聊天记录,一共有28个G。人类打开这些资料,得到了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情报,整个后来的故事,全都和这两个情报直接相关。
第一个,智子那个东西,除了是来封锁人类科技的天花板的,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它是一个无死角,全天候超级监测器,可以说无处不在。人类说的每一句话,三体人都在看直播,而这个传播是超距的,信号不用飞四年,智子看到什么,三体人那边就看什么。第二个信息,就是在整个地球上,三体人只怕一个人,而且派了地球叛军各种暗杀这个人。这个人叫罗辑,很巧,就是罗辑思维的前两个字。但人类非常奇怪,因为罗辑就是一个33岁的普通中国男性,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但是,刚才说了,敌人的要点就是我们的要点。所以人类开始对罗辑高度重视。
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思想实验。在系统内部发现叛徒,最重要的不是灭掉叛徒,而是获取高价值的信息。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收获是,在生活里,在职场和创业过程里,是真的可能面对的,那我们要学人类,稳住,怎么能在叛徒不知道的情况下,查看他们在向对手传递什么信息,反推出对付敌人的办法。如果叛徒这个棋子用得好,你会变得比敌人更有利。
总结
那说到这,《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的主要情节,也就给你说完了。我们一共说了三个思想实验。
第一个思想实验:信息时代,一个普通个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坏系统?小说给的回答是,可以毁掉系统。关键信息一定要谨慎。第二个思想实验:打一个文明的“七寸”,应该打什么地方?小说给的回答是,打理论物理。如果我们平时见到物理学家,我们要尊重他们。第三个思想实验,一旦发现系统出现叛徒,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要获取叛徒和对手的聊天记录,对手想抢占的要点,就是你要抢占的要点。
《三体》三部曲之一,《地球往事》,就给你说到这了。我们来看一下局势吧,强大的三体舰队已经出发,大概在45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面对这些异星侵略者。他们的科技比我们强,他们用智子封住了我们的科技,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偷听我们的信息,偷看我们的资料,那这个仗该怎么打呢?《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敬请关注。

三体第一部地球往事概括,三体第一章开头

《三体·地球往事》简介

《三体》系列讲述的是地球与三体世界两个文明之间的历史与交集,以及整个宇宙的结局。

首先说明一下三体指物理学上的三个太阳组成的恒星系,它们之间引力相互作用错综复杂,距离忽远忽近。这导致它们的行星,也就是三体世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文明发展断断续续。

地球往事

此时地球世界的中国正处于文革年代,第一部女主角叶文洁的父亲被迫害致死,叶文洁本人也受到诬陷。所幸其所学专业为天体物理学,和某项国防项目相关,由此捡回一条命进入红岸基地。

红岸基地有一个巨大的发射天线,名义上是为了大功率激光武器研发,但其真正目的其实是通过大功率无线电波寻找外星人。

叶文洁通过太阳的电波放大效应向宇宙发送了信息,8年后收到了三体世界的回复,内容为“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这是一个善良的三体监听员发来的。

只要不回答,地球之于三体世界就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而已,无法确定距离。但一旦回复就会被定位下来,三体世界遭受着苦难,正想要进行星际殖民,一旦回复地球将会被占领。

但叶文洁由于自身的种种经历已经对人类世界绝望了,于是发出了回复,希望借助三体人改造地球。为此她甚至趁在悬崖上检修设备时锯断绳索,杀害了知道了通讯秘密的基地政委,但也使自己的丈夫杨卫宁不幸坠亡。

后来文革结束了,叶文洁生下了遗腹女杨冬。改开后回到母校清华任教直至退休。

时间来到21世纪初,知名学术组织“科学边界”的成员接连自杀。研究纳米材料的汪淼博士受军方委托进入调查。紧接着他便遇到了第二件怪事—幽灵倒计时。

汪淼眼前出现了一组神秘的倒计时数字,无论怎样都无法去除。在拜访了科学边界成员物理学家申玉菲以及见到了宇宙背景辐射下的倒计时后,汪淼确信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限制着人类科学。

汪淼发现申玉菲沉迷于一款VR三体游戏,于是也进入了游戏中调查,汪淼前后五次进入三体游戏世界。

通过三体游戏汪淼了解了三体世界因三个太阳引力不平衡而遭受的苦难。随着在游戏中的优秀表现,汪淼被开发者邀请参加线下聚会。

在聚会中汪淼震惊的发现这群人的精神领袖竟是叶文洁。而本作关键人物警察史强也做好了准备,在聚会时冲入会场逮捕了众多与会成员。

经过审问披露了更多有关三体世界的信息。原来叶文洁回清华任教后,在一次外出考察时认识了伊文斯。伊文斯是个美国富商的儿子。

因对人类肆意破坏环境感到痛心,一直坚持在荒漠植树造林保护病危动物。叶文洁告诉了伊文斯关于三体通讯的事。

两人一拍即合,均认为人类已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改变世界。于是伊文斯在回美国继承了父亲上百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后和叶文洁一起创立了地球三体组织(ETO)。旨在借助外星高级文明改造人类社会。

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地球三体组织中逐渐分为三个派别。因仇视人类而希望让三体人灭绝人类的降临派,希望找到三体问题解决方案的拯救派,以及靠出卖同胞为三体世界做事的幸存派。

这三个派别的理念均与叶文洁当初希望借助外星文明改造人类的梦想不符合,但叶文洁在组织中却无法弥合这裂痕。

ETO中目前降临派占主导地位,其由伊文斯领导。伊文斯凭借其财力建造了审判日好轮船,并在巨轮上配备的大功率调查表发射器垄断了和三体世界的通讯。

由于在最后一次进入三体游戏时,汪淼看到了正在启程入侵地球的三体舰队。于是为了获取更多关于三体世界的信息。

多国军方联手在巴拿马运河上组织力针对审判日号的古筝行动。运用汪淼研究的纳米飞刃,成功切割掉了审判日及包括伊文斯在内的所有船员,完好地获取了28G的三体通讯信息。

经过解密,人们发现了三体世界更大的秘密。原来三体人的舰队到达地球要450年左右,这段时间为了防止地球科技的发展。

三体人发首先送了两颗智子来地球。智子是将原子核中质子二维展开后在上面刻蚀电路,再重新卷曲为11维状态微粒的微型计算机。

智子可以以光速飞行,且两颗智子直接可以通过超距作用实时通讯。微观的智子可以干扰人类基础物理粒子对撞实验,锁死人类科技。也作用于人类视网膜。

这便解释了幽灵倒计时和许多科学家因对物理学绝望而自杀的原因。至此人类社会陷入恐慌,三体危机爆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