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与现实世界相似吗?,三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393更新:2023-02-23 06:02:12

《三体》电视剧正在热播,这部根据获得世界顶级科幻大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将带给人们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里面描述的三体人生存于一个有三个太阳的时空,经历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残酷环境。

在我们真实世界,存在这样的地方吗?其实,具有一定科学常识的朋友,就知道《三体》里描述的三体人世界,是以距离我们约4.3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为背景创作的,那里真的有三颗太阳,也就是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一个三合星系统。

这个三合星系统被称为南门二,又叫半人马座α星,由A、B、C三颗恒星组成,其中的老大A是一颗质量与太阳相当的恒星,由于是距离我们很近,因此很亮,视星等达到-0.01等;老二B比太阳稍小,质量约太阳的0.9倍,亮度也要暗一些,视星等约1.33等。

由于A、B两星距离较近,只有约36亿公里,只相当太阳到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我们位置肉眼看到的南门二,实际上是这两颗星重叠的亮度,达到视星等-0.27等,是全天第三亮的恒星。

老三C是其中最小的一颗恒星,而且小得不成比例,质量只有太阳0.122倍,亮度也很弱,视星等只有11等左右,人眼是根本看不见的,需要借助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够看到。

这颗C星才是距离我们真正最近的恒星,只有4.22光年,因此人们把它称为“比邻星”,从宇宙尺度来看,是近在咫尺的邻居。

这个三合星系统并不像《三体》描述的那样,运行没有一点规律,而是很有规律。老大老二距离较近,相互玩着二人转;而而比邻星则在远达0.2光年的地方,围绕着老大老二这个系统公转,转一圈需要547000年。

《三体》小说虽然是以这个三合星系统为背景写的,但也仅仅将这个三合星系统当作一个引子,其中的天体环境和故事情节就完全是虚构创作出来的了,什么三体人、恒纪元、乱纪元,三个太阳无规律的肆虐着那个世界,都是作者的奇思妙想,并不是南门二系统的真实情况。

最新观测研究发现,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至少有三颗行星相伴,按照行星编码规则,分别称为比邻星b、比邻星c、比邻星d。但人们对那里的状态迄今知之甚少,因为即便在大型天文望远镜中,比邻星也只能看到一个暗淡的红色亮点,连星体的圆面都无法看到,行星就更完全看不见了。

人类发现这些行星,是通过它们运行对恒星产生了遮光现象和引力摄动,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现象产生的光谱细微变化,分析计算出其拥有行星的大致情况,再通过科学建模,就对比邻星及其所属的行星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并认为比邻星b可能有生命存在。

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质量只相当于太阳的约九分之一,直径约太阳的七分之一。由于红矮星核心压力小,核聚变剧烈程度较低,因此亮度弱。比邻星表面温度约2800K,不到太阳的一半,亮度只有太阳的千分之一点五五。

这样,比邻星b虽然距离主恒星只有约700万公里,只相当于水星与太阳距离约12%,但却和地球一样,处于自己主恒星的宜居带。所谓宜居带是指恒星与行星在一个恰当距离,这个距离形成的行星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的存在。

由于比邻星b距离主恒星太近,研究认为它可能像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一样,已经被比邻星潮汐锁定,就是自转与公转同步,一面一直朝着比邻星,另一面一直背着比邻星。这样背阳一面与向阳一面温度就是冷热两重天,向阳一面温度永远较高,而背阳一面永远都是酷寒,没有季节变化。

也有一种猜想,比邻星b像水星一样与太阳形成3:2的轨道共振,就是围绕着太阳公转两圈,自己自转三圈,这样就不是一面一直朝着太阳了,有了季节变换,环境气候就好了很多。比邻星b公转周期为11.2天(地球日,后同),如果形成3:2轨道共振,自转周期就是7.46天。

如果比邻星b表面有液态水和浓厚大气存在的话,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当比邻星b在被比邻星潮汐锁定的情况下,这些生命很可能生存在晨昏圈带,也就是在太阳照耀着的白天与照不到的黑夜交界处;如果比邻星b形成了3:2轨道共振,则环境相对温和很多,平均温度将与地球相当,这样,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和地域会更大。

那么,比邻星b上的生命会像《三体》描述的那样恐怖吗?

绝对不会。因为比邻星是在一个稳定的三合星系统中,围绕着A、B两颗主星系统公转,547000年才转一圈。比邻星b上的生命如果有视力的话,看到的只是一颗太阳,就是比邻星;因为另外两颗太阳距离比邻星b有0.2光年,看起来只是一颗比金星更亮一点的星星而已,视星等约为-6.66等(金星为-4.6等)。

因此,在比邻星b上的生命,永远也不会体会到《三体》科幻小说中乱纪元的那种恐怖,它们只会看到天上有一个太阳,或一直一动不动的照耀着(潮汐锁定情况下),或每隔7.46个地球日升起落下一回(3:2轨道共振情况下),过着《三体》中所谓“恒纪元”的温润日子。

那么,比邻星生命比地球生命还舒服吗?不,其实那里的环境比地球恶劣多了,导致这种恶劣的原因,主要是红矮星具有耀星特质。所谓耀星是指一种变星,其亮度常有不可预测的变化,有时在几分钟内改变几个星等,随后又会慢慢复原。

这种亮度变化是由于恒星色球层上大规模耀斑爆发造成的,这种剧烈的爆发,会伴随着强大的射电乃至X射线爆发,因此,这种爆发对生命是致命的。

比邻星就是一颗典型的耀星,2019年,科学家们观测到那里爆发了一个巨大光学耀斑,总能量输出达到16亿亿亿焦耳,相当于3000亿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这种辐射到达仅距离700万公里的比邻星b,对生命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这种巨大能量耀斑爆发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太阳上,但一般要十到二十年才会发生一次,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是比邻星b距离比邻星的20倍,因此威胁小多了;而在比邻星上,这种爆发每隔几周就会发生一次,这是比邻星b生命存在与否的最大威胁。

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认为,比邻星b的环境能否允许生命的存在还不能确定,即便有生命存在,也可能是一些极为低级的生命,它们或许存在于晨昏圈一带,或许隐藏在深海里或地底下,才有可能躲过这些频繁爆发的致命辐射。

这样说来,比邻星b上即便有生命存在,生存环境虽然没有《三体》小说中描述得那么恐怖,生存繁衍也是十分不易。如果那里有《三体》中描述的“或级科学家”的话,它们观测到太阳巨大耀斑爆发,发出的警告将不会是“立即脱水”,而是“立即下潜”或“立即钻入地下”。

2022年2月,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比邻星第三颗行星比邻星d,这颗行星距离主恒星更近,只有433万公里,质量只有地球约四分之一,5.12天就绕比邻星公转一周,是迄今发现太阳系外最小的行星。研究认为,这颗行星上也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生命,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类对这个最近的恒星邻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盼望着那里有我们的知音。

比邻星的年龄比太阳还大些,约为48.5亿岁,因此,那里的生命起源或许比地球还要悠久。而红矮星的寿命都超长,比邻星的寿命可达千亿年以上,甚至万亿年,比太阳寿命长了几百倍,因此,那里的生命将会有比太阳系更长久的发展空间。

但这一切的真实样子,现在我们还无法知晓,只能等待人类科学不断进步,观测手段提升到足够强大,或者能够派出探测器到现场一观,才会知道。这个时间需要多久呢?这是另一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注意时空通讯后发文章,一起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感谢理解支持。

三体与现实世界相似吗?,三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三体宇宙在现实中存在吗?

一提到科幻小说《三体》,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三体人生存的星球附近有三颗恒星,他们的运行轨道极其不规则无法预测。也因为如此,三体人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在他们的文明遭遇数百次的毁灭与重生之后,他们准备逃离这个鬼地方。正在这个时候,接收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于是三体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开。那么,宇宙中是否存在类似三体的星球呢?


众所周知,人类目前正在积极搜索外星人的踪迹。其中最重要的是先搜索到外星人所在的星球,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系外行星。人们相信太阳系外的恒星也存在着所谓的行星,这个理论预测已经存在非常久了,但直到1992年人类才真正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此后,美国宇航局的行星狩猎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很多系外行星。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系外行星超过了四千多颗。

2019年,科学家在美国宇航局“苔丝”卫星收集的数据中发现了这样一颗系外行星,和《三体》中描述的一样,这颗行星拥有三颗太阳,这颗系外行星的编号是LTT 1445Ab。这个现实中的三体系统离地球大约22.5光年,且这三颗恒星都是处于生命后期的红矮星。


科学家根据“苔丝”卫星收集的光谱和轨道数据,发现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是由岩石组成的,比地球还要大三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8倍。它的表明温度最高可达160摄氏度,目前还不清楚这颗行星上有没有大气。它每5天绕其中一颗恒星旋转一周。

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判断这颗星球上是否有文明存在。不过科学家推断,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生命基本上是无法生存的。但是也不能排除他们的文明程度较高,生存在地下以躲避变化多端的环境。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不要试图与他们进行通讯。霍金早就警告人类,不要试图与外星人接触,而科幻作品《三体》中的森林法则也是这么觉得。


不管如何,希望科学家尽快调查清楚这颗行星的详细情况。这不仅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也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的”这个谜题也将得到解答。

三体与现实世界相似吗?,三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三体》与其他的科幻题材的作品有何不同?

我认为《三体》与其他的科幻题材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里面的科学幻想比较贴近现实的理论。大刘喜欢结合战争题材,所以里面有很多战场和武器的描写,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黑暗森林理论,是关于宇宙中各个文明之间关系的一种猜想。看完《三体》你就会觉得很多其他的科幻小说或电影都是瞎逼逼,幼稚(就硬科幻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是创意,只要有创意,幼稚点也没关系)。到了《三体3》就是大刘对全宇宙未来的思考和想象了,时间跨度达到百亿年甚至永恒,而这仅仅起源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三体》是一部科幻巨作,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慈欣著。虽说也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却与其他的科幻小说大相径庭,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独特的书。举例来说,在大多数小说中,外星人都有着上帝般的形象,对人类亲切至极,会安慰人类,帮助人类,可谁知外星人是善是恶呢?《三体》便一反常态,将外星人刻画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机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着缺陷,却又十分的合于情理。这一下,就将它们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书中还提到一个新的词语——智子。刚开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被三体人(外星人)用我们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赋予了生命,可随意维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质子!这想象,真是既天马行空,却又有着科学的依据。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能够将它想象出来!

在作者的笔下,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人类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从而在对未来科技进展和星际航行的想象中衍生出诸多关于哲学、伦理等命题的思考。

在科幻的世界,人类如同河伯望见沧海、青蛙跳出枯井,既乐观憧憬未来,亦警醒科技之灾。《三体》获奖,固然不能说明中国科幻小说跃上了新台阶,起码也摒弃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总是囿于“民族与历史”的偏见。对中国科幻文学创作与市场而言,总归是锦上之花或雪中之炭。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