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跨省通办,长三角一体化 项目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696更新:2023-03-03 09:09:13

高铁全年新增超130公里

高速公路新增约510公里

新开通12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

......

昨天,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在南通召开,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并签署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共谋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会议现场

近年来,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交出了一份“满意新答卷”。

2022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形成1项共同宣言、2项共识、3项合作协议等成果。其中,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协同推进跨省市项目共67个。包括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千黄高速公路等3个省际双方全部建成项目,一方建成项目15个。新开工沪渝蓉沿江高铁合肥经南京至上海段、南通经苏州嘉兴至宁波铁路、沪苏嘉线等9个项目。目前还有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南京至马鞍山线、南京至滁州线、苏州至台州高速公路等12个项目在建;其余28个项目均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浙江景宁至文成段

●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再提速。高速铁路里程超过6600公里,覆盖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总里程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群首位。横贯东西的沪渝蓉沿江高铁开工建设,纵穿南北的通苏嘉甬铁路全线开工建设,长三角绿色生态示范区首条快速通勤铁路——沪苏嘉城际铁路实现开工建设。

● 省际公路联通能力加速提升。高速公路网规模达1.67万公里,实现陆域县县通;2022年新增4个省际高速公路接口,总数达33个。省际通达度有效提升,省际出行时间明显减少,百姓跨省出行更加高效。高淳至宣城高速公路、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临安至建德高速公路浙江先行段、千岛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宁滁高速公路江苏段、徐淮阜高速公路安徽段开工建设。

千岛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

● 水上长三角潜力持续激活。高等级航道网规模超4270公里,通江达海的干线航道网络逐步完善,助推运输结构向更加绿色低碳转变。水阳江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达标打通了皖江城市带水运主通道,杭申线浙江先行段开工建设,长湖申线江苏段加快建设,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开工建设。

● 交通“同城待遇”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长三角累计发行超4000万张加载交通功能、可在长三角地区通用的第三代社保卡,持此卡的居民可在长三角全部设区市及全国318个城市乘坐公共交通一卡通行。

居民刷第三代社保卡乘坐公交车

● 省际毗邻公交网络体系日益完善。2022年长三角新开通12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累计达95条。高淳至宣城、溧阳至宁德、宁马高速江苏段改扩建、临安至建德浙江先行段、千岛湖至黄山安徽段等5条省际高速建成通车,省际高速公路接口新增4个,达33个。宁滁高速公路江苏段、徐淮阜高速公路安徽段开工建设;长三角区域全年新增高速公路约510公里,高速公路网规模达1.67万公里。路打通后,毗邻公交线继续提上日程,长三角地区累计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95条,有效解决跨省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 推进区域协同监管水平。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网络预约出租车营运证等4证共享互认基本完成;推进信用管理与交通工作深度融合,发布全国首部省级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建立道路交通联合执法共商共建共享交流机制,召开道路客运数字化监管研讨会、道路运输联合执法交流合作会议等,联合开展省界“两客一危一货”专项执法检查行动,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 港航一体化治理结出“新硕果”。全国首家由两省共同设立的营运船舶通检互认工作站——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挂牌成立运行,跨省换证更加迅捷便民,入籍检验周期从1个月缩短为3天,两省运营船舶实现通检互认,每年可为3000多艘船舶提供一站式检验服务。

位于泰州大桥下的苏皖船检一体化工作站

据悉,三省一市交通部门充分响应广大群众的需求和呼声,将群众反映的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了分析,宁杭高铁二通道、省际毗邻公交、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建设以及提升交通出行同城待遇等高频次需求,纳入了2023年的工作要点。现有宁杭高铁2013年开通,经南京、常州溧阳、无锡宜兴、浙江长兴、湖州至杭州,宁杭二通道在其西侧,将弥补沿途南京高淳等地的高铁空白。

2023年,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杭昌高铁黄昌段(安徽段)、金华至宁波铁路、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三四线、合肥派河港物流基地等5个项目具备开通条件;计划开工杭州萧山机场联络线、北仑支线复线等5个项目,续建22个项目。(相关链接:长三角铁路今年计划开通5个项目,江苏浙江安徽都有)

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将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