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成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活英语「电影成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活」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381更新:2023-03-16 01:48:17

从搬着凳子到操场占座位看黑白电影,到单位发电影票去电影院看《少林寺》,再到躺在VIP放映厅头等舱座椅上看好莱坞大片,电影业的沧海桑田,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记得我第一次看电影是在市区烈士陵园广场那里,露天播放的。第二次是在东安影剧院看,买票进去的。后来东安影剧院拆掉了,在旁边建起了云浮影剧院。”近日,市区大地影院总经理梁俱荣回忆起小时候看电影的情形如数家珍,“对《少林寺》印象最深,还有《木棉袈裟》、《神秘的大佛》、《南征北战》、《智取华山》、《地道战》,我都看过。”

梁俱荣说,那个时候电影票大概是5分到1角钱,一个晚上最多只能播放两场,电影的排期一个月前就已经定好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去肇庆工人影剧院看了一场电影,那里场地大,屏幕宽,影像清晰,音效好,让他对电影有了新的认识。再后来,到广州华南影都看电影,让他大开眼界。

2009年,喜欢看电影的梁俱荣在云浮率先引进数字电影,在市区兴业广场开办经典影院,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看电影的热情。

“当时有3个放映厅,但还不是标准影院。”梁俱荣说,2015年,他开办的大地影院,才是真正的云浮首家数字标准影院。标准影院在放映厅层高、座椅间距、屏幕大小等方面都有严格执行标准,全部达到了才能叫标准影院。

大地影院营销策划经理梁杰向记者介绍,在电影胶片时代,一部黑白影片的胶片重量在50公斤左右,后来有了彩色影片,胶片也变小了,但仍然有六七公斤重。迈进数字时代,播放再也没有胶片时代的“沉重”,令人惊叹的3D电影也随之而来,4K的像素在清晰度上也逼近了极限。“如果实现了激光放映,就可以裸眼看3D片了。6K的像素暂时还很难达到,因为拍摄成本太高了!”梁杰说。

看电影的环境也在变:空调取代了风扇,无论炎夏寒冬,影院里四季如春;音效越来越逼真震撼,环绕音响由5.1升级到了7.1;座椅越来越舒服,在大地影院的VIP厅,座椅如同飞机头等舱座椅一样,面料是进口牛皮,还可以调节角度躺着看电影。

“现在越来越多市民明白在家电视机或电脑上看电影,和在影院看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部好电影,就像一本好书,对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都有帮助。看电影已成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活习惯。”梁杰说,市民健康文化活动的时间增加了,参与低俗、庸俗的文化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

影院功能也由单一的放电影转变为多功能的展示厅。如今的影剧院,可以召开产品发布会,开办个人音乐会,举行专题沙龙或公益活动,甚至还有人包场请亲戚朋友看电影,中场现场插播“求婚”片断。

而自拍微电影也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购置几万元的装备,写一个小剧本,找几名群众演员,就可以拍一部微电影。不过梁杰认为,在云浮拍摄微电影,缺的还是好的剧本和专业的演员,电影是浓缩的影视艺术,许多微电影其实只能算宣传片或短片,但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让人们敢于追逐梦想,让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

云浮融媒中心

记者:梁耀天

编辑:黎雅欣

值班主任:陆致彤

值班总编:赵军鳗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