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艺术还是商品(电影是艺术还是商品如何理解)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17更新:2023-03-16 01:57:49

电影到底是艺术,还是商品?这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可能觉得电影一定具备某种美学元素,比如,某个名导的作品,就一定非看不可。但是,当我们看到烂片、成千上万都差不多的题材时,我们又会痛骂电影是流水作业下的粗制滥皂造。

那么,电影到底是像文学艺术一样有灵魂作者呢,还只是一件商品而已?今天我们先从商品一方面看看。电影的独特生产模式,是集体性的。以美国好莱坞的片厂制为例,从制作到消费都是集体性。制作涉及大量工作人员,消费也涉及集体观众,这种电影的特殊生产模式,使电影不同其他独特的个人艺术创作。因此,一直有不少人认为,用传统对艺术品讨论的方式来分析电影,是不可行的。以下是从片厂制影响电影制作的几点观察。

1.电影遭用来作宣传任务

在制作的集体性方面,由于电影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商业活动,市场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少人知道,中国为拍《红楼梦》,演员由十三岁拍到十七岁,不惜工本,或者像苏联拍《战争与和平》(1968),动员部队来拍摄,除了这些宣传任务,制作电影,不可能完全不计成本。

2.好莱坞在乎的是商业利益

电影的生产模式,跟美国好莱坞片厂制 有互动关系。当市场对某类电影反应良好,片厂就大量生产,反之就停止,一切都以盈利挂帅。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从事公式化生产,所有受雇的电影人,都要跟市场配合,因此电影是文化工业。因此,电影的生产模式,决定性的生产因素,其实是商业利益,而不是艺术水平。是票房的反应,决定电影类型的命运,例如50年代的西部片、60年代的歌舞片、二战前的黑帮片。

3.催泪剧为吸引女性

电影票房会如何影响电影的生产?有趣的是,有些特定类型的电影,其实是为了吸引特定类型的观众。例如家庭伦理片就主要吸引女性,所以过往也称为催泪剧。

4.一晚两场拯救电影业

或者很少人知道,在经济大衰退时,为了吸引观众,有一种叫一晚两场的制度,一张票可以看两部电影。于是,一晚两场因而产生,片长约70分钟,成本较低,结果为不少导演造就累积经验的机会,形成小众电影及大量动作片。因此,从电影片厂制下,更多的似乎只是消费模式的反映,多于由于内在美学因素。那么是否代表电影只是商品,没有类似艺术品的作者?但又如何解释有强烈个人艺术风格的大导演作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