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秦颂这个演绎的时代或许就是历史真正的模样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17更新:2023-03-17 15:01:05

电影《秦颂》是一部诞生于1996年的历史故事片,导演周晓文和编剧芦苇自1989年开始创作,光剧本就耗时6年,1995年有香港大洋影业投资4000万启动拍摄。该片拿到了当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大奖,然而在国内却遭遇了票房扑街,上映仅仅四天就被撤下,一年后再次上映也无人问津。

故事从老年秦始皇黄河祭神开始,他用微不可查的声音发出命令:以乐器祭河,日后历代君主不得重用乐人。这是他给后来者留下的最后一条治国之术,只是没能料到秦国此后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来者”了。

当沉重的编钟被投入到黄河的滚滚浊流当中,就如同殉道者的纵身一跃一般,这给观影者留下一个巨大的疑问:这位千古一帝到底经历了什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非要跟“乐人”过不去呢?

影片描述的是大秦帝国统一六国前后,为了寻找战乱结束之后能够安抚人心的《秦颂》的故事,然而,始皇帝心目中的《秦颂》究竟是何模样?安抚何人?又将有何等功效?

影片的英文名叫“The Emperor'sShadow”(帝国的影子),这有点意思。

栎阳公主和秦始皇都想要高渐离当自己的影子,何谓人的影子?自然是如同真人版的镜子,二人都觉得在高渐离身上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哪怕各自性格截然不同。

栎阳公主出现在高渐离从燕国被绑回来的现场,后者因为一句无脑吐槽而被未婚夫王贲烙上了战俘的专属烙印,栎阳则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玩具,表面上拿着烙铁威胁“你再喊一声,我就再烙一个”,实际上却打起了找父王要人的算盘。

随后,栎阳主动申请要“喂活”绝食的高渐离,然而各种花式劝说和美味佳肴都未能令他开口,虽然如此,笔者却捕捉到了他喉结的抖动,或许未见的想死,或许又是失去了绝食而死的勇气。

▲膜拜一下葛大爷

直至栎阳公主唱起了当年高渐离和嬴政最爱的童谣《两只小狗》时,他突然把手缓缓放到了公主的胸部(当时笔者惊呆了)。

从小生活在太监堆里的栎阳第一次与男人的亲密接触,脸上呈现出复杂的表情,她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立即豪饮了一壶水,再用“皮杯儿”将水喂了过去。

高大爷这次没有拒绝,次日就元气满满的复活了,与之前的寻死觅活截然不同,更非是对嬴政的妥协,而是在酝酿一个惊世骇俗的阴谋。

按照栎阳和嬴政的约定,复活的高渐离暂时被委以教公主弹琴的任务,神清气爽的他开始了宫廷教师的生活,却在一次教学过程中猥亵了自己的学生。

从过程来看,一个嗷嗷乱叫,一个欲拒还迎,虽然并不意味着爱情,产生的奇效却不止于栎阳被打通经脉,神奇地站了起来(小时候骑马摔瘫了),还建立了一个微妙的认同:

栎阳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长公主,千古一帝也在她的挖耳勺下俯首称臣,这是幸运,更是悲哀,哪怕半身不遂也被老将王翦看中想纳为儿媳,并以此作为家族的护身符,这是心高气傲的栎阳所不愿意面对的,她想逃避却解脱无门。

至于高渐离,他并没有保国安民的志向,荆轲刺秦他不想掺和,也不愿替秦始皇写什么《秦颂》,但后者显然是不会放过他的。一个只求速死,一个希望摆脱宿命,双方在不同的目标指引下完成了一次惊世骇俗的交媾,而共同点就在于想摆脱命运的束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嬴政之所以坚定认为高渐离能够谱写出安定人心的《秦颂》,来源于儿时的经历。回忆影像中嬴政从小在燕国当人质,与高渐离形影不离,甚至同吃高渐离母亲的乳汁长大,《两只小狗》的歌谣伴随了二人的童年,甚至在嬴政险些被燕国人杀死的时候,也在高渐离琴声伴奏下慢慢安静了下来。

此后嬴政侥幸暂时脱难,二人当天晚上就活埋了白日的刽子手,看似温和的高渐离也参与这杀人游戏,即说明嬴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为后面的抗争埋下了伏笔,二人虽然性格迥异,却从无向命运低头的想法,而是嬴政这辈子所仅见,哪怕翻遍秦国上下也难找出第三人(含栎阳)。

后来嬴政被迎接回国,二人因为命运的不同而天各一方,但当上秦王后孤独的嬴政始终会想起当年的小弟,他依旧固执地认为,唯有高渐离才能担任为《秦颂》谱曲的重任。

▲不要误会,这仅仅是在喂饭

然而高渐离绝食寻死的态度令嬴政非常失望,太子丹用美人玉手和千里马肝能够收买桀骜的荆轲,他这位好兄弟却丝毫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哪怕将燕王从陵墓里拖出来再将高渐离母亲放进去这样的折腾也毫无用处,直至栎阳的出现方告一段落。

▲真的很容易误会成冯氏喜剧

待嫁公主被囚徒玷污,始作俑者却贱兮兮的高喊“我本就该死”,这副无赖嘴脸的时候令不可一世的秦王乱了方寸,将后者活埋到一半时陡然听到“我本就该死”这句话,加之偶然间想起的当年情谊,又将高渐离拖了回来--貌似《秦颂》还没谱写完毕吧。

随后的情节简略言之:高渐离秦国的荒唐行径引发了朝臣们的围攻,嬴政用尽手段保住了他的性命,也令高渐离终于接受了为《秦颂》谱曲的任务。然而在秦始皇御驾亲征齐国回来之时,却发现二人彻底走到了一起,甚至把秦国宗庙当成了婚房。嬴政弄瞎了高渐离的双眼,后者则继续履行谱曲的承诺。

此刻,栎阳已死

出嫁之日的栎阳在额头烙下的“囚”字,被愤怒的王贲分尸泄愤,王氏家族也因此而完蛋。万念俱灰的高渐离在秦始皇称帝典礼上用心爱的古琴砸向了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因为服毒将死而被嬴政的剑送了一程,故事的最后,千古一帝在宏伟悲凉的《秦颂》乐曲中走上天台,点燃了象征大秦帝国建立的火炬。

这部史诗片,仅限于此的话未免令人失望,笔者为了征文也彻夜难寐,也看不到了一些影评之类的,貌似真的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影片之始三晋已亡,秦始皇将三把利剑悬于宝座之后,代表着苟延残喘对的燕、楚、齐三国。有王翦父子负责东征西讨、丞相李斯总览政务,中车令赵高精通律法,这是庙堂群星的铁三角。

奇怪的是,他们对一个突如其来的乐师抱有深深的敌意。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一生都在对“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的追求当中,当下就是人生的巅峰,他看到的是可能存在的威胁,故而用尽手段诋毁《秦颂》的效果,借以打击高渐离。

历史上真实的李斯,最后背叛嬴政的原因来自于扶苏和蒙恬组合对他丞相地位的威胁,进而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影片中的他与历史呈现出隐隐约约的重合。

王翦父子,他们一心追求家族的长盛不衰,父亲老而世故,从不轻易表态,在出兵之前要求公主过门,这与历史上要求“良田美宅”的自保者形象不谋而合;儿子王贲则血气方刚,他于高渐离的矛盾来自于武将独有不服气(凭什么一个乐师能够凌驾自己之上),增长于二人媾和事件之后,爆发于栎阳公主头上烙字的羞辱。

高渐离和王贲

他都并没有做错过什么,哪怕并不想娶公主,也拗不过父亲的要求和家族的前途。

赵高,来自赵国的阉人,嬴政的内务总管,秦国的法律专家。高渐离如何得宠,其实与他并无太大勾连,但就是他三番五次地挑拨李斯和王贲向高渐离发难。

熟读历史的我们都知道,此刻的赵高正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二者何其之相似?

在高渐离面前,这是一个团结的庙堂;在一统天下的大业面前,这更是一个团结的庙堂,唯独在面对千古一帝面前,众人却展现出各怀心思的一面。看似高渐离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其实来自这群人面对嬴政时的不安全感。

▲左边是前来探班的好莱坞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谁才像大哥?

再说说这位千古一帝的塑造吧,从形象到气质,姜文几乎实现了神还原,在庙堂的独裁者、栎阳的好父亲和高渐离的大哥三个身份之间切换自如,毫无雕刻痕迹,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才是真实的秦始皇,而非史册上那个杀戮成性的暴君。

当然,影片中的嬴政也好杀,两次出现“秦始皇死而地分”的石碑,他屠近了三万燕国战俘;出巡副车被砸,他又将方圆三里屠戮一空,编剧芦苇巧妙地融入博浪沙的那段历史,然而解释却不是残暴,也不局限于“秦王之剑乃止战之剑”的俗套。

对于高渐离头上的“囚”字,他笑着说“如果燕国战胜,我头上也会有这个”;杀戮燕囚,为的是逼出侥幸作乱分子;屠杀村民,因为他知道“口供”什么的毫无意义... ...

以杀止杀是手段,嬴政深知分裂的天下将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这尚未跳出电影《英雄》的立意,那《秦颂》中的千古一帝则显示了他超出时代的思考:得天下容易,更重要还在于收拢天下的人心!

影片中嬴政选择的手段叫做掌控一切,不止于秦国子民和六国黔首,还包括庙堂群星,甚至是高渐离和栎阳公主。

嬴政收缴了六国的兵器,焚毁了他眼中的“禁书”,掌控了读书人的口舌,将好事者车裂之,也许这样就能杜绝造反的可能;

将商君之法奉如圭臬的秦王,居然也会露出“言出法随”的独裁者面目;

为了权贵阶级的安分守己,他请来了徐福这个“吹牛艺术家”,给他们一个混吃等死的理由;

庙堂的牛人们,嬴政的方案是权利和甜头,骨子里希望他们敛财养妾,从而结成利益联盟;

对于徐福,始皇帝明知个骗子,却想利用他前往东海开疆拓土,并将其兄长扔进黄河顺流而下去“给东海的神仙们报信”,只是为了告诉徐福你的套图我都懂,不要越界。600童男童女也如数拨付,他或许真的很了解徐福,历史和影片,我居然开始偏向于后者了;

对于王翦父子这对秦国军队的灵魂,他将栎阳公主当成了一块美味的肉骨头悬挂在猎犬的眼前,这是驱动他们奋勇杀敌的原动力,联姻到底是王家的自保之道,还是嬴政的熬鹰之道,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高渐离和栎阳都是嬴政作为“人”一面的投影,他的确爱着他们,希望他们好,在复杂的人性和掌控欲之间,嬴政并非没有过挣扎,只是服从了本心而已。

栎阳想过普通人的生活,这本就是一种奢望:从小享受万千宠爱和养尊处优,王室公主的宿命就在于政治联姻,何来的自选之道?

嬴政的爱和掌控并不冲突,哪怕身为帝王也有身不由己之时,许婚给王贲就是明证,他甚至不愿意看到栎阳与高渐离坐到一起,我们则更愿意理解为父亲对女儿的深厚感情,而非其他;

对于高渐离的“深厚”感情,到了栎阳都会吃醋的的地步,表面上是求着他为《秦颂》谱曲,实则掺杂了孩提时代的身后感情,为了替他圆场不惜与庙堂大臣们吵架,凭借雄辩之才将过程定性为栎阳强奸了高渐离,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用马尿熏瞎高渐离的眼睛,也是为了二次强奸后给王氏父子一个交代。

但这依旧不妨碍他的控制欲:目的只是为了《秦颂》,想要的一定要得到,这才是嬴政的真实面目。

这就是《秦颂》的本来目的,表面上是对一个伟大帝国的歌颂,其实是为了满足嬴政那颗掌控一切的内心。然而,音乐能有此等功效吗?出发点早已决定了这是一次注定徒劳无功的水中捞月,细看之下,影片中除了嬴政之外的每一个人都是反抗者。

燕囚们没有兵器,他们将反抗意志寄托在高渐离身上,对他“嫖到秦国公主床上”的壮举五体投地,并将其封为“嫖圣”,用“运石南山,千斤在肩;万人垂颈,一人上天”的歌谣唱出时代的残暴,后又用“秦始皇死后而地分”的石碑发泄自己的不满;

赵高的反抗体现在不经意的细节当中,始皇帝面前他是内廷一只卑微的小狗,却对年幼的胡亥始终灌输着对兄长们取而代之的念头,并不时在李斯和王贲面前不动声色地挑拨。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条潜伏的蛇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的城府超过了剧中的所有人物;

李斯也曾在朝堂上摘下冠冕,用辞职来威胁嬴政,虽然这在一代雄主面前注定徒劳;

剧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小人物--徐福。被打造成“吹牛艺术家”的他既明白自己的斤两,也知道嬴政的剑其实时刻架在脖子之上,剧中二人相互利用的关系一直没有被捅破,然身为被豢养的小丑,徐福竟也有着靴中置刀的勇气!

栎阳的结局堪称惨烈,嬴政曾对高渐离许诺三五年后让王贲横死漠北,却低估了女儿的刚烈,连带着王贲也被动参与了抗争。

在掀开红盖头之时,那鲜红的“囚”字是如此的刺眼,令这位血气方刚的武人瞬间暴走,所有屈辱和隐忍都在这一刻爆发,愤怒的王贲将栎阳杀死并残忍的分尸,自己也被格杀当场,这个最无辜的人也被逼上了梁山;

至于高渐离这个看似不靠谱的人物,在栎阳死后也选择了以生命为代价的抗争,当他用心爱的古琴循声砸向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之后,早已服药多时的高渐离终于叫了嬴政“大哥”。

然而,苍凉悲壮的《秦颂》更像是帝国的挽歌,一个空前的统一帝国,一个难觅的千古一帝,却没有人会认为这一切将会长久下去。

嬴政一步步走向天台的祭坛,此刻的他形单影只,无比孤独,在留给众人一个伟岸身影的同时,自己也忍不住眼泪双流,他对自己产生怀疑了吗?

影片的开端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被扔下黄河的不是乐器,而是怀柔的手段;被禁止参政的也不是乐人,而是秦法之外的一切鬼蜮伎俩。

嬴政对高渐离没有仇恨,只是在行将就木时才发现:曾经为安定人心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对《秦颂》的期许也终究是痴人说梦,表面臣服的帝国上下依旧暗流涌动,这对于将死之人才是真正的打击,既然如此,那还是沿用秦国代代传承的商君之法吧。

到最后,也唯有杀戮和掌控才能令这位独裁者安下心来!

笔者在想,高渐离的自杀究竟是抗争还是成全?其实自始至终,残暴不仁的始皇帝都没有亏待过自己,最后的这声“大哥”既包含了对于砸兄弟场子的愧疚,也是在生命终点的真情流露。也许自己死了才能彻底杜绝秦始皇的人性,并令他走出从人到神的最后一步呢?

在笔者看来,《秦颂》是最贴近真实历史的一部电影,不同于当下“大片”们的纯视觉盛宴,《秦颂》在台词服饰的考究、场景的搭建、演技之精湛、故事的完整性以及情节的合理化安排上都更胜一筹。

不止于此,导演和编剧对于历史的思考也下足了功夫,虽然“纯属虚构”,却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影影绰绰,仿佛穿越而来一般。不同于史册或者其他影视作品中高大上的描述,大秦帝国的庙堂同样勾心斗角,千古一帝仍旧还是个人,姜文的表演堪称神还原,彼时青春靓丽的许晴和尚未秃顶的葛大爷都各自可圈可点。

而更令笔者赞叹的是,如此合情合理的描述甚至令观众真伪难辨,甚至禁不住怀疑:这个演绎的故事,也许才是历史真正的模样呢?

电影秦颂这个演绎的时代或许就是历史真正的模样

《秦颂》被誉为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大片,到底好不好看?

一部电影如果是葛优当主角,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同时还有一个姜文,那肯定是一部好片子。要是,里面的电影音乐是那个叫赵季平的人作的,那我也是绝不会放过的。

《秦颂》就是这样的一部好电影,开始时我是冲着葛优跟姜文去的,姜文饰演秦始皇,高渐离是葛优演的,许晴饰演公主,明星云集,但后来倒是忘不了里面的电影音乐。

好像一直以来,电影音乐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家忽略的元素。有时我们会对电影里面的某个片段感动不已,总以为只是主角跟导演的功劳。

若是你细细品味一下,你可能会发觉作为背景的音乐更加功不可没。它从没有喧宾夺主的图谋,但它在你沉浸于视觉的享受时,对你的听觉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影片开始时是一个温馨的画面,一盏昏黄的烛光,投射在一位母亲的身上。母亲的脸上一片安详。母亲的怀里有两个熟睡的孩子,孩子的头靠在她胸上。母亲轻轻地哼着一首燕国的小调:两只小狗,争吃骨头,汪汪汪基氏汪,没有骨头……没有伴奏的燕国小调,听起来是那样的亲切,亲切得我们没法把它跟片名这样气势恢宏的基调联系起来。

那两个小孩一个是在燕国作人质的嬴政,一个是燕国的乐师高渐离,他们两人在离开这个母亲之后,注定要经历一场亲情与友情,还有伦理的较量。

后来的秦王为了统一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高渐离的国家——燕国也在征战之列,为了阻止秦王势力的扩张,手无缚鸡之力的乐师高渐离负起了一个非常的使命:跟荆轲一同往秦国,刺秦……

后来,荆轲刺秦失败,被秦王剁为肉泥,而高渐离因为跟秦王的特殊关系,没有被处死,而被囚禁在牢房。

后来秦王的女儿乐阳公主爱上了“音乐才子”高渐离。

他们的爱情随着秦王势力的扩张发展得如火如荼。而这个时候的乐阳,已经被秦王作为征战的筹码:将她许配给了大将王翦的儿子王贲。

戏剧的矛盾在不断地加剧,而每个矛盾的出现,背景的音乐也会若隐若现地响起了当时的那首燕国小调,每一次的出现好像是同一首,细听之下又好像有点不同。

后来,秦王统一了六国,高渐离双眼瞎了,乐阳槐锋睁将作为一个父亲的政治诺言下嫁给王贲,人物的内心空前地丰富,而正是那首阴魂不散的燕国小调,在适时的时候交出了让我们解读的密码。

最后的矛盾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了,秦王在统一了华夏疆土之后,开始统一人心,而统一人心的最好工具就是音乐,高渐离是作〈秦颂〉的不二人选。

亡国的痛跟兄弟的情,还有爱情的毁灭,瞎了双眼的高渐离终于答应了秦王,他准备在秦王举行大典时作最后一博。

开国大典之上,事先已服了毒药的高渐离终于把弹〈秦颂〉的古琴砸向了秦王,秦王屹立不动,一回头,毒性发作的高渐离已奄奄一息。

最后的高渐离死在了秦王的怀里,秦王抛下了高渐离的尸体,一个人走向了高台。

背景音乐一波高过一波,秦王拾级而上。当年的那首燕国小调渐渐地演变,成了一首万人唱和的《秦颂》。

秦王一个人步上了高台,跪下,眼望苍天,泪流下来,《秦颂》的音乐在继续,一个王者的寂寞在这时一览无遗……

这部影片的确可以称得上史诗级别的大片,当年花了四千万人民币的投资!电影几乎把秦朝短短的十几年的历史当中发生的重铅岁大事件都做了展示,秦灭六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寻长生不老药,修筑长城等。

然而影片的重点并不在于这些,它的核心只有一件事情,即秦颂,也就是秦朝的国歌,创作国歌这隆重而庄严的任务自然而然的当之无愧的摆在了高渐离面前,然而他是多么地不情愿为秦始皇创作的。

这时栎阳公主出现了,她的柔情与美丽不仅使绝食中的高渐离吃了饭,而且高渐离经不住诱惑还把她给上了,这时最荒诞离奇的事情出现了,原来一条腿残疾的栎阳竟完全康复了,这要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个奇迹。剧中始皇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高渐离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个很优秀的乐师,他侍立始皇跟前奏乐,拿乐器去砸始皇,却因为双目失明没有砸到,最后被始皇刺死,剧中始皇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在高渐离临死前,始皇黯然神伤说了一句脉脉温情的话“渐离”,而渐离称呼始皇“大哥”。

栎阳公主在大将军王贲灭了齐国之后与之成亲,却在成亲当夜咬舌自尽,而王贲被冠以谋杀公主之罪治罪。

始皇在全军的注视下称帝,他百感交集,很痛苦却又欲哭无泪,欲诉无声。

始皇在弥留之际,下令杀死全部乐人,并规定今后也不允许乐人的存在,将所有乐器扔到河里祭河。

秦颂最后到底也还没有完成。

全剧悲喜交加,总的基调还是很悲凉的。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大秦帝国作为一道隐隐的史前与今世的分界线,一直是各种艺术创作的极好背景。嬴政作为历代天子皇上的渊源,一直是令人极为关注的符号人物。“百代皆行秦政治。”

更重要的是,嬴政是一个承载了太多是非毁誉的特殊人,在他身上有太多可以挖掘和自由发挥的东西。

于是有了《秦始皇与阿房女》,有了《秦始皇》,有了《英雄》,有了《荆轲刺秦王》……也有了《秦颂》。

从古至今,芸芸众生中,总会有几个登峰造极的高人,看破俗世百态,到那不为人知的荒山密林,或是俗不可耐的市井闾里,隐姓埋名,甘老林泉。物换星移,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们的故事为后来的虚名、喧嚣、浮躁、纷扰所遗忘,再也无人提起。

但是,当任何一个偶然行至此间的后人,看到了高人留下的一切,都不能不顿生仰望之情。那是令人心折、五体投地的伟大成就,无数俗人苦苦追求一世,却终也无法到达的巅峰。

古来圣贤皆寂寞,高渐离和秦始皇同样寂寞。

《秦颂》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电影秦颂这个演绎的时代或许就是历史真正的模样

如何评价《秦颂》这部电影?

我个人认为《秦颂》是一部内容很好看但却很不真实的电影。理由如下:

01、《秦颂》的演员个个都演技在线

《秦颂》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是很豪华了,姜文、葛优、许晴等一众演技很好的演员参与了这部电影。姜文在里面饰演秦始皇,他将秦始皇对音乐的喜爱表现的十分出色,并且从他的表演中我是真实能感觉到他对栎阳公主的疼爱和宠溺。

葛优饰演的是高渐离,他将沦为阶下囚时高渐离无神的样子演得很精妙,我能感觉到他的绝望和无奈,以及一心求死的心。而许晴饰演的栎阳公主也没有让人失望,她演出了女子的爱恨情仇,情感流露直逼人心。

02、《秦颂》的内容很棒,是一部走心的电影

《秦颂》讲的是嬴政与高渐离的故事,嬴政在幼年时因做人质而被高渐离的母亲所抚养。在嬴政打败敌国时,念及旧情,让高渐离创作《秦颂》赞美讴歌秦国来留他的性命。但是高渐离不同意,于是,他就成为了阶下囚,这里能让人感受到高渐离沦为阶下囚时的屈辱,让人有些心疼。

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栎阳公主,并与其发生了一段爱情,影片中对升中这段感情有着很深入的刻画,也正是这一段让很多人为之流泪。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高渐离作出了闻名的《秦颂》,并流传千古。

03、《秦颂》的内容与真正的历史并不相符

虽然此笑谨《秦颂》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是它太不真实了,很容易误导观众对历史的看法。这部电影将很多历史上并没有存在的儿女情长搬了上来。

首先,历史上并没有栎阳公主,所以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的爱恨情仇也都是扯淡。其次,高渐离和秦始皇的关系也没有像剧中说的那么好。

这部电影只是商业片开始的一个试探,森基与真正的历史并无多大的联系,看它权当娱乐就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