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李淳风墓「追热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知千古奇人李淳风」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68更新:2023-03-19 22:32:04

这两天一直在追探险悬疑热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除了喜欢潘粤明饰演的摸金校尉胡八一之外,更喜欢智慧美丽的不老女神张雨绮(饰演shirley杨)。整个故事围绕寻找宝贝“雮尘珠”而展开,昨晚看到一行人在冒死探索“内藏眢”,就是传说中的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道士李淳风的大墓,其中的神秘机关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

说起李淳风,历史上的他真的如此厉害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再介绍一下李淳风(602-670年)的生平,他是唐初著名道士,道号黄冠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信任的著名史官之一,今陕西宝鸡岐山县人。

李淳风为何赫赫有名?因为他是千古奇书《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此道教典籍为他和高人袁天罡合撰。《推背图》可谓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这两位高士编写的,融合了易经学、天文学、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

《推背图》共有六十卦象,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此作预言了从唐木运开始、至明火运世程近两千年,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即将发生在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推背图》因为许多预言准确,闻名天下。

李淳风此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从小被誉为“神童”。他自幼聪慧好学,随父学道,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17岁回乡得蒙好友刘文静举荐,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即古代的文书之官。25岁开始崭露头角,他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引起时人重视。唐太宗李世民当时采纳了他的7条意见,授他为将仕郎,入职太史局。648年,46岁的李淳风被任命为太史令。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风“溘逝”,即突然逝世,唐高宗李治又颁“追复昭”,追复李淳风为“太史令”。太史令属文官,主要负责国家历史的记录和编撰。李淳风在唐朝的官位不高,正如电视剧中所说,追复的“太史令”,也不过为从五品下。

李淳风确实是一个古代奇人,他的科学成就卓著。《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作者“天下霸唱”在编撰故事情节时也遵循了一些历史,如剧中的神奇开墓机关“浑天仪”的创造。浑天仪是什么?它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是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其中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浑仪

浑仪的发明者是我国西汉的落下闳,东汉时期张衡进行了改进 ,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李淳风亦改进了浑仪。李淳风对浑仪的重大改革在于:在外重六合仪与内重四游仪之间,嵌入了新的一重--三辰仪。三辰仪“圆径八尺,有璿玑规、黄道规、月游规,天宿距度,七曜所行,并备于此,转于六合之内”。李淳风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浑仪分为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重,其影响相当深远。

浑象

李淳风还有一创举,就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星占学名著《乙巳占》,也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专著。关于风的定级,直到一千年后,英国人蒲福(FrancisBeaufort 1774-1857)于1805年才把风力定为12级,共13个等别。到了1946年,后人几经修改又增加到18级。

李淳风一生著述颇丰,除《五代史志》,还有《乙巳占》、《皇极历》一卷、《悬镜》十卷、《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十几部,并对《齐民要术》、《本草》等几十部书籍进行过专业校注,成就斐然。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李淳风墓「追热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知千古奇人李淳风」

龙岭迷窟到底是不是李淳风的墓穴?历史上有这人吗?

龙岭迷窟的故事,出自盗墓小说《鬼吹灯》。故事说的是胡八一、胖子、大金牙到陕西的古蓝县,在一个叫龙岭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唐代大墓,进入大墓后才知道,这墓在建造之初,同一地点下还藏有一座西周墓葬。之后,又遇上了“幽灵冢”,几经艰辛三人终于逃出生天。 在小说里,只是在三人被困“悬梯”商量如何破解时,才简单地提起过李淳风的墓葬所在之处。

按照书中所说,李淳风的墓在米仓山,可作者这一说法显然并不准确。而在影视剧中,又将其改编成唐代李淳风墓就在古蓝县,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纵观整个陕西省,根本就没有一个所谓的 “古蓝县”。因此,李淳风墓在古蓝县的说法,只是单纯的文学、影视作品加工创作出来的。

历史上虽没有 “古蓝县”,可李淳风其人却是真实存在。他的父亲在隋朝时任高唐尉,历史上的评价认为其学问颇高,而李淳风自小就被誉为 “神童”,父子俩可称纤宴得上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李淳风喜欢博览群书,最喜的就是天文、历算、阴阳等。十七岁时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当了记室参军,日常负责 “掌表启书疏”,实际上也就是当了谋士。在李世民登基后,又被授予将仕郎,得以进入太史局任职。贞观二十二年,再度升为太史令。

李淳风为人熟知的多是他的预言。民间传言,他可是个比当年 “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的刘伯温还要厉害得多的人物。其实,他贡献最大的,是撰写出世界最早的气象学专著《乙已占》,首次把风分激让为 8 级。直到1000 年后,英国的学者蒲福,才在《乙已占》的基础上,把风力划分为零到12级,即蒲福风力毁铅银等级表。

不仅如此,李淳风还考订了前朝各个时期的度量衡, 详细记载度量衡的差异演变,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且,还负责编定和注释十部算经。因此,历史上不仅真实存有李淳风,他还是唐代集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人物。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李淳风墓「追热剧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知千古奇人李淳风」

龙岭迷窟的墓主人是谁?

龙岭迷窟其实是鬼吹灯系列承上启下的关键剧情,因为这一集中摸金派的胡八一王胖子、搬山派的雪莉杨、卸岭派的陈瞎子产生了交集。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孙教授也进入了视线。

鬼吹灯剧照

李淳风在历史上不光是位风水大师,他还是精通天文历法的术士。在古代科学与迷信还结合的非常严密。李淳风对于历法和数学非常有研究,是位杂家。新唐书中的李淳风并不是位杂家那么简单,他还参与了唐太宗李世民立储等机密大事。

龙岭迷窟剧照

关于龙骨天书有一段野史,是关于风水大师李淳风的,李淳风曾经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寻找雮尘珠的下落,他耗费半生终于找到了记录有雮尘珠下落的龙骨天书,李淳风潜心研究,终于顺利破解了密文,得知了雮尘珠的下落,但此时李淳风的思想已经有了变化,他认为雮尘珠如果再次现世,对皇帝和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于是他把龙骨天书一分为二,将无关利害的一半献给了李世民,这一半龙骨天书一直藏在唐宫深处。

唐朝灭亡后,这块龙骨天书便辗转流落到西夏霸主李元昊手里,应该是鹧鸪哨留下的这一半,至于他藏下的另一半,据说是被李淳风带进了自己的坟墓。鹧鸪哨留下的这半龙骨天书记载的是雮尘珠的外形,如果能找到另一块,应该就能知道雮尘珠的下落了。

而李淳风是顶级的风水大师,而且他正是古蓝县人,所以他的墓就在古蓝县,在老胡的推断下李淳风的墓是内藏眢,而且这也得到了陈玉楼的印证。
龙岭迷窟中说道李淳风是难得的涉及到皇家御用国师身份的风水大师,寿终正寝的人物。但是唐朝官方正史上的这段记载却让人心生疑窦,李淳风对于李世民的这段劝说恰好印证了后来武则天周代唐的那段历史。这段历史显然是武则天当政之后用李淳风的影响力,来描述自己登上帝位的合法性。

国史中宦官、外戚、权臣历来是左右政权的巨大力量,李淳风的区区几句话又怎么可能影响到李世民的决策。但是李淳风的政治智慧也可见一斑,那就是保身处事的大智慧,所谓疏不间亲,历史上因为一句涉及到皇家内部的话,人头落地的权臣比比皆是。

公元602年,李淳风出生在岐州雍县(今陕西宝鸡岐山县),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李淳风17岁时,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朝建立后,李淳风入太史局供职。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李淳风画像


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淳风几乎是一个全才,尤其是在天文、历法、数学、易学等方面。他为唐朝滑配渣的历信悄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李淳风是世界卖如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他建议唐太宗改制浑天仪,这个在剧中开墓机关有所体现;数学方面,英国·李约瑟博士评价“他大概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释家”。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明着写盗墓,却有许多历史掌故和趣谈。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