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的人「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67更新:2023-03-21 21:08:56

“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

福贵站在门外,拉着一脸落魄失魂的春生说出这句话。

二十六年后,重看《活着》,多了份郑重的苍老,增添了许多沉重的思考。

《活着》无疑是张艺谋最好的一部作品,这其中大部分功劳有人认为要归功于余华,但其实电影和小说有许多的不同,尤其是结局,电影最后是一家团圆,而小说最后却只留了福贵一个人活了下来,其他所有人都死光了。小说更残酷,而电影在这一点略显的给予了人些许的希望。

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确实名副其实,它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历史的机会,大炼钢,大跃进,大批判,文革,历史是个死物,它不会说话,但你只要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得到,自然也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往往也只有历史,才是最具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的,你就算闭上眼睛,也逃不脱这个存在。

看《活着》,自然会想到《霸王别姬》,同样是这么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同样是跨越了最动荡变化最快的那些个历史时期,人物同样是渺小无奈,在命运历史面前毫无选择(包括《霸》里面蝶衣的死,看似是他自己选择的,其实不然,霸王别姬,不能再重演,虞姬除了永别还能有什么选择?),但是《活着》对命运这个主题上却比《霸》反映得更加深刻。

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花了最大精力琢磨处理的就是皮影了。

福贵的皮影从街道演到国军,从国军演到共军,再演到大炼钢铁和文革时期,他自己也如同身不由己的玩偶在命运中起伏。在影片中,每一次命运的小把戏,都伴随着皮影的特写。国军的刺刀划开白布,福贵和春生被抓了壮丁;共军用刺刀挑起皮影在灿烂的阳光下举向天空,福贵得到了那张支离破碎却恭恭敬敬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的“革命证明”,而春生开上了“死也愿意”的汽车,后来也就是这么开着汽车撞倒了墙,砸死了福贵唯一的儿子有庆。对于有庆的死,皮影戏的象征意义在前面埋了个伏笔,那就是有庆端醋给福贵喝时,福贵喷在白布上的醋,这么蕴染开来,仿佛那块盖着血肉模糊的有庆身上沾满血迹的白布。而那时屏幕上在一旁声嘶力竭叫喊的福贵的特写,身后同样是那幅皮影戏的影窗。

皮影最后在福贵向凤霞大声的说“留不住了,烧!”后,随着跳动的火焰在阳光下扭曲变形。皮影被烧了,可是命运的游戏并没有停止。文革中,因为大夫被关牛棚学生当班,凤霞生产大出血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本可以救她一命的王教授却被福贵好心买给他的七个馒头撑得动不了。福贵带着孙子馒头坐在凤霞的坟头前,不停的念叨,我要是没给王教授买七个馒头就好了,正如当年家珍在有庆坟头前不停念叨,我要是拦住你爹不让你去学校就好了一样。命运的强大力量自始至终都没有放过福贵一家,没有放过每个时代的每个人。张艺谋就是这么小心翼翼的处理着每个皮影的细节,每个命运把玩的游戏,不停的展示这种永恒的力量,翻云覆雨,沧海桑田,而一个个这些独立的个体,只是棋子,只是命运手中相互联系的玩偶。

影片最后,福贵把积了灰的皮影箱从床下拉出,打开来,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去,他把小鸡一只只放进去,馒头问了和有庆同样的话,小鸡长大后呢?福贵也答了当年回答有庆的话,小鸡长大之后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之后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了牛。。。。一切开始轮回。。。。。。面对命运,就是这样,我们渺小无奈,我们无法逃脱,只是,仍然要活着,努力的活着,充满希望的活着,因为再无法选择,也要始终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的人「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

被禁26年,张艺谋电影作品的天花板:被禁原因是因为太写实?

最近多部春节档影片宣布回归国庆档,冷清了许久的中国电影市场一下热闹起来。

定档的电影里,《我和我的家乡》是去年《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点进简介一看总制片人,正是那个熟悉的名字——张艺谋。

近些年,张艺谋电影口碑起伏的很大,既有连豆瓣5分都达不到的《长城》,也有豆瓣7.7分的尚可之作《影》。

然而比起张艺谋巅峰时期的作品,《影》也就是个弟弟。

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么多巅峰时期的好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等,张艺谋真正的最高水准,却是这部被禁播的影片。

它是华语电影的天花板,人们讨论中国影史上的最佳时,绝对绕不开它。

有人说,1993年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1994年张艺谋拍出《活着》,这么多年过去,这两部电影依然代表着华语电影的极限。

没错,今天要介绍的影片叫《活着》,一部被禁26年,依旧可以打动人心的作品。

01.

那是1992年,42岁裂拍的张艺谋被一篇名为《河边的错误》的中篇小说,迷住了心窍。他想把这个充满着荒诞与暴力的故事拍成电影,于是联系了那个叫余华的作家。

1年多以后,也就是1994年,原本想要拍摄的《河边的错误》不见了,中国影史上多出了一部叫《活着》的作品。

当初张艺谋想要拍摄《河边的错误》的心是真的,为了更好地创作,他要求看余华之前的所有作品,想把属于小说中的那抹神韵,原汁原味地搬到荧幕上。

那时《活着》刚刚打出清样还没出版,余华就先给张艺谋瞅了一眼。就这一眼,张艺谋被福贵身处的那个世界惊着了! 在那个黑白的世界里,福贵的命运随着时代漂流,尝尽了命运能给予他的所有痛磨败苦,依然继续活着。

他立刻决定,要把这个世瞎源颤界呈现在荧幕上,《河边的错误》被弃,他的一切心血都投诸于《活着》。

为了这部影片,他真下功夫啊,葛优、巩俐、姜武、郭涛、牛犇,一水的影帝影后打头阵。

再加上刘天池、倪大红,这些实力派演员。

可最后,这部影片在国内被禁。被禁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未经同意,就私自参选了戛纳电影节, 可我看着电影里呈现出的那个活生生的世界,又总觉得:不是。

也许是因为电影太写实了。

可那时候的世界就是如此呀。

1994年,那一年,是最好的张艺谋。那一年,最好的张艺谋拍出了最好的作品。

02.

葛优饰演的福贵一出场是一个只会败家的纨绔子弟,电影开头便是他赌钱赌输的画面。有一个细节非常抓人:

在福贵和龙二赌钱输了之后,福贵照旧把帐记上,这时他拿钱在账簿上签字,说了两句话:“这一阵子账欠的不少,字也练得大有长进。”

这只说明了两件事,第一他滥赌成性,第二他不学无术,连练字都只在记账的时候。

这部影片就在这种堆满细节的真实表演中缓缓铺开。

输无可输的福贵,抵押了房产,气死了老爹。怀孕的妻子几次三番劝他戒赌不成,也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一无所有的他这下子终于没了赌的想法。

一年后,终于戒毒成功,妻子家珍跟娘家人翻脸,也义无反顾地回来跟他过日子。家珍是个心善的女人,她心里就一句话: 什么都不图,就想跟你过个安生日子。

可福贵是主角啊,主角必定是坎坷的。

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就被军队抓了壮丁,和同村的春生一起去当兵。

战争结束,好不容易到了家,母亲死了,女儿发了七天七夜的高烧,不能再说话了。全家就靠家珍每天起早贪黑送水,才勉强维持住生计。

可时移世易,现在这日子跟以前不一样了,赌钱赢走他大房子的龙二因为太有钱,被人说成地主给枪毙了。

福贵吓得裤子都尿湿了,他心想:“得亏这房子输出去了。”

从此以后,福贵活得战战兢兢,

他没想着什么大富大贵,再过他以前阔少的生活,也不抱怨命运是什么玩意儿,自己好好的女儿就成了哑巴。

就这样吧,只要能维持目前的安稳与喜乐,接着活下去,比什么都强。

可天有不测风云,儿子依然死于一场意外。

而福贵一家的不幸,还没有停止·······

03.

可以说,无论小说还是电影,《活着》看完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人这种生物,真碰到了时代浪潮,渺小得还不及一朵浪花。命运无常,想怎么折腾你,就怎么折腾你。

一生坎坷的福贵家珍,即使已经过得如此凄惨,但仍然坚信“日子会越过越好”,但命运总是要在给予他们一抹温情的时候,又用更残忍的遭遇将他们仅存的那一点生活的盼头,撕扯个粉碎。

可你仍然能感受到一股子向上的力量。

是的,虽然窒息、沉闷,但仍有向上的力量。

因为活着,因为他们仍想活着,不为了什么,只是作为生命本身,顽强地活着。

活着,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比小说里,福贵接连又失去了家珍、女婿和孙子,电影改编后的结局至少还保留着一丝温暖。

这是张艺谋最后希望在影片里展现的。

希望,我们还有希望。

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高达9.2分,电影里实际上还有很多质朴却又无奈的情节值得探讨,然而相比希望这一件事,电影其余的特质似乎又不怎么重要了。

活着,然后才有希望。有希望后,我们要好好活着。

——END——

作者:砍柴娱白先生

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的人「26年了那部叫做活着的电影一直还活着」

电影活着几几年解禁

2017年,电影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作品,后被发行为电影,讲了主人公福贵的生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