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诈骗夫妇,网红骗粉丝事件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1更新:2023-03-23 18:55:54

这么魔幻的剧情你一定没听过——骗子通过诈骗电话把自己关注的一位女网红的钱骗光后,又出现在她的现实生活中对她关怀备至,鼓励她走向新的生活,女网红因此对骗子日久生情。。

而如果你以为这骗子只想当个“情圣”,那你也想简单了,骗子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把女网红发展成自己计划中的一环,最终目的是要黑吃黑把当地的黑灰产串起来一锅端。。。

这剧情也太魔幻了吧。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都知道诈骗不是简单的暴力犯罪也不是冲动犯罪,而是利用信息差和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经过精心谋划的犯罪。坏人对信息差、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得越多,掌握的技巧就越多,他可以诈骗的范围和深度也就越广越深。

可以说每一个高级别的骗子都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一念之间,他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社会越来越好,也可以从事灰色的产业,铤而走险让自己富有。

在盲目崇拜金钱的不良风气下,很多人,当看到别人从事黑灰产而过上滋润的日子时,他自己也坐不住了。

而今天讲的这个骗子,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存在,是一个千人千面的侠盗。他被自己的伙伴评价为“以前是个罪犯,现在正在犯罪”,而他做的事,就是在多个黑灰产之间周旋,扮演不同角色,以骗治骗。

(冒充熟人的电话诈骗)

(制假售假的药厂顾问)

(黑心饭店的员工)

好了,我不装了,我摊牌了,上述讲的其实是电影《一念天堂》里的剧情,沈腾和马丽主演的。

沈腾演的就是那个千人千面的骗子,而马丽演的角色是个网红,她和两个年轻妹子住在一起,在同一家直播平台当主播。

电影中马丽的角色有些向好,因为她是为了筹集学费而在这里打工的。只是尽管她存有善心,却仍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帮助骗子做直播。而她自己,也被剧中扮演骗子的沈腾骗走了打工攒下的所有学费。

(正在接冒充熟人诈骗的电话)

电影的亮点不只剧情,同时也对很多社会问题进行讽刺,剧中出现了1.为了利润不顾食品安全的黑心饭店;2.制假卖假的黑心药厂;3.过去曾播出违法乱纪节目,现在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的直播平台;4.以亲戚关系为纽带,分工明确的电话诈骗团伙。5.传销组织。

其中对一个典型的早期诈骗小作坊进行了拆解,老板操着一嘴闽南口音普通话,公司员工都是他的小辈亲戚,喊他二舅。像这种小作坊的电话诈骗公司,目前国内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经过国内对诈骗的不断打击,这样的诈骗团伙大部分落网,漏网之鱼也都转移到了国外,在东南亚,迪拜等地生根发展或被吸收壮大。

这部电影真的不错,导演&编剧张承,是《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的编剧,擅长黑色喜剧方面的编排。主演沈腾和马丽更是黄金喜剧搭档不用讲。

影片中处处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敏感信息加强戒备,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保护好身边的家人朋友不被伤害,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然而偏偏票房和口碑都不好,评分只有5.1。

于是我看了一下影片的上映时间——2015年,和本号(终结诈骗)创刊在同一年份,再结合这部电影的主题——黑色喜剧、讽刺社会诈骗现象,突然就感同身受、明白问题出在哪了,毕竟在当年,反诈骗宣传这个题材还是比较超纲的。

如果你回忆一下,7年前,你对“诈骗”这个词是什么感受?即便听过,也肯定以为它离自己很遥远吧?今天我在搜这部电影的影评时,就搜到当年有这么一个提问——

(2016年)“最近的电影一念天堂里好多骗人的手法,是不是都是一些真实的事啊?”

这个提问,真实反映出当时的观影者并不太能认识到影片中的各种诈骗行为已经具有社会面的普遍性这个事实,很多观影者打低分的原因是觉得编剧在胡扯。

然而事实上,这部电影也好,本号也好,正是有感于当时社会面的诈骗现象严重,意识到反诈宣传的重要性,才于当时奋不顾身地投身宣传的。

转眼7年过去了,不幸的是,如果再问一遍当年那个问题,网上恐怕没有人会抱怀疑态度,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电影里讽刺的诈骗现象都是真的,而且离我们很近很近。好在同时这也是流着血泪的幸运,因为它恰恰说明当下全民确实提高了反诈骗认知,正走在终结诈骗的路上。

- END -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