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隐喻中国和美国「三体被谁灭了」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87更新:2023-03-23 22:38:49

重读《三体》,看第一本《地球往事》的时候,忽然间想到三体文明对付地球文明的一些手段,跟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有着某种本质上的相通之处,虽说中美之间的差距还远未到三体与地球文明之间的距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这些小说跟现实里的相似之处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或者更深刻地了解中美之间的博弈。

1/效仿三体文明,美国也在用三大策略封锁中国科技

在小说中,三体文明在知道地球文明存在的那一瞬开始,就已经触发“黑暗森林法则”。能够进行星际通信,本身就向三体文明说明了,地球文明是一个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智慧文明,所以三体人给地球设定的命运在那一瞬就已决定。

三体人因为自身科技发展的限制,最终只能采用“先头部队(智子) 主力部队(三体舰队)”的形式前往地球,并且将对地球的攻略变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舰队抵达太阳系之前,对地球文明科技发展的阻断,另一个才是正式进攻。

第一个部分的攻略我们可以称之为“锁死科技发展”,它是一个需要三体人、智子和地球三体组织(地球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他们是怎么针对地球科技进行“锁死”的呢?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策略:

第一,卡死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在三体里边,是用“智子”彻底扰乱基础物理的各类实验验证,阻碍基础科学的发展;第二,在科技精英层面,对关键技术相关的科学家及团队进行人身攻击: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假象致使其信仰破灭”从而自杀、谋杀等;第三,社会层面,制造自下而上的对科技发展的恐慌,从而引发社会骚乱,从内部打断人类科技发展节奏。

而我们比对一下会发现,这三个策略,美国对我国也在使用:

第一,半导体领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领域,光刻机是半导体领域的核心技术,而美国通过“光刻机禁令”以及一系列的技术限制、人才限制、产业链企业制裁等手段,将我国排除在半导体产业链先进制程技术之外,通过阻碍我国获得高端芯片制造及发展能力,来阻碍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从而阻碍我国经济转型与技术升级,这在本质上与三体文明对地球文明所做的趋同;

第二,在科技精英层面,美国没有三体文明和地球三体组织那么激进,但是其手段的目的都一样——阻止我国继续在关键技术领域上取得进步。美国的手段主要是限制我国学生和高知人才从美国大学及科研机构获得关键领域的知识,比如说麻省理工或者加州理工对我国留学生的限制、人才交流的限制等等,对我国在美教授、客座教授以及关键领域的美籍华裔科学家等进行的各类限制性活动。

物理学家张首晟,师从于杨振宁

当然也存在恶性事件,比如张首晟(杨振宁学生,物理学家),虽然美国调查死因后归结为抑郁症自杀,但此事件存在诸多疑点,最重要的是这位大科学家死于即将归国之前。此事件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视作美国谋杀“归国科学家”的代表性事件;

第三,在社会层面,美国同样利用NGO组织、公知群体等对我国内部进行分化和舆论控制,如今在舆论层面的干扰相比之前更加隐蔽,也更难以辨别。说到公知群体,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柴静,当初对于我国气候的种种诟病,以及借气候问题向工业制造发难,虽然说初衷未必有错,但就整个事态的发展趋势来说,她确实影响了许多人对于我国发展工业的观感。

而到了今天,类似这样的公知基本已经销声匿迹,这一切可能要归功于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对人文知识的推广所致。当然,舆论层面的干扰力量从未灭绝过,到了今天,它们会换一个面貌出现,比如说狂热无脑的“吹中派”,大肆宣扬我国的各种根本不存在的优势,全方位地凸显我国的“强大”,这种基于无知与亢奋的舆论力量除了煽动起大量网络欢呼声,也会麻痹国人,让我们忘记我们现在扮演的仍然是“追赶者”的角色,忘记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依然很大,我们依然应该虚心学习、耐心进步。

我认为这种“吹中派”甚至比那些公知危害大得多,毕竟公知是在揭示我国的“缺点”,是让外国人鄙视我们,乃至于轻视我们,而对我们的“轻视”,实际上可以给予我们发展的时间。

这三种策略,小说中地球人的应对可谓是简单粗暴——摧毁地球三体组织。但很显然,切换到中美关系的场景之中,我们并没有“地球三体组织”这样具体的一个内部叛乱组织存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美国这三大策略呢?

2/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的三大策略?

首先,美国对我国的科技封锁,远不及智子对地球科技的封锁。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完备的“基础 高等教育”体系,比较欠缺的是高等级科研机构,以及要发展高科技所应拥有的独特的科技创新制度。好在这些差距的弥补需要的仅仅是时间,我国在半导体领域对美国的追赶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发展当前硅基芯片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在有余力的前提下探索其他技术路线,积极探寻更为先进的科技创新方向,甚至于我们应当养成“敢为天下先”、引领半导体领域发展方向的思维习惯与意识。否则,就算我们追赶上西方国家的技术水平,但依然会很被动,在切换到新技术路线后可能依然是追随者。

其次,对科技人才应该有激励和保护政策,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人才评价机制——这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

有人可能不太懂什么是人才评价机制,简单来讲就是评职称、评头衔、评学位、评绩效。我们单单就拿高等教育领域及科研领域来说,我国目前大学里边对于教授、副教授等教职的考评,虽然整体上职称与学术水平相一致,但是也存在大量的“德不配位、才不配位”的现象。

对于教职的评定,必定要遵循三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是要有正确的立场,包括民族情感、国家情感等。比如说疫情初期武汉某大学的某位文科女教授,将中国人公然称之为“支那人”,崇洋媚外恨国,这样的人即使平时道德水平再高、学术水平再高,她又能培养出怎样的合格人才?

第二是道德层面上起码要有“为人师表”的最基本要求,有一定素质,懂得尊重别人。这里就要点名某位在图书室公然打电话的大学教师,在被提醒后不以为耻,反过来威胁出言劝阻的学生,这样的大学教师,更多利用权力去肆意妄为,而不是用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这样的大学讲师、教授等近些年来屡见报端,甚至存在大量“以权谋私”,用手中掌握的对学生在校深造期间近乎“生杀予夺”的权利压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干自己的私事,从而导致种种悲剧发生。

第三则是学术水平一定要过硬,且它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应该是最大的。对这一条影响最大的往往并不是道德水平或者立场问题,而是行政干扰。对于学术水平比较突出的人而言,可能大多有些恃才傲物,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性格习惯,甚至单就教学活动而言,这一类人往往不如普通讲师,比如说韦东奕。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会“不拘一格降人才”,学术水平很高,就尽量将它放到学术的前线,而不是让他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教学。

北大学神韦东奕

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是为了科技崛起而做出的种种措施,类似韦东奕这样的不同寻常的人才,不能用行政的那一套标准去衡量它,而应该站在科技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能力与贡献。

唯有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透明的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够让更多科研人员感受到科技创新环境的活力,才能更加积极地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我认为这是火烧眉毛且重中之重的事情。

最后,社会层面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引导人们真正尊重知识,向往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活愿景。

这里我还想旧事重提一个可能被大家遗忘的名词,奶头乐理论——这是美国战略思想家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在当前环境下,它的意思就是为了淡化或麻痹阶层、国家之间的敌对关系,由文化优势国家(阶层)向文化弱势国家(阶层)输送大量的娱乐化内容产品和服务,让人们沉迷于娱乐性内容,从而使文化弱势群体逐渐削弱、放弃对真正能够改变阶层生态、国家平衡态势的科学技术创新以及工业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努力和投入。

虽然我国对此有所警惕,但是我认为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充斥着严重的“过度娱乐化”现象,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下一代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某种偏移作用。

比如说国产电视剧存在内容高度雷同,以及价值取向问题,出品的电视剧一多半都是各种类型的情感剧,而且充斥着“金元文化”,要么霸总平凡女,要么富家千金穷小子,要么“低收入高消费”,要么表面是情感内在俱金钱,这些内容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示范效应,私以为当今社会晚婚现象,有一部分要“归功”于这些电视剧内容对观众的负面影响。更加令人愤慨的是,这类内容同样占据着青少年大量的课余时间,它提供给祖国下一代这些有毒或者“无毒却也无用”的内容,让他们在最应该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时期接触太多情情爱爱,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事。

又比如网络主播。网络主播的火爆对青少年的价值观的颠覆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我们小时候,梦想可能是科学家,可能是飞行员,但大多建立于虚妄的想象。但现在的青少年成长环境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从小接触互联网,对于未来的想象就更加具体、更加现实,他们小时候的梦想更近似于终生志向。但是根据一些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对于未来的理想职业居然是网络主播。

我对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歧视,但是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也深知这个职业它所创造的价值其本质主要为娱乐,而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目前阶段最不需要提倡的。或者说,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推崇科技创新、健康健全的社会,那么对于“过度娱乐化”就应该保持警惕。

与此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的科普体系,从儿童时期开始注重对科学乐趣的培养,从社会氛围而不是升学考试上体现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写在最后

在三体宇宙中,三体文明对地球科技的限制成功了一半。成功的地方在于智子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越当时地球文明所代表的科技水平,并且这种差距在智子干扰下变得不可能逾越。但是人类凭借对人类社会内部异己力量的清除,以及对现有科技成果在应用领域的创新,也实现了许多未来科幻场景。并且最后利用思维的不透明性完成了一次卓绝的权谋设计,最终突破三体文明的封锁。

而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要远小于它们,虽然权谋上的优势也同样会被削弱。

在综合各类因素后,我认为我国对于美国科技封锁的突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谓的“光刻机技术封锁”并不致命,与此相比更为重要的,可能还是我们能否建立一个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否创造一个鼓励科技创新、推崇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因为我们有一天必然会成为被追赶者,而没有这样的制度准备、心理准备,我们将无法捍卫我们历尽艰辛所获得的一切。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