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名字不能忘了你,她们的名字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919更新:2023-03-24 07:44:12

曾有一批伟大的女性

她们在找寻黎明的道路上

奔走一生

在家人面前

她们是温柔的

母亲、妻子、女儿……

在敌人面前

她们是勇往直前的战士

今天

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和小红(ID:hszs1921)一起

再一次念起她们的名字

追忆铭刻在国家记忆中的

巾帼英雄

她们是坚贞不屈的赤胆巾帼

也是内心柔软的普通母亲

//

江竹筠

江竹筠,是一名优秀的中共隐蔽战线上的战士。

这是江竹筠一家唯一的全家福。拍完这张照片,她将和丈夫唯一的孩子彭云托付给亲戚抚养,毅然跟随丈夫参加武装斗争。

丈夫不幸牺牲后,江竹筠在悲痛之余,接替了丈夫的工作。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进重庆渣滓洞。在狱中,她用筷子磨成竹签作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给代她养育儿子彭云的谭竹安姐弟写了一封信: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年底有出狱的可能……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在渣滓洞看守所被国民党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

//

赵一曼

1931年春,赵一曼带着她刚满周岁的儿子拍下唯一一张合影。

从照相馆出来后,赵一曼将孩子送到亲戚家中寄养,自己则继续执行潜伏任务并在不久后孤身一人前往东北。黑山白水间,留下了她战斗的身影。

1935年11月22日,由于叛徒告密,赵一曼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她只字未吐。招数用尽的日本人决定把赵一曼押往珠河“示众”执行死刑。

赵一曼知道生命已到尽头,她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但是作为母亲,此刻她还有长长的牵挂。

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她向押解她的宪兵要来了纸和笔,给儿子留下了最后的话语。这封信中道尽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眷恋以及一位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坚定信仰。

直到20多年后,信才被她的儿子陈掖贤看到。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她们是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

为革命事业奔走一生

//

毛泽建

她是毛泽东主席最疼爱的堂妹,也是毛主席牺牲的6位亲人中,第一个为革命献身的烈士。

早年因生活穷困,毛泽建的父亲将年仅7岁的女儿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

毛泽东对这个堂妹疼爱有加,他为她取名“毛泽建”,还经常给她讲国家大事与革命道理。

1928年初,毛泽建参加湘南起义,担任湖南省耒阳县游击队队长。

在1928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先后被敌人逮捕,敌人杀害了陈芬。不久,毛泽建被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军救出。面对敌人的猛烈反扑,为了不拖累同志们,身怀有孕和负伤的毛泽建坚决要求留在当地隐蔽。她在生下孩子后,不幸再次被敌人抓捕。

其间,敌人用种种酷刑逼供,但均未使毛泽建屈服。

临刑前,遍体鳞伤的毛泽建,留下了这样的绝笔:

“我将毙命,不足为奇。在达湘个人方面是很痛快的事了。人世间的苦情已受尽,不堪再增加。现在各处均在反共,这就是我早就料到了的。

革命轻易的成功,千万不要作这样的奢望。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

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被敌人杀害于衡山马王庙刑场,年仅24岁。

//

缪伯英

她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也是李大钊一名得意的女学生。

1919年,缪伯英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到北京后,缪伯英在北大多次聆听李大钊讲授“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社会主义”、“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很受启发。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缪伯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大成立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之后又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的团员之一。

后来,李大钊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了缪伯英等5人入党。刚满21岁的缪伯英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党员。

1927年10月初,党组织安排缪伯英与丈夫何孟雄到白色恐怖笼罩之下的上海开展地下工作。

长期不稳定的生活,把缪伯英本来就不强壮的身体拖垮了。1929年10月,缪伯英突然得了伤寒病,被送入上海仁济医院,因抢救无效辞世,时年30岁。

病危时,缪伯英曾对丈夫何孟雄说:

“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恨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你若续娶,要能善待重九、小英两孩,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

她们战斗在隐蔽战线上

直捣敌人心脏

//

张露萍

她18岁时打入敌人最机密的特务机关,不断从军统机关截获大量重要情报送到我南方局。

张露萍1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8岁时秘密打入了戴笠军统局内部。

她和战友在敌特首脑机关里构建了一个党的“红色电台”,她们提供的情报破坏了戴笠的间谍活动,造成了震惊国民党的“军统电台案”。事后,“红色电台”成员遭到国民党的疯狂追捕。

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不慎暴露,张露萍等7人被捕。

尽管受尽酷刑,张露萍仍死守党的机密。

被关押近5年后,1945年7月14日,张露萍被敌人杀害,年仅24岁。

//

沈安娜

她是蒋介石身边的机要速记员,重要会议,她必在场。她也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图:右二为沈安娜

沈安娜,1915年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1935年1月,沈安娜以每分钟200字的记录速度和一手好毛笔字,被浙江省政府机关正式录用。就在这时,她成为了我党隐蔽战线“中央特科”的一员,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至1949年,受周恩来直接部署,沈安娜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从未暴露。正因如此,蒋介石的很多指令还没有下达到前线,就已经放到了毛泽东的案头。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蒋介石在国民党的高层决策会议上讲到一些绝密问题时,会突然示意:“下面的话不要记。”全场的人员停下笔来,沈安娜也不例外。沈安娜把蒋介石的讲话牢牢记在心里。待到休息时上厕所之际,再偷偷记录下来。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开始南撤。这时,上级领导吴克坚通知沈安娜、华明之夫妇,让他们相继脱身,去上海等待解放,不必跟随国民党机关南行。在国民党权力核心潜伏了14年的她,功成身退,再次回到光明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和华明之分别进入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国家安全局工作,直至离休。

身边亲友回忆,逝前处于病危昏迷状态的沈安娜,还在喃喃自语:“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

今天

向每一位伟大的“她”致敬!

来源:CCTV国家记忆

编辑:ivy、shirley

审稿:卞英豪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