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如何降低风险,怎么才能规避创业风险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85更新:2023-03-25 19:56:39

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是这次疫情,宅家模式下你是怎么打发时间的,有什么收获?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搞明白了自己要干什么?有什么?缺什么?现在可以补什么?因为这次全国按下“暂停键”,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我有了大量独立思考的时间。

上个月晨练的时候,听樊登读书APP,给我一个项目灵感启发,然后打算做项目评估,根据上一个项目失败的经历,这次慎重做好准备,先列了一个创业主题阅读清单(下图),挑选了48本书,准备花3个月看一半。再做完项目调研和写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度,在每个类别中挑选看,有些书是可以缓一缓看的,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等。

自建创业主题阅读清单,先在每个子目录挑选一半看

我是先看《如何高效学习》,知道如何将接下来的所有书籍和以往经验如何关联了,再选择了第一本创业书看樊登的《低风险创业》。

为什么选它?作为樊登读书4年会员,深信不疑他的阅读量与投资经验,已经是派系宗师级别了,他和团队的选书能力在目前市场上是十分出众的。这本书给我再次创业想法带来的启发很大,现在分享一些我最有共鸣的部分。

这本书里引用的书籍就多达20多本,几个主要提纲原本就是一本畅销书,所以看他的一本书,就等于一次看了7-8本书,而且有导师解析,当然很值得。

书中引用的观点和推荐,比如《反脆弱》《清单革命》《影响力》《疯传》《赋能》《黑天鹅》等。强烈推荐有想法创业的朋友先把这本书搞通透,延展开,然后再筹备项目,做到运筹帷幄,你的创业风险就会降低90%以上。

《低风险创业》

创始人的能力大小直接决定项目风险的高低

创业基本逻辑:作为一个项目的联合创始人,我是有很多思考的。樊登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创始人的能力大小直接决定项目风险的高低。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就等于直接降低了创业风险。

樊登的知识面很宽泛有深度,这次对创始人的个人部分提出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让我很是欣慰,这几年我也一直高度关注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不过一句话来概括吧,如果你和父母的关系链接存在一定的积怨,这会制约你拥有财富的能力。放下对他们的积怨,告诉自己,“当年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爱我了,我允许、原谅和接纳所有的一切,并真心地爱他们。”

这次我打算再次做项目启动,首先就是想如何避免失败,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在筹备期做足功课,慢就是快。

你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的真正社会问题了吗?

1、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你想孵化的项目,它必须能够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能够解决的广度是越大越好。

比如美团,它就解决了2个社会问题,对用户,解决了随时想吃什么,就能够下订单送到家;对商家,解决了谁会到我家来下单的问题。美团解决的这个吃喝玩乐为主的问题,就是一个最实际的真实社会问题。

创始人不能自嗨,而是要做一定的调研和市场的反馈,最好是有人对你测试的项目愿意花钱买单了,就算是一个社会问题。你可以通过人们的抱怨去发现,或者自己用心的观察,再检验、确认你发现的问题是可以做创业项目,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没有秘密才是创业者最大的风险!

2、秘密法则:再就是想风险降低就得把护城河拉宽、拉大、拉深,这是未来竞争中最好的抗风险武器。什么是你的护城河?就是你的"商业秘密",即你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资源、科技、价格、运营、品牌口碑、用户,任何一个做到极致都有可能建成你的护城河。

从创业项目萌芽时,就要不停地考虑和设计你的秘密可以有哪些,这6个数据被你经营得越好,你的创业风险就会越低。当然这些秘密的打造也需要一个过程。海底捞的秘密在于服务,这个我们在第四个观点中一并会讲到。

当你有了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好秘密之后,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就可以继续加深、加宽你的护城河,增强你的抗风险能力

麦当劳成功的秘密是生产的汉堡包吗?显然早已不是,麦当劳早已经将自己的商业护城河扩充到了另外的领域。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经销商,一年赠送出去的玩具高达15亿个;麦当劳的盈利是卖整店输出模式,一本连锁麦当劳店的经营书籍卖2-300万,就是用你自己的钱教你开店赚钱;麦当劳还是地产商,在哪里开店前,买下一条街,靠自己店的强大引流能力,把一条街的商铺轻松卖出去。

麦当劳已经完成多行业的跨越,早已建成自己的护城河

这些才是麦当劳的秘密,它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早已经跨出了餐饮行业,完成了商业多元化的自建闭环体。

反脆弱设计,就是让坏事来后,你可以变得更好

3、反脆弱设计:这个低风险创业的观点来自于2本书,《黑天鹅》和《反脆弱》,如何从不可规避的小概率事件中减少带来的重大损失,因为有反脆弱设计,让事件来临后,还可以变得更好。

“创业最怕的是什么?”,是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反脆弱的核心前提是黑天鹅事件必然会发生。

当你找到一个社会问题之后,需要事先设计一个具备反脆弱结构的商业模型,才能具备一定的反脆弱能力,才有可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否则,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你。

反脆弱的商业结构,其实就是将失败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不断放大收益的上限。

黑天鹅事件总会到来,你设计好了反脆弱结构吗?

2019年因锤子手机失败而列为失信人的罗永浩,在4月1日晚第一次以“新晋主播”抖音带货3小时,完成了1.1亿的销售额,累计观看人数超4800万人,是目前抖音平台已知的最高带货记录。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反脆弱案例。没有因为上一次创业失败而一蹶不振,而是坦诚地面对破产、违约、失信,到被限制消费令,这对于一个有一定社会效益的知名人士,算是人生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了,他勇于挖掘自己优势,不怕从头再来,也无惧以什么形式重启,至少这次大家看得是心服口服。

向沙丁鱼学习,用3行代码打造生物态团队

4、赋能生物态管理团队 :

有个生动的比喻讲海底的沙丁鱼群与大鲨鱼海里周旋,他们会显示出完全有别于个体沙丁鱼的无能,展示出超强的集体智慧,不管鲨鱼怎么冲向沙丁鱼,却总是吃不到沙丁鱼,科学家研究发现群体沙丁鱼的三行理论就是:

第一行:紧跟前面的鱼;

第二行:保持和周边鱼的相等距离

第三行:叫上后面的鱼。

这个理论也被延展到创业团队的打造上了,想母系统(企业)稳定就需要子系统(员工)不稳定,令员工像沙丁鱼一样一直有自己的“三行理论”:1、为社会做贡献;2、终身成长;3、持续创新新事物。

只有时刻关注让员工如何更赚钱,调动他的主人翁意识,企业才称得上有一个生物态团队,团队的人才也就“长”出来了,否则全部都是老套路机械态管理方式,没有活力与无法激发创造。

其中提到海底捞的员工们为何可以像私人餐厅老板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个客户?至少有2点原因,让海底捞的员工作为子系统,却一直活跃地保持着不稳定状态:第一是赢家效应,第二是免单权利.

海底捞给与了员工有一定的客户免单权利,让员工主人翁的身份感大大提升。所以他能够看到来客的每一个需求,并及时服务到,我们甚至对家人的照顾也不过如此了。

海底捞的护城河(秘密)就是它的服务,还因此出了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公开了自己的成功秘密,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一家成为第二个海底捞。所以“秘密”一词不代表不能够公开,而是即便公开,对手也不一定学得会。

有人问:难道你打造生物态团队,就能够避免员工不离职了?当然不,不过员工的离职率会大大下降。

即使有人离职,也可以建立“前员工”联盟,前员工是资源,而不是负担,鼓励公司和个人相互投资,组建全新的联盟体系,将非终身雇用的员工变为公司的长期人脉,并吸收员工的高效人脉情报。

从用户习惯提炼出用户分享规律,助力纳新与分销

5、如何发展用户?

海量信息时代,客户只会给你一次机会。多在产品设计上下功夫,你得有能让客户尖叫的产品,让每一个客户在最短的时间感受“啊哈时刻”(哇!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如何引导用户裂变与分销、营销和推广?创始团队需要学习一些广告学的知识。

如何才能让客户主动分享你的产品呢?我从广告学的角度总结了五个关键要素,分别是:专业化、简单化、情绪化、可视化、故事化。

作为初创者,我们很难把自己的产品简单地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出来,而这确实是所有大品牌做得很好的地方,让你过目不忘:

"怕上火,喝王老吉";

“非常可乐,非常选择”,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杜蕾斯的广告一直特立独行:“只欠你一个父亲节,反正也没打算还”

给自己的产品一个简洁朗朗上口的广告。用户更加容易记忆并宣传。甚至无意识的进行转发与传播。目前市场上很重视用户裂变与转化,云集、樊登读书、早晚读书、淘小铺都是把裂变用户做到很好的典范,有时间大家可以学习。

用幂次法(即复利法)思考,打造指数级高效增长,深度增加创业的抗风险能力

6、打造指数级增长引擎

一张纸对折50次的厚度为90021万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这就是幂次法则。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是线性的,近年来,不断有行业巨头被取代、新兴互联网公司在崛起,这背后正体现了从线性思维到用幂次法则完成指数级增长的转变。

指数型增长的公司的增长公式是:Y(业绩)=NX(N、X均为变量),也就是幂次法则的具体体现

如何在变量上下功夫,就是尽可能在行业里做成前几名,让更多的外界容易想到和你链接,进而形成正向循环;尽可能做社会层面都认同的趋势类的事情,利用这种“群体潜意识”,获得更多的受众认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群体效应,由此获得指数级增长。

不过指数级增长也应该是创业中期的事情了,现在先做好谋划布局,一旦机会成熟,至少让自己有机会把握住指数级增长的机会。

再啰嗦几句,有人好奇,你怎么可能几个月看那么多书,还能够消化?

我挑选了一个安静的上午,用了3个多小时速读法完成对书的精读和做笔记,再用1小时“笔记流”法完成了书的纲要。

接下来的7天,我用10分钟复盘了笔记2次。并把这个笔记复述给了家人。加上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应用。一共算来,一本书精读只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而略读就可以更快了,甚至1小时解锁一本书(用苹果阅读法)。

这本书我吃透了大概70%,剩余的30%受我的知识底盘储备的局限,这个局限还需要一段过程才能够弥补上来。

想彻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尽可能的把一本书变成一幅画或者一张纸,一张你能够复述的纸。因为人脑的工作区只能够有3-5个记忆块,多了就混淆了。我的这个成稿笔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将原书籍里的六步合成了5步,就是为了方便大脑记忆存储。

用一张纸的笔记理解一本书,积累多了,就变成你的知识库

最后,如果大家还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个人账号:农民碎碎念。关于如何列主题清单;如何高效吃透一本书;在海量信息时代,如何解决选择困难症等,我在下周都会奉献上,

你阅读的8分钟,可能是我8小时完成的。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点评,我会有评必回。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