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隐入尘烟泼点冷水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54更新:2023-03-27 09:31:10

影片《隐入尘烟》目前全国电影票房总额已突破8000万元,成为了今年院线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

都说导演用了很多本色演员来出演,但如果没有海清,还会有那么多人有这个好奇会去看这部片子吗?我想。

都说这部片子很真实很煽情,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个地方,以至于口碑爆棚,还参加了评奖。

但只要是够惨够土的就算真实吗,又有几个人真的了解影片描写的那个地方,了解那群人的生活呢?不要利用了观众的同情心纯粹来赚取眼泪。

其实比起余华的《活着》,《隐入尘烟》的很多细节逻辑是值得推敲的。既然它的卖点是真实,那么就要认真看它是否够真。

为什么这样一部片子在2022能够火?我想这有大环境的因素。

只有在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才更容易将别人的苦难与自己联系起来。一旦与自己的生活有了关联,那么这就不是客观上的艺术欣赏了,这关乎对自身命运的求问,有很强的代入感。

所以《隐入尘烟》要感谢2022这个年代,很多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下行的转折,他们也想被看见,想为主角也为自己呐喊。

很多人说看这片子看哭了,也算是找到了一个能哭一哭的机会,不管是为谁。

不知怎么,此时我总是想起莫言。这个中国唯一一个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却被大家骂得很惨的作家。

莫言的作品有点类似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我觉得《隐入尘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魔幻的,并不是表面上看的那么真实。它想表达的东西在影片里并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或者也不太容易说出来。但你把它作为魔幻风格的影片,那就更容易有想象空间了。

魔幻现实主义,说明魔幻与现实其实是想通的,并不矛盾。

为什么你们骂莫言而赞赏《隐入尘烟》呢?不过是后者的魔幻比较隐晦含蓄,装得比较好。

说到底这不是我喜欢的片子,感觉太装太刻意去讨好观众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你们还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吧。

前几天写了个书评也被人骂了,我很坦然。各花入各眼,只要我说的是自己的真实感受那就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也不怕有人反对。

不管书还是影片,好不好都在各人心里,如果对你来说得到了启示那就为它鼓掌为它买单,别犹豫,别听砖家的!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