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在外国真的很火吗「三体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文版销量已达150万册中国科幻走向世界了吗」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6更新:2023-04-06 02:32:35

作者丨张文静

《三体》英文版封面

《三体》英国版和越南版封面

《三体》韩语版新版与旧版封面

《三体》俄语版封面

《三体》葡萄牙语版和希腊语版封面

《三体》电影海报、法文版、匈牙利语版封面

美国科幻的发展已经越过了关注外在自然和技术的阶段,开始向人的内在转变,这与中国科幻当下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我们对外部的关注还没有结束。

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走向海外最成功的作品是哪一部?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是一部更偏小众的科幻小说——《三体》。

截至2018年底,《三体》三部曲的外文版销量已经达到150万册,这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一个新纪录。这个销量,即便对于西方本土作家来说,也算是超级畅销书了。

《三体》为什么能在海外获得如此成功?这是很多人想问的问题。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更好奇的是,《三体》在走向世界的途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这种阻力又是怎样被克服的。11月3日,在中国科幻大会“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梦想”专题论坛上,主持人吴岩将这个问题抛给了《三体》责任编辑、《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姚海军。

“一定要找到合适的译者和出版社,效果会事半功倍。”姚海军的回答简单直接。他讲起《三体》“出海”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刘慈欣马上要与一家公司签约,将他的作品翻译推向海外。就在签约之前,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教图)的负责人找到姚海军,说如果找一位普通的译者推到国外,反响可想而知,而他们能找到最优秀的译者和美国最好的出版社。这两个条件立刻打动了姚海军。“现在可能有一个重新让你选择的机会,一个可能对《三体》更合适的机会。”姚海军在给刘慈欣的电话中说。后来,刘慈欣与中教图签约,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家和作品走向海外。2015年,《自然》杂志就在科幻专栏Futures中首次刊登了来自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李恬的《水落石出》和夏笳的《让我们说说话》。2016年,科幻作家郝景芳成为第二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但与现象级的《三体》和一枝独秀的刘慈欣相比,中国科幻显然还不够星光熠熠,中国科幻面向海外的传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科幻在走向世界的途中面临着什么?我们又应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海外?论坛结束后,我们又将这些问题抛回给吴岩。

《中国科学报》:科幻作品自身的特点是否让其更容易被翻译和被海外受众所接受?

吴岩:确实是这样。科幻不像农村或历史等题材的作品,需要依赖一定的文化或地理信息去帮助理解。科幻作品更多地依靠科技信息,而科技信息是全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作品更容易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更容易通过科幻去展现一个新的中国,一个从现在走向未来的中国。所以,中国科幻“走出去”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报》:在论坛上你和姚海军谈到,《三体》在海外的成功离不开合适的译者和出版方。据你观察,当前中国科幻作品在海外翻译和出版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

吴岩:目前中国科幻作品翻译到海外的有200篇左右,包括长篇小说和短中篇小说,以英文为主,也有意大利文、日文等,从数量上应该说相当多了。但是,这些译本的质量到底如何,我们无法判定。其中当然有非常优秀的,比如《三体》,但大部分译本质量还不清楚。

《中国科学报》:在你看来,中国科幻“出海”当前还面临着哪些阻力和问题?

吴岩:中国科幻“出海”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能按照国际的规则和做事方式来办事,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方式。《三体》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刘宇昆等译者自身就是国外市场的一部分,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有吸引力。Tor Books是专门出版科幻作品的出版社,他们没有把《三体》当作一部中国作品来出版,而是当作自己的作品,按照自己的生产线来生产和加工,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国内有些城市也想申办科幻大会,进行国际科幻交流活动,如何吸引国际科幻作家和爱好者来是重点。可以讲这座城市有多少人熟悉科幻,他们怎么为科幻而着迷疯狂,他们熟悉什么作品、讨论什么作品,也可以讲讲这座城市能给科幻作家和科幻迷提供多少营养。比如,成都可以讲三星堆里那么多神秘的东西,这不但让人好奇,也让人知道城市的特色。我参加过一次在横滨举办的日本科幻大会,市长去的时候,没有讲日本的改革开放历史,没有讲横滨当前的社会生产总值,没有讲这里有什么特别的跟科幻无关的政策。因为这些对科幻作家和科幻迷都没有吸引力。他只讲,这座城市给科幻大会提供了怎样的方便。这就够了。

《中国科学报》:近几年,雨果奖和星云奖更偏重女性、少数族裔等议题。刘慈欣在采访中也说到,当前整个世界科幻文学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美国科幻已经从对遥远的未来、空间距离的幻想变成对现实生活问题,如性别歧视、环境问题、技术对人的异化等的关注。中国科幻要想融入世界,应如何在顺应潮流与坚持自我中找到平衡?

吴岩:美国科幻的发展已经越过了关注外在自然和技术的阶段,开始向人的内在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人际关系和与之相关的技术。这与中国科幻当下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我们对外部的关注还没有结束,对内关注并还没形成那么大的需求。两者之间没有对错,只是不同阶段人们的兴趣不一样。

对于国际科幻市场来说,外向型的中国科幻作品是个补充,这没什么不好。国内有些年轻作家如果愿意向内创作,写出能体现中国特色、展现中国人在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的作品,也特别好。这里并没有我们应该朝他们去,或他们应该朝我们来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在海外上映。相比于科幻文学,当前中国科幻影视的海外传播呈现出什么趋势?

吴岩:我只能说,我们根本还没有科幻影视,这才拍了一个《流浪地球》,谈科幻影视的海外传播还为时尚早。

《中国科学报》:对于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你还有什么思考和建议?

吴岩:我的建议是,我们要设置奖项,奖励那些在海外一直帮助中国科幻推广的人,无论他是海外华人还是外国人。

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外国作家在作品中书写中国。这些作品一旦有了影响力,会对提升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我们不要总是担心别人会说我们不好,只要他以友善的态度去写,就应当鼓励,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他们写得越多,大家就会越了解中国、看重中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科幻

外国科幻作家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科幻?11月3日,在中国科幻大会“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梦想”专题论坛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与四位外国科幻作家的一场对谈,让我们看到一个他者视角下的中国和中国科幻。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

(意大利科幻作家、独立出版人、编辑)

我读过一些中国科幻作品,也将一些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我们将《三体》引进到意大利,还向很多机构和大学推荐中国科幻作品作为参考书,这些交流在之前都是没有的。

意大利人对中国科幻很感兴趣。之前,很多意大利人不知道中国有科幻,很多人对中国科幻的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孔子学院组织活动时,很多意大利人说我们不想再谈功夫和长城了,我们想谈一点新东西,比如科幻。这种交流有助于意大利人转变对中国和中国科幻的看法。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科幻作品,这也是对当前主流科幻作品都来自欧美的现状的一种平衡。

伊恩·麦克唐纳

(英国科幻作家)

我必须得承认,其实我读中国科幻的时间不长,从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我们才对他给予了很多关注。但我读了这个作品之后,非常感动,深受感染,之后我又读了一些中国科幻小说,包括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选集《看不见的星球》等,我觉得中国科幻作品非常引人入胜,而且能发出新鲜的声音,中国科幻作品与美国、英国的科幻作品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很关注其他国家的文化,我写作的很多科幻作品是关于将来的,我们需要了解中国,需要加入中国元素。

詹姆斯·帕特里克·凯利

(美国科幻作家)

我是五年前才开始关注中国科幻的,但跟很多人不同,我不是从《三体》开始的,因为我主要写作短篇科幻小说,所以我更关注和感兴趣的是杂志上刊登的中国短篇科幻作品。这些中国科幻作品正在影响着我的创作。

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北美在主导世界的科幻写作,如今中国科幻作品的涌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一直在错失一种声音。我们之前为何没有去了解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中国科幻发出一种新的声音,这些声音应该被认真、严肃地对待,特别是当我们谈论世界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时,必须要读中国科幻,这是科幻作者描绘未来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

肯·麦克劳德

(英国科幻作家)

中国科幻中的一些故事写得非常精彩,与西方科幻完全不一样,这是让我很感兴趣的地方。当然我现在读过的中国科幻还不够多,未来会读更多。我期待听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声音,我也认为中国科幻界发生的事情正在引领一股令人激动的潮流。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样一种变革是不容忽视的。当我们去看未来世界时,更不能忽视中国这样的特点。

我希望众多的科幻作家能够抓住机会进入到中国的科幻影视行业中去。在西方,有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中国科幻不要重蹈覆辙,希望你们能够借助更多媒介让这些科幻作品被人们记住。我知道《三体》会被拍成电影了,这是中国科幻史上的一桩盛事,它可能成为一部全球性的大片。

《中国科学报》 (2019-11-08 第5版 文化)

三体在外国真的很火吗「三体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文版销量已达150万册中国科幻走向世界了吗」

《三体》火爆 中国科幻如何走向世界

说是火爆其实也不至于,得了雨果奖,还有英文版,的确可以说走向世界了,但受众范围并不是很大,握轿毕竟看科幻的人不是很多,还是靠液举各段埋肆位书迷的宣传吧~

三体在外国真的很火吗「三体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文版销量已达150万册中国科幻走向世界了吗」

三体的出版信息

简体中文版“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作品名称出版时间《三体》刘慈欣著2008年1月 《三体Ⅱ·黑暗森林》刘慈欣著2008年5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刘慈欣著2010年11月 繁体中文版“科幻推进实验链尘咐室书系”作品名称出版时间《三体》刘慈欣著2011年03月 《三体Ⅱ·黑暗森林棚纯》刘慈欣著2011年04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刘慈欣著2011年07月 英文版(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美国托尔(Tor)出版公司合作发行)作品标题出版时间《The Three-Body Problem》Cixin Liu著、Ken Liu(刘宇昆)翻译2014年11月 《The Dark Forest》Cixin Liu著、Joel Martinsen(乔尔·马丁森)译2015年8月 《Deaths End》Cixin Liu著、Ken Liu(刘宇昆)翻译2016年9月 韩文版名称详情出版时间《》作者译者2013年09月15日 《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在中国的销售量总计已超过100万册,成为几十年来中国最热销的科幻小说。
2016年2月3日据媒体介绍:截至2015年底,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系列第一部的英文版在全球销量已超过11万册,销售码洋逾200万美元。目前,这部英文被称为《三体问题》(中文名《三体》)的实体书已有5个版本在国际市场上发行,此外还以有声书光盘、有声书下载兄渣版、电子书等多种形式发行。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