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贵是哪个电影里的(一部巩俐主演的电影,讲的是一个死了丈夫被村里人当做瘟神的母亲努力让姑娘跳舞的故事。)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16更新:2023-05-16 15:48:52

一部巩俐主演的电影,讲的是一个死了丈夫被村里人当做瘟神的母亲努力让姑娘跳舞的故事。
是不是《活着》?或者《菊豆》?
十二年前那部电影《盲山》,你还记得吗
最近看到一篇大快人心的新闻,历时七个月,一横跨八省的人贩子网络被彻底摧毁,居然涉及六十余名嫌疑人,共有十七名女性获得解救。

主犯万某说,拐骗到的少女大多送往山东、安徽 ,却又一口咬定说她们是自愿嫁到中国的(其中有一些外国贫困地区女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他还承认自己知道这事道德上不对,但涉及到违法犯罪这一块就不怎么清楚。

他真的是法盲,不知道这种事是违法犯罪吗?还是装作不知道自欺欺人呢?这个答案只有他心里清楚。

但是,我无比清楚的是,在那么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村民们真的不知道买卖女性是犯罪的事,他们将其视为理所应当,就连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

那是什么地方?

《盲山》。

女主人公白雪梅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她一直找不到工作,直到遇上了一个女人:胡姐。胡姐告诉她有收“中草药”的生意,一次就可以赚几百块,就这样,她没有一点防备地跟着胡姐和“吴经理”来到了北方一个偏远山区。

我们的刻板映象是,被拐卖的女孩一定是没什么知识的,识别不出好人坏人,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可是这个想法只对了一半。导演李杨在采访中就说到,有不少一部分被拐卖的女性学历都很高,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有,电影起到的就是警示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小看人贩子的伎俩,不能轻视任何潜在的威胁。

到了村子后,一群村民都围着她看热闹。她可不知道,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她将会面临的境遇,可是,他们都是一伙的,没有人会帮她。

“胡姐”和“吴经理”借口谈事情离开了,白雪梅喝了一杯水后睡了过去。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这么做,又太不实际。

那怎么办呢?

唯有保持一颗警惕之心。

一觉醒来,白雪梅的身份证和重要物品都不见了,她询问这里的农民(此刻她还不知道这就是买她的人家),这才被告知:“你家人把你卖给我儿子做媳妇了。”

这对于她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啊!

她先是辩解那不是她家里人,然后又跟他们说理要求去报警,最后只得恳求他们放她回去,可是,那家人无动于衷,最后,把她关进了屋子里。

很快他们就给四十岁的儿子德贵(这个人真是侮辱了他这名字)办了酒席,一群猥琐的单身汉互相说着粗话给他敬酒。

村里的孩子都趴在窗户边看德贵的“大学生媳妇”,他们压根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白雪梅试图求救,这些孩子却无动于衷。

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孩子。

在这个贫困的村子,只有一个老师,他叫德诚——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人,是德贵的表弟。就连知道道德准则的他,明白法律的他,也“默认”了这种事,还借钱给了德贵买媳妇,并且对于这件事一声不吭。他一定不会告诉这些孩子“买女人”是件错误的事,无道德的事,违法的事。

那能全怪他吗?

也不能。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在这样一个愚昧无知、野蛮落后的地方,村民却在某些事上无比“团结”。比如,一家买来的“媳妇”不听话,大家会一起怂恿男人去打,“媳妇”跑了大家会一起围堵……

而作为屡屡落榜、没考上大学、没法离开山村的人,德诚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去与一整个村子作对 ,毕竟那里的人野蛮愚昧,连警察都不怕——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说起他们要买女人的原因,也是令人汗颜,又一次地表现出那个地方村民的愚昧。

他们村几乎没有土生土长的女人。

为什么?怎么可能不生女孩?

不是不生,而是生出来就被抛弃了。

被扔进河里的女婴

因为穷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他们残忍地抛弃女婴,只留儿子来延续香火。又因为没有女人,他们努力筹钱去“买媳妇”,买完又变得更穷。

如此他们就走进了一个死循环里——穷造成无知,无知导致更穷。

要不怎么有那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呢?

最初德贵还没有完全丧失人性,又加上雪梅不断反抗,最终没能拿她怎么样。可是,在一众光棍的调侃和嘲笑下,在他爹的怂恿下,甚至在他爹娘的帮助下,他强暴了白雪梅。

男人如此也就罢了,可是,德贵他娘的做法更让人心寒!同为女人,她居然能帮着儿子做出这种不耻之事来!可耻!可恶!可悲!

后来,雪梅开始绝食。

为了让她正常起来,德贵的娘叫来了两个同样是被卖来的女人劝她。她们的话的确给了她不小的安慰,而且,她们的出现也增加了她对“逃出去”的期望。

此后,雪梅开始变得积极起来,争取到德贵家人的信任,然后找时机想办法逃跑。期间,她一直写信(应该是寄给家人的),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邮递员一转头就把信给了德贵。

第一次,她历经艰难翻过了那座最高的山,来到了去镇上的公路边。终于有了希望!可让人失望的是,她没钱,人家不肯载她去镇上,结果就这么被后面匆忙赶来的德贵一伙抓了回去。

德诚是村子唯一一个对她好的男人,经常给她带书看,后来还承诺会带她离开镇子。

就这样,她又产生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他们的偷情之事就被德贵一家发现了。为了名声或是别的原因,德诚丢下了她,独自连夜离开了村子。

她这才看清,德诚是一个如此懦弱、如此不可靠的人!她又只能靠自己。

雪梅下定了决心要逃出去,为了弄到钱,她不得不以身体与小卖部老板交换。

这一次,她终于去到了镇上,甚至已经上了去县里的车了!这一次,就连我都相信:她一定能逃出去!

可是……梦想又一次地破碎。就在要离开时,德贵一伙人赶来截住了那辆车。

接过一根烟,不顾雪梅的万般恳求,司机打开了车门,任由德贵把她抓走。一车的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痛恨这个司机,他是最大的帮凶!痛恨这伙人,他们也都是帮凶!

可是,如果换做是我们在车里,是不是也会和那车人一样?

这个问题太过沉重,很难一下子做出回答……

下了车,他们的喧闹引来了警察,德贵却以一句“她脑子坏了”为借口,警察也只让他们赶紧离开,不要妨碍交通……

What? 这种做法让人绝望。

试想,当我们被拐卖时,得说什么才能让警察相信,从而得到解救呢?

雪梅又被抓回去。免不了又是一顿毒打。

德贵的娘密切关注着雪梅的肚子,发现她两个月没来例假,就知道很可能是怀孕了。雪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又跳又打,可没有办法。

她认识了村里的一个孩子李青山(导演起这个名字是有用意的),发现他突然不去上学,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家没钱读书了,于是雪梅自愿教他学习。就这样,一群孩子都聚集在雪梅家学习。

又是大半年过去,雪梅终于生下了孩子。他们并不关心她,问的第一句是:“男娃女娃?”

“男娃,母子平安。”

真不敢想象,如果雪梅生的是女儿,他们会不会也把她淹死?

后来,李青山偷偷告诉她,她写的信都被邮递员给了德贵,但是他可以偷偷帮她去寄信。

在这么一个村子里,大概也只有这些孩子是可信的。他们虽然无知,但是他们也保持着孩子的善良和单纯。

导演是这么说的:“李青山这个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久后,警察和雪梅的父亲一起来了,但是遇到了残暴、野蛮的村民,只好去找村里的主任。

由于暂时无法带他们离开,警察承诺几天内会再来。

国内版结局:警察趁着清早偷偷带走了所有被拐卖来的女性,离开了村子(其中,有不少女性由于无法舍弃孩子而中途下车)。白雪梅打开了车窗,看到后面抱着孩子追赶车的“婆婆”,久久无法释怀。

海外版结局:第二天清早,村民们怕警察会来,就把拐卖的妇女们都集中起来带到山上藏匿。德贵想拉开白雪梅,但雪梅的父亲拼命阻止,最后被德贵打倒在地.

他不停地求救,但围观的村民没有一个人去阻止。雪梅拿起了放在一旁的菜刀,朝着德贵扑过去。黑屏。结束。

不论是哪个结局,都各有各的残忍。

影片结束了,但现实生活中,一次次的拐卖仍在上演着,也许,比电影还惨烈得多。

为什么叫《盲山》?那是因为山里的人都对正义视而不见。

除此之外,影片还揭露了偏远山区的众多问题:缺乏教育、不懂法律、重男轻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想办法去解决,因为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买卖女性的一部分原因。

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作为一名女性,我们必须让自己充满警惕的意识,平时多关注女性防身的知识。

导演李杨就说过,他最高兴的不是影片得了各种奖,而是得知一个广东女孩带姐妹们去广州打工,安顿下来第一件事就拿出光盘,组织大家看《盲山》,因为这部影片能让某些女孩不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有可能会保住她的性命。

希望,未来的“盲山”越来越少。

并且,一定会越来越少!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人物介绍
赵大大 黑不溜秋靠边站
刁徳贵是哪个电影人物,是坏蛋吧
烈火金刚
上映:1991年
时长:85分钟
地区:中 国
语言:国 语
导演:何群
主演:申军谊、葛优
类型:剧情
电影盲山影评3篇

  电影盲山影评1

  初看《盲山》,也许我们会因为人性的卑劣而愤慨,也许我们会关注那些闭塞的山区,也许我们会指责创作者故意扭曲中国人。赞扬与指责都源于现实的残酷,但是,真正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绝非拐卖人口以及买主的暴力。电影《盲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高度浓缩的现实社会。无论主人公白雪梅最终是否被解救,真正的《盲山》注定只是一部地下电影。

  《盲山》反映的现实缩影十分鲜明。同一空间里的三类人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整个故事就是描写层层剥削、层层被奴役的现实。

  出身平常百姓的村干部依靠着聪明才智,一面纵容村民知法犯法,一面剥削压迫村民。对待上级,施展闪转腾挪的伎俩,对待警察,又“拥兵自重”。电影里的村干部就是中国基层政府官员的象征。

  贫穷的村民既是受剥削、受奴役的普通百姓,又是可恶残暴的剥削者。他们畏惧村干部手中的权力,尽管团结一心、又有大刀长矛,却甘愿缴纳赋税,不敢反抗。他们的权力范围就是在弱小的妇女、儿童身上施展暴力。原本一穷二白,却把金钱万能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妇女,要充当生养的工具、干活的机器,还要随时接受恐吓与威胁。没有思想,终日劳作是这些妇女的命运,否则,迎接她们的不是躯体的死亡,或许,就是法律的枷锁。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以暴制暴是社会底层人民唯一的反抗方式;社会底层人民终究难逃被剥削的厄运。

  据说,在国内公映的版本里,所有遭遇不幸的妇女都得到解救,法律的尊严、政府的威信得到了维护。这样画蛇添足的安排不过是导演李杨为了通过审查的屈从之举。现实电影的命运反映出文化艺术必须依附于政治的无奈。想来,《盲山》和它的创作者们就是那些被拐卖的妇女。忽然想起80年代的老电影《茶馆》,被奉为经典,倍受好评,想必当年好多单位都集体观看了。同样批判现实,命运截然相反。我想,绝不仅仅因为《茶馆》沾了老舍的光那么简单吧。

  电影盲山影评2

  李杨的新片《盲山》属于让人看了之后无言以对的电影。无言以对有时候是因为对导演手段的拜服,有时候是对影片所反映的现实无可奈何。《盲山》属于后者。

  这部影片的真正力量,不在于激起人们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西北某山区”拐卖妇女丑恶行为的痛恨,而在于将一个严密地将被拐卖妇女牢牢掌握的现实环境抽丝剥茧般展露。李杨说,中国人造字就是有文化,盲,就是没有眼睛。白雪梅身边的人,对于她的遭遇通通闭上了眼。没有闭上眼的,盯在她的下半身,琢磨着从那里得到一点好处。从人贩子将白雪梅送入德贵家的第一天,白雪梅每天的遭遇都是其他被拐卖妇女曾经经历过的。应对白雪梅的反抗,对于这个小村子里的人来说,是一种日常的行为,非常自然,也非常默契,因而,也非常残酷。婆婆演红脸,公公演黑脸,顺便在德贵强奸的时候帮忙按住腿;村民的老婆也是买来的,所以他们是德贵天然的同盟军,在白雪梅逃跑的时候每次,这些人跟德贵永远都是同时出现;邮递员拿求救信去换了特产和好处,村主任打着官腔纵容村民的所作所为。镇上的客车司机面对找老婆的村民只能开门,不能怪他,从影片情境设置中,我们知道镇上的司法机关对于这件事也同样是大开方便之门的。

  汉娜·阿伦特曾经说纳粹分子艾希曼犯下的是“平庸的恶”,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只是执行自上而下的命令,忠诚地履行职责。他并不阴险狡诈也不蛮横,除了对自己的晋升非常热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作恶的动机,而这种热心本身来说也谈不上是犯罪。阿伦特认为,这才是艾希曼的罪行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因为他没有思想,没有判断力。他以纯真的热情,做着世界上最为丑恶之事。脱离现实,没有思考能力,可以发挥出人类潜伏与自身的所有丑恶本能。“平庸的恶”因其平庸,显出比 “极端的恶”更为狰狞的面目。如果说村民没有思考能力,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他们都清楚买卖妇女是一件要坐牢的事情。只是解决生理问题以及传宗接代的美好愿望压制了他们的思考;他们也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因为现实就是村里的男人很容易就打光棍。他们的恶还是平庸的恶吗?

  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种恶找不出凶手,因为每个人都是凶手。但是我无力指责他们。如果我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西北某地区一个小村庄里面的光棍,一家所有的积蓄是七千块钱,终于买了个媳妇,我对她会不会比德贵更温情?我妈会不会帮我按住她的腿,并且在警车到来的时候耍横般躺在车轮之下?这时候,如果德贵是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人性观念并且敬重李杨导演电影的德贵,坐在笔记本电脑前,会不会写下如上状似沉重的话语,并发出一声高贵的感叹?面对白雪梅的苦难,电影中的人没有眼睛。我们看完电影,这些人全都站在白雪梅的身后,虽然没有眼睛却不影响对我们的直视。谁能理直气壮地与他们对视?

  在前作《盲井》中,我对于结尾的那一段吊诡其实颇有微词。一个想谋害他人性命换钱的人,结果以自己的性命帮“猎物”挣了三万块。吊诡经常给现实抹上荒谬的神色,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连这样的荒谬都显得过于亮色。在山西的小煤窑里,不容易出现这样杀人者与被杀者角色倒置的场面。在西北某地区里,我还是愿意相信被拐卖妇女能够被成功解救,不管数据与片尾的字幕是否相符。李杨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说,他天生喜欢戏剧冲突,这是他将女主角设定为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的原因。据说原版结尾是公安到村子里进行解救时,德贵与公安以及白雪梅的父亲发生拉扯,白雪梅情急之中手起菜刀落,将德贵的头颅砍下。据说在国外放映时,每次到结尾都有掌声,观众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宣泄。在和谐版结尾中,白雪梅没有杀了德贵。奇怪的是,这个和谐版结尾显得并不怎么和谐,法制与威权的代表,我公安战士的形象不能说负面,却尴尬而窘迫。德贵死与不死,白雪梅走脱与没有走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一股强光,从没有眼睛的眼眶射出,堵住我们所有廉价的话语。

  好了,别对着自己白花花干净的卫生间镜子一遍遍问:“Are you talking to me”了,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无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西北某地区的光棍,对着你喊“我们要老婆,我们要老婆!”他们没有眼睛。

  你试试看。

  电影盲山影评3

  很多年前就听过《盲山》这部电影,在国外拿了大奖,导演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但是由于对此类题材电影不是很感冒,加上自己身边也发生过同类型的事情,所以主观的认为这部电影也讲不出什么新东西,也一直没有把这部电影找出来看看。上学期在学校上影视名作欣赏的时候看到了这部电影,心中的震撼还是相当大的,冷静下来想想,似乎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看过《盲山》的人,大部分都会义愤填膺的批判和指责那些买卖人口的人。我想说的是,对于电影中利用假老乡关系将女主角卖到山里去的老板,我们可以对他千刀万剐,不用可怜半分。但是,对于从老板手里花巨资(7000块钱对于一个山村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把女主角买下来的山中农夫,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理解呢。我绝对不是鼓励买卖人口,只是希望能够站在农夫的立场上为他们说一两句话。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一直都是用来形容比我们更强的人,很少有人会联想到那些比我们还要弱的人。想起了一个故事:新中国建立后,一位老将军回到了他曾经奋战过多年的山区,寻找他当年的房东大娘。当他花费很大的精力终于找到了房东大娘,拉着她的手说明来意时。已经双目失明的大娘说了一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想起我们山里人了?”听了大娘的话,老将军的眼睛顿时涌出了泪水。看到这个故事,我也是被震撼了一下。确实,当年我们依靠他们山里人打下了江山,但是我们在建立自己的国家后又迅速的将他们给忘了。建国六十年,全国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蓬勃发展着,而山里,特别是偏远山区,却还是生活在解放前的那样一种状况。千万不要说他们不思进取,懒于奋进。他们当年愿意为了那虚无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跟着一群与自己完全不同世界的知识分子干革命,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会不愿意为了更实际的,更让自己受到真正实惠的经济和生活状况而奋斗?是我们给他们的帮助和关心太少了。我们把国家建设的重点都放到了大中小城市上去了,我们连农村都顾不上,更何必是那些看又看不到,去又去不了的山区呢!我们的行为虽然还用不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来形容,但是说忘恩负义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再回到电影上来吧!电影中的,山区农夫和他的家人花了7000块钱从那个杀千刀的老板手里买来了被拐骗的白雪梅作老婆,这是他的罪恶,但似乎这个罪恶又是他不得不背负的。村里的女娃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越来越少了,而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他不得不这样做。有人会说,他为什么不请托媒妁之人为他说一门亲事呢,非要用买的。我们可以想想,在那样的一个家庭及周边生存环境下,会不会有女性选择来呢?我们似乎真的不能指责男主角,他本性善良,勤劳愿干,只是他没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他没法选择他所要生存的环境。在那样一个想出去都要坐大半天的汽车的山里,整个村庄只有一个似乎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老师,我们还能对他有什么更高的道德和品行要求呢。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将白雪梅买回来以后,男主角并没有马上对其施暴,面对白雪梅的自然反应——辱骂和反抗也没有暴怒而起。而是给她时间,让她自己明白自己的处境。至于后来对白雪梅的施暴,是在村里其他男性的怂恿和讽刺下才进行的,而且这也是必然的,这是他买回白雪梅的最基本的目的。我们还可以看到,当男主角企图强暴白雪梅,遭到白雪梅剧烈反抗未果后,他没有先暴打白雪梅一顿,再对其进行侵犯的“文明人”的举动,而是自己虽不甘却也不忍地退了出来。而后才在父母的指责和“帮助”下再次对白雪梅进行侵犯。在对白雪梅进行侵犯之前,我们苏沪还能感觉到男主角对她的淡淡的爱,虽然这种爱是被爱者白雪梅极端厌恶和恶心的。而男主角在后来的生活中对白雪梅的打骂,这是男性“赏花——摘花——毁花”心理的必经过程,只是凭借对自己妻子的强大的爱,绝大部分男性会主动放弃最后毁花的过程。而在电影中,男主角对白雪梅只有淡淡的爱,这种淡淡的爱是难以抵挡大男子主义的,特别是在那封闭的山区里,从小就受到男权主义深度影响的男主角的心里。

  我们应该为白雪梅最后逃出山村感到庆幸,我们也应该为男主角花了7000块钱买回来了一个孩子而庆幸。我们可以哀男女主角的不幸,但是我们似乎不应该怒他们的不争。我们不能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下批评和指责在一个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的错误,就像我们不能随意否定历史人物的举动一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同样,不处其境,不批其人。

  最后,向那些还没看过《盲山》的人推荐一下,这个电影真的不错,一定要看看。里面都是陕西话,故事发生的那个村庄里我读书的地方不远呢!哈哈!


郭铁成是饰演郞德贵的人吗?
高秀敏,李静,雷恪生,阎学晶(山杏扮演者),郭铁成主演的喜剧电影是 《讨个老婆过新年》
如何评价盲山这部电影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昨天偶然看了电影《盲山》,今天又看了第二次。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情绪一直亢奋。心中似乎有千斤巨石压着。

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重庆三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被人贩子以找工作的名义,贩卖到陕西农村。开始悲催的命运。

电影讲述了白雪梅进村后被“丈夫”强奸,逃跑、报信等等努力一次次失败,逃跑后被抓回来痛打之类,统统能想象得到,想象不到的,是在这些必然的情节中,村里人如何对待这个“媳妇”的种种细节。这些细节来自于导演长时间详细的调查和访问,以及对这些见闻的再现,真实得可怕,也让人能够清晰看到这个女大学生逐渐崩溃的步骤。

一开始就不忍看的,是村里面人看到这个女孩来到后自然而然的态度。雪梅被绑在屋子里,“丈夫”黄德贵一家请乡亲们在屋外办婚礼酒席,德贵敬酒,敬酒词都是这样的:“谁不喝完这酒,谁就一辈子打光棍,儿子孙子也打光棍,下辈子还是打光棍!”窗户边,几个孩子凑着窗口看正在床上挣扎的雪梅。头几天晚上,雪梅把矮小的黄德贵赶出了门,黄德贵没能“弄”成,他在村里朋友们面前很抬不起头,甚至他面相善良的老父亲也斥责他搞不定一个女人。于是,老父亲和老母亲帮儿子按住雪梅让儿子强奸“老婆”。“弄”完之后,德贵喜滋滋的坐到父亲旁边,老头以赞许的态度递给儿子一根烟。老母亲是个女人,但她只晓得7000块钱不能白花,尽管她明白这事情并不对,她只是不断说着没有道理的话:“事情已经这样了,女人家,嫁谁不是嫁,你给我们儿子做媳妇,不会亏待你的……”

这种把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之外的事情当作常态的态度,看起来当然不会好受,电影抓的很准。即便你明白这些农民是文盲,是法盲,老早让四周的盲山给遮蔽了目光,还是会在心里对这些人产生无比的愤怒,以及和雪梅一样的茫然无助。
电影看到中间,在村里小学当老师的黄德诚给雪梅送去几本杂志解闷,他是黄德贵的表弟,起初想,这个人的心眼还不错,德诚给雪梅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说“道德的德,诚信的诚”,我当时就想笑,在雪梅被骗到这个没有人能救他出去,她也逃跑无门的偏僻山村之后,居然有人把“道德”和“诚信”说出来,简直一个天大的讽刺,我想笑是因为这个“小叔子”的真诚里总透着一丝虚伪,我猜也许是演员演得不好,毕竟他真的是要关心这个被拐来的嫂子,因为他念过高中,在村里小学做了老师,还会有些良知。当后来这家伙以救出雪梅的名义摸了雪梅的手,亲了雪梅的嘴,搞了雪梅的身子之后,就完全明白,原来他比村民多的那点知识,完全被他用在了和村民一样的无道德行径上,而且这些微薄的知识给他伪装出一层良知的面具。他靠雪梅心存的一丝希望来解决自己的感情与性生活,可怕的令人发指。

还有那些貌似可以救助雪梅的人,比如收税费的人的和邮递员,也完全和村民们沆瀣一气,因为他们了解,在这个地界,大家都是一条绳上拴的蚂蚱。收费的看看拍着窗户呼救的雪梅说,“这是家里事儿,我们管不了”,转过头拿了黄德贵家的各种苛捐杂税,说黄德贵艳福不浅,然后加一句“媳妇要拾掇,跟收费一样,要上硬的。”
邮递员对雪梅的态度,永远看上去那么礼貌,雪梅每次写了信交给邮递员,邮递员都认真放进自行车后的邮袋里,雪梅说谢谢,他说不用谢。问题在于,邮递员对黄德贵的态度一样地客气,他收下黄德贵给的肥硕的老母鸡,把雪梅的信交给黄德贵,黄德贵说麻烦你了,他说你也不容易。这个邮递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雪梅脸上出现一丝笑容,主演黄璐表演的时候,这个笑笑得太狠了,让我一度以为雪梅在这时已经穷尽了希望,嘲笑所有的人都勾结串通,给所有买来的媳妇儿密布下一个逃不脱的落网,后来却发现这笑是表现雪梅又看到了希望的标志,因为她以为可以写信叫邮递员送出山去。
为了逃跑,雪梅终于想出要用自己的身体做本钱,除了那个“道德的德,诚信的诚”,她还用身体向小卖部老板换五十块钱,老板跟他还价到四十块,她拿了钱,但还是没走掉。

至于最终帮助雪梅寄出求救信的失学小孩儿李青山,虽然显出一丝小孩儿的善良,但在这些人的麻木不仁里显得微不足道,他帮助雪梅,也并不显得给这重重盲山带来多少光明,而只像是剧本里一个情节安排而已。而且这个安排,稍嫌刻意。最终雪梅逃走了,但是走得很狼狈,因为即使是警察来了,拿出枪,也没办法挡住上百村民们的围攻。黄德贵凶悍地让警察拿枪抵着自己,然后叫嚣“朝这打,朝这打。”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