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合(一代枭雄札木合,做了什么事会被铁木真处死?)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01更新:2023-05-16 16:27:53

一代枭雄札木合,做了什么事会被铁木真处死?

1164年,札木合出生在蒙古大草原上的札答阑部落。根据《蒙古秘史》关于蒙古族族谱的记载:“札答阑部是由成吉思汗祖先孛端察儿抓获的奴隶后代组成的。”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乞颜部属于黄金家族(在铁木真一统草原之后),而札木合只是奴隶后人的部落。由于札答阑部放牧的草场与蒙古乞颜部接近,幼年的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不计较出生,他和年纪差不多大的札木合结成了关系最好的安答。

童年的铁木真经常和札木合比试摔跤、射箭和骑马,他们的能力不相上下,这也大大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安答结拜仪式上,他们互赠玉佩给对方戴上,并立誓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做一辈子的好兄弟。在铁木真9岁那年,他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毒死。之后,也速该的乞颜部瓦解了。铁木真父亲的部众都投靠了塔里忽台的泰亦赤兀惕部。

铁木真母亲柯额伦带着他们几兄妹去蒙古草原别处放牧,以维持生计。札木合所在札答阑部却不断的壮大,后来札木合做了这个部落的首领。他和王罕(铁木真父亲的安答,蒙古高原最强大部落之一克烈部的首领)一起帮助铁木真收集失散的部众和百姓,铁木真的势力逐渐的壮大起来。

札木合统率札答阑部和铁木真的乞颜部,以及王罕的克烈部结合在一起。他们共同打败了蔑儿乞部。1189年,铁木真被乞颜部众推举为汗。札木合认为铁木真此举是想进一步称霸蒙古草原,因而对铁木真产生了忌惮,他们之间的安答关系渐渐的恶化了。根据蒙元史学家分析,札木合和他的兄弟铁木真关系变坏的根源还在于蒙古草原统治权的争夺。

铁木真是个仁义、爱护部众和百姓之人,他靠拉拢人心收集大量部众,甚至札木合这边的许多部众都跑到铁木真那边去了。札木合对铁木真愈加憎恨!1190年,札木合的兄弟因偷铁木真的马匹而被对方射杀,这终于激怒了札木合。蒙古高原由此爆发了著名的十三翼之战。铁木真统率13翼部众共3万人对抗札木合的13个分支部落。

结果,铁木真战败逃跑,而札木合抓获了铁木真的许多部众。札木合对逃到铁木真那边而背叛自己的部众下了毒手,开了72个油锅,当油锅的油沸腾翻滚之时,札木合让人把这些“叛徒”投到滚烫的油锅里。“叛徒”们撕心裂肺地尖叫,不断地在油锅里挣扎,几分钟就惨死了!

札木合不知道,正是他的残忍无道,才让部众离心而归附铁木真。札木合企图靠这样残酷的惩罚告诫那些企图叛变的人,但此举却加快了部众的离心行动。铁木真虽然被打败了,但在十三翼之战后,札木合这边的许多人因看不惯他的残忍,都纷纷去投靠铁木真了!这反而壮大了铁木真的实力。

札木合把这一切罪过都归咎于铁木真,他联合蒙古草原诸多其他的强部,共同攻打铁木真的乞颜部。札木合被诸部落首领们推举为海尔汗(即万汗之汗),他们折箭立誓,不杀死铁木真绝不收兵!铁木真凭借自己的军事天才,加上他的“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和赤老温)和“四狗”(哲别、者勒蔑、忽必来和速不台),多次打败札木合的联军。

铁木真靠此收复了蒙古高原好几个强部,只有西边的克烈部没有收复。札木合转投克烈部,又被铁木真打败。札木合进一步西走,投靠更西边的乃蛮部,还是被铁木真打败了。札木合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在战败后如过街老鼠一样到处奔蹿。最终,札木合和自己仅剩的5个小兵一起逃难到荒郊野外,这5个小兵把札木合抓起来交给了铁木真。铁木真杀死了这5人,原因是背叛主人。在蒙古人的观念里,背叛主人是不能饶恕的罪过。

在当天夜里,札木合和铁木真这对安答又聚在一起了,他们喝酒吃肉来回忆往事。札木合感慨万千,说自己输得心服口服。铁木真劝他辅佐自己,札木合说:“我不想成为你衣服里面的刺!请你赐我不流血死吧!”札木合被铁木真的手下用绳子吊死了,这个蒙古草原的一代枭雄去到了长生天那里。


札木合用七十几口大铁锅活煮战俘的事是真是假?
是真的,草原上的政权争斗非常残酷,所以有各种残忍手段来恐吓自己的敌人。
札木合为何没有抓住机会,一举消灭成吉思汗?
主要还是因为札木合这个人过于狂妄自大,而且他有妇人之仁。
铁木真和札木合关系是什么?

铁木真和札木合的关系是义兄弟。

札木合幼年时曾与铁木真结为义兄弟,并与克烈部脱斡里勒汗一起支持铁木真恢复旧部,击败蔑儿乞部。1189年铁木真称汗后,他与铁木真关系恶化。

1190年爆发“十三翼之战”,他集合泰赤乌等十三部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亦以诸部三万人分作十三翼迎之于答阑巴勒主惕。铁木真虽败,但因札木合为人残暴,部众纷归铁木真。1204年,为其亲兵俘送铁木真,铁木真交其侄阿勒赤台处死。

札木合的人物经历:

1189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后,遣使通报他。后来,札木合的胞弟绐察儿劫走了铁木真的部下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被后者所杀”,札木合十分愤怒,发动了“十三翼战役。这次战役中,铁木真蒙受损失。

1201年,合答斤、塔塔尔部等十部会于犍河,共立札木合为古尔汗,并举兵攻打铁木真。两军会战于海剌儿河支流帖尼火鲁罕,札木合失败,被铁木真念旧情而放走,将札木合送到王汗帐下。

1203年,王汗被铁木真打败,他投奔乃蛮部太阳汗。1204年,太阳汗又被铁木真打败,他逃窜到倘鲁山中,被部下捕送铁木真,以贵族礼节赐他不流血而死。


蒙古草原的三方:铁木真、王罕以及札木合是什么关系?

公元1196年,铁木真义父、克烈部首领王罕在外出征期间,他的弟弟额儿格喀剌联合乃蛮人,把他的老巢给端了。

经过一系列逃窜之后,王罕来到了铁木真身边,后又在铁木真的帮助下重新夺回克烈部的权力。

铁木真是哪一年征讨乃蛮人,帮助王罕重夺权力的?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1199年,一种是公元1202年。

本来呢,我们只要知道铁木真最终还是兑现诺言,帮助王罕重夺权力就行了。可有意思的是:在这两个数字中间的公元1201年,铁木真第一次打败义兄札木合,导致札木合投靠王罕。对于这件事,史书几乎没有异议。

结合札木合战败投靠王罕一事,我认为铁木真打败乃蛮人,帮助王罕重夺权力应该发生在公元1202年,理由有两点。

一、札木合的实力不弱,铁木真如果考虑对札木合动手,能有王罕相助是再好不过的事。虽然铁木真无法确定何时会与札木合开战,但大体能预料到,毕竟双方一直敌对。

二、如果公元1199年王罕就重夺克烈部权力,那么札木合为何要去投靠王罕呢?要知道札木合也是一个野心十足的人物,重夺克烈部权力的王罕会给他发挥的机会吗?当然不可能。

札木合之所以愿意投靠王罕,肯定是因为此时的王罕并不比自己强多少,两人的联盟是弱弱联手。如果王罕有足够的力量迫使札木合投降自己,那铁木真后续还拿什么与王罕争夺呢?

当时是一个标准的三方博弈现场,如果札木合能够自主选择,他必然会选择联合较弱的王罕。

到了那个时候,铁木真肯定不敢再敷衍王罕,否则就有可能面临王罕与札木合的联合打击。

基于札木合的利益,他当然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纵横捭阖。

正是由于札木合的投靠,使得王罕看似夺回了主动权。因为王罕加札木合的实力,必然是强于铁木真的。

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番,就会发现事情绝没有这样简单。

时代已经变了,草原争霸战即将开始。关于这一点,明眼的草原枭雄们看得明明白白,铁木真自然也不例外。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有机会搞事,铁木真是绝不会犹豫的,因为他根本不想帮王罕重夺克烈部大权,以免给自己塑造强劲对手。

再看札木合,他虽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一心想给王罕卖命。可实际上,札木合同样是野心勃勃之辈。在重夺克烈部权力的过程中,只能说王罕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

也正是由于三方各有打算,所以在行军途中,札木合就开始挑拨离间了。

札木合对王罕说:“我现在可以算是你的部下,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与你分庭抗礼的资格。但铁木真不一样,他现在还是你的盟友,你们之间的合作是否可靠,我相信你心里有数。”

话锋一转,札木合继续挑唆:“据可靠情报,铁木真已与乃蛮人有了秘密联系,目标就是阻止你回克烈部。只有这样,铁木真才能把你收在身边当个打手。如果不是我札木合率领军队投靠你,铁木真不要说真心帮你重夺克烈部权力,就是像现在这样做个样子,他也懒得去做。”

基于上述几点,札木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铁木真看到你即将重新崛起,心里肯定会打小算盘。现在铁木真让我们先率军前行,他却按兵不动,虽然他说随后就会赶到,可问题是,如果他到时不来呢?等我们与乃蛮人打得两败俱伤后,他却来捡现成便宜,我们岂不是成了他的炮灰?”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说过,铁木真与王罕本就因利益聚合,双方没有太深的感情,否则也不会干出三次认干爹这种可笑的事情来。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王罕对于札木合的这套说辞是缺乏辨别能力的,义子铁木真是什么人,王罕心里非常清楚。如果铁木真确实像札木合所说的那样做事,王罕也不会太意外;如果铁木真一门心思地帮他重夺克烈部权力,王罕反而会觉得奇怪。

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害怕,王罕左思右想,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没有通知铁木真的情况率军撤退,在撤军走时,还把营地弄得灯火通明,造成自己还在现场的假象。


王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据史书记载,这是王罕想陷害铁木真。道理很简单,大家说好在某时某刻一起向乃蛮人发起进攻,王罕却在关键时刻撤军,招呼也不打一个,更把营地弄得灯火通明,这不是明摆着欺骗铁木真吗?

据说,当铁木真得知王罕已经偷偷撤军的时候,差点被气哭了。

人与人之间,还有真感情没有?我是掏出心窝子与你王罕相处,你王罕却这样耍我?我为你王罕两肋插刀,你王罕却是动不动就想置我于死地?

幸好我多了个心眼,提前拍前哨与你联系,否则等我稀里糊涂地跑过去,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你王罕也太歹毒了吧?

于是铁木真一生气,很快也率军撤离了。

从表面上看,史书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可只要我们联系一下现实,自然会发现这种记载纯属空谈。

在大军行进时,尤其是联军行进时,派出大量前哨进行联系和侦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王罕偷偷撤军就是为了害铁木真?这也未免太小瞧铁木真的智商了。

王罕大营空无一人,铁木真的前哨很快就会得知这一消息。更大的可能是:王罕前脚准备撤军,铁木真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在撤军过程中,王罕与札木合撞上了乃蛮人,差点被打得全军覆灭;铁木真这一路却未遇任何乃蛮人军队,不费一兵一卒地撤了回来,难道坑人是这样坑的?

当然了,的确有可能是王罕与札木合运气不好,铁木真运气好。可后来铁木真一听王罕有难,立刻又赶过去帮忙,这举动是不是太诡异了?

或许有人会说,铁木真不计前嫌,胸宽似海。可就在铁木真救了王罕之后,王罕还是一心一意要害铁木真。多亏铁木真的重臣蒙力克提醒,否则铁木真的命运恐怕不太妙。

这一回,铁木真终于忍不住了,于是派人到王罕的营地,把王罕骂了个狗血喷头。面对铁木真使者的义正言辞,王罕羞愧得无地自容。

当我读到这段内容的时候,心里面只在想一个问题:都说《元史》的作者宋濂等人,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重臣,他们啥时候改行写小说了?

关于讨伐乃蛮人这一段记载,我们只能看到铁木真一系的说辞,却看不到王罕与札木合等人的说辞。

在铁木真一系的嘴里,王罕与札木合那就是十足的卑鄙小人。铁木真一再以德报怨,却始终没有收获好结果。

怪不得都想当大人物,原来大人物真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如果王罕一系与札木合一系能发言,他们会怎么说呢?应该是这样的。

铁木真表面上一直在积极帮助王罕重夺克烈部大权,背地里却偷偷与乃蛮人联系,做着里应外合的打算。

铁木真内部有人同情王罕与札木合,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他们,于是两人决定提前撤军,逃离铁木真的合围。恼羞成怒的铁木真与乃蛮人决定发动突然袭击,这才有了王罕与札木合惨败,铁木真安然无恙的局面。

王罕与札木合被铁木真算计之后非常气愤,但形式比人强,他们料到铁木真不敢公然反目,所以仍然向铁木真求援。

铁木真联系乃蛮人的目的,只是为了削弱王罕与札木合,却不想消灭他们,因为除了王罕与札木合之外,铁木真再无盟友。草原争霸战即将打响,铁木真需要有人帮衬。

随着王罕与札木合的惨败,铁木真达到了削弱两人的目的,于是继续与两人合作,共同赶走了乃蛮人。

如果王罕与札木合真是这样说的,那他们的说辞可信吗?同样不可信。

博弈三方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各自利益为主的,都不是什么白莲花。铁木真或许会算计王罕与札木合,王罕与札木合自然也会算计铁木真。

最终的结果是铁木真赢了,但也只是赢了,其中并没有什么高尚与卑鄙,三方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能够实现最大化而已。


札木合追杀成吉思汗时,克烈部王汗为何没有出手相助?

成吉思汗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早年丧父,在丧父期间又被族人驱逐,流落期间成吉思汗遇见了扎木合,两人英雄惜英雄结为安答。不过好景不长,不久后兄弟两人因为利益纠纷反目成仇,当时的成吉思汗势力不强还一度遭到扎木合的追杀,为此成吉思汗曾向克烈部王汗求助,但王汗因为心疑、心胸狭隘,加上他本身夜夜笙歌、昏庸无能和成吉思汗势微而没有出手帮助他。

王汗心疑、心胸狭隘

在为人方面王汗算得上是没有什么优点,因为他心胸十分狭窄和十分多疑,其狭窄和多疑到连自己的手足至亲都半分信任没有。事情是这样的,王汗自从继承他父亲的汗位,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和草原上的美人,开始步入人生巅峰之后,他整个人都变得忧心忡忡起来,老是担心自己的汗位不稳,担心有人会谋害自己,这种没有来由的担心导致他将矛头对准自己的亲兄弟,毕竟他们离自己最近,做什么都好下手,于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夜里王汗让手下将自己两个弟弟的营地包围,想要先下手为强杀掉他们,好在他另一个弟弟事先听到消息,连夜逃到了乃蛮部。试想这种连自己至亲手足都不放过的人,又怎么会帮助成吉思汗这样一个外人呢?

王汗夜夜笙歌、昏庸无能导致自身难保

王汗在疑心病的驱使下扫清两个弟弟的障碍之后,他整个人都变得高枕无忧,在自己一手统领的克烈部夜夜笙歌,整天都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半点不省人事,过着十分荒淫的日子,终于在他的疏于管理之下克烈部落产生了分歧,乃蛮部可汗得知后,让先前逃到乃蛮部的王汗的弟弟带队偷袭的克烈部。敌军杀来,王汗还处于声色犬马之中,在敌军杀到营地前时,王汗直接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带领一小队士兵仓皇出逃,逃跑过程中,王汗带领的小队人马也因军心不稳,四散而去,只能由他独自踏上逃亡之路。所以说,当时的王汗因昏庸无能,自身都难保,更别说出手帮助成吉思汗摆脱扎木合的追杀了。

成吉思汗势微,王汗怎么都不会选择出手帮助他

先前说过成吉思汗早年丧父又被族人驱逐,由母亲拉扯着兄妹几人在草原上艰难生存,虽然在艰难的生活中认识扎木合,两人联手闯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番事业,这其中虽然多靠成吉思汗自己,但扎木合在其中也有极大的作用,毕竟成吉思汗的成名之战都是扎木合借给他人手而打出来的,再者加上成吉思汗当时羽翼确实尚未丰满,所以作为克烈部首领的王汗难免会低看成吉思汗。

此外,追杀成吉思汗乃是扎木合,他手下兵强马壮,王汗不说会如何忌惮他,但也犯不上为了一个尚未成功,毫无势力的成吉思汗而树下一个大敌。故而,无论是从王汗心疑、心胸狭窄和其夜夜笙歌、昏庸无能导致自身难保方面来说,还是从成吉思汗自身势力尚弱,羽翼还未丰满方面来说,王汗都不可能出手帮助他!


本有机会统一蒙古的札木合,最后为何功亏一篑?

众所周知,铁木真称霸草原,可谓是蒙古枭雄,但在他还没发家的时候,当时草原上还有一位枭雄,他就是札木合。札木合是蒙古草原的一个部落首领,其巅峰时期实力非常强大,是当时最有机会统一蒙古的人,但是最终却功亏一篑,眼巴巴地看着成吉思思吞并草原,而札木合之所以不能称霸草原,这是因为他性格狂妄,十分好色,导致手下纷纷离他而去,实力衰败严重。


首先,札木合是札达兰部落的首领。札木合是当时草原上一个叫札达礼的部落首领的儿子,其早年是在众星捧月中成长,后来还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部落首领,身拥十多万部落人民。除此之外,札木合在幼年的时候和成吉思汗结为义兄弟,在成吉思汗父亲离世的时候,札木合出兵帮助成吉思汗恢复旧部,使得成吉思汗免受敌部的围攻,但是在成吉思汗成为大汗之后,两人的关系破裂,随后札木合聚集人马发动十三翼战争成功使得成吉思汗部落受损,而后再次举兵攻打成吉思汗,但是以失败告终,成吉思汗念旧情放札木合一马,后来由于再次战败而被手下俘送给成吉思汗并最终被处死。

然后,札木合性格狂妄并且非常好色,使得统一蒙古之路最终落败。根据史料的记载,札木合可以说是当时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主要对手,但是由于札木合性格狂妄且好色,所以最终却不能成就霸业。札木合是部落首领的儿子,从小养尊处优并且年纪轻轻就当上首领,因此养成了狂妄的个性,看不起弱势群体,包括早年的成吉思汗。在成吉思汗求助的时候,札木合虽然答应援助但却一副施舍的样子,这也导致后来两人关系的恶化。此外,札木合非常好色,他拥有十多个老婆,但一遇到漂亮的女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女子收进府中,当时他看上了手下忽必来的老婆,在遭到忽必来拒绝献上女人的要求之后,札木合趁忽必来出远门的时候强行霸占了他的女人,这种卑鄙的行为使得部落的人越来越不信任札木合,后来在成吉思汗发家后,人们便纷纷投靠成吉思汗,使得札木合的实力日落西山,最终以失败告终。

最后,札木合确实是一位枭雄,但是由于他的各种不自律行为导致失去有才能的手下们,最终成就霸业之路只能功亏一篑。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