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保卫战(江阴海战的敌我损失与结果)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67更新:2023-05-16 16:46:33

江阴保卫战的词条概述

江阴早在明清时期就建有炮台,江南各台,除小角山顶炮台之外,因西山阻隔,所以不能旋击上游。
鼎革后江阴成为北洋海军在华中的主要锚泊地。1915年黄山炮台安设无线电。随后欧战爆发,要塞各炮台两度整备零件子弹充实战备。1925年齐卢战争时奉军拆卸部分火炮运走。1926年江阴各炮台归附北伐军,军委会成立要塞司令部,以杨允华将军为司令。
江阴要塞区自1932年开始形成国军首都卫戍布防的重点。1932年司令改为原武汉卫戍总部参谋处处长、炮兵宿将谢慕寒将军。参谋本部并拟定“江阴要塞步炮兵战斗实施法”,参谋本部城塞组成立了江阴要塞工程处,整修江阴要塞工事,并修筑江阴到巫山4条军用支线。全长50公里,大小桥梁10余座,涵洞百余。 自一二八之后签定淞沪停战协定以来,江阴要塞已成为长江的大门,扼苏州、常熟、福山之线要冲,地位非常重要。
1935年冬江阴要塞列为锡澄国防线防务重点,第87师在江阴构工兴筑福山至苏嘉户浦的国防工事线北段。司令则改为原吴淞要塞司令许康将军。1937年参谋本部将江阴要塞划为国防第二线。于是江阴要塞成为京沪国防工事地带的陆海军布防支点。第87师在江阴构筑国防工事。1937年参谋本部划分江阴至无锡一线为国防第二线。
江阴要塞原编制有黄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2门、203毫米榴弹炮1门、150毫米榴弹炮2门)、东山炮台(英造317毫米榴弹炮1门、205毫米榴炮2门)、西山炮台(377毫米榴弹炮1门、305毫米榴弹炮2门)、鹅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1门、303毫米榴弹炮1门)、萧山炮台(德造120毫米榴弹炮2门)等五个炮台以及工兵连、通信连、守备营,共拥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弹炮19门。 江阴县位于京沪铁路与长江江防的中枢,是长江江防作战中的总枢纽。在战前就已积极规划转入战时体制的方式,可以说是战前动员准备的一个实验县。在淞沪战役结束之后,军委会以第5军兼军长张治中将军负责指挥国防线驻军,张将军即以第87师与第88师进驻苏锡常国防区备战构工。其中第87师即驻扎江阴,第87师师长王敬久将军驻节江阴县党部,该师除修整国防工事之外,师政治部主任杨纵华上校还主持开办花山民防干训班,先后开办了学生训练班、青年训练班、上海市民高级训练班。每期学员达2000人,训练期6个月。
1935年,江阴县县长改以保定军校毕业曾任团长的袁右任上校继任,县警察局局长改为中央军校毕业的张瑞康少校。全县干部多半送往卢山暑训团受训。县教育局在省保安处督导下开办民防学校,在各区、乡、镇均有分校,训练全县壮丁基础军事技能,结训后编成乡镇壮丁常备队。在战前一共轮训壮丁5万余人。理论上,这个规模的国民军训将为整入战时体制提供大量正规军兵源与民防部队,但是因为苏州、无锡、张家港(沙洲县)和吴福国防线、澄锡国防线的快速沦陷,使抗战时期江阴的战时体制没有获得从容展开的机会。


江阴海战的介绍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军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海军将士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掩护了淞沪前线70万陆军弟兄的脊背!1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曾以鼎的江阴海战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之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江阴之战中的中国海军序列:
海军部部长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
海军第1舰队司令部 司令陈季良中将
海容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欧阳勣上校,副长杨道钊少校,轮机长黄辉如少校
海筹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林镜寰上校,副长郑翊汉少校,轮机长黄辉如少校
海琛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张凤仁上校,副长吴支甫中校,轮机长陈精文中校
海圻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唐静海上校,副长刘乃沂中校,协长许世钧中校,轮机长邱崇明中校
宁海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八十岛”号巡洋舰)舰长陈宏泰上校,副长甘礼经少校,轮机长姚法华上尉
平海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五百岛”号巡洋舰)舰长高宪申上校,副长叶可钰少校,轮机长周烜
应瑞轻巡洋舰(1937年10月23日于采石矶空袭沉没)舰长陈永钦上校,副长华国良少校,轮机长郎昌炽少校
逸仙轻巡洋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阿多田”号练习舰。战后归还,1958年6月退役) 舰长陈秉清中校,副长杨希颜上尉,轮机长黄贻庆
自强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张日章中校
大同巡洋舰(江阴自沉)舰长罗致通中校,副长曾侍琯上尉
中山炮舰(1938年10月24日于金口空袭沉没)舰长萨师俊中校,副长张天浤
永绩炮舰(1938年10月21日于新堤被日军缴获。1949年5月于上海被人民解放军缴获) 舰长曾冠瀛中校
咸宁浅水炮舰(1938年1月九江遇轰炸沉没) 舰长薛家声少校,副长贾珂上尉
德胜号水上飞机母舰(江阴自沉)舰长刘焕乾中校
威胜号水上飞机母舰(江阴自沉)舰长王夏鼐少校
皦日测量舰(1937年8月26日被击沉)舰长谢为良少校
辰字鱼雷艇(江阴自沉)
宿字鱼雷艇(江阴自沉)
武胜测量舰(江阴自沉)
海军第2舰队司令部 司令 曾以鼎少将
建康驱逐舰(被日军捞起改装为汪伪海军“海绥”号)舰长齐粹英中校,副长严又彬,轮机长吕文周上尉
江贞浅水炮舰(1938年7月空袭搁浅,11月于岳阳自行烧毁)
江元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12月退役)
楚同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军缴获)
楚有浅水炮舰(1937年9月29日于六圩港空袭沉没),舰长郑耀恭中校
楚观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56年退役)
楚谦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1949年退役)
湖鹏鱼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于江阴目鱼沙空袭沉没)舰长梁序昭上尉
湖隼鱼雷快艇(抗战中期因老旧报废)
湖鹗鱼雷快艇(1937年10月3日于鲥鱼港空袭沉没)
民权炮舰(保存至战后)舰长刘焕乾中校
民生炮舰(1938年7月空袭搁浅,11月于岳阳自行烧毁)舰长郑世璋中校
永绥浅水炮舰(保存至战后)舰长傅成少校
江犀浅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袭沉没)
江鲲浅水炮艇(1941年8月21日四川巴中空袭沉没)
甘露测量舰(1941年9月3日巴中空袭沉没)
青天测量舰(1937年10月于龙梢港空袭沉没) 舰长叶裕和少校
2、江阴之战中的日本海军序列:
●第3舰队司令部 司令 长谷川清大将
旗舰:出云号、能登吕号
第一遣外舰队:平戸号、天龙号、対马号、常盘号、安宅号、宇治号、伏见号、隅田号、势多号、比良号、保津号、坚田号、鸟羽号、热海号、二见号 驱逐舰浦风 第24驱逐队
第二遣外舰队:球磨号、八云号、第13驱逐队・第16驱逐队
第3战队‐那珂号、阿武隈号、由良号
第1水雷战队:夕张号、第22驱逐队・第23驱逐队・第30驱逐队
第1航空战队:加贺号、第2驱逐队
第10战队:藤森清一郎少将
第11战队 水上机母舰神川丸 :近藤英次郎少将
第4水雷战队:细萱戊子郎少将
第6驱逐队:伏见宫博义王中佐
第10驱逐队:板垣盛大佐
第1水雷队:渋谷紫郎中佐
第1连合航空队:戸冢道太郎少将
第2连合航空队:三并贞三少将
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大川内传七少将
第1根陆地队:园田滋少将
第3航空战队:寺田幸吉少将
●第4舰队司令部 司令 丰田副武中将
旗舰:足柄号
第9战队:妙高号、长良号…
第14战队:天龙号、龙田号…
第4水雷战队:木曾号、第6驱逐队・第10驱逐队・第11驱逐队
第5水雷战队:名取号、第5驱逐队・第22驱逐队
第9战队:小林宗之助中将
第5水雷战队:后藤英次少将
第3驱逐队:藤田俊造中佐
第16驱逐队:岛崎利雄中佐
第23驱逐队:高桥一松中佐
第3潜水战队:锄柄玉造少将
第9潜水队:仁科宏造中佐
第4航空战队:鲛岛具重少将
●其他:第二舰队赤城号航母战斗群,龙骧号航母战斗群,第三舰队凤翔号航母战斗群……(日本第一舰队、第二舰队临时派遣协助日本支那方面舰队作战)
3、 攻击“宁海”、“平海”的日本航空队资料:
(1) 陆基:第2联合航空队(驻上海公大机场) 司令官:三并贞三少将
(a) 第12航空队 司令:今村修大佐
12架中岛95式舰战(Nakajima A4N1)
12架空技92式舰攻(Yokosuka B3Y1)12架爱知94式舰爆(爱知 D1A1)
(b) 第13航空队 司令:千田贞敏大佐
12架三菱96式舰战(Mitsubishi A5M2)
12架空技96式舰攻(Yokosuka B4Y1)
12架爱知96式舰爆爱知 D1A1)
(2) 海基:第2航空战队 司令官:堀江六郎少将
第22驱逐队
(a) 航空母舰:加贺号
12架三菱96式舰战(Mtsubishi A5M2)
24架空技96式舰攻(Yokosuka B4Y1)
12架爱知94式舰爆(爱知 D1A1)
在9月22日和23日的战斗中,因为日军补充损失和将部分陆基航空队配备到海基的航母上使用,因此部分数据可能与实际出动情况不符。


江阴保卫战
天空中,日军木更津联队轰炸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俯冲下来。一声令下,地面中国军队20余挺德国造马克沁平高射两用重机枪同时开火,天空中瞬间布满一层弹幕。

这是1937年8月22日下午,长江边的江阴海军电雷学校,时年17岁的电雷学校艺徒班学生陆人达,担任重机枪副射手。他单膝跪地,身边弹壳飞溅,猛然四周欢呼声起--日军领队机中弹,拖着浓烟摔下来。2005年夏天,记者在崇明岛一家养老院找到陆人达,他双手颤抖,行动迟缓,说上几句话,嘴角就堆上白沫。

当年风华正茂的学生兵,如今垂垂老矣1 68年过去了,多少往事已经忘记,但抗战中的那段记忆,陆人达却历历在目。因为,这是一个老兵的毕生骄傲。

日本空军欺中国防空力量弱,常常低飞到中国军人能够看清楚日本飞行员面孔

"8月22日下午,总共有12架轰炸机编队空袭电雷学校。那时我是第一次看到日本飞机,但并不紧张,只是想到要把它打下来。"陆入达回忆说,"被我们打下一架后,其余敌机在校部上空盘旋一阵,即仓皇逃窜。"他还清楚记得:被击落的敌机拖着浓烟坠落在电雷学校医务院门前,机上3名鬼子顷刻毙命。校部官员及周边阵地官兵拍手称快。

当时中国地面部队击落日军轰炸机并不多见,日本空军欺中国防空力量弱,一贯猖狂,常常低飞到中国军人能够清楚地看到日本飞行员面孔。

击落敌机后,陆人达等重机枪防空阵地官兵获"铅刀小试"奖旗,由电雷学校教育长兼江阴江防司令欧阳格颁发。

电雷学校是当时国民政府为培养海军人才、建设新海军而设的一所海军学校,有海军的"黄埔军校"之称,最初校址设在镇江,1933年,设永久校址于江阴要塞,从德、英两国购置新式鱼雷艇15艘,开凿黄山,引入江水,建成隐蔽于山洞的艇库。1936年暑假,陆人达从南京考试院考进了电雷学校艺徒班,8月在镇江宝盖山电雷学校临时校址入伍受训。翌年春,电雷学校新校舍在江阴建成后,迁到江阴继续学习,学习内容除了军事基本科目外还有外语、数学、内燃机、船艺、机械制图、鱼雷快艇、水雷照测、车床、电焊、钳工等一系列有关海军的知识。
江阴海战的敌我损失与结果


什么是江阴要塞
江阴要塞是国民党当年据守长江天险,企图以长江为界,与共产党划江而治,在江苏沿岸增设了若干个据点,死守长江。其中江阴就是其中之一,习惯上称为江阴要塞。
江阴保卫战的介绍

江阴保卫战自1937年8月16日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本次战役重创了日军,仅11月25日就击毙日军近千名,摧毁坦克数十辆;花山战斗苦战5昼夜,击毙日军近2000名、伪军5000余人,达到牵制日军西进并消耗兵力的预期目的。中国参战部队囊括了我东北军第57军、黔军第25军、粤军系统的66军以及83军等多个部队。自甲午战争后所建造的海军船只大部分都损失于江阴海战中,是抗战期间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我军部队先后击落敌机20余架,击沉敌舰2艘,击伤10余艘(包括日本侵华海军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