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昌(宋李二人是如何形成一个互补组合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20更新:2023-05-16 16:50:25

宋李二人是如何形成一个互补组合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倭寇入侵朝鲜,宋李组合形成。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统一日本的太阁(日本仅次于“陛下”的尊称)丰臣秀吉在野心的驱使下集结兵马入侵朝鲜半岛。仅仅两个多月,朝鲜八道尽失,三都瓦解,国王李昖仓皇逃出平壤,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神宗万历帝决定派兵增援。

七月,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5000兵马救援朝鲜,结果因轻敌冒进,五千将士全部殉难,祖承训只身逃走。万历帝闻讯大怒,随即部署新的东征军。对于将帅人选,万历帝任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山西总兵官李如松为提督。简单的来说,宋应昌是帅,负责战略规划和后勤保障;李如松是将,负责战场指挥和军队调度。

明朝文官(剧照)

宋应昌,字思文,号桐冈。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绛州知州。历任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曾经上疏《海防事宜》,预策倭患,献选将、练兵、积粟三策。就履历来说,宋应昌进士出身,是一位文官。但他同时也精通兵事,对于倭情也十分熟悉。由此看来,万历帝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才作出了这些合理安排。

再来看李如松,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李如松自幼跟随父亲,熟知战法,加之屡立战功。在他平定宁夏之乱后,率部前往朝鲜,担任东征军指挥官。

满腹经纶的文官,骁勇善战的武将,看似天衣无缝的安排,实质上却矛盾重重。
蓟州镇总兵在壬辰倭乱后为什么屠杀因欠饷讨说法的戚家军?

戚继光成就了戚家军,而张居正成就了戚继光。张居正去后以后,万历皇帝为了树立自己皇帝的权威,迫不及待的清算这个大权独揽十年的改革家。不仅被剥夺了一切的死后哀荣,还惨被抄家,他的家人也被流放,连张居正自己也差点被鞭尸。



总之,张居正一死,平时那些被他压制的牛鬼蛇神都纷纷开始跳出来弹劾他,而戚继光作为所谓“张党”一员,自然也不能幸免。先是从北方被调回南方,后来又认为他不再适合当官,进而被罢官,连俸禄都被取消了。搞得最后戚继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戚继光死后,他带到北方的戚家军也很快迎来自己的噩梦。矛盾的根源是因为南北士兵的纪律不同导致的结果,戚家军多来自江浙地区,在戚继光的统率下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所以当时镇守蓟州镇的时候,多是以戚家军承担防务,此外由于北方军还是使用较为落后的三眼铳,戚家军已经装备了较为先进的鸟铳。所以,为了推广鸟铳的使用,戚家军又成为了北方军的教官,本来都是士兵,由于戚家军比较受重视,所以让北方军对戚家军充满一种异样的愤怒和不满。

戚继光

戚继光被调走后,戚家军的日子很是难过,首先就是欠饷问题,戚家军的军饷常年遭到拖欠。为了讨饷,戚家军多次集合起来要求官员给个说法,这些官员中饱私囊,当然不会把银子往外吐,还说戚家军聚众闹事,说他们是刺头。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倭乱打响,当时的辽东经略是浙江人宋应昌,可能因为是同样出身江浙地区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这场战争给足了军费,总之宋应昌不仅把之前拖欠的军饷都给发下去,还额外给了他们相当多的补贴。所以戚家军在万历援朝战争中打得十分勇猛,他们也是第一个登上平壤城楼的士兵。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当时提督蓟、辽、冀、川、浙诸军的统帅李如松曾经下令先登城楼者赏银五千两,但后来李如松却并没有实现这一承诺。原因似乎就是因为戚家军是南方军,后来宋应昌解职回国,戚家军的军饷又成了一个问题。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戚家军回到驻地石门寨,由于当时朝廷已经拖欠了很久的军饷,这些士兵都已无力生存。于是戚家军再次联合起来向当时的蓟州镇总兵王保讨要说法,这位王保把这些士兵假意诱骗到演武场,然后命令其它明军,也就是所谓的自己人将他们尽数屠杀,《明史》上说的是杀了数百人,“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宣祖实录》却说杀了三千多人。总之不管杀了多少人,这一年以后,戚家军就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戚继光被罢免,军队拖饷以及这支戚家军被屠杀,可见当时的明朝党派之争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政治腐朽到什么程度。




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还真发生过一次“蓟州兵变”,可怜的原戚家军将士,在被解除武器之后,至少数百人被屠杀。


要说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要从戚继光说起。


戚家军,是由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建。


最初的戚家军,主要是由义乌、金华等地健壮的青年农民、矿工组成。他们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军纪严明,善用火器,在东南沿海的抗倭战场上,可谓是百战百胜。


南方倭乱缓解之后,戚继光调任蓟辽,负责防御鞑靼等部落的骚扰。因为北方边军纪律涣散,戚继光就将南方戚家军的三千人调往蓟镇,作为标兵,训练北兵。


与北兵对应,戚家军主要来自浙江,又被称为南兵,也被称为浙兵。

戚继光坐镇蓟州,南兵作为嫡系,自然受到戚继光的优待。可是,在张居正去世之后,失去支持的戚继光也很快被免官罢职,不久后在家中郁郁而终。而一贯受到优待的南兵,与北兵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凸显。


万历二十年(1592年),戚继光去世后的第四年,日本侵略朝鲜,明军援朝抗倭。



时任兵部左侍郎,兼辽东经略的宋应昌是浙江人,之前就与戚继光交好。他为了鼓舞士气,在出发前,向出援朝鲜的戚家军许诺,南兵出国作战不易,发放双饷。


而在平壤之战时,主帅李如松为了鼓舞士气,又许诺“先登平壤者赏银万两”。原本出生于辽东的李如松觉得辽兵强壮,在重赏之下,必然先登。可是,让李如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戚家军却个个奋勇争先,竟然第一个登上了城头。


李如松跟他爹李成梁有个相同的毛病,就是视诚信如粪土,转眼间,就把这事给忘了。其中一部分原因,应该是李如松对南兵不怎么亲近吧。

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第一次入朝抗倭胜利,宋应昌主张留兵朝鲜协防,而来自山东的兵部尚书石星却主张撤兵议和。于是乎,宋应昌被召回,之后归隐,再不过问兵事。


宋应昌走了,可是,他之前承诺给戚家军的双饷还没兑现。


戚家军朝鲜归来后,继续驻防蓟州。



时任蓟镇总兵陕西人王保,对宋应昌承诺的南兵双饷置之不理,甚至都开始拖欠戚家军正常的军饷。


《明史》记载,“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


戚家军将士胜利归来,原本承诺的“万两先登银”没有拿到也就算了,连军饷都开始拖欠。甚至,兵部还建议裁撤蓟州等地的南兵。奖赏不发,工资也不发,甚至还要被裁员,南兵听闻,自然心中不忿,这才有了“挟增月饷”之举。


按照正常的处理方法,实施安抚,先给一部分军饷,平息事端就好了。但是,王保却“令各纳军器”,收缴了所有南兵的武器。然后,“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随后上书诬陷戚家军叛乱谋反。

如果南兵手中有武器,想这么容易就屠杀数百人,恐怕难呀,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诱杀。曾经奋勇杀敌的南兵将士,没有死在抗倭的战场上,竟然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


《朝鲜宣祖实录》中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给,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戚家军被杀3300余人。


《两朝平攘录》则记载,“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这一数字,按照后来吴惟中率戚家军第二次入朝前增补新兵的数量1785人推算,比较可信。


一些参与“讨薪”,未被处死的戚家军将士,则被押送回南方。


巡关御史马文卿,兵部尚书石星站在了王保一方,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再查。而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实,兵科都给事中吴文梓等人则认为戚家军冤枉,应该彻查王保。



最后,万历选择了支持兵部尚书石星等人,这件事随即被搁置,而参加“讨薪”的戚家军将士则成了“大逆”。“南兵鼓噪罪首叛胡怀德及伪军师李无逸等凌迟、斩首有差”,而蓟镇南兵也随即减员一半。


戚家军讨薪只是表象。


表面上看,这次蓟州兵变,是因为戚家军的“讨薪”引发的。实际上,却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


比如,宋应昌如果在,即使无法完全兑现承诺,也会先兑现部分。但是,宋应昌被排挤走了。


南兵驻防蓟辽,与北兵长期存在矛盾。


当戚继光、宋应昌等还在时,南兵的待遇还可以保障,但是,当权势人物去职之后,南兵就受到了排挤。甚至是吴惟中、沈茂等南兵将领,也被排挤。而南兵的功劳,也悉数归了北兵。


戚家军的军饷的确有点高。


戚家军都是招募来的,按照当时的制度,募兵每年军饷18两银子,双饷就是36两。另外还有粮银、行粮盐菜银、服装银、犒赏银等3.6两,双倍就是7.2两。两项相加,一名南兵的年饷达43.2两白银之多。数千南兵,这笔银两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这些南兵本来就是冲着军饷和厚赏来的,承诺了就要兑现么。


万历皇帝也是能省则省,得过且过。


虽然张居正改革之后,大明国库日渐充沛,甚至万历的私库也很充盈。但是,经过万历期间的几次征战之后,钱粮消耗巨大,万历也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征集来的钱粮。一下子能省下数十万两白银,万历自然乐享其成。


明朝积弊日益加深的结果。


类似的南北之争,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曾发生过。因为科举取士时,录取的南方士子较多,造成北方士子的不满,最终导致南北榜案发生。最后,朱元璋规定了南北录取的名额,才算是平息了事端。但是,南北之间的矛盾却被这些被录取的士子带入了明朝廷。


蓟辽北兵不但坑过浙兵戚家军,还坑过川兵,这种矛盾时刻存在,也导致了明军战斗力的急剧下降。


明朝中后期,由军户制改为募兵制,虽然让士兵的战斗力得到了一定提升,却大大增加了朝廷的财政负担。而且,兵饷来源,从来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


再加上明军的统帅、将领,吃空饷成风,拖欠饷银也成了司空见怪之事。因为欠饷发生兵变之事,后来也发生过多次。这也让明军的战斗力,进一步受到影响。


积弊不除,明军不强,这也是明朝最后覆灭的一大主因。



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之后,驻守蓟镇的戚家军缺员严重,由吴惟中重建,二次入朝抗倭取胜。


此后,戚家军先后参与了萨尔浒之战与浑河之战。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参战的浙兵管备御周翼明战死,所带戚家军全军覆没。浑河之战,最后一支驻扎北方的戚家军将士3000人,死战努尔哈赤数万八旗兵,再次全部血洒疆场。


自此之后,史上再无戚家军,而大明朝也在李自成和清军的围攻之下,很快走向了灭亡。


宋应昌和宋应星的关系,
不一定吧,宋应昌是仁和人,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但是宋应星是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在现在的江西。
姓宋的历史名人和现状?
宋玉:战国时楚国人,文学家,屈原的弟子,工于辞赋,擅长音律,《九辩》、《招魂》为其代表作,开创了后代诗人悲秋的主题。
宋濂:浙江义乌人,明代文学家,曾主修《元史》,全书二百一十卷,著述甚丰。
宋应星:江西奉新县人,明代科学家,所著《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是一部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性的科学巨著,在国际上也影响甚巨。
帮韩国抗击日本的将领
一;
祖承训,字伟绩,号双泉,辽宁兴城人,明朝抗倭将领。左都督祖仁之子,祖大寿之父,祖大乐的伯父。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第一支抗倭部队出征,统帅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这支部队是辽东铁骑中的一支,祖承训也是名将李成梁的嫡系,战斗力较强。可是,这支部队只有三千人。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祖承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死里逃生。
二;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1] ),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长子,明朝名将。

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死后,朝廷追赠少保、宁远伯,并为其立祠,谥号“忠烈”。
三,
宋应昌(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字时祥,号桐冈,明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在援外抗争上打出国威,大败日寇得胜归朝的只有宋应昌一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击败日军,收复平壤、开城、黄梅、平畿、江源。派士卒于夜里烧毁龙山仓,倭兵粮饷断绝,率军进击至南原、晋州,迫使日军败退到熊川西生浦。
三;
李如松、李如梅、李如柏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任命刚刚结束宁夏战斗的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统蓟、辽、冀、川、浙诸军,克期东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总兵职,同军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军在李如松的带领下,誓师东渡参加了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这就是“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二征。
四;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五;
明朝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原李成梁家丁),生平不详,万历抗倭出征,勇猛无敌。

吴惟忠,明朝时期著名抗倭将领,修习戚继光兵法。明日朝鲜之战时,吴惟忠率军入朝,在攻击平壤时立下战功,后又勒守乌岭要塞阻挡日军。
宋应昌和宋九龄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姓氏一样,宋应昌是浙江会(读:块这个音)稽人,宋九龄是辽宁省锦县(现凌海市)沈家台镇宋家屯村人,这两个不仅时代不一样,而且出生地都不一样,一南一北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