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变(扩展资料)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02更新:2023-05-16 17:08:37

政变、兵变、哗变有什么不同?

1、概念不同

兵变,是指军队不听指挥、不守军纪而发生叛变的事情。

哗变,是指武装力量的突然叛变,两个以上下级军事人员反抗或攻击其上级的公开行动。也用于非军事性质的反抗或攻击。

政变,指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采取军事或政治手段造成的国家政权的突然变更。

2、出处不同

兵变,语出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王晏球》:“明宗兵变,自邺而南,遣人招晏球。”译文:后唐明宗发动兵变,从邺城向南进攻,派人招请王晏球。

哗变,语出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五:“敌军大部队的哗变和投降红军,都是由于我们在军官中进行了工作。”

政变,语出朱东润《杜甫叙论》第一章:“睿宗是在宫廷政变中即位的。”



扩展资料

兵变的历史事例

1、春秋战国

沙丘之乱:赵公子成发动兵变夺权,围沙丘宫长达三月,赵武灵王活活饿死。

2、秦

庸城之变:嬴政发动的夺权之变,嬴政母亲赵太后被打入冷宫,嫪毐被杀,吕不韦被罢相,并在流放途中被赐死。

3、汉

巫蛊之乱:汉武帝时,武帝宠臣江充诬陷太子巫蛊谋害皇帝,太子起兵杀江充,最终兵败,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自尽。

两次北宫之变:均由皇帝的近侍宦官发动,造成当时专权的外戚大将军梁冀、窦武被杀。

4、魏晋

正始之变: 公元249年即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拜谒东平陵时率兵夺权,铲初曹爽及其党羽,把持魏国大权。

5、隋唐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唐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马嵬之变: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唐玄宗逃亡途经马嵬坡时,军队发生兵变,哗变的士兵杀死丞相杨国忠,逼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6、宋

陈桥兵变:后周大将赵匡胤谎称敌国来袭,率军出征,趁机于陈桥驿黄袍加身,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

7、明

夺门之变: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于谦等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次年,英宗被释归,为景帝幽禁于南宫。1457年景帝病重,不能临朝,石亨等发动政变,拥英宗复辟,以邀功赏 。以谋逆罪杀于谦,废景帝仍为郕王,迁于西内。


政变,哗变,兵变的区别是什么?
政变是政客发起,哗变是士兵发起,兵变是军队将领发起,发动人不同
政变、兵变、事变之间有什么区别?
他们的手段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起因不同。

政变,是因为政治斗争引起的,目标就是夺取政权。

兵变,军队内部利益分配不平很,目的不明确,笼统地讲,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事变,可以为了政治目的,可以为了军事目的,但是它,往往是突发性的。
兵变是怎么回事呢 陈桥兵变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兵变
兵变,是指军队不听指挥、不守军纪而发生叛变的事情。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兵变?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兵变有,西安事变,五代郭威、赵匡胤军变,唐代多次的玄武门兵变。还有西汉除诸吕的兵变等等。
“陈桥兵变”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哗变和兵变有区别吗?
哗变是士兵发起,兵变是军队将领发起,发动人不同
求采纳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