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48更新:2023-05-16 17:09:37

萧劲光大将的生平事迹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很快便出现了一股去俄国留学的热潮。当时,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遵照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指示,为培养我国革命的骨干力量,招收一批进步青年学生送往莫斯科学习,于是,萧劲光成了东方大学第一批中国学生中的一员,学校给他起了个俄国名字叫查戈洛斯基。这所设在莫斯科的学校,全名叫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建立于1921年4月,以培养东方民族民主革命骨干为目的,开设有中国班、朝鲜班、蒙古班以及俄国远东各少数民族班,其有几百名学员。
萧劲光学习得很认真、很刻苦。出现在成绩评定表上的总是个优字。然而,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索绕在他头脑中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是枪杆子打出来的,中国要走俄国人的路,军事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他,要做一个中国的军事家。
也巧,一个偶然的机会圆了他学军事的梦。
一所初级红军军官学校招生,东方大学根据学生填写的志愿推荐了萧劲光。
军校开设了军事指挥和地形学等专业课程,萧劲光仿佛走进了新奇的世界。他第一天懂得了什么叫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就在他全力以赴想为这项事业拼搏一番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砸碎了他学军事的梦。
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总书记陈独秀,到莫斯科来参加共产国际会议。身在国外的萧劲光见到自己党的领导人,就像见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倍感亲切。
然而,他遇到的却不是理解,而是陈独秀对他的训斥:“胡闹,谁同意你学军事,学军事干什么?想当军阀吗?”
“我想学一下,将来回国会派上用场。”若是在平时,萧劲光会一口气摆出许多理由阐明学军事的意义。但今天在神情不悦的书记面前,到嘴边的话不得不便劲地咽了回去。
“马上回东方大学去!京汉铁路大罢工都失败了,中国不存在直接革命的形势。”这是陈独秀给地下的训令。
1925年秋,萧劲光完成了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业,立即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他在北伐军中度过了难忘的岁月。然而大革命失败了,他再次踏上了赴苏学习的征途。 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经过半年的准备,自任总司令,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此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根据地得到了全面贯彻。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蒙受了很大损失。 萧劲光时任闽赣军区司令员,他虽率部拼死恶战,但结果却屡遭失败。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萧劲光未被敌人的枪弹击中,却险些丧命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之手。由于萧劲光对他们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便将萧劲光说成是“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者”加以批判,并以黎川失守、浒湾战斗失利为名,撤了他的职,送军裁判法庭公开审判。
尽管萧劲光在法庭上实事求是的答辩证明他毫无过错,但仍被开除党籍、军籍,判5年徒刑,无上诉权。萧劲光在关押期间,毛泽东派贺子珍前往探视,贺子珍向萧劲光转达了毛泽东的话,说黎川失守是“左”倾军事路线造成的,你应该撤退,做得对。这给了萧劲光很大的安慰。后来有人主张杀掉萧劲光,遭到了毛泽东的坚决反对。毛泽东说:打击萧劲光是为了打击我,是杀鸡给猴看。 由于毛泽东等人的保护,萧劲光在关押一月后被释放,调红军大学当教员。“左”倾军事路线给红军和根据地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红军被迫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红军大学改编为上干队,萧劲光任队长。


1965年至1978年海军司令员是谁。

从1950年到1980年,海军司令员都是肖劲光

 

毛泽东曾声明:“萧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


开国大将肖劲光简介 肖劲光的子女都有谁

简介:

肖劲光生于1903年1月4日,湖南长沙岳麓山朱张渡人。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子女:

1926年由蔡畅作媒萧劲光与湖南教育家朱剑凡三女朱仲芷结婚,生育了肖永定、肖伯膺、萧卓能、肖策能、肖凯、肖燕燕等六个子女后,于1940年离婚。

1942年肖劲光在延安与伟涛结婚,生育两子一女。第三、四个儿子担任过省级政协副主席,五子、六子都是少将。

扩展资料:

1925年秋,肖劲光完成了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业,立即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他在北伐军中度过了难忘的岁月。然而大革命失败了,他再次踏上了赴苏学习的征途。

险被枪毙,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经过半年的准备,自任总司令,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此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根据地得到了全面贯彻。

在“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蒙受了很大损失。 肖劲光时任闽赣军区司令员,他虽率部拼死恶战,但结果却屡遭失败。

由于肖劲光对他们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肖劲光被说成是“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者”加以批判,并以黎川失守、浒湾战斗失利为名,撤了他的职,送军裁判法庭公开审判。

后来有人主张杀掉肖劲光,遭到了毛泽东的坚决反对。毛泽东说:打击肖劲光是为了打击我,是杀鸡给猴看。 由于毛泽东等人的保护,肖劲光在关押一月后被释放。

参考资料:百科-肖劲光




一生没上过战场,为何这个人能位列开国大将第四位?
这个人叫李克农,主管情报的,谍战剧相信大家都看过,情报在关键时期的重要性抵得上千军万马,而且惊险程度不次于上战场,所以位列第四实至名归。
肖劲光的身高
应该1米8
萧劲光大将的人物简介

萧劲光(1903.01.04—1989.03.29),湖南长沙岳麓山朱张渡人。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生于1903年1月4日,1920年在长沙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俄罗斯研究会”。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后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曾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再度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红十二军参谋长,1931年冬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不久任第五军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赣州、水口战役。1933年后,任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教员、政治科科长。1933年11月被“左”倾冒险主义诬陷为“罗明路线”在军内的代表,被撤职判刑。由于毛泽东等反对这样处理,他被关一个月后释放到红军大学当教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遵义会议后得到平反,1935年月1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后改兼南满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同志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兼参谋长。1946年10月兼任南满军区司令员。他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和各项政策,与陈云同志一起,领导了坚持南满根据地的斗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了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为改变东北战场的战略态势,做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指挥部队参加了夏季和秋季攻势。1948年5月他兼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前线围城指挥部(后为第一兵团)司令员,与肖华同志一起率部围困长春,采用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瓦解的方法,争取了国民党第60军起义,迫使其余守军全部投降。辽沈战役结束后,他率东北野战军5个纵队入关,圆满完成了隔断平津和协同友邻部队包围北平的任务。平津战役后,萧劲光同志任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年3月,率领四野先遣兵团南下参加渡江战役,有效地牵制了白崇禧部队,从侧翼保障了第二、三野战军的胜利渡江。此后,他参与了争取和推动程潜、陈明仁起义的工作。长沙和平解放后,兼任湖南军区司令员。在著名的衡(阳)宝(庆)战役中,他统一指挥6个军、19个师,担负正面攻击的作战任务,歼灭白崇禧部四个主力师,为进军广西、解放华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从建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建设一支现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建设方针和开展海上破袭战的思想。强调要打好政治思想、组织、文化技术三个基础。重视培养海军技术力量,积极兴办学校,兼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肖劲光是十大元帅之一吗?
萧劲光(1903年1月4日—198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湖南省长沙人。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及以后均担任要职。由于二简字的原因,经常误写为"肖劲光",
肖劲光,诞生于1903年1月4日,湖南长沙人。1920年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
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入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红十二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第五军团政治委员,1933年后,任建黎泰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教员、政治科科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月1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后改兼南满军区司令员。1948年5月兼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湖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并兼第一海军学校校长。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同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