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外道的基本信息)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更新:2023-05-16 17:19:29

净空老法师:什么是外道

净空法师---对于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要度外道,佛经里面讲的那个时候的社会,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种。外道,不是毁谤人,不是贬低人。“外道”这两个字的定义,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心外求法”叫外道。所以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检点、去反省,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也是外道,这个外道在佛门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换句话说,对于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


佛经里面有哪些邪魔外道
最大的邪魔就是魔王波旬,它是欲界天主,专门障碍佛法修行者,修外道他不管,因为只有佛教的目的是超出他的境界,其他任何外道的目标都只是升天,(如道教,天主教)或做阿修罗(如中国大乘)。但是不要以为魔就是面目狰狞,凶恶残暴。相反它既然是天重,就一定修了极大善业(如戒和施)。如佛说:诸瞻侍者魔王第一。我想,魔王应该是气质超凡,庄严斯文的吧。另一类魔就是阿修罗。佛说:佛陀出世,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众。诸天为正,阿修罗为邪。阿修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妖魔鬼怪,天龙八部,他们智慧很低,却有些神通,好斗喜功,胡做妄为,拨乱因果。如所谓的观音,地藏支流,就都是他们在附身。
什么是外道?佛经对外道的定义。
《佛藏经》中世尊对外道的定义
“舍利弗,何等是乐外道法?
所谓有所得者,我见、人见者,众生见者,
贪著邪者,于自相空法中心生疑者,
受行种种邪虚妄法,不能入于第一义空,
行诸邪道,其人名为乐外道法。
舍利弗,不可试以种种衣色,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 有所得见,皆名外道。”
——
世尊是这样评判外道的: 外道虚妄说 皆是世俗论 以邪见因果 无正见立论 。( 出自 《楞枷经》)

学习佛法不可学习宣扬外道典籍
作者:刘欣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教法,学习怎样成佛。佛在经典中不止一次地提出:学佛人不应该读诵外道典籍。〈佛藏经〉中讲: 若人好读外经书者。则于其中生坚实想。贪着语者乐说散乱。乐严饰辞巧美说者。于佛第一义则无净心。又于此法不敬不信。舍利弗。譬如不男之人无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诸人等如我无异。如是好着外经书者。常乐严饰巧美文辞。于佛第一义心不恭敬。舍利弗。其中有人说清净经。于此人所亦不恭敬。轻慢清净持戒比丘。何以故。舍利弗。外道经书无真实语。法应憍慢贡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为厌离。不为寂灭。不为得道。不为涅槃。是人毁坏信等善根故。于一切处不信有功德。如不男人于诸人中皆谓如己。
(意思是说:学佛人不能读外道典籍。并且对经典中的话产生坚实的想念。这样的经典同佛法不同。对于佛说的第一实义没有清净的心。不会恭敬信仰。这样的人如同被阉割的男人,不能生殖,但是却认为其他人和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外道经书没有真实语言,所讲的法大都含有骄慢贡高的成分,因为他不是为了厌离,为了得道,为了涅磐。这人的信仰的善根会被毁坏,在一切处不相信有功德存在。如果简单说,常读外道经书的,会认为学佛也就这么会事,学佛的人也都和他们一样,学的道理也是一样(当然其实不一样)现在很多人读, 玉厉宝钞,文昌帝君阴鸳文等等。认为这就是学佛。正是上面讲的情况。学佛就不要 研究这些书,佛法经典有这么多,为什么不读?为什么不做大丈夭,非要做“不男”之人(太监)呢?。)
另外释迦牟尼佛还提到: 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若有贪着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隐。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众人不复供养。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读佛经。便使令求外道经法。先自看者赞言善好。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书。犹如群盲为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舍利弗。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无上道求外道经书。诳人是恶魔。深坑是邪道。
(无论你读外道的经典或讲述觉得多么有收获,要知道这都是恶魔深坑,一定要避免。)
在《优婆塞戒经》中,世尊也曾告诫大家: 云何名为假名菩萨。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是名假名菩萨。
又云: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是名实义菩萨。
(如果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那么还喜欢接受其他的外道方术教义,还用这个方法教导别人,那么这个人是假菩萨。而真正的菩萨只有在为了破除邪见时才会研究外典。我们作为佛的弟子一定要知道,外道典籍是不能帮助我们脱离轮回,离苦得乐的。所以在佛法尚未能有所修证的情况下,是不宜看其他宗教,外道术数的典籍的。)【转自地藏占察网】
那些是外道的佛教 谁是外道 (圣严法
【附佛法外道】 为摩诃止观所举三种外道之一。指依附于佛法而立错误思想者。如华严宗指小乘之犊子部为附佛法外道。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上引之中,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教,或其信奉者。又虽学佛之教,然其见解与佛法相违背者,称为学佛法成外道。
附佛外道通常用以称呼被主流佛教界认为是附会佛教、歪.曲与篡改佛教教.义和历.史的新兴宗.教、宗.派及学说。外道为一个佛教术语,指与佛教哲理不同的哲学或宗.教组.织。而附会佛法则被称附佛外道,视为邪说。
我.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附佛外道,大略表现出以下共同特征:
一、其教首率多自称或被徒众称为佛、菩萨降世,或自称苦修悟道,或现神异惑人。如北朝法庆、隋宋子贤、向海明等,皆自称弥.勒佛降世,多白衣长发,“称解禅观,妄说灾祥”。宋子贤还“善为幻术”,“能变作佛形”,现光.明、火坑等境,因致“远近惑信”。向海明能依归心者“辄获吉梦”,由是“人皆惑之”,“翕然称为大圣”(《隋书》卷二三)。罗教教祖据称自幼奉佛,多方参访,苦修十三年而悟道。西大乘教祖吕氏尼有“阻驾出征”的神异,被视为观音菩萨或无生老母化身。闻香教创立者王森据说因救孤仙而得异香之术,人闻其香,“心即迷惑,妄有所见”。黄天教祖李宾号称“普明如来”、“皇极古佛”,其妻称“普光佛”,其二女称“普净佛”、“普照佛”。真空教祖廖帝聘称“无极圣祖投化”。一贯道创始人王觉一号称“王古佛”,传其掌心有古佛字纹,该教所奉的第十三祖杨还虚、徐还虚,号称观音、弥.勒二古佛托化,其前身青莲教的五位祖师“五老”被称为“先天五老古佛”化身。圆顿教祖弓长所造《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中,自称阿弥陀佛、真武老祖、天真古佛临凡。其它附佛外道.教首,也多自称古佛降世、菩萨化现。这显然是一种利.用民众崇佛心理欺世惑众、诱人入教的手段。
二、附佛外道的教首祖师,绝大多数为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很低的在家人,至高不过贡生,多有家室之累,往往传位于其子女。即使是僧尼,也多属不守佛戒、不通佛法的伪僧,多带头破戒,如北魏法庆以尼惠晖等为妻,唐武德元年(618年)造.反称帝的怀戌沙门高昙晟,立尼静宣为”耶输皇后“,西大乘教.皇姑寺的尼众皆蓄发作男子揖,不具尼僧威仪。这与正统佛教的祖师大德绝大多数是佛.学湛深、戒珠清净、解行超群、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出家比丘,形成显明对比。
三、附佛外道皆表面崇佛,打着佛教或佛教新派的旗号。其教名目如“白莲”、“大乘”、“真空”、“圆顿”等,多取自佛书,白莲教由佛教白莲宗衍变而成,罗教、大乘教、鸡足山大乘教、黄天.道、圆顿教、一贯道等声称出达摩、慧能门下,编造有以禅宗六代祖师为前辈祖师的传宗谱系。它们虽然也尊奉、礼拜佛菩萨,但其归依对象与正统佛教并不相同,多神、佛共奉,如鸡足山大乘教崇奉无极圣祖、玉.皇.大.帝、弥.勒佛,弘阳教奉“混元老祖”为唯一至上神,罗教、真空教、圆顿教、一贯道等皆以“无生老母”为诸佛之上的最高神,为其实际归依的对象,“无生老母”乃一杜.撰的神祗,与佛教无关。至于自称出达摩、慧能门下,则纯属假冒,无何凭据。
四、附佛外道虽假佛教为幌子,其实并不真正皈依佛法僧三宝,尤其是不皈依以僧伽为核心的佛教教团,不皈依代.表佛.陀正.法的佛教各宗祖师大德的正见,而且多反.对、否认、排斥正统佛教、住持僧伽。如北魏僧法庆以“新佛出世,除去旧魔”为口号,对指为“旧魔”的正统佛教进行疯狂破.坏,“所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魏书·元遥传》),实为灭佛魔王。罗教、真空教、一贯道等虽自称宗门儿孙,而扬言六祖后佛法不传出家人,只传在家人(指他们所奉的教首),否认宗门法脉,实际只皈依罗祖等教首。其活动多不在合法寺.庙,不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与正统佛教历来以合法寺.庙为传播中心、受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的情况颇为不同。
五、附佛外道虽然也有奉、诵《金刚经》等佛.经、念阿弥陀佛者,但实际上主要尊奉其教祖编造的“五部六册”等伪经,其说多杂糅三教言句,鄙俚粗浅,难登大雅之堂,不堪与浩瀚精深的佛教三藏相提并论。其所宣扬,虽亦颇有行善修.道乃至真空无生、明.心见性等相似于佛法的词旨,但总的看来,不成系统,佛.学水平甚低,不具佛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等核心义理,不具正见,且往往篡改、曲解佛.经。如佛教《弥.勒上生经》等明明说弥.勒下生成佛在“将来久远”、“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万.岁”以后,附佛外道则篡改为现在下生,以便作他们假冒弥.勒佛的依据。元明以来诸附佛外道共同宣扬、作为其教.义支柱的“三佛应劫”说,称过去燃灯佛出青阳劫、管度道.人道姑,现在释迦佛出红阳劫,管度和尚尼姑,未来弥.勒佛出白阳劫,管度在家贫男贫女,此说不见于经传,纯属无稽之谈。附佛外道经.书中水平最高、最近禅语,曾被兰风和尚评颂的“五部六册”,大略以未有天地之前的“不动虚空”为当人自性、诸佛法.身。《苦功悟道卷》载,罗祖自言他参禅时,蒙“老真空发大慈悲,从西南放道白光,摄照我身,梦中摄省”,方得“心地开通”。“老真空”实际上是人格化的神明,又称“无极圣祖”,后来更被进一步神格化。罗祖还反.对净土信.仰,混同儒释道,鼓吹“三教原来只一般”。从宗门正见看,此乃错认光影,堕于忆想空,其所见“真空”并非佛法所言缘起.性空、本来空性,乃外道见解。当时高僧莲池大师及紫柏真可弟.子密藏道开,曾予批驳,斥其“假正助邪,诳吓聋瞽”。附佛外道.教人的修.炼.功夫,往往须赌咒盟誓方得其传,其实不过杂糅释道修持法之皮毛,不得释道之真髓,如黄天教实以丹道诱人,然所传并非真正丹道,有些道.门虽亦念阿弥陀佛,而不依净宗正旨。附佛外道还往往编造一些政.治世变方面的预.言谶记以煽惑人心。总之,附佛外道的教.义终归以背离佛法正道、“心游道外”为实质。
六、附佛外道往往有反当.局的政.治目的,常造.反作乱。诸附佛外道,差不多都曾有过造.反的历.史,“教案”千宗,班班可考。附佛外道之所以多次更换名目,便是为躲避朝.廷镇.压。附佛外道因秘密活动,易与黑社.会牵连,至如青帮、一贯道等,其教首与地方封.建豪强结合,进行贩私行动、霸赌包娼、贩卖人口等罪恶活动,近代以来又有投靠帝.国主.义、卖.国蠹民的丑史。附佛外道.教首,多由索取信施、剥削徒众而发财致富。如罗祖自建经堂传道后,移家眷于石匣,“远来馈送颇多,因而致富”(《军机处录副奏折》)。其后代袭掌教权,多藉教发财。莲池大师当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罗祖“口谈清虚,而心图利养,名无为而实有为耳”(《正讹集》)。闻香教祖王森当教.主后,迅速由一穷皮匠变为一方巨富,田产遍天下,庄园“屹立如城”。向信.徒索取香钱,逐级往上递交,是他们致富的财源。设置封.建等级制的严格管理体.制以紧紧控.制.信.徒,于是便成为各附佛外道的拿手好戏。附佛外道屡禁不绝,其教首甘冒杀身之险违法传道的一大原因,大概与贩毒分.子一样,是被巨大的经济利益所驱动。
外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外道
外道,其实是相对于内道而言的。佛教对于其他教门而称自教之教法为内道。佛教一般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等三法印为内外二道之分域。其实,外道这个词最初并没有贬义的含义,它的本来意思是异教师、异教徒。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儒教、基督教等等其它教法、哲学思想、哲学思想的流派,称为外道。并且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
把外道、内道的原初意思厘清后,误会也就能够解除。相应地,佛教的经典被称为“内典”,佛教教外之哲学、思想、文化、宗教之经典被称为“外典”。再次强调,内与外最初绝没有褒义或贬义的意思。
佛教传到我们这里后,外道一词的涵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但外道一词的原始含义,是异教师、异教徒,可是没有贬义的含义的。
我为什么说是佛法传到我们这里,“外道”一次逐渐获得了贬义的含义呢?下面是《摩诃止观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在此,已经开始把外道称为“邪人”了。“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教,或其信奉者。“附佛法外道”,指依附于佛法而立错误思想者。“学佛法成外道”,指虽学佛之教,然其见解与佛法相违背者。
以上是广义的“外道”。下面是谈的是狭义的“外道”:
即一般指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阇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外道及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声论、吠檀多等六派哲学。此外尚有下列之分类:
(一)外道四执
(二)六苦行外道,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学习牛、犬,而祈求升天之外道)
(三)十六异论
(四)外道所执之六十二见:
(1)有关过去之分别见(有十八种)
(2)有关未来之分别见(有四十四种)
此外,《涅盘经卷十》提到的外道有顺世外道、出家外道、涂灰外道、附佛法外道等等。
外道可以总分为两大类,一为外外道,一为内外道。外外道泛指佛教以外之各种教法、学派,与广义之‘外道’同义。内外道则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之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
希望那些被称为外道的人,不必感到生气、恼火。因为,外道一词的最初含义没有贬义。意思是异教师、异教徒。但“附佛法外道”和“学佛法成外道”可就不同了,这点希望大家注意到。
外道什么意思
心外求法名为外道。
自心具足万法,不假外求。
外道的基本信息

外道,佛学术语,梵语ti^rthaka 或 ti^rthika,巴利语titthiya。音译作底体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学。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与儒家所谓‘异端’一语相当。梵语之原义系指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初为佛教称其他教派之语,意为正说者、苦行者;对此而自称内道,称佛教经典为内典,称佛教以外之经典为外典。至后世,渐附加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三论玄义卷上(大四五·一中)载:‘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诸经论所举外道之种类甚多,一般指富兰那迦叶、末迦利瞿舍梨子、删阇耶毗罗胝子、阿耆多枳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师外道及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声论、吠檀多等六派哲学。此外尚有下列之分类:
(一)外道四执,又作外道四见、外道四计、外道四宗、四种外道。系外道就诸法之一、异、常、无常等所执之妄见,可由三方面说明:⑴妄执‘法’之一、异,据外道小乘四宗论载,有:1.一切法同一论,如数论外道之说。2.一切法别异论,如胜论外道之说。3.一切法亦同一亦别异论,如尼犍子外道之说。4.一切法非同一非别异论,如若提子外道、邪命外道之说。⑵妄执世间之常、无常,据大智度论卷七载,有:1.世间一切恒常论,2.世间一切无常论,3.世间一切亦恒常亦无常论,4.世间一切非恒常亦非无常论。⑶妄执因果之有、无,据三论玄义载,有:1.邪因邪果论,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说。2.无因有果论,如常见外道之说。3.有因无果论,如断见外道之说。4.无因无果论,如否定因果道理之外道之说。此外,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自‘我’与‘蕴’之‘即’、‘离’问题,分为多种主张;而中观论疏卷七本,则自‘苦’之自作、他作等观点,分为四执。
(二)六苦行外道,据北本涅槃经卷十六载,指自饿外道、投渊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默外道、牛狗外道(学习牛、犬,而祈求升天之外道)等六种苦行外道。
(三)外道十六宗,又作十六异论、十六外道、十六计。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载,即:⑴因中有果宗,如雨众外道(或称雨际外道)之说。⑵从缘显了宗,如声论、数论之一派说。⑶去来实有宗,如胜论、时论外道之说。⑷计我实有宗,如数论、胜论、离系等一切之外道及小乘犊子部之说。⑸诸法皆常宗,如数论外道等之说。⑹诸因宿作宗,如离系外道(又作宿作外道、宿作因论师)之说,亦即耆那教之主张。⑺自在等因宗,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说。⑻害为正法宗,主张为食肉而杀生者为正法。⑼边无边等宗,如主张世界之有边、无边等之说。⑽不死矫乱宗,如珊阇耶(梵San~jaya)之诡辩论。⑾诸法无因宗,如无因外道之说。⑿七事断灭宗,如断见外道之说。⒀因果皆空宗,如空见外道、邪见外道之说。⒁妄计最胜宗,如婆罗门至上之说。⒂妄计清净宗,如现法涅槃外道等之说。⒃妄计吉祥宗,如历算外道主张祭祀日月、星宿等为吉祥。
(四)二十外道,据外道小乘涅槃论载,其中亦包括小乘佛教,即:小乘外道论师、方论师、风论师(风仙论师)、韦陀论师、伊赊那论师、裸形外道论师、毗世师论师、苦行论师、女人眷属论师、行苦行论师、净眼论师、摩陀罗论师、尼犍子论师、僧佉论师、摩醯首罗论师、无因论师、时论师、服水论师、口力论师、本生安荼论师等。
(五)三十种外道,据大日经卷一、大日经疏卷一载,指:时外道、地等变化外道、瑜伽我外道、建立净外道、不建立无净外道、自在天外道、流出外道、时外道(与前述之时外道有异)、尊贵外道、自然外道、内我外道、人量外道、遍严外道,寿者外道、补特伽罗外道、识外道、阿赖耶外道、知者外道、见者外道、能执外道、所执外道、内知外道、外知外道、社怛梵外道、意生外道、儒童外道、常定生外道、声显外道、声生外道(以上二种外道又合称为声外道)、非声外道。
(六)外道所执之六十二见,系出自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梵网六十二见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列举如下:
⑴有关过去(本劫本见)之分别见(有十八种):
⑵有关未来(末劫末见)之分别见(有四十四种):
其他如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大品涅槃经憍陈如品、法华文句记卷十一等对此亦举有多种之分类。
(七)九十六种外道之算法,据大毗婆沙论卷四载,六师外道各有弟子十五人,以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六师则出九十种异见;又师之法与弟子不同,故九十弟子加上六师,则为九十六种派别,以此喻外道之多。涅槃经卷十则作九十五种之说,此外尚有种种异说。其他之外道,如:顺世外道、出家外道(相对于在俗外道而言,出家之外道称为出家外道)、涂灰外道(兽主外道)、附佛法外道(依附佛教而主张邪义者)、迦婆离(梵Kabari^ ,结鬘)外道、二天三仙、三外道、十三外道、外道十一宗、三种外道等多种。
此外,诸经论中,将各种外道大别为两大类,一为外外道,一为内外道。外外道泛指佛教以外之各种教法、学派,与广义之‘外道’同义。内外道则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之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又密教中之外外道与广义之外道同义。内外道则有二种,一指佛教内之声闻、缘觉二乘,另一指显教诸宗派。[楞伽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卷七、华严经疏卷二十八、大日经疏卷十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十]
在佛陀千百万弟子中,大多数是从外道转投佛陀座下,如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将涅盘时,最后皈依三宝的须跋陀罗也是外道。其实,揆诸佛教历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进入佛教之门,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谛之后,就坚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证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学“五明”及哲学“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学。
佛陀时代的社会,由于婆罗门的堕落,自由思想的勃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思想偏激的沙门教团,后来佛陀创立教团后,即称他们为“外道”。关于外道的种类,诸经论所举甚多,有九十六种、九十五种外道的说法,但一般都以“六师外道”为代表。 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舍梨子、删闍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干陀若提子等六师。六师各有十五名弟子,总计为九十六人。亦即外道六师各有十六种所学法,一法自学,其余十五种各教十五弟子,师徒合论,共九十六种。所谓九十五外道,是指五大外道,即数论派、胜论派、离系派、兽主派、遍出派,各有十八部的末派,本末总计为九十五种。
据《北本涅盘经》载,印度有六种苦行外道,专以苦行而希求未来的乐果。即:一、自饿外道,断食而忍受饥饿;二、投渊外道,潜入寒冷深渊,忍受冻苦;三、赴火外道,身常炙热,甘受热恼;四、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形坐于露地;五、寂默外道,以尸林冢间为住处,寂默不语;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学习牛犬囓草噉污而祈求生天。
又诸经论中,把各种外道大别为两类:第一类是外外道,即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种教法学派;第二类是内外道,即指附于佛法或佛教内的妄执一见者,或不如法修行者。所以,一般人常将外道和邪见归为同一类者。
在《翻梵语》一书中,则举出散见于各经论中的外道名称,共有一百三十余种之多。例如:《阿毗昙毗婆沙》中的“苏尼哆弟子”,译作血,即拜血的外道;《杂阿毗昙》中的须那刹多罗等,译作好星,即拜星的外道;《婆须密经》中的难陀婆嗟,译作欢喜犊,即学习犊牛的外道;《杂阿含经》中的“萨区”,译作地,即拜地的外道;豆婆遮,译作恶语,即以恶语来求解脱的外道。此外,如“阿兰迦”,译作鸟名;《阿毗昙毗婆沙论》中的“郁陀迦子”、《百论》中的“郁陀罗伽”,译作獭,即学獭的外道;《杂阿含经》、《外道诱质多长者经》中的“阿耆毗”译作火;《佛所行赞》中的“阿耆尼毗舍”,阿耆尼译作火,毗舍译作入,即拜火的外道。
试想拜火、拜天、学鸟、学兽,却不从净化心灵做起,如何能解脱烦恼呢?所以,外道所学,执着颠倒妄想,只是浪费时光。所谓“回头是岸”、“回迷返悟”、“回邪归正”、“回小向大”、“回妄至真”,希望外道早日弃暗投明,回向自我清净,自我改进,自我觉悟。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