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井守作品(攻壳机动队观看顺序是什么?)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26更新:2023-05-16 17:21:17

押井守 哪些动画好看?
空中杀手,最爱
机动警察觉得一般
押井守具体作品有哪些?
百科上能找到详细的

具体三大类了

动画:
两部攻壳系列的动画电影 ,
两部机动警察系列的动画电影(1和2),
福星小子的剧场动画(1和2) 剧场动画《空中杀手》
和以押井守的原案但不是以他为导演的《人狼》、《宫本武藏双剑驰骋之梦》、《机动警察MINI》。
实验动画《御先祖万万岁》,实验动画《天使之卵》,还有一部实验动画记不清了

真人电影:
犬狼世界观的三部曲里的两部----《红眼镜》与《地狱番犬》(三部曲的另一部是人狼)
阿瓦隆世界观的两部-----《阿瓦隆》 另一部突然忘了你自己查下就出来了
搞笑纪录片-----《立食师列传》
阐述创作理念的----《会说话的头》

文学漫画作品:
这个就相当不了解了 ,只清楚一部剧情在越战和南北战争乱穿的非常专业的军事小说《雷轰》
漫画《犬狼传说》(犬狼三部曲就是以它改编的)

没复制,全是我这个资深押井迷打出来的,你这零分太伤感情了。
攻壳机动队的创作背景

1988年8月,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宫崎勤事件”,到89年6月间连续发生了四起女童分尸案件,直到89年7月凶手宫崎勤才被逮捕,警察在搜索其住宅时搜出了许多动漫相关资料,描写性虐待与性变态的漫画,同人色情录影带与色情同人志,跟甚至他诱拐女童后拍下的性变态录影带,后经审讯证实了凶手有多重人格分裂的倾向。这一案件震惊了全日本,所有媒体立刻大做文章。由于此事件相关的ACGN产物,媒体便借此将OTAKU(即御宅族)与事件扯在一起,大肆批判,日本政府也趁机攻击ACGN界,演变成日后“有害图书运动”为代表的一系列政府的整肃、打压ACGN界的事件。这一连串的打压行动使日本ACGN界从90年开始进入长达五年的冰河期,这个冰河期直到随着95年EVA开播后才逐渐恢复。
那个时代的关键词,在那个充斥着恐慌与不安的气氛之下,需要的正是热血与浪漫,但是士郎正宗的攻壳明显与时代格格不入,Cyber-punk风格的复杂故事,极其专业的信息量,更有阐述士郎正宗的政治、哲学、宗教观点,完全是一本OTAKU向的天书,然而这一点正是攻壳的魅力所在,即使在冰河期内,91年的单行本也如当时的机动警察一般占有了属于自身的一席之地。
士郎正宗称:“我想科幻类作品有必要创作一些全新的类型。并非未来都是世纪末的那种孤立无助与彷徨不安的感觉,而应该是崭新的、更有希望的才对。必须在可以给人新鲜感觉的题目上动脑筋,虽然这样很难,但是为了众多的读者考虑,也为了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而不得不这样做。再说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这正是士郎正宗的创作理念,正是这种对科学抱持着肯定的态度,士郎正宗的作品总是保持着这种明快向上的风格。很多人寄托在科幻作品中的是对未来世界的担忧,他们惧怕科技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相对的益处之外还会带给世界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发明科学,科学毁灭人类”这种思想在近年的“911”事件以后表现得最为明显。可士郎正宗却没有这种想法,他相信着人性,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将会一直紧逼于科技的发展,而在这种时代为了生存,人类就要一直采取相应的战略和进化。这也正印证了他的一句话:“好不容易利用智慧存活到现在,如果现在不动脑筋、积极思索生存之道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而进化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攻壳的后记中,才会有那句:“未来应该是更光明才对。”虽然从商业角度来考虑,读者更希望看到容易理解的作品内容,然而士郎正宗却认为这是种“不负责”的态度,现实并不是这么容易理解的,考虑到这点,士朗正宗传达了自身风格的理念,通过自身的漫画让读者了解更多无法用简单词汇了解的东西。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这种心态正是我们所需要和必须拥有的。
1995年该作品由动漫界“怪才”押井守(日本第一部OVA执导者)负责执导搬上了电影屏幕,它是日本第一部由外国(英国Manga娱乐公司)公司全资投拍的动画片,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比较起来,士郎正宗原著的漫画以短篇单元为主,人物在不作战时表现很轻松,对世界抱持乐观态度。押井守导演的剧场版的人物则较严肃,笑容也只有一两次,而且把儿童个性的攻壳车角色略去。影片画面作画精美并配合了一定数码技术呈现出动人的视觉效果,川井宪次制作的音乐也相当衬托气氛,并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波动。在伴随着视听冲击所展开的故事中,影片探讨的是一个颇为沉重的主题——生命与机械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在未来世界中,机械与人的分界变得模糊,程序开始具有自我意识想要获得人的躯体,而人则通过生化技术将身体变得机械化,这一矛盾在主人公草薙和傀儡王的往来较量中得以集中体现。本片在日本国内及国际上都广获赞誉,是一部经典科幻动画。 影片在欧美上映时以票房冠军的佳绩打败了同期的好莱坞大片,英文版录像带占据了美国Billboard录像带销售榜第一位(《Billboard》杂志评选的家庭影碟销售冠军),就连《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当初也曾为此片的日文LD版撰写文章。攻壳机动队是一部不仅仅局限在动漫一方领域的国际知名影片,不但引起了诸如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等好莱坞人士的艺术共鸣,甚至还直接激发了沃卓斯基兄弟的创作灵感,促成了《黑客帝国》系列的诞生。片中笑脸男使用笑脸图案给自己的脸部打码, 该图案后来在网络上以相同用途盛行一时。
随着电影引起的攻壳狂潮,士郎正宗的攻壳1.5单行本于2001年6月28日面世,随后的攻壳2单行本也于2003年7月23日正式发行。拖拉了近五年的时间,与前作单行本相隔了十年之久,其作品的出版速度不能不令人产生“士郎正宗是不是因为出生在劳动感谢日才那么懒”的怀疑。然而这种怀疑其实错怪了士郎正宗,之所以士郎正宗推出作品缓慢,主要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背景以及线条的处理等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完成,而且在作品单行本化的时候还要加笔修正,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连续系列不多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才会早早在98年就看到了攻壳2的预告,但是却到2003年才看到作品的正式推出。以致于直到现在我们还看不到攻壳3或攻壳的完结。他也正是那种只管在作品中加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不管读者的死活,是那种让“读者去适应作者,而非作者来适应读者”的漫画家。然而即使对士郎正宗的创作速度持怀疑态度,其绘画技巧和情节设定却从来没有让读者失望过,哪怕是他那高高在上的科学和工程知识,总是把人弄得模糊不清,莫名其妙的状态也好,甚至牵涉到他自身自娱自乐的哲学、宗教、神学等方面也罢,无论你如何“死机”,他的作品也不会让你简单的得到想要的信息。这个或许和其性格有关,正如他的照片少得可怜,让不少人都难以一见起尊容,这种低调的处事态度也正是他的个人写照。
本片共耗时三年的制作,花费了高达八亿日元的制作费。由于士郎正宗参与了设定协力,加上一群原著“攻壳Fans”的制作群,故事在人性方面更贴近原著,在这里,笑脸男人不再是获得了灵魂的AI,而是学生出身的顶尖黑客,更是一个为了揭露“真相”而四处奔波的正义使者。而素子也不像剧场那么深沉犹如哲学家一般,她时常对旁人不失那冷嘲热讽(虽然还没漫画里那么活泼开放),而其他九课的成员都非常朴实和生活化了,我们理解了他们平常人的一面后,就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是站在我们遥不可及的地方了,S.A.C.比起原作和电影更加轻松和生活化,就连塔奇克马也在剧情占了很大的戏份,其最后为了巴特而牺牲的壮举更夺走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2004年1月1日,TV版《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正式播出,该作每话制作费高达3000万日元。导演和前作一样依然还是神山健治负责,不同的是押井守也参与了协力,幸而没出现电影版那样的凄凉气氛,依然还是那充满生活气息的硬科学时代。该作品道出了素子的过去,和第一作一样各故事独立成章,却贯穿着同一条主线。同样的在塔奇克马的Ghost关系阐述上下了很大篇幅,其最后用AI卫星为救9课成员和难民与核弹相撞的举动再一次从观众眼中夺走了泪水。也正式迎来了S.A.C时代的完结。
TV上映仅仅三月时间,伴随着TV版的热播,热炒多时,由押井守全权负责的剧场版——《攻壳机动队2:无罪》于2004年3月6日上映。和第一部剧场版一样基调灰暗,氛围悲凉,但是相对第一部而言,改作气氛的冰凉之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押井守也义正词严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决不允许有牧歌式的主人公,现在的主人公是以抱持着更为痛切的主题为绝对条件的……”与第一部剧场版最大的不同就是该片只是借用了士郎正宗的背景设定和人物设定,而剧本完全是押井守独自下笔的,这部作品也成了押井守导演生涯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第二部剧场版实际的制作花费了3年,如果加上事前的准备作业则一共是5年的时间,制作规模之大可说是前所未见。押井导演希望能透过这部作品,让与他一起居住于日本国内的观众共同省思某些问题。他虽然借用了SF科幻式的描述手法,但内容却是从正面探讨当今的“日本”。本作继承了前作哲学式的惊人结局,以及先进的影像处理呈现的手法,画面素质也在同期作品之列达到了顶峰,与前作一样,充满了禅语一般的对白以及脑筋急转弯式的情节,美轮美奂的华丽视觉效果,故事的铺垫伴随着复杂的悬念和多重交叉的危机,更在素子与巴特重逢时掀起了高潮。旁白和字幕里还出现了来自《圣经·旧约》和《论语》的语句。整个制作从头到尾都体现出了对西方文化传统的熟悉深知和对东方艺术的精通了解。该作品最终在日本创造了13.7亿日币票房佳绩,缔造130万人观赏动员记录。其在美国上映时也同样叫好又叫座,虽然其中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其背后的梦工厂,但是凭借第一作就给全球改变了对日本动画电影的成见的名气,再凭借着制作阵容的新的创举,新的电影情节对更为进步多元文化的糅合以及颠倒风云的视觉效果牢牢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和心理这些背景的处理下,其在全球引起轰动也属理所当然。
2015年,《攻壳机动队新剧场版》作为《攻壳机动队》诞生25周年纪念作品上映。影片属于黄濑和哉和冲方丁联手打造的“攻壳机动队Arise系列”,讲述主人公草薙素子将攻壳机动队作为队伍正式组建时发生的故事。制作方联合专业团队打造了3D版的草薙素子,素子原型邀请机车宝贝有马绫香担任,通过80台照相机360°全方位扫描建模完成。影片在日本国内107块银幕上同时公映,首周初登场排名第九位,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三位。


押井守的《空中杀手》是一部怎样的番?
这部动漫应该是一个特别好看的。
押井守的艺术创作风格
押井守喜欢高瞻远瞩,站在时间的远端构造一个尚未到来的未来,他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未来,但观点始终紧扣当下,尽管晦涩难懂.也许是由于年代的缘故,《空中杀手》的色调比起攻壳机动队系列更为明亮,颜色更加饱和,尤其是天空那一抹湛蓝,让人对蓝天心旷神怡。电影一开始的空战场面动作设计依然很押井守,镜头的变换充满想象力,而画风设计上却颇“新海诚”,让人想起《秒速五厘米》,人物面谱还是押井守的。
押井守的观点
押井守的人物外表都极其简单,只有简单的五官,头发也没有什么质感,相比起片子细致刻画的战机完全两种画风。我以为这是一种押井守的世界观,在押井守的世界中,人的身体或者说肉体始终是渺小的,其精神状态或者灵魂才是可以改变世界外观的关键,因此,押井守对记忆的转移和复制十分着迷,对身体可以随意切割糟蹋。对待身体外部的环境,押井守认为是一种永恒的存在,虽然也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但显然没有身体这般不堪一击,同时更加具有确定性和真实性。押井守的作品都要设定一个未来世界的影像,这种影像是复古式的,《攻壳机动队》中有大量的香港老区的建筑群,《空中杀手》则是欧洲风格的乡村建筑,城市里则参考了伦敦的建筑风格。国会大厦赫然出现在电影之中。
不可以轻率地认定押井守是一个怀旧的人,他所描述的未来没有那种造型夸张的后现代后未来建筑,他的未来建筑是复古的,是对过往人类生活的阶段性总结。《攻壳机动队》里的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用香港老城来衬托恰到好处,而《空中杀手》所说的世界和平以及假象安逸则需要有欧洲大陆的乡村原野作为背景,映衬了普通人对战争本质的无知和幼稚。有个特点需要提到,押井守对武器的钟爱完全体现在对武器的精雕细琢上了,对抗和斗争是押井守乐于向观众分享的议题,押井守将战争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而武器则是推动这种发展的代表。然而,押井守也毫不吝惜地去用武器去摧毁一切包括摧毁武器本身,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维系在物质层面上的极大丰富或者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人类的自我思考是否到达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当然,押井守的世界里,能够得到完美升华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社会傀儡。

永恒之子的悲哀和宿命
永恒之子的命运和宿命是这部电影要透露给观众的关键信息。从一开始,男主角的上一任记忆开始,我们就能感觉到最终的男主角的命运终会在空中决定。永恒之子是到了青春期就不再生长的人造人,这些永恒之子作为战争游戏中的飞行员为愚民们敲响警钟,残酷的商业空战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有点像报道奥运会比赛,但是这个却是伴随着生命的消逝的游戏。电影虽然有时候会提到这种战争游戏和愚民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但始终不是主线,真正的主线是男主角如何从永恒之子的宿命中挣脱,勇敢和满怀希望地走向自由的飞翔和决斗,接受不一样的死亡。这就是前言所说的怎样活,怎样死。

男主角认同自己是个人造人,他并没有希望要改变这种生理状态,但是对自己的生存状态逐渐产生了怀疑和厌倦。然而,永恒之子这些年轻的飞行员的宿命就是一直参与随时战死的空战,一直到被击落身亡为止。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当我们默认了这种“被安排”的命运之后,我们乐于承受,于是我们成为上帝的棋子,可能我们不会承认有神的存在,不过我们的思想已经没有了锐度,我们的行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我们的生活是确定并且可知的,这是不美丽的,因为不确定才是美丽的。

电影设置了很多悬念和段落来烘托这个永恒之子的宿命,例如记忆的传承以及上一任飞行员死亡的原因。导演不厌其烦地多次重复着这些要素,刻意让这种生活的重复感融入到观影的过程当中,当然,这可能让习惯了快餐电影的观众感到沉闷和厌烦,换个角度,就是细节的再现,希望给有心的观众给以提示,发现内在的联系。

永恒之子的悲哀在于无限的重复,其宿命是死亡。但死亡可以是自己选择的死亡,一旦是自我选择的死亡,那就不再是宿命,是拥抱自由。这也是片尾带给我们的一次壮丽的感动,可惜,这种事迹仅属于当事人,世界依然按照原有的步伐前进。
本片的内涵则体现出押井守心境上的微妙转变。从长辈的角度出发,押井守在这部新作中寄托了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和期望。
  在押井守看来,如今没有饥饿、没有战争的日本并非天堂,衣食无忧的生活无法让人们摆脱痛苦。……很多不正常的现象映现出人们心中的大片荒漠,说明当代年轻人正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片的主人公是一群永远无法长大的少年,押井守力图通过他们的故事来鼓励当今的少年人。他借主人公优一之口说道:“昨天和今天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也一定不一样。走了再走的道路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地方迈开步子,路上的风景也并非一成不变。”这里没有空喊正义的高叫和老一套的励志台词,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而确实的希望。
攻壳机动队观看顺序是什么?

1、押井守作品观看顺序:

《攻壳机动队》:第一部剧场版,傀儡师事件,最著名的攻壳作品。

《攻壳机动队2 INNOCENCE》:第二部剧场版,第一部的续作,素子离开九课以后的事件。

整体上来说押井守的两部攻壳个人风格明显,相对沉重压抑,人物塑造也显得比较凝重,主要讨论的议题是存在主义哲学。

2、神山健治作品观看顺序: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第一部TV动画,笑脸男事件。

《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第二部TV动画,第一部TV动画的续作,独立的十一人事件。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笑脸男》:第一部OVA,TV第一季的主线剧情整理版。

《攻壳机动队 S.A.C. 2nd GIG:个别的十一人》:第二部OVA,TV第二季的主线剧情整理版。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第三部OVA,第二部TV动画的续作,傀儡廻事件。

《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 Solid State Society 3D》:第三部剧场版,第三部OVA的3D重制。

3、黄濑和哉作品顺序:

《攻壳机动队 ARISE》:第四部剧场版,讲的似乎是九课的成立。

主要剧情

公元2029年,在这个时代,以光、电子和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电脑、AI和网络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移动通讯向人体靠拢,从可移动通讯终端(mobile、手机等)开始,经由可穿戴通讯终端的阶段,逐渐发展到了可移植通讯终端的阶段。

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讯终端直接植入人体成为可能,人类的躯体和思想从此可以直接与标准的计算机和网络互动。这些可移植的终端逐渐的替代了过时的可移动/可穿戴技术,最终的发展形态就是Cyberbrain(电子脑)的原型。

Cyberbrain(电子脑)的流行,在将人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开始处在脑部入侵的危险之下。最严重的脑部入侵犯罪就是“Ghost Hack”,在被入侵的情况下整个人的人格,包括过去的回忆和个人的身体判断都将完全受到黑客的支配。


宫崎骏和押井守是因为哪一部电影而结仇
“其实押井守和高中生的宫崎骏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相遇成了很大的契机,改变了自己的战场,从此在同一个战场上共同战斗,因此在不同的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此期间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铃木敏夫)
  
  
  无论我们所叙述的这一对中心人物是否真的带有一点丑小鸭式的自卑感或是带着点高头大马的高傲形象,由他们名字来看,一方确实是仿佛深不见底,而另一方则像是画地为牢,但共同点,均不能出逃,从未真正摆脱过自己的命运。在谈及两位大师之前,我们还是先会提及一个19岁少年——在1984年时曾是19岁的少年,那年他在影院观看了《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于是一切都改变了,不管是他自己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日本动画界的格局。
  
  《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风之谷》正是押井守和宫崎骏的起点,即便它们并非处女作;而1984这一年被坊间称作“日本动画大师元年”,则可谓名至实归。
  
  这两位监督在大师元年之前一年第一次相见,但此后共同的顽固性格却逐渐促成了他们各自为阵,同时他们的特点也因此跟着日益鲜明起来。1985年,押井守和宫崎骏所谓的“交恶史”便从此拉开了序幕。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很轻松愉快的人,但是当讨论渐渐热烈起来的时候,他却完全不给你留点余地。他精力旺盛到令人难以置信。他也很积极而且爱讲话,仿佛谁说的多就比较厉害似的。每次说话我们总是想要去说服对方,所以真的很累人。”押井守当然不能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这回确实是遇到对手了。这第一次的会面让宫崎骏在押井守心中留下了“他真是个混球”的印象。
  
  “交恶”这个词出自《左传·隐公三年》,意思是“双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视。”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到的重点是,交恶双方必定曾是惺惺相惜的。
  
  自从与大冢康生合作了《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之后六年,宫崎骏再次接到制作“鲁邦三世”剧场版的邀请。那是1979年获得大藤信郎赏的影院处女作,但老爷子没有再做一次的打算。也许他早已有以后不管做什么样的动画都将成为这个奖项的常客的觉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商业动画短周期高强度的作业令他心有余悸。这“鲁邦三世”第2部剧场从开工到影片上映仅仅花了半年时间,按照宫崎先生自己的说法,“从这个作品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体力的极限”,这种玩命的努力对身体力行的人来说尤其会后怕。
  
  在这种情况下,谢绝邀请当然是明智之举。宫崎骏于是转而向制作方推荐了押井守。那大约是双方认识两年后的事情。
  
  因为大冢康生是“鲁邦三世”的作画监督以及基调奠定者,同时又在东映时期在工会与宫崎骏有同志之谊——1964年的时候宫崎骏当上了东映动画劳工协会的秘书长,当时高畑勋是该协会的副主席,而大冢康生则是主席——于是宫崎骏的推荐很快成行。虽然之后企划并未能有着落,大冢和押井仍然结下了浓厚友情,以致在拍摄写实电影《红眼镜》(1987)时,大冢康生不仅客串了该片,甚至还为此提供了自家的吉普车以供拍摄之用——如果换作宫崎骏,是绝对不会做到这种程度的。
  
  1985年,押井守如此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鲁邦三世:完结篇》企划交于制作方——原作粉碎机并非浪得虚名,至少是吓到了制作方,于是宫崎骏拒绝了制作方,而制作方拒绝了押井守。这件事的阴影使押井耿耿于怀了十年,直到1995年《攻壳机动队》的上映才得以释怀:“在攻壳的时候终于能摆脱鲁邦了!”
  
  1968年,制作了三年的《太阳王子》上映。这部由大冢康生(作画监督)、高畑勋(监督)以及宫崎骏(场面设计)合作的动画被视为突破原本动画风格的第一大创举,同时亦为后来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打下了基础。宫崎骏和押井守亦是参与后来的日本动画“原创化”及“渐进式动画”运动的举旗者——虽然同为偏执狂,但仍然,两人心存的理念着实相差巨大;比起宫崎骏,押井守也许与高畑勋更有共同点。
  
  押井守在提及高畑勋时说:“表面上,高畑先生也很喜欢和人争辩,而且拼命想要说服别人,但是在内心他是个很不一样的人。宫崎先生有着很可爱的特质,他的哲学最后总是一句话:‘好的东西就是好,管它什么逻辑!’但是高畑先生则是个彻头彻尾一致的人,他非常讲究逻辑。我曾听大冢康生先生这样形容高畑先生和我:高畑先生像是一个‘在走路的逻辑’,而我则像是‘逻辑在骑脚踏车’。”
  
  正如大冢先生所说的,他们有着逻辑感上的相似之处,一种持续创造求新的追求,只是缓急的程度不同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高畑勋可以舍弃吉卜力惯用的透明画材动画、尝试利用数字技术使用铅笔线的形式与水彩色调的颜色制作出素描般的作品《我的邻居山田君》;而押井守也可以发明一个“剪贴片方式”(Live-mation)让弟子神山健治拍出《机动警察 迷你版》、让同为“龙之子四大天王”之一的西久保瑞穂拍出《宫本武藏:双剑驰骋之梦》、或让自己拍出《立食师列传》这样的东西来——仿佛某种必须要发生的强迫症;与此同时,宫崎骏甚至连电脑也不会去碰,人工以外的作画手段都不免会让他产生鄙视之心。
  
  只比宫崎骏大了6岁的高畑勋就像是宫崎骏的兄长——19岁和13岁的兄弟这种情况,而比押井守大了10岁的宫崎骏却完全不像是戒掉了孩子气,并随着年纪增长渗入的老人顽固脾性而变得愈加傲慢。高畑勋和宫崎骏这对组合能一直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另一方面,高畑勋的冷酷、仿佛不会真正受伤或是简单承认失败的性情也真正吸引着押井守。
  
  总之,性格决定了押井守与宫崎骏并不能真正走到一起,这也连累到押井守最终不能和吉卜力走到一块;而“鲁邦三世”剧场版的否决则成了这一场背道而驰旅程的导火索。
  
  在押井守入行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德间书店旗下的月刊动画杂志《Animage》创刊。这是个极为重要的事件,至少对像宫崎骏和押井守这些当年还是新人的人来说,它就像是动画界的《名利场》,而德间康快(作为一个法人代表)就像是他们的伯乐。
  
  1981年,从龙之子分离出去的小丑社由于人手紧缺,才得以让时年三十而立的押井守着手《福星小子》的动画改编事宜,也借此机缘让押井守得以在原作粉碎机的道路上肆无忌惮。
  
  时年同样是宫崎骏人生转折的一年。时任《Animage》总编的铃木敏夫当年原本打算采访因“世界名作剧场”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勋,但却意外遭到拒绝,于是转而做了资历尚浅也没有什么名气的宫崎骏的访问专辑。于是在铃木敏夫和德间康快的牵头下,宫崎骏于次年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风之谷》的漫画,连载一年后,《风之谷》剧场动画开始制作,到第三年《风之谷》上映并大受欢迎。
  
  《风之谷》成了宫崎骏的甘苦分水岭,而就在此前,也就是拍完“鲁邦三世”剧场到得到德间书店提携并最终催生《风之谷》的“黑暗三年”里,想拍出属于自己的电影的宫崎骏到处推销自己的作品,但却屡屡碰壁。“带着泥巴味儿”,“陈腐老朽”,企划案大多都只得到这样的评价。但遇上德间书店却并非最大打击的终结,这只不过是事业下坡路的结束。
  
  这是踏上甘苦分水岭的前夜,在《风之谷》的动画制作过程中久病缠身的母亲过世,这才是足令宫崎骏懊丧一生的事情。“如果不能娱乐于人,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个“人”最开始的自然是指自己的母亲。押井守曾隐晦地提及,宫崎骏这个人受过去的羁绊太深,除却其它一些事情以外,大抵就是暗指宫崎骏的恋母情结。这位坚强的女性对宫崎骏影响至深,以至他众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少都会有一两个源于她的,甚至可以说,宫崎骏最初投身动画事业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让她高兴。化悲痛为力量,这可能是当年丧母的宫崎骏脑中唯剩的坚持,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成全了他。宫崎骏的母亲如果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因为在最黑暗的那几年之后,她的儿子在日本动画界国民级的地位从此无人能撼动。
  
  到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也借此契机在德间书店的投资下建立,取名源自二战时候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意为“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宫崎骏的父亲是个造飞机的,而押井守的父亲不过是个经常得不到委托因此经常多出时间带儿子去影院的半调子私家侦探和几乎全职的失业者,这可能也是押井守所有的不安的缘起,而出生富足的宫崎骏则绝对不会存在这样失衡感的担忧,他不会像押井那样对这个人生存在那么的置疑,再加上吉卜力的成立,就他而言,从此算是有了个家;也许从一开始宫崎骏就把吉卜力当成是自己的了。于是宫崎骏更加安稳地做梦冒险,创作不再推陈出新,只是按部就班,一个个实现那些早已计划好的梦,对于他来说,人生就是如此,这样的人生就足够了;但押井守因为诸多原因却不得不继续生活在一个不可名状的时空中,好像永远都没有凝聚实体的机会似的。
  
  这种情况下,直到1988年监督《机动警察》时遇到刚刚由石川光久和后藤隆行成立的Production I.G(在Headgear的前提下),押井守的创作才算正式又迈进了另一个台阶。
  
  当年时任《Animage》第二任主编的铃木敏夫后来成了吉卜力的社长,而正是因为此人在“福星小子”第1部剧场版制作后的引见,成就了押井守与宫崎骏的第一次面谈;那种情况下,《福星小子1:Only You》也成了宫崎骏唯一夸过的押井守作品,到《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时宫崎骏的评价就变成了:“不明白有什么好的”。
  
  但不管是宫崎骏还是押井守,他们与《Animage》的关系都非同一般,以致在最初因为1983年那场《Animage》访谈会上建立的“友谊”而做过“开启时代的终结-宫崎骏与押井守的关于《机动警察2》的对话”(《Animage》1993年10月184期)以及“押井守谈宫崎峻”(《电影旬报》1995年7月16日1166期)这样不可思议的互动性话题的访谈企划——那时他们终于都是公认的大师了,也许因为《千与千寻》还要过上几年才上映,而正在路上的《攻壳机动队》说不定还让押井守暗自持有更多的自信和优势。虽然押井守此时的底气相比十年前会更足一些,但面对喋喋不休的宫崎骏,押井守其实仍是个闷骚男,话会相对少一些,但也看似深奥——只是宫崎骏自然完全不会吃这一套。所以从两个访谈你会看到一些火药味,但是属于那种受潮的感觉,相当的平静。
  
  总之,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但最初对宫崎骏的敬仰之情让他还是会显得相当地小心翼翼,至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仍是如此。押井守并不在乎激怒一些人,有时候他就是刻意地去激怒某些人,这也成了他最后被踢出日本动画工业体系中第一部长篇动画系列《福星小子》制作组的原因所在——即便他的老师鸟海永行也保全不了他,因为开始有人出于并非仰慕的情感每天给他寄信,恐吓信,或者内含刀片的恐吓信,最后小丑社不得不将他从《福星小子》的制作组撤职斩首。然则,这次的撤职斩首与一年后鲁邦三世剧场企划失败的打击比较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快感无比:押井守于《福星小子》TVA第106话退下阵来,那是1984年3月26日,从1981年10月14日开始,他总共折磨了高桥留美子原作长达两年半时间,而且有幸在退下阵来的一个半月前(2月11日)将奠定自己影像风格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顺利搬上影院并获得当年《电影旬报》的观众票选位列第七位的最佳电影——当年排第一的自然是宫崎骏的《风之谷》。
  
  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高増明这么看押井守:
  
  “电影评论家前东京大学校长莲实重彦对同样在影片中登场人物的对白采用哲学言论的导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Arsenyevich Tarkovsky,押井守的女婿乙一便是这位的爱好者)给予这样的评价:‘不爱电影,却被电影所爱的存在。’借用这句话,押井也同样,也许属于‘不爱动画,却被动画所爱的存在’。”
  
  当年押井守毅然离开小丑社成为自由人从某些方面来说要拜他在此前一年开创的新的动画销售模式所赐,不然纵然是破釜沉舟也只会败的一踏涂地。这就是原创录影带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这个新鲜玩意儿的诞生。
  
  1983年12月发售的OVA《宇宙战争》(Dallos)第一卷,时长半小时,由鸟海永行参与、押井守监督并由天野喜孝绘制了录影带封面。借此契机,从1983年的OVA元年开始,更多动画人投身到这种更富自由气息的创作中来,制作出了诸如《无限地带23》(Megazone 23,1985/1986/1989)、《机器人嘉年华》(Robot Carnival,1987)、《机甲猎兵》(Armor Hunter Mellowlink,1988)、《超时空要塞 外传》(Macross Plus,1994)等不朽的经典和杰作;而押井本人也是创作情绪空前高涨,这其中除了腰斩的《迷宫物件》(TWILIGHT Q,1987)以及《机动警察》(Mobile Police Patlabor,1988)第一部OVA——同期宫崎骏的剧场动画《龙猫》上映,还包括了更早之前的在德间书店资助下制作的“鲁邦三世”怨念产物《天使之卵》(Angel's Egg,1986)——同年宫崎骏的剧场动画《天空之城》上映,等等;与押井守不同的是,宫崎骏此时甚至连电视动画都极少涉足了,更别说OVA这种新生事物了,《风之谷》的成功让他开始了对剧场动画的一生迷恋。
  
  在当年《天使之卵》的制作名单中,除了贞本义行、名仓靖博等人外,还有吉卜力的高坂希太郎以及保田道名等人;此外,据说庵野秀明过了两周“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后逃离了制作现场。换个角度说,相对剧场而言,OVA可以说是穷人玩的东西。没有最穷,只有更穷,《天使之卵》的推出并未为押井守带来市场声誉,因为主题晦涩让人尽是避而远之了,“害得我好几年都接不到委托”,押井多次在采访中提及此事的后果。这让虽然非常看好押井守的铃木敏夫也毫无办法,尤其是在接二两三的吉卜力邀请破灭的情况下——企划败北的频繁程度让1985的“鲁邦三世”剧场版未遂事件简直不值一提。
  
  1987年前后可以说是押井守最糟糕的时期,让他仿佛顿悟的表面之下受挫的心更加慌恐。而与此同时,宫崎骏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媒体的赞誉,大小奖项更是拿到手软;宫崎骏的信心也变得更加胜气凌人,以至于后来有这么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当美国《新闻周刊》问及他的《千与千寻》获得奥斯卡奖吃惊与否时的回答:“事实上,我对贵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更吃惊,更厌恶。所以我对是否领这个奖还有点犹豫。”
  
  押井守似乎从来没能成功从宫崎骏那里沾到光,不管是最早的两部跟意大利合作的动画企划《歇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和《满月传说》(THE FULLMOON TRADITION INDRA),还是后来的《锚》(Anchor),最终都因双方创作理念的坚持或是意见不一而流产。《歇洛克·福尔摩斯》就是后来宫崎骏和御厨恭辅共同执导的《名侦探福尔摩斯》,而《满月传说》最终也只是由鸟海永行执笔了小说版,《锚》企划中止后则由梦枕獏执笔了小说版。
  
  后来同样来自于吉卜力邀请的《墨攻》动画版企划(酒见贤一原作森秀树作画的漫画,也是后来张之亮执导刘德华主演的同名电影来源),以及准备OVA化《宫崎骏的杂想笔记本》中的《多炮塔的出场》(多炮塔の出番)等等企划最后也都在一片争执声中成了笑话。
  
  除了押井版鲁邦三世,此后像什么押井版《银河英雄传说》(石黒升换将上阵拍了近12年)、押井版《铁人28号》(在动画未果的情况下改编成了舞台剧,最近又有将舞台剧改编成真人电影的打算)、以及《最后的立食师》(立食师怨念可以说与他的恋狗癖一样的强烈)、日剧版《日剧版 祖先万万岁!》(动画都没有几个人看过)等等都几乎不得善终。能被拒绝到这种程度,大概不上瘾都很难了。
  
  说起来押井守确实是有点生不逢世的感觉,先不提与宫峻骏“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结,他确实是错生在了一个自己所不想要的世界观下。也许出生在西方社会中,他的理念更能得以声张。你可以显而易见,如果他出生于西方,《矩阵》(The Matrix)可能就只能算作是《阿瓦隆》(Avalon)的扩展版;而那因为80亿日元冻结的《哥鲁穆战记》(G.R.M. THE RECORD OF GARM WAR),一个最初将由詹姆斯·卡梅伦担当“制作总指挥”、一个故事发生在架空星球上、一个涉及到各种拍摄手段以及新技术甚至可以说“结合了所有类型的映像技术”的影像企划——看着像不像是另一个版本的《化身》(Avatar)!如今詹姆斯·卡梅伦划时代的3D电影《化身》中的理念有多少本可能进入押井守这个被冻结的企划中?但即便现在把《哥鲁穆战记》拍出来了又能怎样?也改变不了成为诸如《阿瓦隆》那样的“二世”命运。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