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中国的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九五”是什么意思呢?)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42更新:2023-05-16 17:32:02

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各是哪五年?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十五期间,2001-2005年。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

扩展资料:

1、“九五”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4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五年计划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叫九五之尊?九五的说法有什么缘由?
楼主好!
  九五之尊”出于《易经·乾卦第一》“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上治也……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于是便以龙附会君德,以天附会君位,从而将“九五之尊”作为帝王之称,九五也就“御用”了。
  古人认为,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实在是帝王最恰当的象征。
  宫廷中常见“九五”的实用例证,最多表现在建筑的开间数上,天安门、午门、太和殿(后世改作11间)、乾清宫等主要门阙、殿堂都是面阔九开间,进深五开间,以符卦象。
  发音 jiǔ wǔ zhī zūn
  释义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示例: 接成汤之胤,位~,承帝王之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
  [编辑本段]“九五”的含义
  ⒈一种简单的说法为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⒉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
  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⒊“九五”与建筑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宫廷建筑,处处体现着帝王的至高无上。民间大都知道“九五之尊”的说法,故宫的建筑的确与“九”和“五”两个数字有关联,如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故宫中许多建筑物的开间多为九间或五间,惟独太和殿的面宽是十一开间,在整个故宫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为什么呢?在分析太和殿面宽为何为十一开间之前,有必要对中国古代有关数字的概念尤其是“九”、“五”两个数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既然“九”和“五”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为何太和殿面宽为十一间呢?有关资料显示,太和殿在明朝时叫做奉天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李自成进京后被毁,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时改为十一间。为何改为十一间,据说是当时找不到上好的够长度的金丝楠木,建成九间的话木材的跨度不够,只好改成了十一间,以缩短跨度。
  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太和殿作为紫禁城的第一建筑,采用十一开间这种独一无二的形式达到了在建筑群落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的效果,突显出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九开间的形式在故宫中被多次运用,在九之上增加一个数字单位只能是十一。因为要保持建筑物正中开门的特征,其开间数必须是奇数。在美学效果上,十一开间还是可以被接受的,十三开间以上除非是长廊,对屋宇建筑来说是太多了点。
  紫禁城建筑中的数字现象还有很多,往往又有着不尽相同的解读。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我们现在是否真正理解它们的原本涵义,其创造者———我们的先人,决不是心血来潮,率性而为的。而所有的一切都有着一个统一的目的———礼制、秩序和美的完美结合。
  后天之相,基于五行。人教大兴后,施教化,定礼法,衍化“九五”之数:
  五灵——天、地、人、神、鬼。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时——春、夏、四季、秋、冬。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音——角、徵、宫、商、羽。
  所谓“九五”,囊括大千世界,尽展滚滚红尘,但凡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皆要受九五约束。
  “九五之尊”者,享人皇气运。周文王演后天六十四卦,为《周易》,首卦为乾,为天。乾卦六爻皆为阳,乃极阳、极盛之相,第五爻称为九五,九即为阳。此爻,正应“九五”之数,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第一爻,应帝王之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天地人神鬼——人皇者,为人教一方之主,只尊天地,神鬼皆要避让。
  “九五之尊”久成习语,惟何所取义今人多已茫然。
  由于拙著《寓言的密码》要出一个加注释的新版,“九五之尊”也在须注之列。我想这是汉文化的传统知识,不便由我自作解释,最好找权威的解释,于是翻了家里所有的工
  具书,结果除了《辞海》和《中国成语大辞典》,居然大部分工具书都不收此条。
  《中国成语大辞典》有“九五之尊”条,释文如下:“九五:《易》中卦爻位名,术数家以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页)
  《辞海》有“九五”条,释文如下:“《易经》中卦爻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省略号原有。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71页)
  [编辑本段]纹样
  古代称帝王之位,谓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九条金龙。然从图像及实物看,前后相加只有金龙八条,与文字对照尚缺一条。有人认为还有一条就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纹被绣织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每件龙袍的实际绣龙数仍为九条,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见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与九五之数正好吻合。
中国的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九五‘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
古代君王又称九五之尊,为什么要这么称呼,“九五”又是什么意思?
九五至尊的称谓来源于《易经》中的乾卦,乾为天,为父,为君。

乾卦六爻皆阳,(阳爻用“―”表示,称为“九”,阴爻用“——”表示,称为“六”)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对“乾”卦而言,就是由上下两个“天”组成,那么,我们看“九五”爻所在的这个位置,既在上卦的中间,就这是“中”,而且“正”,因为阳爻在阳位(五)上,那肯定属于当位,既中且正,那它就是本卦的“主爻”。

也就是说这个卦中其它的“爻”都归它统领,为它服务,所以这个位置当然尊贵了,也可以理解为“德行兼备”。
中国的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九五”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我们现在说的奇数就是阳数,偶数就是阴数。“九五”中,九为阳数最高,五为阳数正中,所以以“九五”来象征皇权的至尊地位。
古代皇帝为什么称九五之尊?九五是什么意思?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拥有。


  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 


  九五”二字,“九”代表中原九州,“五”代表五岳,总体意思,即皇帝就是天下的主人。


  带有九的一些词,比如“九天”“九州”是为天和地,山海经之中有“九门”之说,意思是帝下之都的九个门,清朝便设有九门提督一职,说明在皇城修建之时,门庭数量也可以反应皇权的至高无上。


  五这个数字自古就和帝王有关,远古时期就有五帝和五方神庙,如果说“九”是天地极限,那么“五”就是人性的调和。


  五”和“九”这两个数字结合在一起也就好理解了,五在九的最中央,代表的是最高峰,是不偏不倚,而另一方面,“五”具备人性,是中国古代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崇敬,高而不傲。


  古代的帝王都比较迷信,他们觉得自己成为王全都是上天的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九五之尊”已经彻底的成了皇权的象征,在明朝建造的故宫之中我们见到了王权的威严,故宫中的房屋基本上都是位居中间的,而且都建的非常对称,如果现在再去参观故宫就会非常佩服古代人的智慧。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象征天,所以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了。


  


“九五之尊”中的“九五”是什么意思?

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九五: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

九五者,位高而不傲,谦和之德,是为太和之意对应。

周易中的卦之说,也是这样的道理,前九可做卦象总势看待——极阳.是最好的走势。 后五表示,若要保证最好的状态,则不要加以干扰,不要再求太多, 勿成九九归一势。

如:《中国成语大辞典》有“九五之尊”条,释文如下:“九五:《易》中卦爻位名,术数家以为是人君的象征,因指帝王的尊位。”(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页)

如:《辞海》有“九五”条,释文如下:“《易经》中卦爻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省略号原有。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871页)

成语解析

后天之相,基于五行。人教大兴后,施教化,定礼法,衍化“九五”之数:

五灵——天、地、人、神、鬼。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时——春、夏、季夏、秋、冬。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音——角、徵、宫、商、羽。

所谓“九五”,囊括大千世界,尽展滚滚红尘,但凡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皆要受九五约束。

“九五之尊”者,享人皇气运。周文王演后天六十四卦,为《周易》,首卦为乾,为天。乾卦六爻皆为阳,乃极阳、极盛之相,第五爻称为九五,九即为阳。此爻,正应“九五”之数,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第一爻,应帝王之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天地人神鬼——人皇者,为人教一方之主,只尊天地,神鬼皆要避让。

“九五之尊”久成习语,惟何所取义今人多已茫然。

由于拙著《寓言的密码》要出一个加注释的新版,“九五之尊”也在须注之列。我想这是汉文化的传统知识,不便由我自作解释,最好找权威的解释,于是翻了家里所有的工

具书,结果除了《辞海》和《中国成语大辞典》,居然大部分工具书都不收此条。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