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738更新:2023-05-16 17:32:46

半夏是什么中药,有什么功效?
半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半夏的药用价值很高。
药用半夏分为生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和用途也不相同。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肺经,足太阴经,阳明经,少阳经。
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中医经常用来治疗痰湿,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饮症,眩晕,梅核气等病症。
外用可以治疗痈肿痰核,疣赘,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病症。
注意:生半夏有毒,生姜可以克制半夏毒。
希望能够帮到你!
半夏有哪些特征?

(余椿生)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别名老鹳眼、老鸦芋头、野芋头、地巴豆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省,其中四川省产量大、质量好。以地下块茎入药,含淀粉53.2%.挥发油约0.013%、少量脂肪。此外尚含胆碱、1-麻黄碱、3,4-二羟基苯甲醛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高龙胆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药理实验有镇咳、祛痰、止吐、解毒作用,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剂量为13.142g/kg,家兔灌服1g/日/只,多数有腹泻,半数兔于20日内死亡。生半夏毒性最大,次为漂半夏,再次为生姜浸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最小。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能,用于治疗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

一、形态特征

株高15—3Gcm,地下块茎扁球形,直径1—3cm,表面有黄棕色叶基残体;块茎上半部有多数须根,底部与下半部淡黄色,光滑。块茎顶端生叶,叶柄下部有一珠芽。一年生叶为卵状心形的单叶,2—3年后为三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顶生,佛焰包绿色,下部管状不涨开,上部微张开。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生于雌花之上,自交不亲和。2n=144。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柱明显(图14—51)。

图14—51 半夏形态图

1.植株 2.雌花 3.肉穗花序纵剖面

二、生物学特性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荫蔽的环境,怕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叶片的栅栏组织不发达,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散,间隙大(图14—52)是其原因。多野生于河边、沟边、灌木丛和山坡林下。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栽培最适宜。土壤粘重不利根系的发育及子半夏的形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图14—52 半夏叶片组织横剖面

(一)光照

光照强度对半夏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如珠芽的发育与光强度密切相关,以半阴区形成的珠芽最多,约为母块茎个数的6.38倍,光照太强或太弱均少(表14—56)。

表14—56 珠芽的增长与光照的关系

半夏块茎的增重与光照强度也有较大的关系。以半阴区增重最多(表14—57)。

表14—57 块茎增重与光照的关系

(二)温度

半夏于8—10℃萌动生长,20—25℃是最适生长温度,30℃以上生长缓慢,超过35℃时地上部分死亡,故半夏春季生长旺盛,盛夏炎热倒苗,秋季凉爽时又复萌发生长。

(三)水分

半夏对水分要求较高,因半夏根系浅,吸收能力有限,地上部分耐干旱能力差,缺水或空气过于干燥,均易造成半夏地上部分枯萎。

在半夏生长过程中,光照、温度、水分诸因素是综合起作用的。如果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适宜,可减轻光照过强,温度过高造成的不利影响。适当遮荫,对减少水分消耗、缓和旱情、降低温度有积极作用。

三、栽培技术

(一)品种

半夏栽培历史较短,当前还没有培育出具一定特征的品种。野生半夏的叶子有宽窄之分,一类为小叶狭长披针状的(16×2cm)柳叶型,一类为小叶圆阔披针状的(14×4.5cm)桃叶型。初步观察,桃叶型夏季倒苗时间较短。

(二)选地与整地施肥

半夏产量高低,选择土地是一项重要措施。粘重土地不利根部发育及块茎生长。盐碱、涝洼地皆不宜栽种。土质疏松、肥沃具有排灌条件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半夏根深一般不超过20cm,可于秋季作物收获后,封冻前冬耕,深15—20cm,第二年春解冻后,每亩施猪圈肥3000—4000kg,撒匀,浅耕一遍,耙细整平,做1m宽的畦,包括畦埂20cm,长度最好不超过20m,以利灌溉。栽种前若墒情差,要浇水造墒,待地表干松后再播种。若封冻前灌足水,一般不用浇水,春季地温上升得快,有利早出苗。

(三)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夏秋种子成熟时,随收随种,也可贮存于湿润的细砂中,春季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15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耧平保持湿润即可出苗,当年长一个卵状心形单叶,第二年3—4个心形叶,个别的有三小叶组成的复叶。实生苗当年块茎直径0.3—0.6cm。

2.珠芽繁殖

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5cm,株距3cm栽于3cm深的沟内,栽后覆土,当年可长出1—2片叶子,块茎直径1cm左右。第二年秋,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继续做种栽用。

3.块茎繁殖

此方法块茎增重快,当年就可收获,一般多用此法。栽时严格选种,这是半夏高产的关键之一。收获时,选当年生直径1.2—1.5cm的块茎作种。过小的生长能力弱,需再生长一年。春季日平均气温10℃左右时下种,过早温度低,起不到早播的作用,过晚出苗齐、快,但生长期短,影响产量。在整好的畦内双行条播,按行距20cm开4—5cm深的沟,每畦开四沟,沟底要平,按株距3cm将种茎交叉放入沟内,每沟放二行,顶芽向上,覆土耧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110—125kg。半夏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方法同春播。

4.组织培养怏速育苗

选抗性强、高产的半夏叶的切片,叶柄的切段,珠芽或块茎的切块在试管或烧瓶内培养,可分化培养出完整的半夏植株。试验中以MS培养基附加赤霉酸0.1ppm,6-苄基腺嘌呤2.0ppm,α-萘乙酸0.2ppm较好,在这种培养基上,半夏试管苗50—60天可扩大40倍,一年可扩大培养5次。

(四)田间管理

块茎栽下后,春季一般20天出苗,如遇严重干旱,适当浇水以保全苗。出齐苗后及时松土锄草,由此至5月下旬要控制浇水,促使地下部分充分发育,防止地上部分生长过快,提高抗旱耐热能力。5月下旬以后植株生长旺盛,株芽发育也较快。半夏喜肥且珠芽在土内才能发育的更好,因此及时追肥培土是重要增产措施。5月下旬或6月上旬,叶柄下部长出珠芽时,每亩追肥圈肥500—1000kg,尿素5kg拌匀澈于沟内,并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刚好盖住珠芽为度。不要把叶子盖在土内。发现花薹,除留种者外,及时剪除。6月下旬,逐步进入高温季节,保持畦面湿润,尽量推迟地上部枯萎时间,雨季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间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在不影响半夏生长的前提下,可间作早熟的阿尔巴尼亚豌豆。春季半夏播种后,在畦梗上按株距15cm点播,每穴3—4粒,6月上旬成熟,每亩可收豌豆50—75kg,也可间作玉米,春季在畦梗上按株距2m点播,既可为半夏遮荫,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红天蛾

(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 Butler)

为害叶片或造成断苗,夏季发生。可人工捕杀;幼龄期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

2.根腐病

夏季田间积水,易发生块茎腐烂,要注意即时排水;高畦种植;发现病株拔除后用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消毒。

其他还有半夏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inelliae Saw)、蚜虫和地下害虫。

四、采收与加工

(一)收获

九月下旬,叶片发黄,是半夏的收获季节。过早影响产量,过晚难以去皮炕晒。收刨时从畦的一端用锨将半夏挖出,翻在一边,随即细拣,将半夏按大、中、小分开。收获后需加工的鲜半夏放在筐内或麻袋内,穿胶鞋用脚踩去外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半夏收刨后要及时加工,不能存放,否则难以去皮。每3—4kg鲜半夏加工1kg干品。

以个大、去净皮、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二)种茎选择及贮存

收获时选叶片肥厚,叶柄粗大,须根粗壮伏天倒苗时间短的植株的块茎,直径1.2—1.5cm大小的做种栽。秋播的可随收刨随挑拣随栽种,也可10月份栽种,留做春播的,把选好的种茎放于通风处晾2—3天,在室外向阳处挖50—80cm深60cm宽的窖,长度以种茎多少而定,窖底部铺干砂,放3—5cm厚的种茎,再盖一层细砂,放一层半夏,一层一层放到稍低于地面,上盖细砂或土,严冬时加盖20cm厚的土。室内存放也要一层砂一层种茎存放,初存时气温较高,种茎含水量较大,要勤检查,以防烂种。


半夏因什么而得名?

半夏因生长时节而得名。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是中药里一味重要药材。因为半夏性喜阴,夏至一阴生,阴气开始发动,天地之间不再是纯阳用事,故而仲夏时节半夏这种喜阴的植物才在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半夏也就是因此得名的。

传说故事

关于半夏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个姑娘叫做白霞。有一天,她去田野里割草,偶然间挖出了一块长在地下的植物的块茎,因为白霞十分饥饿,所以就试着将这个植物块茎放进了嘴里食用,想着可以用来充饥。可是谁知吃完了就开始呕吐,于是她赶快吃生姜来止呕,没想到吃完之后,女子很久都没有治好的咳嗽竟然痊愈了。

在这之后,白霞就开始用这种块茎与生姜一同熬汤,送给乡亲们,帮助他们治疗咳嗽,效果非常好。由于这种块茎的浆液非常丰富,所以需要多次清洗。有一次白霞在帮乡亲们清洗药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因此丧命。人们为了缅怀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就把这种药称为白霞,后来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植物一般在夏秋时节采摘,就逐渐的改称为半夏了。


半夏的分类 半夏有哪些品种?
1、半夏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半夏曲。

2、生半夏有毒,多作外用,用辅料制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石灰制半夏,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3、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4、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呕。用于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5、半夏曲主要用于化湿健脾,消食止泻。
半夏有那些品种
半夏 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生半夏有毒,多作外用,用辅料制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清半夏可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姜半夏可增强降逆止呕作用,法半夏燥湿化痰,多用于中成药中。
但这个似乎不是品种。
药方中的半夏是一般认为的哪种半夏?有什么功效吗?

半夏属于燥湿化痰的常用药材,对于脏腑有痰湿、胸腹痞满等情况有很好的缓解之效。但是半夏还属于一味有毒的中药材,故而一般情况下入药的话不能直接生用,需要炮制之后入药。

而就日常之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姜半夏”,因为姜制半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半夏的毒性,以保证其用药安全,而且也更偏于温中化痰、降逆止呕,适合常见痰湿病症的缓解,所以药方中的半夏一般认为是姜半夏。

半夏的功效:

在中医本草记载中有云,半夏者,主伤寒,可下气,利咽喉,止疼痛。

而李时珍在著名的中药著作《本草纲目》中则说到,半夏可祛风痰、气痰、热痰、湿痰之咳嗽,并能止呕,消肿。

虽然古人的言语对我们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从中我们对半夏的功效也可窥知一二。

而在现代的中医理论中则明确指出,半夏者,其味辛散,其性温通,具有很好的温化痰湿、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半夏化痰、止咳之功必定是效果显著。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中医里面,医者常拿半夏以燥湿、化痰、止咳。

而且,半夏优于其它中药材之处则是可以温化各种寒湿之痰,并能消除体内的脏腑之湿痰。医者常用半夏佐以陈皮、茯苓、等药材同用,其燥湿化痰之功效果明显;而对于风痰湿痰导致的头目眩晕、头痛痰呕,亦可使用半夏,并加以天麻白术等同用,即可起到息风化痰之效。

除了化痰之外,半夏亦有散结、消肿之功。

古人常用半夏缓解各种痞症,而痞在今天则代表着肿胀、胀满等含义。比如半夏和黄芩、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可起到消痞散结之效,尤其是对于胸腹痞满等症,使用半夏更为适宜。

古人还认为,半夏外用可消肿止痛。以前人们在山野之中被虫蛇咬伤出现瘀滞肿痛的时候,或者因疮痈疼痛,就会找寻半夏,并捣碎外敷,亦能起到消肿止痛之效。


半夏是什么意思

1、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译为:夏至的那个月份,鹿的角朝前生,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开始出现。

颜师古 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译为:半夏在五月份开始发芽,此时夏天过去一半,所以称之为半夏。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2、稻子的品种名。《初学记》卷二七引 汉 蔡邕 《月令》:“十月获稻,在九月熟者谓之半夏稻。”译为:十月是收获稻子的季节,在九月成熟的稻子叫做半夏稻。


3、仲夏。指夏天的第二个月,即是是指农历五月份。古语中有:孟、仲、季,代指第一、第二、最后;或者也有用伯、仲、叔的。清洪升《长生殿·闻乐》:“呀,时当仲夏,为何这般寒冷。”王西彦《乡下朋友》:“于一个仲夏的早晨,坐上一辆驶往数百里外的小城镇的长途汽车。”

扩展资料:

半夏作为药草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呼吸系统作用

1、镇咳: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0.6g/kg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

2、祛痰: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消化系统作用

1、镇吐、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

2、 抗溃疡作用: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循环系统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夏浸剂,可使氯化钡所致的室性早搏迅速消失且不复发,有效率为97%。可使肾上腺素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迅速转为窦性节律,有效率为96%。

参考资料:百科—半夏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