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暂行管理办法)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150更新:2023-05-16 17:36:58

改革开放之初在晋江投资企业多为台商的原因
改革开放之初在晋江投资企业多为台商的原因是离港岸进,便于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即20世纪80年代初期,敢于冒险、有拼博精神的台商冲破台湾当局重重政治与法律政策障碍,开始了两岸贸易往来与间接赴大陆投资的新征程,揭开了以台商投资为主体的两岸经贸发展新篇章,同时台商逐步作为一种新的资本与社会群体进入或融入到大陆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之中。
改革开放初期,大陆经济主要依靠国营或公营经济支撑,民营资本与民营企业弱小落后,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与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大陆逐步对外打开大门,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台商到来,作为一种新型资本与经营方式,为大陆经济带来了一股活水,更带来了一股冲击,激发了大陆民营经济的发展,台商、港商、外商与民商共同构成大陆新的经济成份,推进了大陆改革开放进程。
在大陆的台商要交税回台湾吗
要。
【拓展资料】
“如果纳税人依据法好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么就不能强迫他们多缴税。”60多年前,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对税收筹划所做的表述,在日前召开的2004 海峡两岸租税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中国大陆、台湾省诸多财税专家的认同。8月28日,在该研讨会关于“两岸避税与税收筹划”的专题论坛上,近10位学者、专家不约而同地聚焦税收筹划。面对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这些专家不仅从理论层面上对税收筹划进行探讨,更从操作层面上为企业提供了凝聚着个人智慧的筹划方案。
 2001年12月11日,大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正式加入WTO;时隔不久,台湾也按发达地区的标准加入了WTO.两岸共同加入WTO后,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掀起了新的热潮。据台湾天下杂志最近对台湾1000家大企业的负责人的调查显示,大陆入世后,对台湾企业造成“磁吸效应”,台湾企业的“大陆热”加速升温。1999年,31%的台湾企业表示已到大陆投资,这一数字在今年增加到46%. 台湾个人综合所得税采取属地原则,以个人名义直接投资大陆取得的所得,要合并台湾地区所得缴纳所得税,因此台商多以个人名义先投资境外的避税港,再通过境外公司间接投资大陆,这样在法律形式上就变成了个人直接对国外投资,而在台湾,企业在于国外的所得免税,从而台商无须为汇回台湾的股利缴纳个人综合所得税。
台湾的营利事业所得税采用属人原则,如果台商以公司名义投资大陆,则要将收取的投资收益并入台湾地区净利一同纳税。而最近台湾颁布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规定,企业营运总部收取的对外投资所汇回的投资收益,免缴台湾地区的营业税。
近年来,台商以多层境外公司形式对大陆进行间接投资的越来越多。王艺明分析认为,台商设置多层控股是基于海外转投资事业节税的考虑。他说,公司以一层境外公司投资国外,当需要转移股权时,其转移收益在台湾马上要被课征25%的营利事业所得税。如果海外控股以多层控股的方式进行,不论未来股权如何转移,只要将盈余保留在境外公司就不会被课税,从而实现了延缓缴税的效果。

  另外,为了鼓励外商投资,大陆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性优惠、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税率优惠、再投资退税等。王艺明建议:“台商可根据这些规定选择组织形态、设立地点,并争取获得特定行业资格,就可享受减半缴税、免税以及其他更多的优惠。”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根据国务院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海沧台商投资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投资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第三条 投资区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利用海沧与厦门特区相邻,地理交通和港口条件优越及厦门特区的政策优势,把投资区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新区。第四条 投资区设置港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金融贸易区、生活区和旅游区。经批准可设立综合性保税仓库、生产资料保税市场和保税区。第五条 投资区内不兴办下列生产项目:
  中国政策禁止的;
  技术落后或设备陈旧的;
  污染环境而无切实治理措施的;
  耗水量大且附加值较低的;
  不符合产业规划或产业政策的。第六条 投资区内国内外企业包括侨、港、澳、台等经济组织及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投资区根据本暂行管理办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第七条 投资区依法保护区内国内外企业包括侨、港、澳、台等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机关、团体、个人的侵害。第二章 行政管理第八条 设立厦门海沧杏林投资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管委会在厦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在投资区规划范围内行使厦门市一级的经济管理职能,负责统一管理投资区的开发建设事务。第九条 管委会根据需要,可设立若干工作部门,负责开发区的具体事务。
  管委会根据需要,可设立若干派出机构。第十条 管委会负责组织制订、修改投资区发展战略、总体开发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第十一条 管委会负责统一管理投资区土地和房地产业。审批办理投资区内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报建、施工、施工队伍注册登记、工程招标、工程验收及质量检查等事项的行政管理工作。
  管委会负责审批、发放建设许可证、建筑许可证、开工证、验收合格证与房地产权证书等证件。第十二条 管委会对投资区进行总体环境影响评价,实行总量控制、定时监测。
  管委会领导所属工作机构对投资区消防、劳动安全保护、防震、防灾、绿化等标准。实行区域总体控制,并在总体规划中实行一次性审批。第十三条 管委会负责审批投资区内各类投资项目引进以及各类企业、机构的设立、变更或撤销。
  管委会对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享受厦门市一级政府的审批权限。在权限范围之外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应由市政府职能部门统一呈报。
  管委会审批上述事项,应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备案。第十四条 由管委会负责审批的各类事项,如需厦门市有关部门颁发批准证书和批文的,厦门市有关部门凭管委会的批准文件,予以颁发和批复。第十五条 管委会根据投资区需要,结合厦门市统一计划,采取相对灵活方式,提出年度调干、用工计划,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切块下达,管委会负责承办调入、调出手续,并报市有关部门备案。
  当地公安机关根据管委会批准文件,办理入户手续或暂住手续。第十六条 管委会根据情况,决定内部管理体制,制定劳动、人事、工资、福利、退休、医疗、住房、保险等有关规章制度。第十七条 管委会对投资区内的企业实行劳动行政管理。第十八条 管委会依经批准的总体规划,负责建设并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管理投资区内的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学校、文化和体育等设施。第十九条 管委会委托其下属经济实体,负责投资区内的具体开发事宜。第二十条 投资区工作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台由管委会按国家规定报市政府审批后办理有关手续。第二十一条 在管委会统一协调下,海关、边检、卫检、动植检、商检、港监、口岸办等部门在投资区内实行“一站式”管理,集体办公,统一办理各有关业务,其办公用房由管委会协助解决。第二十二条 投资区内的“三资”企业,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用于本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设备、建材;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原器件、零部件、包装物;为生产需要进口的自用的合理数量的交通工具、办公用品;投资的外商和国外技职人员的合理数量的安家物品和自备交通工具,均委托管委会负责审批,海关依管委会批准文件和有关证件验放。
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属哪个县
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属于龙溪县、海澄县、同安县交界处。其位于漳州市区东部,是漳州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漳州、厦门城区中心区(古为漳州府和泉州府连接点),南临九龙江入海口,是漳州距离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最近的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
漳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素有海滨邹鲁、闽南小金三角之称,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现直属漳州市人民政府管辖,属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温泉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漳州中心城区(市辖区),为漳州对接台湾、特区、自贸区、港澳粤的重要窗口。
台商投资区属于哪个区
台商投资区是属于泉州市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包括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前是属于惠安县管理的,现在从惠安划分出来成立了泉台区管委会。泉州台商投资区整个项目依托百崎湖自然水系为脉络,以绿道路网为骨架,串起山、水、林、田、塘、湿地等自然景观,形成相互衔接、连绵成片的生态体系。共建设山水田塘展示区、海绵城市展示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果林荷塘展示区四大区域。
中国大陆有多少家台资企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在大陆注册的台资企业一共是26.139万。由台湾《工商时报》主策划,经台湾中华征信所的调查,宝来证券(香港)协办的“2005年度大陆台商1000大”排行榜于近日正式对外公布。根据台湾《工商时报》的测算,2005年度在大陆排名前1000大的台资企业,其营业总收入已经接近了1兆元人民币,较2004年度大陆排名千大台资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增长了360%,此数量也相当于台湾地区2005年GDP总量的35%。在本次排名的千大台资企业中,有75%的台资企业营业收入的规模增长较快,有103家的台资企业其营业收入的增长率甚至翻了两番。这不仅验证了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其实力正在不断地增强,而且更加有效地说明了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趋势。
拓展资料:
1. 从评选出的大陆1000大台资企业的区域分布状况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45%,这充分显示出台商投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依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根据进榜台资企业的排名,江苏省共有281家榜上有名,占到大陆整个千大台企总数的28.1%,占到长三角地区的62%;江苏进榜台资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为2413亿元人民币,占到大陆整个千大台企营收总数的24.13%,占到了长三角地区进榜台企营收总数的51.3%。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江苏281家进榜的台商投资企业中,祖国大陆吸收台资的重镇之地苏州地区在这其中就占了210家(这其中有62家为新进榜企业),占大陆整个千大台企总数的21%,也占到长三角地区的46.3%。经计算,苏州210家进榜台资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为1898亿元人民币,占到大陆整个千大台企总营收的18.9%,在长三角地区占到了40.3%的份额。在苏州210家的进榜台资企业中,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就分别达到15家和17家,占到苏州地区进榜台企营业总收入与税前总利润的25.4%和30.3%。
2.在“2005年度大陆台商1000大”排名的基础上,经岛内有关经济部门和经济咨询机构根据2005年大陆台资企业在营收净额、税前纯利、营收成长率、税前纯利率、净值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每一员工销货额、生产力指标等八项综合指标的评比,又在其中排出了最具竞争力的“大陆台资企业100强”,这可谓是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企业强者中的强者。在这些强者中的强者中,江苏共有35家台资企业进入到百强榜,占到祖国大陆台资企业百强榜中的35%,占到长三角地区进榜总数的61.4%。在江苏的百强台企中,苏州地区又占到了71.43%,达到了25家,它们在祖国大陆百强台资企业中占到25%,在长三角地区的百强台企中占到了43.86%。在苏州地区这25家百强台资企业中,新进榜的就有19家,其余的6家则是连续第二年进榜了。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属于哪个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包括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前是属于惠安县管理的,现在从惠安划分出来 成立了泉台区管委会,隶属于泉州市政府,现在来说泉州台商投资区是属于泉州市区的,类似于泉州的洛江区,丰泽区,鲤城区。
拓展资料:
1,泉州台商投资区成立于2010年,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也是泉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园区,下辖隶属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百崎乡和省级惠南工业园区,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22.8万人,坐拥“泉州之眼”百崎湖,建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
2,泉州台商投资区与泉州市新行政中心隔海相望,投资区依山、面海、环湖、沿江,区位优势明显,属泉州中心城区“一湾两翼三带”城市空间布局中的环泉州湾区域,功能定位为生态型滨水城市新区和现代化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玖龙纸业、中国北车、华锐风电等行业巨头落户区内,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新区品牌效应持续升温,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朝着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多元、环境优美的生态型滨水新城区方向迈进。 2020年,泉州台商投资区将成为超千亿元新经济增长极,闪耀成泉州湾一颗璀璨的明珠。
3,改革开放后,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率先成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的热点。为了推进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加快改革开放进程,198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厦门杏林地区、海沧地区及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未开发部分为台商投资区。
4,1992年12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准厦门集美地区为台商投资区。 截至泉州台商投资区设立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了4个台商投资区,全部在福建省,分别是:厦门杏林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和福州台商投资区。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