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忻(嘉庆皇帝有哪几个儿子)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90更新:2023-05-16 17:43:46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绵忻怎么死的?
正式上载是病死的。爱新觉罗·绵忻(1805年-1828年),清朝嘉庆帝第四子。绵忻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初九,生母是孝和睿皇后。是爱新觉罗·绵恺的亲生弟弟,被册封为瑞亲王。绵忻活了24岁,道光八年(1828年)八月十九,绵忻病死,谥号怀,子一人
嘉庆皇帝的儿子,你有哪些了解?
他一共有5个孩子,分别是穆郡王, 旻宁 ,绵恺 ,绵忻 ,绵愉,其他不是特别了解。
道光继位以后,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后来是什么结局呢?

道光帝,可以说是清朝非常有趣的一位帝王,他即是一个倒霉蛋,也是一个幸运儿。


道光的倒霉,是因为大清朝在康雍乾盛世之后,经过守成的嘉庆,国力开始倒退,内忧外患也随即大爆发。此刻的大清,内部是匪患不断,外部则是列强虎视眈眈。正是从道光开始,大清朝进入了割地赔款的屈辱岁月。


只不过,道光的倒霉,却是以他的幸运作为开端的,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呀。


道光有两位疼爱他的母亲

道光是清十二帝中第一位,名正言顺的以嫡长子身份登基的皇帝。他的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是嘉庆的嫡福晋、嫡皇后。


原本嘉庆侧福晋刘佳氏为嘉庆生下了长子,可惜,这个孩子两岁就夭折了。道光顺理成章成了嘉庆还在世的长子,也是嫡长子。他的出生,也让他的生母喜塔腊氏母以子贵,坐稳了皇后之位。

可惜的是,喜塔腊氏太短命。她好不容易熬到了丈夫登基,自己也做了皇后,成了后宫之主。可是,太上皇乾隆还在,喜塔腊氏虽贵为皇后,但在后宫还是要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过日子。很快,她就早乾隆一年,在嘉庆二年(1797年)去世了,终年38岁。


此时的乾隆,虽然名义上退位做了太上皇,可是照样什么事都要管。仅仅在喜塔腊氏去世三个月后,他就指定了时为和妃的钮祜禄氏晋升为皇贵妃,成为了嘉庆的预备皇后。


这位钮祜禄氏比喜塔腊氏小16岁,最初是嘉庆的侧福晋,还为嘉庆诞下了三子绵恺。嘉庆六年(1801年),钮祜禄氏正式接受册封,成了继皇后。数年后,她又为嘉庆生下了皇四子绵忻。



道光的生母去世了,钮祜禄氏就成了所有皇子的嫡母。她就担负起了道光的教诲和培养重任。钮祜禄氏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她却毫无偏心,视绵宁为己出,教导兄弟三人要和睦相处。道光在钮祜禄氏这里,重新得到了慈母的温暖和兄弟的情义。正因为此,道光和钮祜禄氏之间的亲情也非常的深厚。

钮祜禄氏力挺道光登基

嘉庆登基之后,扳倒和珅,镇压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平定台湾及沿海叛乱,可以说是天天殚精竭虑,日子也不好过。甚至,中间发生的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之事,嘉庆的后宫都差点陷落。还好,当时还是皇子的绵宁、绵恺等人,处置得当,及时控制住了局势。


这些事情导致嘉庆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再加上嘉庆身体肥胖,整个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终于,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木兰秋闱之时,嘉庆由于旅途劳顿,天热中暑,突然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



嘉庆去世了,随侍的大臣竟然找不到嘉庆留下的传位遗诏。据《清史稿》所载,“后传旨令宣宗嗣位”,宣宗即道光。此时绵恺已经27岁,绵忻16岁,钮祜禄氏并没有选择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而是坚定的支持了道光。


钮祜禄氏让道光继位的理由也很充分。其一、天理教进攻紫禁城时,绵宁立下大功。其二、绵宁是嫡长子,理应继位。


随后,大臣们也找到了传位遗诏,果然嘉庆也是指定绵宁继承大统。

钮祜禄氏的明智选择,让道光感激不已。道光登基之后,对钮祜禄氏是更加的尊敬,孝顺,始终奉为亲生母亲一般。道光为了表示感激之情,登基的当年就给钮祜禄氏上尊号“孝慈”,尊为皇太后。钮祜禄氏去世后,谥号孝和睿皇后。甚至,道光最后驾崩,也是因为执意要为薨逝的钮祜禄氏守灵。可见,道光对钮祜禄氏的亲情是发自肺腑的。


道光非常恭孝继母钮祜禄氏,同时,也善待了两个异母弟弟绵恺和绵忻。


行为骄纵的绵恺

绵恺小道光13岁,因为钮祜禄氏的关系,道光对这个弟弟是非常宠爱的。这也就导致绵恺,有点行为骄纵,颇不检点。


天理教进攻紫禁城时,道光就带着绵恺,一起抵御、抓捕天理教众。道光受到了嘉庆的嘉奖,绵恺因为协助有功,同样得到了褒奖。



道光登基之后,立刻晋封绵恺为敦亲王,命其内廷行走。这是道光非常信任绵恺,才给了绵恺如此大的权力。结果呢,这位却开始骄纵起来。


道光三年(1823年),绵恺纵容他的福晋乘轿直入神武门。这可触犯了规矩,非有特旨,从神武门出入后宫,乘车的必须下车,坐轿的也必须下轿,步行进入。道光依例,罚敦亲王俸禄五年。但是,绵恺毕竟是钮祜禄氏的亲生儿子,所以,道光带着皇太后亲自到家探望绵恺。同时,允许绵恺照常进宫,并且改为只罚三年俸禄。


结果,罚俸期刚满,绵恺的老毛病又犯了。


道光七年(1827年),绵恺竟然私自和宫中太监张明得来往甚密,甚至还帮助太监苑长青出宫躲了起来。这可是危机皇权的大事,通常都会被重罪论处,可道光考虑到皇太后,仅仅是将绵恺从亲王降为了郡王了事。第二年,道光又以当年和他一起捕捉天理教贼寇有功为由,恢复了绵恺亲王的爵位。


道光和皇太后,以及绵恺亲不亲,从这里完全可以看出来了。这简直就是乾隆和弘昼的翻版呀,只是这位绵恺,还真不如天天给自己办丧事的弘昼懂事,有心机。


道光十三年(1833年),道光帝继皇后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薨逝。绵恺再次暴露了智商不足的弱点,在查阅了经典之后,竟然说皇后薨逝,“百姓如丧考妣”。妣,是去世的母亲;考,是去世的父亲。皇后死了,道光可没死。



大庭广众之下,绵恺竟然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气的道光都坐不住了。这不就是诅咒道光赶快死么。道光一想,这个弟弟是没救了,算了赶出内廷,不准再来了,同时罚俸十年,在家闭门思过吧。这要是换做其他人,还不得搞一个文字狱,直接给凌迟了。


可是这位绵恺还是不老实。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为一点小矛盾,他将一个叫做穆齐贤的人囚禁在了自己府中。这位穆齐贤的老婆很厉害,直接告到了衙门。一查之下,确有其事,道光也只是想再次警醒一下绵恺,就将亲王再降郡王。


结果,这次绵恺有点生气了,7个月之后,病逝,年44岁。


道光还算不错,恢复了绵恺亲王的爵位,并亲临祭奠。同时,还追封绵恺已经去世的儿子为贝勒。后来,道光还将自己的儿子亦誴过继给绵恺为嗣。道光对绵恺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英年早逝的绵忻

绵忻相对他的亲哥哥绵恺而言,要聪明伶俐的多。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绵忻就被封为了瑞亲王。当时,他的哥哥绵恺仅仅获封敦郡王。由此可见,嘉庆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道光登基之后,同样让绵忻内廷行走。绵忻虽然年龄小,却非常的聪明、持重,一直安安稳稳,并没有惹出什么祸端。


道光八年(1828年),绵忻突然患病去世,年仅24岁。


相比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惨烈,雍正朝对弘时的打压,以及乾隆朝对诸子的不满,道光的皇帝之路可谓是一路平坦。虽然坊间传闻,嘉庆晚年有意立皇四子绵忻为太子,但是,并无实证。


正因为道光得到了皇太后钮祜禄氏的无私支持,所以,道光也善待了自己的继母,以及两位异母兄弟。这在“自古皇家多无情”的时代,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虽然道光在理政上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在亲情上,还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爱新觉罗·绵忻的家庭档案

姓名:爱新觉罗·绵忻(嘉庆十年--道光八年)
父:清仁宗嘉庆帝
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排行:第四
同母兄:惇恪亲王 爱新觉罗·绵恺
同母姐:嘉庆帝第七女,早殇 嫡福晋费莫氏,一等侯勒保之女,
侧福晋白都氏,云骑尉德兴之女,
侧福晋徐佳氏,广容之女,
庶福晋刘氏,刘丙文之女。 子一:多罗瑞敏郡王爱新觉罗·奕志(“志”字需加“言”字旁),原名奕约。道光七年丁亥九月十一日午时生,母侧福晋徐佳氏广容之女。
绵忻长女被道光帝封为县君。


嘉庆皇帝有哪几个儿子
嘉庆皇帝一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

1、皇长子穆郡王,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79年)生,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未及命名即殇。
2、皇二子清宣宗 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1820年继皇位,次年改年号道光。道光三十年(1850年)驾崩。
3、皇三子惇恪亲王 绵恺,乾隆六十年(1795年)生,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
4、皇四子瑞怀亲王 绵忻,嘉庆十年(1805年)生,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八年七月(1828年)病死。
5、皇五子惠端亲王 绵愉,嘉庆十九年(1814年)生,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同治三年十二月(1864年)病死。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 官和珅等人。但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 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爱新觉罗绵忻和爱新觉罗绵怡是谁
爱新觉罗.绵忻(1805年-1828年),清朝嘉庆帝第四子。绵忻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初九,生母是孝和睿皇后,是绵恺的亲弟弟,被册封为瑞亲王。绵忻活了24岁
嘉庆想让皇后儿子继位,嘉庆驾崩后,皇后为何宣布别人儿子继位呢?
实际上这是孝和太后对当时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的结果,当时虽然没有找到嘉庆皇帝的传位诏书,但是不代表嘉庆皇帝没有留下传位诏书,而一旦找到了这封诏书,上面所选定的继承人则一定是旻宁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如果那样的话,自己和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将至于万劫不复之中,相反如果孝和太后拥立旻宁为帝,既可以体现自己的高风亮节,也能让被拥立的道光皇帝对自己感激不尽。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