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撒大帝简介(凯撒大帝历史)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381更新:2022-08-03 11:33:44

凯撒大帝简介有木有?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跪求 莎士比亚《凯撒大帝》的简介。
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 / 1953)
  在莎翁的剧作中,剧本想当然的应该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但是在这部出自导演约瑟夫·孟基维兹之手,描写古罗马帝国的黑白电影《凯撒大帝》中,演员才是它的灵魂所在。
  此片是一个布局安排精巧,野心、诡计与政治阴谋交织的古罗马故事,由马龙·白兰度、詹姆斯·梅森与约翰·吉古德领衔主演。约翰·吉古德饰演权力欲望薰心的元老院议员凯西斯,嫉妒凯撒大帝的名望与权力,因此策动他人刺杀皇帝,他为这个角色赋予了精彩的声音表情;马龙·白兰度诠释的马克·安东尼,则和凯西斯的角色形成对比与平衡,他忠贞而忧郁,是凯撒大帝的好朋友(令人惊讶的是,马龙·白兰度在此片中,摆脱了一向含糊不清的咬字,口齿相当清晰响亮)。
  导演约瑟夫·孟基维兹以高雅隽永手法,诠释《凯撒大帝》剧本中的沉重台词,考究精细、充满鲜明对比的历史性场景,上演着一幕幕情感互动的好戏。当曲终人散之际,我们从这出剧中得到了什么教训吗?千万不要相信身穿长袍的男人!
凯撒大帝历史
一、简介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又译盖乌斯·朱利叶斯·凯撒、朱利亚斯·凯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经历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另一说法为:公元前102年7月12日)恺撒出生于罗马。其父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母亲奥莱莉娅来自奥莱利·科塔家族。公元前119年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曾在担任执政官。
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他天赋异禀,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据记载恺撒在处理军事政务时沉稳内敛,认真严谨;在商讨时言谈得体,颇有风度;在为人处世时,宽厚仁慈,开朗大度。但是恺撒也较为独断专行,他渴求知识和开创伟业。
公元前87年,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84年,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恺撒被视为马略的支持者。公元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生女儿尤莉娅,并获得元老院民众派成员支持。
公元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恺撒拒绝并离开罗马,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
2、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公元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公元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接受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公元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因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公元前79年至公元前78年,参加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公元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公元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公元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公元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3、政治生涯
公元前74年,返回罗马,并继承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公元前72年,获军事保民官。
公元前70年,再次参与选举,并当选公元前69年的财务官,任期一年,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公元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副手,主管行省的财政。
各城市巡回审案期间,请求解除职务,离开西班牙。
返回罗马后,公元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后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
为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竞技比赛,新改建许多公共建筑,带着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却负债数百塔兰特。
公元前63年是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与平民阶层决裂,结果任期中无所作为。相反,恺撒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去世,恺撒参加竞选,并顺利当选这一终身职位。稍后,又获得另一职位—大法官。
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成婚。恺撒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
公元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远西班牙行省总督职位。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恺撒又一次陷入经济困境,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恢复行省秩序后,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最终放弃了凯旋式,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公元前60年(一说公元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
此时,庞培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遭到失败;克拉苏,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公元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公元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50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毕布路斯作为执政官退出所有政治活动,直到任期结束。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完成执政官任期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3年)的权力。刚到任,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49年)。
作战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上缴大量钱财。恺撒成为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高卢战争让庞培感到不安。加上公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拉拢庞培。公元前49年,元老院向恺撒发出命令撤回罗马,恺撒回信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拒绝并发出最终劝告,表示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恺撒为国敌。
恺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并渡过卢比孔河。恺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恺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追击到埃及。埃及人刺杀庞培后,将庞培人头献给恺撒。恺撒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恺撒带领第六军团加上援军,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会战期间,恺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大图书馆,60多万本书毁于一旦。战役结束后,恺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为期两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
公元前46年,恺撒回罗马后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完全胜利。之后,恺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
回到罗马的恺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公元前45年,庞培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恺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恺撒回国之后,于公元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4、恺撒之死
公元前44年,为拯救卡莱会战中被俘虏的9000名罗马士兵,恺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恺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恺撒,并称呼恺撒为王。虽然恺撒拒绝,但反恺撒一派却变的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恺撒。
凯撒大帝生平介绍是什么?

恺撒大帝,全名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生卒年是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凯撒大帝的英文叫什么?

1、凯撒大帝的英文叫: Julius Caesar。

(1)Julius:名词(n.)朱利叶斯。

(2)Caesar:在古典拉丁文里的读音是/'kaj.sar/,英 [ˈsi:zə] ,美 [ˈsizɚ] ;名词(n. )凯撒(古罗马的将军,政治家,历史家,公元前100-44)。


凯撒大帝生平介绍
出身
  恺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
  在其直系亲属中,曾有多人担任过执政官、大法官等职务。其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Sextus Julius)公元前91年晋升到执政官的职位,姑母茱莉娅也嫁给了赫赫有名的马略。其父在前100年前后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这样显赫的身世,注定了恺撒将来至少会获得类似行政官的职务。
  恺撒的母亲奥莱莉娅也是来自权势很大的奥莱利·科塔家族。恺撒的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曾在前119年担任过执政官。特别是在凯撒事业的开始阶段,外祖父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有求必应,使恺撒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恺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祖先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与女神阿佛洛狄德(罗马人的维纳斯)生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而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尼又名尤尔(Julus),恺撒滥用词源学,硬将其作为自己氏族(Julius)的祖先,并由此断言自己是维纳斯的后裔。
  早年教育
  恺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缺少资料,一直不甚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年青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恺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恺撒精通希腊文),恺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如同所有贵族子弟,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著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恺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恺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恺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恺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恺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恺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恺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恺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恺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青的恺撒之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恺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
  首次前往东方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他到达小亚细亚之后,很快便接受了一项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卑斯尼亚国王尼科梅德已经答应了向罗马供应船只,却迟迟不肯履约。初出茅庐的恺撒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是完成得太圆满了,他的对手开始传言正是这位罗马使者不同寻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国王唯命是从。虽然这仅是一个插曲,却给人们留下了恺撒是同性恋的印象,而且这一影响是长远的,以至于他的士兵(根据苏厄托尼乌斯的说法)在很久以后的一次凯旋式中称其统帅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
  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在战斗中,恺撒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和外交才能,并因为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还参加了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
  返回罗马
  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在数年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极少关心政治,仅仅是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例如: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
  再次前往东方
  但是,恺撒并没有坚持下去,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
  早期职位
  前74年,恺撒返回罗马,并很快继承了舅舅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前72年,他获得了第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低级职位——军事保民官——这是罗马官职体系中最低的一级。但由于缺乏资料,目前尚不清楚,恺撒在此任上是否参与过对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前73年——前71年)的镇压。
  财务官
  前70年,32岁的恺撒再次参与选举,并顺利当选前69年的财务官,这一职务是罗马官职体系中第一个正式官职,而且只有30岁以上的人才能参与竞选,任期一年,获胜者将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的副手,并主管这个行省的财政。
  在那里西班牙各城市巡回审理案件期间,有一天,在赫库利斯神庙中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塑像,联想到亚历山大在自己这个年龄就已征服世界,而自己还无所作为,不禁感慨万千,随即便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离开了西班牙。
  市政官
  返回罗马后,在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这年稍后,他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
  古罗马的市政官类似于今天的市长,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而且这个职务也被视为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市政官也需要负责组织最受罗马人欢迎的竞技项目之一大赛马场的活动组织。然而这项活动的经费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市政官想要在他的政治事业上更进一步,他必须为整个罗马城奉献一场盛大的竞技活动,而这就意味着市政官本人必须自己掏腰包。
  为了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竞技比赛,新建或改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建筑,带着巨大的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是自己却破产了。他负债数百塔兰特(如果以现在流通的货币计算的话大约是数百万欧元),这严重威胁到了他未来的政治生涯。
  祭司长和大法官
  前63年是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他选择了和元老院中的精英派合作而与罗马的平民阶层决裂,其结果是在任期中显得无所作为。与之相反,恺撒此时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恺撒提出参加竞选。虽然恺撒已经因为市政官任期的巨大支出和贿选而债台高筑,以至于在选举当天曾发誓将取得祭司长的身份否则就永不回家,但是恺撒仍然顺利地当选了这一拥有极大荣耀和权威的终身职位。
  就在同一年稍后,恺撒又获得了另外一个职位——大法官。这一职位本应在40岁之后才能获得,而恺撒在39岁时就已得到。当然,也有历史学家指出恺撒的贵族身份可以让助其降低一年的年龄限制。无论如何,恺撒在同一年中获得祭司长和大法官两个职务本身就已经说明恺撒在罗马已经上升到了权势很大的地位。
  也在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由于克洛迪乌斯(Publius Clodius Pulcher)假扮女佣进入只允许女人参加的祭祀仁慈女神的仪式,虽然经过审讯,大家(包括恺撒本人)都相信没有任何参与者受到玷污,但是恺撒仍然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
  行省总督
  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了远西班牙行省总督的职位。与此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这次,恺撒又一次陷入了经济困境中,以至于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刚一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就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为期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在恢复行省的秩序后,不等继任者到达,便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但是由于选举日期迫在眉睫,而他必须等在罗马城外或者以普通公民身份进入罗马,否则便无法成为候选人。因此他不得不放弃了凯旋式,以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
  三头同盟和高卢战争
  前60年(一说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恺撒因此成为了最高长官,但是贵族们害怕如果再出现一个与凯撒合作的同僚,恺撒就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于是许多贵族为他的主要政治对手,元老院精英派代表,加图的好友,马尔库斯·毕布路斯(Marcus Calpurnius Bibulus)捐款,使其也当选为执政官。对此加图曾坦言,在此情形下,贿选有利于国家。因此,恺撒特别地需要组建其政治同盟,而且他找到了其政治对手事先未曾料想到的合作伙伴。
  此时,庞培正在元老院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却遭到失败;已经成为罗马最富有者的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地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五十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在毕布路斯宣布有不祥征兆欲终止会议的时候,恺撒竟粗暴地动用武力,将这位同僚赶了出去,而在次日的元老院会议上,竟然无人敢对此提出批评或议论,而此前尚不及此严重的事件都会有法令通过。毕布路斯如此失望,以至于作为执政官的第一项政令,便是退出所有政治活动。从此这位恺撒的政敌,只能躲在家中通过信使,向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发出不祥征兆,直到任期结束。就这样,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在完成执政官任期之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前58年-前53年)的权力。但是野心勃勃的恺撒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几乎在刚到任的时候,他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前58年-前49年)。
  在统帅军队在各地作战的这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这个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统统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向他上缴大量的钱财。此外,恺撒还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
  内战
  高卢战争获得的巨大声望,让人在罗马的庞培感到不安。再加上西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顺势拉拢庞培。前49年,元老院向凯撒发出召还命令,命令凯撒回罗马,凯撒回信表示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不但拒绝,还发出元老院最终劝告,表示凯撒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凯撒为国敌。
  凯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Rubicon)。罗马法律规定,任何指挥官皆不可带著军队渡过卢比孔河,否则就是背叛罗马。凯撒思索半天之后,讲出一句名言,“渡河之后,将是人世间的悲剧;不渡河,则是我自身的毁灭。”于是,他带著军团渡过卢比孔河。凯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他们没想到凯撒竟然如此大胆,急忙带著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于是,凯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著,他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Pharsalus)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并追击庞培到埃及。埃及人为了讨好凯撒,让他支持现任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刺杀庞培之后,将庞培的人头献给凯撒。然而,凯撒却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凯撒带领的第六军团艰苦抵抗埃及军,再加上援军到达,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遗憾的是,在会战期间,凯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的大图书馆,六十多万本书毁于一旦。在亚历山大战役结束后,凯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尼罗河之旅,接著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胜利之后,他给元老院写一封信,里面只有三个字,“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前46年,凯撒回罗马之后,再次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得完全胜利。之后,凯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
  战后
  回到罗马的凯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前45年,庞培的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凯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凯撒回国之后,于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
  遇刺
  公元前44年,为了拯救卡雷会战中被俘虏的九千名罗马士兵,凯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凯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凯撒,并称呼凯撒为王。虽然凯撒拒绝,反凯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凯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凯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三月15日,一群元老叫凯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凯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凯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凯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凯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凯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凯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αδελφ�0�5 βο�0�6θει!”)。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凯撒。凯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六十多人参与这谋杀。
  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凯撒在元老院就座时,阴谋者全都向他围拢过来。提留斯·辛布尔立即走到恺撒身边,好像要问什么,却乘势抓住他的托迦双肩。此时,恺撒的颈部被一个叫卡斯卡的人刺中。恺撒用铁笔戳进被其抓住的卡斯卡的手臂,却又被刺伤。当他发现,四面八方都受到匕首的攻击时,特别是看到马可斯·布鲁图斯扑向他的时候,他便放弃了抵抗,只对着马可斯·布鲁图斯用希腊语说了一句:Και συ τ�0�5κνον?(我的孩子,也有你吗?),便倒了下去。就这样,恺撒被刺中23刀(其中仅有一处是致命伤),倒在了庞培的塑像下气绝身亡。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凶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
凯撒简介
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西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前44年,恺撒遭暗杀身亡。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