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结局(水浒传的大结局是什么?)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878更新:2023-05-16 19:52:01

水浒结局
不精彩 死的死 走的走
水浒传108将的结局是什么?
1、宋江

蔡京、童贯、高俅、杨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首先设计用水银害了卢俊义,再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毒死了宋江。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李逵必然造反,这样会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于是便请李逵来喝下毒酒。两人死后,宋江给吴用和花荣托梦。

吴用去了宋江托梦给他的蓼儿洼,看到了二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自缢。这时,花荣从船上飞奔到宋江坟前,两人一惊,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亡。

2、秦明

征方腊时,秦明有杀对方将领凤仪等战绩。而在临近征战结束时,秦明在青溪县界迎战方腊的皇侄方杰,酣战三十余合,南军将领杜微见方杰不能取胜,从方杰背后闪出用飞刀砍向秦明,秦明因躲闪飞刀注意力分散,被方杰趁机一戟刺死。

3、鲁智深

鲁智深随宋江南下征讨方腊,大功告成后,武松、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官,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4、花荣

征方腊后,花荣为存活并回京的12员正将之一,被封应天府兵马都统制。在应天府一日梦见了宋江说自己已被奸臣害死,葬在蓼儿洼,希望花荣来探望他,花荣到了蓼儿洼后看见吴用,原来吴用昨夜与花荣作了相同的梦,二人为了义气,双双吊死在蓼儿洼上。

5、武松

武松在征讨方腊的战斗时,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最后以享年八十善终。

6、林冲

江南平定后,林冲作为幸存正将,随大军班师,却在屯扎杭州期间得了风瘫,被留在六和寺中养病,由武松看视照顾。他在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水浒传结局是什么?
宋江等又奉诏讨方腊。出征前,金大坚、乐和等四人被调走。取润州,战宜州、毗陵,曹正等丧命,李俊觉醒萌退志,在太湖小结义。兵至杭州,张顺、徐宁、张清、董平等先后死于非命。待到平定方腊后,死伤极大,仅余宋江等三十六人。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隐退,仅剩二十七人,入京时又辞去四人。

宋江、卢俊义等人员受朝封,仍遭逼迫,戴宗、阮小七、李应、柴进、杜兴、裴宣、杨林、蒋敬、朱武、樊瑞、穆春等,又相继辞官归隐。不久,宋江、卢俊义等即被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坏了他声名,亦将其毒死。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几洼哭祭宋江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十余人隐逃外,俱遭惨死。
历史上真实的水浒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结局:宋江、卢俊义等领袖接受朝廷的招安,还是被朝廷中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将李逵毒死。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几洼哭祭宋江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人隐逃外俱遭惨死。

《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然后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思想内容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水浒传 结局
一百单八将最终结局
  (始自征方腊)
  战死(共60)
  1、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2、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3、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4、百胜将 韩滔(战死于常州)
  5、天目将 彭玘(战死于常州)
  6、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7、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8、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9、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0、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1、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2、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13、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14、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15、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16、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17、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18、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19、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0、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1、火眼狻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2、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23、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24、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5、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26、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27、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28、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29、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30、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31、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32、飞天大圣 李衮(战死于睦州)
  33、八臂哪吒 项充(战死于睦州)
  34、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35、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36、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37、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38、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39、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40、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41、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42、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43、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44、摩云金翅 欧鹏(战死于歙州)
  45、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46、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47、圣水将军 单廷珪(战死于歙州)
  48、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49、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50、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51、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52、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53、母夜叉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54、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55、摸着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56、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57、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58、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59、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朝廷任用(共9位)
  60、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61、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62、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63、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4、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65、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66、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67、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68、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病逝(共13位)
  69、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70、船火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1、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2、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3、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4、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75、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6、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77、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8、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9、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80、大刀 关胜(饮醉酒坠马,后病逝于北京大名府)
  81、铁扇子 宋清(受招安后,宋清被封为武奕郎。后来继续在家务农。有一子宋安平做了官。)
  返乡、出海(共15位)
  82、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后返乡为民)
  83、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84、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泰国)之主)
  85、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6、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7、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8、活阎罗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9、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90、扑天雕 李应(返乡)
  91、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92、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3、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4、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5、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6、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毒毙(共3位)
  97、玉麒麟 卢俊义(被奸臣用水银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册立不牢,落水淮河而死。)
  98、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99、黑旋风 李逵(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毁了他忠义之名,于是让李逵喝了毒酒。被毒毙死于润州)
  自缢(共2位)
  100、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1、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出家(共5位)
  102、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103、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4、混世魔王 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5、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加赠义烈照暨禅师。)
  106、行者 武松(杭州六和寺出家,被封为清忠祖师,活到了八十岁。) (历史上是杀了奸臣蔡鋆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
  抗金(共2位)
  107、双鞭 呼延灼(征方腊后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率军抗金,杀至淮西阵亡)
  108、美髯公 朱仝(后随刘光世破金,一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历史上真实的水浒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好汉们的结局:

1、宋江:受招安后被利用去征辽和平方腊等农民起义,梁山头领“十去其八”.他自已被高俅一伙毒死在楚州安抚使任上。他又恪守忠孝等封建道德,向往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这一矛盾贯串他的一生。

2、卢俊义:卢俊义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后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3、林冲:他是义军马军五虎将之一,在对敌斗争中奋勇冲杀,立了许多战功,在反招安的斗争中,也有较清醒的头脑。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他于征方腊回来,林冲患风病瘫了,病故于杭州六和寺。

4、吴用:受招安后,又再三要求杀回梁山泊。征方腊回来,他到润州任都统制,得知朝廷赐宋江毒酒,再次进言“哥哥,反了罢!”但已晚了,他自己也喝了宋江给的毒酒。他是封建势力的死对头。

5、武松:他反招安,指责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后他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砍断左臂,不受封诰,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的大结局是什么?
结局:宋江等奉诏讨方腊。出征前,金大坚、乐和等四人被调走。取润州,战宜州、毗陵,曹正等丧命,李俊觉醒萌退志,在太湖小结义。兵至杭州,张顺、徐宁、张清、董平等先后死于非命。待到平定方腊后,死伤极大,仅余宋江等三十六人。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隐退,仅剩二十七人,入京时又辞去四人。 宋江、卢俊义等人员受朝封,仍遭逼迫,戴宗、阮小七、李应、柴进、杜兴、裴宣、杨林、蒋敬、朱武、樊瑞、穆春等,又相继辞官归隐。不久,宋江、卢俊义等即被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坏了他声名,亦将其毒死。吴用、花荣闻讯极悲,在寥几洼哭祭宋江等人后,双双白缢而亡。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英雄事业,仅因宋江一念之错,除李俊等十余人隐逃外,俱遭惨死。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