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咏梧(红岩中的人物)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313更新:2023-05-16 20:19:49

彭咏梧的其它

彭咏梧烈士遗骸迁葬经过
1947年12月15日在奉节青莲乡邻近的昙花乡母圣垭,彭咏梧、陈太侯主持召开了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成立大会,彭咏梧代表上级党委指派陈太侯作支队司令员,自己兼政委。经过多年准备,其时支队已有党员30多人,游击队员600多人,枪支250多支,决定1948年1月28日在云、奉、巫三县同时暴动。由于游击队的活动不够隐蔽,引起敌人戒备,一时三县同时暴动无法下手,只好先突袭云阳商业重镇南溪。
1月9日南溪首战告捷。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状,为扑灭这支革命力量,立即调正规军79师驻防万县,其下属3个团进驻奉节、巫溪、云阳。师长方靖派驻巫溪的581团田演梧营与云、奉、巫三县警察中队“血洗青莲,踏平公(平)昙(花乡)”。为保存力量,避免损失,彭咏梧提出“转移外县,扎下根来,杀回马枪”的方针,决定兵分两路,向外线转移。彭咏梧率领基干队经竹园撤退巫溪红池坝,1月16日 遇敌伏击,突围时彭咏梧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在奉巫交界的鞍子山黑沟淌。敌人砍下彭咏梧及另外几位游击队员的头颅,挑到五六十里外的奉节竹园坪场镇上,先悬挂在竹园小学球场边的洋槐树上,后又移挂中拱桥上示众,以发泄对共产党的刻骨仇恨。
寻找烈士遗骨
彭咏梧牺牲后,战友们曾多次冒死寻找烈士遗骨,无奈白色恐怖下,知情人不敢说出真相。195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发了主席毛泽东亲自签署的彭咏梧烈士证书。1953年,彭咏梧同志的战友——陈竹南、沈凯出任竹园区委书记和区长,他们多次利用冬闲时间寻找烈士遗骨。不知走了多少路,寻访了多少人,排查了多少线索,终于得知彭咏梧遗骨失踪“有隐情”。据知情人回忆:“彭政委”的头颅在中拱桥木栅门上挂了一段时间后,慢慢腐烂了,掉在冬水田坝里。镇上一个叫陶世品的用撮箕装上后,提到镇后红沙梁上悄悄埋了。通过这个线索,陈书记和沈区长找到这位姓陶的老人,在他的指点下到红沙梁上取出烈士的头骨,分别用木箱装好,把他们重新并排安葬在牛场梁宝塔附近。虽然烈士的遗骸仍然毫无线索,但找到烈士的头骨大大增添了他们的信心。
为寻找烈士遗骸,陈祝南等人眼睛盯在彭咏梧牺牲之地——鞍子山黑沟淌一带。有空就去寻访,也不知是没找对人还是出于何种原因,没有人承认知道这件事。时间在这样漫长的寻找中又过去了五年,陈竹南不灰心,1958年到双店检查工作后,趁一点空闲,带着双店乡书记潘海清、青年干事彭月阳又徒步登上奉巫交界的鞍子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道长满松林的山梁上访问到的农民正是当年掩埋烈士遗体的杨姓老人。杨家老人不了解山外的世界,称陈书记他们为“师爷”,(国民党统治时期,老百姓对在外做事的人统称师爷。)态度很冷淡,怎么也不肯说真话。经陈竹南与他拉家常,称老乡,老人的态度才慢慢和缓,开始起身为来人烧开水,指他家大门上及后墙上机关枪扫射的枪眼,讲出他当初知道的情况。他说他听乡亲们讲,彭政委他们早就被发现并有专人跑几十里地到巫溪田营长处告密。彭政委他们煮包谷糊糊吃的时候就被包围了。彭政委他们在我家的时候,我们就躲在不远处,那机枪响得吓死人,等枪声停了,那些兵走后,我看见屋旁不远处一条小沟沿上摆着两具赤身裸体的无头尸体,说是“共产党头子”,不准人收尸。出于做善事的动机,我趁夜晚悄悄把他们就地埋了。因怕人知道找我的麻烦,所以一直不敢承认。杨家老人又接着带我们到当年埋烈士的地方指认。陈竹南万分感谢眼前这位老乡,从口袋里摸出几元钱说:“我代表政府感谢您为革命做的这件好事。”老人也十分激动,没想到事情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来感谢他做了一件好事。
烈士陵园变迁记
初葬北门坡“烈士陵园”
1961年,建国后一部影响最大,政治意义最强的小说——《红岩》出版了。不到两年时间,重印累计达400万册。这“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同样震撼了奉节人民,广大群众强烈要求瞻仰彭咏梧烈士。幸存的战友们纷纷向县委建议:将烈士身首迁葬一块,以慰烈士忠魂。1962年,奉节县委决定将彭咏梧烈士迁至县城北门坡“烈士陵园”,让彭咏梧烈士的身首合一,得以安息。特指派县民政局干部杨奎、竹园区文书彭月阳经办此事。区通讯员赵书生背着县里带来的木箱,冒着漫天风雪,几个人赶到巫溪县金盆乡松涛村。在当地生产队长支持下, 8个农民协助他们挖取遗骸。
按照杨家老人的指点,挖了一米多深仍没发现烈士遗骸,有人怀疑挖错了地方。杨家老人仔细查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势,坚定地说:“是这儿,没错!”估计水土流失坟越堆越厚了,彭月阳提出再挖挖看看。又往下挖了约30公分,突然窜出两条筷子长的红蛇,有的人要打,有经验的人连忙制止,说:“挖出红蛇就是挖到了地方(红蛇生存的地方一般埋有尸骨)。”再往下一挖,果然不出所料,杨家老人所说的细节出现了:一排鲜黄的包谷杆——“我就地扯的包谷杆掩埋的烈士尸骨。”揭开包谷杆,就是两具无头尸骨。作鸳鸯状,一头一个。一具略长些,一具略短些。一敞风,鲜黄的包谷杆变成了褐色。彭月阳、杨奎连忙亲自动手,按顺序从坑里一根一根拾起骨头,然后照原样放进带来的木箱里,连一根小指骨都没拉下。(木箱大约三尺来长,尺多宽,中间隔着一块木板,正好一边装一具尸骨。)收拾好遗骨,彭月阳等人随即又来到奉节竹园区宝塔山,取出安葬在那里的头骨。将略大一点的头骨放在略长一点的那具遗骨上,然后由杨奎带回县里。
为了确认彭咏梧的遗骸,事前已作了充分的资料及论证工作。根据当事人回忆和有关资料分析,黑沟淌遭遇战中牺牲的有彭咏梧、刘景太、李正青、王赖之、龚泽三、匡吉安等人。彭咏梧、刘景太牺牲在一块,他们两人的头放在一起,后与竹园镇牺牲的尹以成等二人的头同挂在竹园镇上。几人比较,彭咏梧个子高大些,所以确定骨骼稍长点,头骨稍大点的是彭咏梧烈士的遗骨。
彭咏梧烈士遗骨在当时的县人委外传达室里放了几天后,被安葬在北门坡“烈士陵园”。陵园里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仿照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的,上书:“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移民搬迁前奉节县城内的彭咏梧烈士墓
再葬彭咏梧烈士陵园
随着由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广为放映,“雨雾蒙蒙的奉节城门楼上,挂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画面老是展现在红卫兵眼前。红卫兵小将向当时的县革委请愿,认为北门坡“烈士陵园”埋葬的人太杂,不适合将彭咏梧烈士安葬在那里,要求把彭咏梧烈士安葬在专门的陵园里,请求拨专款修建彭咏梧烈士陵园。1966年奉节县委拨专款3万元,在县城人民广场北面新建“彭咏梧烈士陵园”。据县建筑公司漆匠叶瑞卿回忆,当时从北门坡“烈士陵园”移出来的烈士遗骸用红绸包裹着,安放在老县城人民广场原中山堂里(原老县城农业局大门处),叶瑞卿在旁边一个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一遍一遍给棺木刷着当地的土漆。后叶漆匠为彭咏梧烈士入殓,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全城人民抬棺游街(当地风俗),然后锣鼓喧天把彭咏梧烈士安葬在“彭咏梧烈士陵园”里。
“文革”中,因江青讲话污蔑川东地下党是叛徒、特务,彭咏梧烈士陵园一度遭到毁坏。粉碎“四人帮”后,1980年县政府又拨专款进行了维修,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1988年县政府再次全面修缮了烈士陵园。人民日报广告部编辑李守群等人先后捐款培修彭咏梧烈士陵园。彭咏梧烈士陵园占地两亩,28级石梯上高耸着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书“彭咏梧烈士之墓”七个闪闪发光的鎏金大字。墓前是彭咏梧的半身铜像。陵寝高1.6米,长5米,宽约2米,水泥结构。陵园东侧有40多平米的陈列室。陈列室外墙镶有烈士生平简介,彭咏梧烈士生前与夫人江竹筠、儿子彭云的合影以及毛泽东主席签署的彭咏梧烈士证明书影印件。室内陈列瞻仰烈士的知名人士的题词和烈士遗物照片。(竹园新政乡宝塔村七组王昌环保存的彭咏梧烈士遗物——中华牌钢笔、刮胡刀交县党史办保存。)
每年清明节奉节人民都会有组织的或自发的到烈士陵园扫墓纪念。人民路小学的少先队员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彭咏梧烈士陵园的吊牌。彭咏梧烈士牺牲四十周年纪念日,全县开展了广泛的纪念活动。彭咏梧烈士的长子彭炳忠、次子彭云一行前后赶来扫墓。并在父亲身前战友及党史、民政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原青莲乡青莲中学所在地,烈士生前组建党的“奉大巫工委”及“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遗址,发动武装起义的策源地参观,在“奉大巫起义纪念碑”前留影纪念。彭咏梧烈士牺牲地、头颅悬挂地、头骨、身躯掩埋地均一一进行了悼念活动,留影纪念。在宝塔山彭咏梧烈士第一处身首合葬地,与彭咏梧同时牺牲,掩埋一处的烈士陈景太仍长眠在那里,彭炳忠同志亲手制作了一个松枝花圈,敬献烈士坟前。
现位于白帝城风景区鱼复浦宝塔坪的咏梧园
三迁宝塔坪“咏梧园”
因为国家修建三峡水电站,奉节县全城搬迁,彭咏梧烈士墓不得不再次迁建。2004年12 月新的彭咏梧烈士墓在白帝城风景区落成,取名“咏梧园”。
“咏梧园”位于白帝城风景区鱼复浦宝塔坪中心地带,占地约15 亩,投入资金260万。2004年迁建彭咏梧烈士陵园过程中,彭云夫妇于5月25日再次来到奉节进行悼念。有关方面多次向他们征求彭咏梧烈士陵园迁建的意见,彭云对“咏梧园”的设计较为满意,并尽自己所能出了一份力。2005年全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不少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彭咏梧烈士墓扫墓,在烈士墓前重温党的誓词,再次向党宣誓。


江姐孩子的下落
你在胡说八到,江姐的儿彭云在美国教书
江姐丈夫的前妻,为何要把江姐儿子抚养长大?
一个伟大的东方女性,值得人民怀念

红岩中的人物
人物原型(部分)
  江雪琴——江竹筠(即江姐)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岗——陈然   胡浩——宣灏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在组织华蒙山武装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卓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被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苏菲娅。左绍英、彭灿碧及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11·27”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渣滓洞看守长“猩猩”原型人物:李岩   白公馆看守长“猫头鹰”原型人物:杨进兴   特务黎纪纲---- 曾纪纲
彭咏梧是被谁出卖的
我想是的。可是想不出来,他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助江姐。。。
彭咏梧的介绍

彭咏梧(1915-1948),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中共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分支书记和总支书记。1940年任云阳县委书记,次年调重庆市委任第一委员,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领导重庆学运和挺进报。1945年,在地下斗争中与江竹筠结为伴侣。为迎接全国解放,1947年10月,党决定他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并到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任游击纵队政委。1948年元月率游击队在奉、巫交界地暗洞包突围时,为掩护同志壮烈捐躯。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