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剧怎么选择(播放电视剧的选择)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492更新:2022-08-05 03:35:17

电影电视剧怎么选择版权

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

第一:二者的源头不同。电影源于照相,电影的本质就是记录生活的原生态。电视剧源于戏剧,强调戏剧性,以故事冲突和人类命运的悲喜吸引观众。

第二:二者的竞争形成了影视艺术各自追求艺术特性、各寻优势的第二个原因。由于电视剧的审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人物命运铺排出的故事的生动曲折性,因此电视剧较侧重叙事性,更注重于表现事件发展过程和对人物命运变化的描绘。

第三:对时空的选择不同。电影对时空的选择就非常重要,特别重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因为特定环境能够给人物特定行为得以最好最充分的表现。

第四:突出造型的冲击力是电影的一个显著的艺术标志。电影有时还用空镜头来展现环境。真正有功力的电影导演用空镜头展现的不仅仅是环境,而是透射出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这些,电视剧也并不是不能表现,但力度、气势、震撼力都无法与电影相比,往往是力不从心的。

第五:电影和电视剧题材选择的不同特点或者说不同的关注点、关注层面的确较为明显。

第六:时空观念上的差异。对于同属时空艺术的电影和电视剧,我们可以相对而言:电影是偏重于空间的艺术,而电视剧是偏重于时间的艺术。相比之下电影较看重空间表现,讲究空间的象征意义、空间的震撼力以及空间感所具有的美学价值。

扩展资料;

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前身是1946年10月1日建于黑龙江的兴山(今鹤岗)的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2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9月2日,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节目。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CCTV)。中央电视台现有八个频道,覆盖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剧。

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到19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 1990年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录制了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被称为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该剧由李晓明编剧,王石等改编,鲁晓威导演,张凯丽、李雪健等主演。

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1991年拍摄的25集电视系列剧,王朔、冯小刚、金炎导演,葛优、吕丽萍等主演。独特的幽默喜剧风格填补了新中国长篇电视系列剧品种的空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视剧百度百科——电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电影电视剧怎么选择投屏

1.拍摄媒介不同:

电影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剧拍摄在磁带上。 

2.放映媒介不同:

电影在电影院放映;电视剧在电视上放映。

3.银幕大小不同:

电影播放银幕比较大;电视剧播放银幕小。

4.故事结构不同:

电影有限时长;电视剧每集设定情节点。

扩展资料:

电影和电视的特点:

1.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

2.电影依托胶片在公共影院放映,有数字电影与数字影院。

3.电视剧讲的是一个体系的或者整体为一个故事的电视剧。

4.电影需要有扎实的编剧、导演、等等多方面技能。

5.电影要考虑商业方面的因素,要保证有足够的回报。

参考资料:电视剧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电影电视剧怎么选择投屏

电影电视剧怎么选择版权

我觉得电影与电视剧,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有三点,分别是剧情点完整性、细节描述、叙事方式上,可能很多人感觉不出什么,但如果经常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话,就会感觉出差别。

从故事的完整性上讲,电视剧的描述更加清晰一些,每一个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出现、情节的展现,都有前因后果,可以是贯穿整部电视剧的,也可以是存在在某个事件里,甚至可以是情节需要而可以埋下的伏笔,总之看电视剧可以让你知道这部剧的前因后果,能够全面地了解这部电视剧的核心内容以及剧情发展方向。

而电影就不一样了,基于其时间的限制,很多关于细节的描述和剧情的展示都是缩减版的,虽然也有关于细节的描写,但相较于电视剧而言,就有些太过粗糙和简单了,但要说到剧情的连贯性和观赏性,电影肯定是比电视剧强很多的,毕竟电视剧那么多集,必然会出现一些“水剧情”来凑数,而电影就不一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简化的,真个剧情都是围绕一个点展开的,节奏和细节描述都是比较直接,直奔主题,而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欢看电视剧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直接看到结尾。

而且叙事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每一部电视剧和电影都没有固定的方式,拍摄手法、叙事手法这都与编剧和导演有很大的关系,但总体来说,电视剧的叙事方式是极其墨迹的,一个事件的描写和发生都需要漫长的铺垫和口水堆砌,没有电影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不过我说的这些也都是我自己的看法,毕竟不是拍电影和电视剧的,也只是看过一些电视剧和电影而已,说的也不一定对。


电视剧如何选择

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
第一,二者的源头不同。电影源于照相,电影的本质就是记录生活的原生态。电视剧源于戏剧,强调戏剧性,以故事冲突和人类命运的悲喜吸引观众。
中国第一部电影:戏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
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20世纪30年代 英国BBC电视剧《嘴里叼花的女人》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第二,二者的竞争形成了影视艺术各自追求艺术特性、各寻优势的第二个原因。由于电视剧的审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人物命运铺排出的故事的生动曲折性,因此电视剧较侧重叙事性,更注重于表现事件发展过程和对人物命运变化的描绘。正因为如此,电视剧所讲的“故事”更吸引观众,所以,电影的以讲故事取胜的那一部分“饭碗”被电视剧无情地“抢”了过来。电视剧的凸起和冲击,迫使电影不得不调整或改变自己的创作思路而“另谋出路”。其立足点在于寻求自我优势,发挥优势又离不开其自身艺术特性的展现。所以,电影艺术在与电视剧的竞争中,愈发重视现代高科技手段与真实纪录手法的结合运用。我一直认为,这便是美国“大片”出现的一个背景。

第三,对时空的选择不同。电影对时空的选择就非常重要,特别重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因为特定环境能够给人物特定行为得以最好最充分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电影的外景戏较多,常常是天空、大海、高山;飞机、轮船、火车;即便在室内,往往空间也比较大,以便给人物的动作提供一个自由表现的空间。相对而言,电视剧对环境空间的要求相对宽容得多,因为在室内、室外“说”,在卧室、客厅“说”,都不大影响表述剧情。甚至有时人物挡住了环境看不到环境的特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观众关注的是由人与人复杂关系引发的“故事”。

第四,,突出造型的冲击力是电影的一个显著的艺术标志。电影有时还用空镜头来展现环境。真正有功力的电影导演用空镜头展现的不仅仅是环境,而是透射出一种动态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这些,电视剧也并不是不能表现,但力度、气势、震撼力都无法与电影相比,往往是力不从心的。我觉得用“冲击力”来概括对电影的感受是最合适的、准确的,冲击力不同于看电视剧的那种感动,是电视剧所难以达到的。电视剧表现的是平面的、线性的故事,极端一点儿说,人物景物只是叙事的符号。而电影是立体的,所以它能产生艺术冲击力。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看电视剧好象是看连环画,而看电影如同看一组雕塑。
电影的艺术造型优势是与电视剧相对而论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电影化的表现,都能体现出电影化表现的优势。一般来说,电影更偏重于在大场面、大空间内展现的题材,以高视点、大视野的宏观角度,全景式地观照社会生活。这当然是因为电影银幕大,观赏环境和条件特殊,可以运用远景、大全景来描写广阔的场面,体现出一种纵深感,造成一种大气势,渲染出一种特殊的氛围,从而达到瞬间爆发的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对比来谈电视剧呢,它的小屏幕呈现其景宽、景深都极为有限,它的远景和全景镜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表现力,所以其镜头的景别多以近景、特写为主。这样一来,电视剧便更擅长普通空间的日常化题材的表现。正如许多电视剧导演偏爱家庭题材,选择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通过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冲突来构成情节,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五,电影和电视剧题材选择的不同特点或者说不同的关注点、关注层面的确较为明显。这使我想到了80年代末曾出现过的一个叫人产生兴致的艺术现象:源于同一题材的两部《末代皇帝》分别在影视界出名。一部是西方人所拍摄的电影,捧下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一部是中国的电视连续剧,夺得第9届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应该说,两部作品的取材是完全相同的,但不同的审美视角使它们所提炼的主题,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都迥然不同。电影选择的是人性变化的主题,而电视剧突出的是人在历史中的变迁;电影巧用“神来之笔”,电视剧则选择性格刻划;电影空灵,洋溢着诗化风格,电视剧叙事显示了史剧气质。我曾将二者概括为“东方的历史悲喜”与“西方的现代幽默”。

第六,时空观念上的差异。对于同属时空艺术的电影和电视剧,我们可以相对而言:电影是偏重于空间的艺术,而电视剧是偏重于时间的艺术。相比之下电影较看重空间表现,讲究空间的象征意义、空间的震撼力以及空间感所具有的美学价值。前边说过,在电影中,空间往往不单纯是人物生活环境的展示,而常常以特殊角色的身份与主人公形成人格冲突的力量,以其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反,电视剧是家庭小屏幕,在空间表现上,天生缺乏力度,这一点我们已经深有体验,比如上面提到的影片,如果在电视里欣赏,不但不过瘾,而且审美价值会大打折扣,基本上只能是了解故事内容了。这就如同在人民大会堂观看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和在家里观看贴在信封上的邮票《江山如此多娇》,对于作品所具有的气魄和艺术魅力的感受显然大不相同,后者要大打折扣。我们看到有些电视剧编导总是想方设法突破屏幕画框的局限,力图通过画内空间的启示,引导观众想象出更为博大的画外空间。这种探索精神是可取的,但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因为空间造型实在不是电视剧之所长。但是电视剧在时间上的优势,电影却是望尘莫及的,它更多侧重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抒写人物的命运历程,要展现过程,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电影受时间的控制很严,不得不在时间的表现上进行压缩,过程的展现不能过细,讲究省略、跳荡。而电视剧在家庭里收看,适于连续播放,所以在时间的自由度上,电影就比不过电视剧了。

第七,欣赏和接受方面的差别。影院提供的观赏环境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黑暗性与封闭性。黑暗,使观众相互间失去联系的条件;封闭,则切断了影像世界与影院外部现实的联系。这种黑暗与封闭的环境,把观众一步步引向对银幕世界的专注与认同,从而产生奇妙的艺术幻觉,甚至忘记自我,同电影中的角色合为一体。电影的感染力使观众更易于获得一种“当事人”的感觉,以当事人的视点来体验剧情,体验剧中人物的经历,对其欢乐和痛苦感同身受。这似乎很符合艺术审美中的“移情说”,与所观赏的对象发生共鸣。
电视剧则不同,电视机小屏幕的边框,时时让观众觉得是在看一个画框内演绎的故事,而不是自己亲身体验故事(如看电影),这就使观众与电视剧的情境存在一种“隔离”的现象。还有,由于是在家庭环境里欣赏,很容易受到干扰,难以进戏,因此,看电视剧时总是与剧情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当然,在屏幕前,观众也常常被感动,但这种感动同看电影的感动有所不同,是一种基于感受的感动,往往是你与剧中人物有相似的经历、相同的体验、相近的看法等,引起你的同情。所以我们说电视剧强调的是感受,似乎更符合艺术审美中的“同情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选一个电视剧

一线男星拍电视剧一般单集片酬都是在10万以上,少的也要七八万。像张国强这样的演员,演士兵突击时每集5000左右,成名之后现在片酬在10万左右。文章,马伊琍,李小璐在演奋斗之前每集两三万左右,现在也在八九万左右。闫妮就更夸张,演武林外传时每集不到2000,现在也是要七八万左右一集

 


选一个电视剧



网友评论:
网友:45861817

首先演员要用得合适; 演员必须合乎角色要求,其形象、气质最好角色形象要求一致.角色是24岁的男演员,演员的年龄范围需要在24岁上下浮动...其次要看演员的表演; 表演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有每个人说话行事的方式,演员的戏质量好不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问题...选角重点是看演员人品; 剧组小社会,希望剧组每一个成员都有勤奋工作、同心协作的态度.演员更得要以协作同心的精神参与剧组...

网友:59643555

虽然能看得出来选择这部原作实际已经有选择青年观众群向电影受众靠拢的意图了,但彼时电视剧市场上的“青春”与电影差别太大....

网友:75006104

选择从古装剧打开局面也更容易延续以往的优势.结语:电影咖出演电视剧作品,经常会被粉丝认为是“跌下神坛”的前兆,但是通过...

网友:56195069

电视剧的版权价值同电影一样处于高增长阶段.参考《2017中国... 选择合适的广告植入位置将广告插入画面《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