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家长「美国家长这是怎么啦」

来源:星辰影院人气:562更新:2023-02-02 22:36:47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我对这句话体会深刻并不是在职场上,而是在孩子的球场上。

儿子、女儿在足球俱乐部踢球多年。我们跟着当司机、啦啦队转战各个球场,训练、比赛,忙得不亦乐乎。

刮风下雨中踢球与天斗也就罢了,时不常地还要与人斗,与俱乐部斗!

原因在于随着孩子的长大,比赛从娱乐的启蒙开始转向竞争。

竞争中有强有弱,同一俱乐部里同一个年龄段有强队,有弱一些的队,孩子进哪个队事关重要。强队会分到好教练,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弱一些的队家长交同样的俱乐部费,比赛费,但是分到的教练会有不同,就是同一个教练,分给差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样的情况下,俱乐部的选拔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大事情了!

如果孩子体育天赋很好,那进入强队理所当然。问题是大部分孩子都是中等水平,这样,进哪个队就有了斡旋的余地,于是,在督促孩子努力的同时,家长们开始各显神通, 经济、政治手段一起上。

经济上,如果家里有钱,那好,拼爹拼妈地砸银子吧。给俱乐部捐助修场地的费用,给球队买遮阳伞、折叠凳,等等,等等。

政治上,要对强队的教练示好,要对俱乐部安排球队人选、教练人选的关键人物拉上关系,递得上话。如果做不到以上这样,家长还可以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义工”服务之中,积极当球队的管理人。当然,全心全意地服务之中,心里的小算盘是打得噼啪乱响的。不能否认,做球队的管理人员,在帮助教练和队员的沟通、订购队服、出门比赛订旅馆、预告比赛时间和场地上真是付出很多劳动,有些家长也的确是没有私心地任劳任怨地在做。

家长这一通折腾,孩子也未必能进好队,就是进了,也不一定能待得住。原因很明显,球场上看实力,没啥可说的。

而且好队的家长有时也很抱团,就是自己孩子实力水平下降,也不愿意让经过训练有很大进步的孩子上来,自己的孩子下去。这样,其实对己对人的孩子,都没啥好处。

儿子小的时候,就碰上这种情况。

儿子进俱乐部踢球,就在一个“红”队踢。最强的是“黑”队,最差的是“橘黄”队。黑队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踢球,确实有几个体育素质特别好的。黑队的家长很多是我们当地小有财富的人,很为孩子踢球下本钱,为人也多傲慢。

红队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进步多些,慢慢地能进入黑队。经过几个赛季的观察、体验,觉得不大可能,这时,有一、二个能量很大的家长就联系了另一个刚刚成立的足球俱乐部。这几个家长打听到这个新成立的俱乐部刚聘请了一个外州来的教练,有“A”执照(足球教练执照分A、B、C、D,以A为最高,在孩子踢球的俱乐部里有A执照的教练很罕见),于是这几个家长和俱乐部谈条件,说好他们会争取把整个红队从现在的俱乐部给拉过来,条件是要由这个A执照教练带队训练。

于是,我们得益于这次政治上的“哗变”,跟着球队从一个俱乐部转到另一个俱乐部。

A执照教练训练上真是有一套,几个月的训练让这个红队在一个外州循环赛上从连输三场到拿到冠军,儿子和他的球队都受益匪浅!

这样的成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其中也包括原俱乐部黑队家长的。于是,他们也暗中活动,经过私下谈判,带着整个黑队也转到这个俱乐部,条件还是要A执照教练。

慢慢壮大的俱乐部当然希望有强队加入,去各种循环赛去拿冠军,那是俱乐部能得到的最好的广告。于是,儿子球队的A执照教练被调走给黑队。政治,夹杂在实力中又一次显示了其力量。

儿子的踢球经历几经波折,我们作为家长,一直拒绝介入这些是是非非的政治运作。我们希望孩子在兴趣中努力,在努力中进步,能走到哪儿,是他自己的水平和努力的结果。我们尽一切可能给孩子支持,但并不代替孩子去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更不想用经济手段、政治伎俩来帮孩子。

事实上,在俱乐部政治上长袖善舞的家长,最后因为和俱乐部搞僵了,反倒让原本热爱足球的孩子最后不能在俱乐部踢了,个中缘由,只有当事的家长最明白。

可惜了的,是孩子的乐趣和机会。

女儿的球队,是俱乐部的“黑队”。从8岁多开始,这些孩子基本上就在一起踢球、旅行、比赛。这个队不是个个孩子实力很强,但是个球风强硬、拼抢比较凶的球队,慢慢地在我们这个地区,这个年龄组,成了实力比较强的球队。

今年的选拔赛前,风云突变。

一场友谊球赛中,女儿球队的管理妈妈突然神秘地把我叫到一边,说有话要和我说。说过后,我就明白儿子球队经历过的事情又来了。问题是,这个球队一直都是黑队,教练带了她们两年,和家长关系不错,按说家长不该有什么意见啊。所以,我对这个管理妈妈说的几条理由很困惑,不知这些家长的不满从何而来。

而且,紧接着,这个管理妈妈不由分说地在比赛后给我介绍认识对方球队另一个俱乐部的教练。对这突兀其来的变化,我一面疑惑,一面还得礼貌应付。一整天的比赛之后,开了近2个小时的车才到家,电话又来了,让我们去一个球队孩子的家吃“披萨”,明摆着这顿饭不那么简单。

管理妈妈想让她的孩子换俱乐部,我们倒是明白原因,也理解。她的儿子本来是和妹妹在同一个俱乐部踢球,也是进了黑队。但最近一个赛季,不知是孩子有退步还是和教练有了矛盾,不被教练重视,常当板凳队员,于是,家长让儿子换了俱乐部。有这样的背景,他们对这个俱乐部有意见是肯定的。

但是,其他家长呢?

在这餐不寻常的晚饭上,我直率地说很惊讶听说其他家长对这个俱乐部这么不满意,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有家长一二三四地说了若干条不满意之处。我很认真地听,但问题是听完了后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满意。就像有些发表竞选演说的政客,对尖锐的提问回答得模棱两可,最后选民还是不知道他/她的立场、观点一样。

这让我很沮丧,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有过儿子球队的体验,了解家长过度地干涉球队的成长往往和家长的初衷适得其反。我们对其他的家长坦率地说了我们的意见,但球队这几位孩子的家长去意已决,而且已经和另一个俱乐部的头谈好条件,内定了我们这个队如果过去,有几个孩子去参加选拔赛是铁定会入的,这其中有我的女儿。

我和先生实际上对此很反感。

一,好好的一个球队就这样被拆散了,这几个家长认为踢的好的孩子其实未必有那么好,他们不看好的几个孩子其实我们认为很有潜力;二,这样内定的选拔人选,实在对其他所有去参加选拔赛的孩子十分不公平;三,女儿球队孩子间的友谊,因为家长这样的运作,生生地给撕裂开。

另外,对孩子球队的教练,这几位家长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教练对俱乐部也十分不满,了解他们想要转俱乐部的情况,而且说教练本身也可能会转到这个俱乐部,但不会再带女儿的球队了。

这个情况,让事情显得特别错综复杂。

和先生商量了半天,最后的决定倒也很简单:让女儿决定。

我们认为,踢球的是女儿,她开心最重要。其他的家长都没有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孩子,除了别的原因,也是怕这个年龄的孩子守不住秘密。

我们简单地把事情告诉女儿,说爸妈尊重她的想法,由她决定是留在这个俱乐部踢球还是跟着几个其他队友去另一个俱乐部踢。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女儿在惊讶之后,略一思索,说:“婕顿去哪个俱乐部我就去哪个。”

婕顿是个红头发的小女孩,球场上拼抢非常凶悍,和她小小的身体给人的印象完全相反。她和我女儿很长一段时间一左一右踢后卫,俩人在场上是绝配。很多时候,她俩不用说话,配合得特别好。一个冲到中场抢球,另一个马上补位,不让对方攻到门前;一个如果被对方前锋过了,另一个立刻上前挡住。有她俩当后卫,基本上很难有前锋能突破她们的防守。

女儿的决定,让我们如释重负,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作为家长,我们要比女儿想得长远些。因为对家长这样的行为有体验,我们并不能确定转俱乐部后情形如何。我们email和这个新俱乐部的负责人(也就是女儿新的教练)联系,我们找女儿现在的教练请她谈谈她的意见。最关键的是,我们对目前这个俱乐部并没有意见,也知道如此这般地转俱乐部对这个俱乐部是个伤害,所以我们对女儿说,要去两个俱乐部参加选拔赛,也去见见两个教练,然后再做最后的决定,这样对俱乐部也公平,而且万一在另一个俱乐部不满意,我们还有退路可以回来,英文叫“don’t burn the bridge”(不要烧断桥梁)。

在女儿的队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间隙,终于有小朋友知道其他队友要离开,而自己没有被邀请一起走,有孩子当场就掉了眼泪!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天真、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

最后选拔赛前几天,要走的家长,得知消息的其他家长都在紧锣密鼓地暗中联系,互相探听动向,一片混乱。选拔赛前夜,目前的这个俱乐部才听到风声,半夜11点多,即将上任的新教练一个长长的Email发给大家,恳求大家给他机会,让这个球队在一起。

当我们带着女儿去参加现在这个俱乐部的选拔赛时,马上有人看到通知决意要走的家长们,一时间我们手机里的短信不断,确定我们会跟着转俱乐部的和留下的家长询问我们要去哪儿的(对红队孩子的家长,女儿走不走,决定他们的孩子能不能进黑队),纷至沓来。对双方的家长,我们都很坦率和坦然。政治让事情复杂,那么真诚会还原其简单。

选拔赛在真实和虚拟间尘埃落定,女儿随着婕顿去了新的俱乐部。

新的足球赛季又开始了。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成致-粑粑麻麻去哪儿”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作者简介】默默西山: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妈妈。我在中国有个快乐的童年,长大后回头看,它对我成年的生活至关重要。所以,我尽力给我的孩子们一个欢喜的成长环境。东西方的生活环境,也让我在教育孩子上有机会左右逢源,取长补短。很高兴在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我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

“成致青少年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微信号:see_do_get),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10-2024